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老師,使用三角架拍攝時要關閉鏡頭防抖,是否需要關閉機身防抖呢?

若愚山人


防抖的意義是什麼?就是為了防止手持拍攝帶來的不必要抖動,進行消除抖動來保障照片的清晰性,既然上了三腳架了,機身、鏡頭防抖都是需要關閉的!



我們先來看看鏡頭防抖有什麼用,在一般小光圈鏡頭裡,或者特別重的鏡頭上,都有鏡頭防抖開關!架三腳架的話,基本不用擔心穩定問題,除非是廉價的塑料三腳架,一般鐵質的三腳架,穩定性極強!三腳架都有了,還怕糊片嘛,大膽的去關閉鏡頭防抖吧!因為鏡頭防抖是增加了幾枚鏡片在鏡頭裡,畫質有有所損失,在這麼穩定的條件下,極高畫質正確姿勢就是關閉鏡頭防抖!

那麼,機身防抖是什麼?在美能達第一臺防抖機身的出現,到現在索尼的防抖標配,這就是機身防抖的開端,那麼,三腳架穩固的情況下,鏡頭需要關閉,機身需要關閉嗎?當然,機身也要關,因為機身防抖的原理比較複雜,類似於偵測運動模塊,相機裡的一些模塊跟著後面運動,以達到畫面的穩定性!嚴格來說,關閉鏡頭防抖是為了畫質,機身防抖則是為了不讓機身亂動!


婚禮攝影師Tanke


請問老師,使用三角架拍攝時要關閉鏡頭防抖,是否需要關閉機身防抖呢?

1、上腳架需要關閉鏡頭防抖,這是一個過時的說法了。

在防抖技術的早期,由於“陀螺儀”之類判斷鏡頭位移的元件不夠先進,當相機處於長時間靜止狀態的時候,“陀螺儀”會誤判鏡頭狀態。所以早期的防抖鏡頭如果裝上三腳架做“長曝光”拍攝的話,務必將防抖功能關閉。

在這裡還要補充一句,即便是老產品,但如果你拍攝的場景是曝光時間小於1/10秒的短曝光場景,其實關不關防抖並沒有什麼不良影響。


2、大概從十多年前起,那個時候推出的鏡頭就已經具有腳架模式了。

例如下圖是2006年問世的佳能“小小白IS”鏡頭,它便具有“防抖1”、“防抖2”兩種模式。其中“防抖1”模式對應手持拍攝,而“防抖2”模式則對應腳架搖拍模式。

而從這一代產品開始,你安裝上腳架之後不關閉防抖功能,對圖像就不會有啥不良影響了。因為陀螺儀元件升級進步了,能判斷你的相機處於什麼狀態。

其次,有朋友說什麼鏡頭說明書註明了上腳架一定要關閉防抖,那這個就呵呵了。我手頭的這隻EF300mm f/2.8L II(2011年發佈)的鏡頭,就明確在說明書上標識了使用三腳架是完全不影響防抖功能使用的。(但會增加功耗,因為防抖組件耗電)

3、最近幾年的部分新產品,連防抖開關都省略了。

最簡單的例子:佳能M50套機鏡頭EF-M 15-45mm f/3.5-6.3 IS STM鏡頭。

這枚鏡頭具有IS防抖功能,但鏡頭設計上,已經把自動對焦開關與防抖開關都省略了。其中防抖開關必須進入相機的機身菜單才可以調節開關,否則會一直處於開啟狀態。而EF-M 15-45stm的說明書也只是註明裝上三腳架的時候關閉防抖功能可以節省電量。

由此可見,說什麼上腳架一定要關鏡頭防抖的說法早已是過時言論了。

至於相機的機身防抖,其實跟鏡頭防抖的情況差不多。鏡頭防抖是陀螺儀檢測位移,利用鏡組旋轉的方式穩定光軸,而機身防抖則是通過cmos傳感器位移的方式來補償抖動由於現在的陀螺儀元件都非常先進,所以機身即便是安裝上三腳架不關閉防抖,也不會對拍攝造成不良的影響。

當然,在某些特殊的領域,還是推薦關閉防抖。

例如超長曝光攝影,相機往往要曝光超過30分鐘甚至2~3個小時。這種情況下,開啟機身防抖,會額外帶來熱燥,而且增加發熱與電池損耗。

又例如飛鳥拍攝,由於鏡頭防抖啟動需要一定的時間,而飛鳥拍攝對反應速度要求很高。所以拍飛鳥的攝影師也往往選擇關閉防抖功能。


從耗子胖成豬


我常用松下的鏡頭,松下的鏡頭都是帶鏡頭內置光學防抖器的。上三腳架使用時,我不關防抖。還是正常設置。實際上沒有任何影響。


這個和老法師說的不一樣。


如果你有先進的測試設備,你會發現相機在三腳架上還是有輕微晃動的,你人體感應不到,但是實際上晃動不會完全消失。尤其是相機裝在三腳架上,但是仍然用手指直接按快門的時候。


即使我們啟動延遲10秒鐘自拍,震動在10秒內不會完全消失。所以開著防抖仍然是很好的。你感受不到,但是相機內的重力傳感器能探測到。


我的EM5和松下鏡頭的配合,是雙重防抖。兩者全開,上三腳架仍然沒有問題。清晰度不會下降,反而會有提升。


91拍照聊相機


這個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如果你使用的設備上明確說“使用三腳架時關閉防抖功能”,那你最好還是按照說明書操作。如果你的設備說明書中並沒有這個說明,那你大可不必為此糾結,使用三腳架時忘了關防抖也不要緊。你可以靠一個特點來判斷是不是需要關閉防抖:凡是能關閉防抖的鏡頭都會有一個開關,有的是“關閉/防抖/車船”三個位置。這個情況下你可以根據使用場景決定是否要關閉防抖。使用三腳架時,相機的機身防抖如果需要關閉,那它一定有一個快捷按鈕來操作;不可能讓你在設置菜單裡一級一級去找。如果機身上沒有關閉防抖的快捷按鈕,那你也不必擔心了,說明關不關兩可。我的經驗是不要過於依賴防抖功能,也不要過於糾結防抖到底可以降幾檔快門速度。用自動曝光的時候,系統自動設定的曝光參數肯定已經考慮了防抖功能的介入,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膽地用。手動曝光的時候,最好還是按照你自己的最低快門速度設置底線,不要和防抖功能鬥氣。


看北京看中國看世界


肯定是要關掉相機的防抖!


山川海秀


需要關閉機身防抖


孫宇攝影


這個問題一定要避免,使用三腳架時候記得關閉鏡頭或相機防抖。

防抖本身是為了讓攝影師在沒有三腳架時候拍攝時候提高快門速度防止拍虛而設計的

如果你有腳架在用防抖反而會造成畫面拍虛的問題發生。

多數拍攝照片使用腳架基本都是風光或其他長曝拍攝,

這時候需要確保相機絕對的穩定。

所以別忘記關閉防抖,手持拍攝則需要打開。

在廠家對鏡頭或相機的說明書中也可以看見這個提示,

上腳架記得關閉防抖!


小魚大魚看世界


通常情況下,使用三腳架拍攝照片時,相機本身所具有的五軸防抖功能和鏡頭上的光學防抖都要關閉。

這樣操作的原因是因為相機在三腳架上應該是非常穩定的狀態,而機身和鏡頭防抖原理基本上都是通過陀螺儀來彌補抵消振動產生的圖像位移,從而達到圖像穩定的效果,但在三腳架這種穩定狀態下,如果產生了反光板振動、快門震動等微小振動,比手持產生的晃動頻率更高,防抖裝置很難感應這樣的振動,防抖裝置反而有可能產生副作用與高頻震動疊加,圖像就會更加模糊。所以,大家在上三腳架的時候一般都是將所有防抖都關閉的,這也並不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習慣,而是廠家在相機說明書裡就已經明確說明的一個注意事項。

不過,道理歸道理,我們在實際使用相機的時候,是不是也完全是這種情況呢?可以明確說並不一定。我個人在使用三腳架的時候經常忘記關閉防抖,但卻基本沒有出現過因防抖產生的圖像模糊問題。這又是為什麼呢?

經過多方查證,原來相機說明書上強調的情況並不是不會發生,而是因為現在的機身和鏡頭都更加“聰明”了。廠家考慮到了防抖與三腳架之間容易產生的問題,因此在設備設計時加入了三腳架感應預判,當我們把設備固定在三腳架的時候,相機或鏡頭會感應到該狀態是三腳架上的穩定狀態,因此會自動暫時關閉防抖,只有在手持的狀態下防抖才會發揮作用。

因此,很多時候相機和鏡頭即使沒關閉防抖放在三腳架上也不會出現圖像模糊情況。所以,如果你手中的鏡頭並不是特別老,機身也具備三腳架感應功能,完全可以忽略防抖是不是在三腳架上關閉的問題。


卷太郎攝影坊


使用三腳架必須關閉相機和鏡頭防抖,如果不關閉,拍攝出來的照片會更加模糊不清。並不是開啟防抖再加上三家架會更加防抖。


斬假石


沒必要關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