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德國製造”是便宜貨,粗製濫造?時間證明了一切!

德國統一之後,軍事力量迅速崛起,陸海軍的裝備水平都較過去有了大幅度提升。

但德國畢竟是後起之秀,處於草創階段的造船工業還並不是很強,與潛在對手英國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聽說“德國製造”是便宜貨,粗製濫造?時間證明了一切!

1890年,德國在建造第一代前無畏艦——“勃蘭登堡”級戰列艦時就出現了問題。該級艦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其三座主炮炮塔全部沿艦體縱向中心線配置。

為了在萬噸艦體的中線上佈置3座炮塔,同時方便在上層建築間調轉回旋炮口,安裝在艦體中部的2號炮塔炮管只有35倍口徑,而前後主炮塔的炮管為40倍口徑,這使得主炮齊射存在問題。即便以當時的眼光來看,這種設計也有些莫名其妙,既沒有實現比較均勻的火力配置,而且還擠佔不少安裝副炮的空間。由於當時德國軍工技術能力有限,使得“勃蘭登堡”級戰列艦的成為了一個較失敗的案例,此後連德國自己都放棄了類似的設計理念。

實際上,除主力戰艦外,當時德國建造的諸多型號戰艦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技術缺陷。史料記載,當時甚至有海軍官兵稱不敢用本國造的戰艦。

聽說“德國製造”是便宜貨,粗製濫造?時間證明了一切!

不光是本國海軍自用的戰艦,德國出口產品的質量也飽受詬病。

北洋水師是德國的重要客戶,李鴻章買兩條德國船,只用了買一條英國船的銀子,就是因為許多技術指標不夠理想。其實清政府也知道德國的造船經驗和技術不如英國,但德方要價低廉,且對遠道而來的顧客異常熱情,不像英國人那麼傲慢。這也是北洋水師能夠最終決定在德國訂購定、鎮兩艘鐵甲艦的一個重要原因。

聽說“德國製造”是便宜貨,粗製濫造?時間證明了一切!

在1885年清廷向德國船廠訂購巡洋艦時,多位大臣還因選英國還是德國吵個不停,最終清廷決定在英德各建2艘。

建造過程中,英國不斷指出德方的設計缺點,德國也進行了不少的改進,這在客觀上也算幫了中國。甚至俾斯麥首相也指示德國船廠“務必卓越地和準時地執行中國這一次的訂貨,具有重大的意義。”

聽說“德國製造”是便宜貨,粗製濫造?時間證明了一切!

整體來看,19世紀末期德軍建造的艦艇除了焊接技術和防護水平還算過硬之外,其它指標都比較平庸。

應該說,“德國製造”也曾有過非常不堪的歷史,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德國貨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便宜貨和粗製濫造,還有很多廉價的仿冒品。1887年8月,英國議會通過了對《商標法》的修改,規定所有從德國出口到英國或其殖民地的產品都須註明“德國製造”,以區分產品優劣。後來德國派遣了大量人才去英國工作和學習,從提高技藝和嚴肅態度入手,在短短几十年間其整體工業面貌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到二戰時,德國三軍的裝備水平就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特別鳴謝出處:微信公眾號“戰艦世界”

整理再創作:虎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