刷臉支付還要邁過幾道坎?

UPTS 3.0與2.0相比,新增了安全卷和體驗卷,另外輔助卷修改為管理卷,全文分為基礎卷、安全卷、管理卷、產品卷、體驗卷、檢測卷共六卷。

刷臉支付還要邁過幾道坎?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2019年,刷臉支付行業迎來較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機構相繼入局,讓整個支付行業為之瘋狂,然而刷臉支付仍然有許多坎需要邁。

刷臉支付的興起

早在2015年3月,在德國漢諾威消費電子展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在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面前,首次使用支付寶刷臉支付,在淘寶上花了20歐元“淘”到一張老漢諾威的郵票送給組委會。雖然這不是目前支付行業主要探討的線下刷臉支付,但對刷臉支付具有較大的啟迪作用。

時光荏苒,2018年8月15日,在螞蟻金服開放日的廣州站上,支付寶宣佈在經過經驗積累和技術升級之後,刷臉支付已經具備了商業化的能力,在未來一年內將向各種商業場景普及自助收銀 刷臉支付的解決方案,這可謂是“線下刷臉支付大戰”的伊始。

到2018年12月13日,支付寶推出輕量級刷臉支付終端——“蜻蜓”,刷臉支付接入成本大幅降低。刷臉支付終端從此開始向輕量級發展,小微商戶支持刷臉支付的意願有所提升。

不久之後,2019年3月19日,微信支付在服務商大會上展示輕量級刷臉支付終端——“青蛙”,自此,兩大互聯網公司加入了刷臉支付戰局。

2018年12月,中國銀聯正式對外宣佈,推出刷臉支付,銀聯持卡人可在北京、上海多家商超體驗刷臉支付服務。持卡人無需攜帶銀行卡和手機,直接通過“刷臉”即可完成支付。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點之後,2019年10月20日,中國銀聯攜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60餘家機構在浙江烏鎮舉行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多項賦能”論壇上,聯合發佈全新智能支付產品“刷臉付”。

與此同時,在寧波、杭州、廣州、嘉興(烏鎮)、長沙、武漢、合肥等7地區,率先上線“刷臉付”服務。“刷臉付”遵守金融安全標準,人臉特徵採集明確獲得客戶授權,嚴控數據使用範圍,採用支付標記化、多方安全計算、分散存儲等技術,嚴防信息洩漏、篡改與濫用。

自此,中國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均已入局刷臉支付市場。

此外,除了這些機構的推動,二維碼支付市場逐漸飽和、商戶的數字化需求不斷增強、用戶對刷臉支付認知不斷提升,都使得刷臉支付在中國市場擁有較好的開局形勢。

由於人臉信息的使用較為敏感,監管也在積極規範市場,而刷臉支付的市場落地也有諸多困難需要克服。


刷臉支付還要邁過幾道坎?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政策監管的跟進

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三年規劃》),其中對刷臉支付也提出了相關發展要求:

“探索人臉識別線下支付安全應用,藉助密碼識別、隱私計算、數據標籤、模式識別等技術,利用專用口令、‘無感’活體檢測等實現交易驗證,突破1:N人臉辨識支付應用性能瓶頸,由持牌金融機構構建以人臉特徵為路由標識的轉接清算模式,實現支付工具安全與便捷的統一。”

將刷臉支付寫入《三年規劃》,說明監管層對刷臉支付的態度是在肯定技術價值的同時規範技術應用。此外,中國人民銀行也正在積極制定人臉識別相關標準,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不斷透露對刷臉支付的監管思路。其中,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的相關言論最值得關注,以下為李偉的主要觀點:

刷臉支付線上線下差別監管。在線下,刷臉支付技術已較為成熟,具備試點應用的基本條件。規範引導人臉識別技術在線下支付場景的應用,有助於滿足安全便捷支付服務的需求,提升現有受理環境資源使用效能,激發我國金融系統主動創新活力。但在線上,人臉識別支付仍存在諸多風險,暫不具備應用條件,若要應用推廣須採用可信執行環境(TEE)、安全單元(SE)等技術加強風險防控。

“人臉識別 支付口令”是兼顧安全與便捷的實現方式。刷臉支付推廣過程中可加強身份認證管理,建議綜合運用支付口令、活體檢測、數據標籤等實現多因素交易驗證,提高交易安全強度,提升支付交易抗抵賴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銀聯“刷臉付”便採用“人臉識別 支付口令”的驗證方式。

建立多維度、立體式監管體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同時制定出臺兼具包容性、科學性、客觀性的規則和標準體系,從信息安全、消費者保護等角度明確監管權責,加強生物特徵數據濫用、侵犯個人隱私等行為的管理和懲戒。在生物特徵信息保護中,要求數據脫敏、隱私計算、分散存儲來保護用戶生物信息安全。

不宜將人臉作為唯一交易驗證因素。不要簡單地將人臉特徵作為唯一的交易驗證因素,須根據風險等級結合用戶口令等其他因素進行多因素認證。線下支付應遵守三大原則:一是信息採集要堅持“用戶授權、最小夠用”原則;二是支付交易要堅持“表達意願、多重認證”原則;三是安全管理要堅持“風險補償、全程防護”原則。

監管以安全為主,目前銀聯“刷臉付”普遍認為是中國人民銀行所期望刷臉支付落地方案,額外需要輸入6位數的支付口令驗證方式,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現行的手機號碼或尾號驗證方案有所差別。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1月3日,李偉一行前往騰訊開展人工智能技術安全應用專題調研。期間騰訊表示,目前正與銀行、銀聯攜手打造符合金融行業標準的刷臉支付產品,下一步將秉持“安全、開放、互聯”原則,與產業各方加大金融科技應用力度。

騰訊的這一表態,使得刷臉支付監管與市場的平衡更加微妙。目前,刷臉支付市場仍然處於初級市場,諸多問題待解。


刷臉支付還要邁過幾道坎?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


刷臉支付的幾道坎

相比其他支付方式,刷臉支付不再需要介質,這是人類貨幣支付發展史上,首次實現用戶不需要任何介質既可實現價值交換的支付方式。這一便捷的支付體驗是前所未有的,但同時在市場推廣過程中,也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人臉聚合坎。由於攝像頭、算法、數據等一系列的技術和商業問題,目前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刷臉支付尚不能實現聚合,但對於商戶而言,擁有刷臉支付聚合的需求,商戶的收銀區域不太可能同時放置兩臺不同品牌的刷臉支付設備,這會佔據較大空間,同時也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

支付寶快消零售業務負責人鋒笙曾表示,刷臉支付短期內出現聚合的可能性不大。這裡特指支付寶與微信支付之間的刷臉支付聚合,二維碼聚合支付使得二者在同一緯度競爭,微信的高頻社交屬性,使得支付寶在線下支付上處於弱勢。2019年年初,二者公佈的客戶投訴及風險事件處理公告中,微信支付日均交易筆數為13億,而支付寶為5.4億,二者之間存在差距。

如果刷臉支付再聚合,那麼這將回到二維碼支付時代的競爭態勢,硬件壁壘消除,這不是目前刷臉支付優勢較為明顯的支付寶所希望看到的。

然而商戶需求所在,刷臉支付聚合也勢在必行。2019年11月,銀聯商務推出“藍鯨”刷臉支付終端,實現了銀聯“刷臉付”與微信刷臉支付的聚合。

據瞭解,銀聯“刷臉付”技術上支持目前市場上現行的攝像頭及算法,如果支付寶方面願意,銀聯“刷臉付”也能夠實現與支付寶刷臉支付的聚合。

另一個在刷臉支付聚合上存在較大推動的是,中國人民銀行目前仍然在制定人臉識別相關標準,未來標準落地,是否會從監管角度完成刷臉支付聚合的推動也是值得關注的。

隱私與安全坎。刷臉支付應用的逐漸普及,不斷引發信息安全爭議。

此外,“ZAO”事件、小學生用照片破解豐巢刷臉取件、3D打印破解人臉等一系列事件,都讓民眾對人臉信息的應用感到恐慌,特別是關乎財產安全的支付應用。人臉信息不比密碼,不可修改使得其洩露所產生的風險更大。

以安全應用為前提,刷臉支付仍然存在隱私安全與商業便利的平衡。

如果一個用戶完全授予一個商業機構使用其人臉信息,未來將可以獲得極大的便利。例如在一個商店中,通過高清攝像頭既可遠程獲取人臉信息並識別用戶,多個攝像頭既可觀察用戶在其店內的所有行為,並推送相應的購物推薦,提供千人千面的營銷服務。

但如果一個用戶注重隱私,不希望商業機構獲取其人臉消息進而對其消費行為進行分析,那麼相關機構也應提供關閉功能,甚至可以讓用戶選擇刪除本人的人臉信息。此外,商業機構也應該提供不同等級的安全等級,讓用戶可以選擇,在什麼商業場景之下可以更加便利,而什麼商業場景下需要更加註重隱私。

增值服務坎。刷臉支付不應該只看其支付業務,二維碼支付已經足夠便利,刷臉支付並不能在支付便捷度上有較大的提升。僅僅是支付方式的增加,可能會降低商戶的吸引力,所以通過多樣的增值服務,並尋找新的盈利點成為了刷臉支付企業思考的話題。

目前支付寶與微信支付都不再過多地強調刷臉支付帶來的便捷,而是在商戶營銷、會員系統等方面展開攻勢,以增值服務打動商戶。

2019年8月26日,在重慶智博會上,微信支付發佈“青蛙PRO”,除了支持刷臉支付,還帶來了3大服務升級,分別是會員、小程序、互動海報。此外還加入了智能語音支持,可實現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語音合成、聲紋識別等全棧AI語音能力。

2019年9月24日,支付寶在上海舉辦的支付寶開放日新零售IoT專場上,著重強調了基於芝麻信用和花唄能力的“輕會員”體系。此外,包括區塊鏈和智能語音的“BASIC”也將接入“蜻蜓”。

2019年10月20日,中國銀聯發佈的“刷臉付”注重支付安全之外,還強調金融門戶、流量入口、會員管理、廣告媒介等附加能力。

但是目前來看,線下服務商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務有限,商戶對增值服務的需求也較為模糊。其中,廣告業務是最為熱門,也極具爭議。

相比其他支付方式,刷臉支付終端擁有前端屏幕,具有一定的廣告價值,商戶可以在屏幕上投放營銷信息,並引導消費。許多從業者認為,可以參考分眾傳媒模式,售賣支付前後廣告,並且也已經有相關企業加入。

但是,現階段刷臉支付終端的廣告模式尚不成熟,如何投放、驗收、收費、分成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

微信截圖_20200213101946.png

綜上所述,刷臉支付方興未艾,監管肯定其價值的同時,也在積極規範市場。在市場參與機構的補貼之下,市場也不斷催熟,除了刷臉支付聚合難、增值服務模式尚不清晰、隱私和安全問題外,刷臉支付市場仍然有線下地推市場混亂、商戶接受度不高、監管細則尚不明朗等一系列大小問題,這需要一定的時間讓角色歸位、產業沉澱,讓刷臉支付“再飛一會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