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記錄武漢63天,屹立千年黃鶴樓!”3月25日,武漢圓通小哥李兵棟,奔波在為福建醫療隊收寄行李的路上,路過武漢長江大橋時,望著遠處的黃鶴樓,他忍不住引用樓前石柱上的一副楹聯,發了一條朋友圈。

1月23日,武漢封城,全國各地的醫療隊員逆行馳援。兩個月後,疫情積極向好,醫療隊員陸續凱旋。

這些天來,李兵棟在朋友圈,堅持用照片和文字,記錄著醫護人員為這座城市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一名普通快遞小哥,為保障醫護人員的安全和小區居民的生活所做的點點滴滴。小編從中梳理了幾個關鍵詞,不知不覺間看哭了……

關鍵詞一:行動

“誰有水桶資源,供給援漢醫療隊用來泡衣服消毒。有的告知我一下。”這是2月15日,李兵棟在朋友圈發佈的一條“尋物啟事”。在這場戰“疫”中,快遞小哥們就像一群“哆啦A夢”,為醫護人員和小區居民送去日常所需。

李兵棟駕駛一輛麵包車,穿梭在武漢街頭,也常常駐足等待,將物資送到人們手中。麵包車內,滿滿當當。醫院樓下、小區門外,一箱箱、一袋袋防護用品、蔬菜生鮮,或堆成小山,或整齊排列。工作間隙的他,會隨手拍照並在朋友圈打卡,為自己和戰友們打氣——

2月13日:凌晨奔跑在路上的兄弟,為了物資也是拼了。加油!

2月15日:硬核圓通,不畏大風大雨,連夜第一時間把物資送往第一線,就這麼一群默默風險的人,眾志成城,共度嚴寒。加油!

2月22日:武漢,無時無刻都充滿感動與團結。

2月22日:保障民生物資運送,圓通在行動。

2月23日: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

2月25日:保障民生,抗擊疫情,我們都是認真的。

2月26日:武漢加油不是一句空話,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在行動。

3月5日: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在全市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今年這個紀念日尤為特別。大疫無情,江城有愛!

3月11日:共同戰疫,勝利在即。記錄封城49天,又被裝進了後備箱。

……

在李兵棟拍的許多工作照中,不僅有圓通小哥,還有順豐等其他快遞公司的兄弟們,在李兵棟眼裡,這些都是他的小夥伴。此時的郵政快遞人,已經擰成一股繩。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關鍵詞二:感謝

“李師傅,早上好。我們預計31號就要回去了,感恩您這麼久的幫助和付出。”這是3月25日一大早,上海援鄂醫療隊的劉立駿醫生給李兵棟發來的一條微信。

“收寄行李時,這些醫生護士也是一個勁跟我說感謝,其實他們才是最辛苦的,說感謝的應該是我們。” 最近,李兵棟和小夥伴們忙著為醫護人員免費收寄行李。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向李兵棟說感謝的,不僅有醫護人員,還有向武漢捐贈物資的熱心網友。僅東北的一個熱心網友團隊,就捐贈了襪子兩千雙,對講機30部,醫用手套上萬雙……一開始,武漢天冷,他們為醫護人員捐贈秋褲數百套,後來天氣轉熱,他們又定製短袖一千多件。這些物資,都交由李兵棟送到醫護人員手中。3月25日,李兵棟收到了他們寄來的一面錦旗——抗災抗疫戰一線,赤膽衷心真英雄。他拿著錦旗站在網點門口,與陪伴他的麵包車合了張影。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這些天來,李兵棟一直在奔波。奔波的路上,他說的最多的就是“感謝”“感恩”“感動”“致敬”“辛苦了”——

1月29日:今天幾經輾轉,終於與公司大部隊匯合了,也順利運送一批物資到醫院,回到家中洗澡消毒做預防,現在也躺床上了,感謝一路關心我的親人朋友同事們!順便發個感慨,關於“使命和責任”這句話,多少人為它在昇華。戰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守護在各路口的公安幹警和工作人員、各地過來支援的團隊、各地運送物資的人們、捐錢捐物的社會各界人士。太多的感動!武漢加油!中國 加油!

2月4日:今天又是忙碌中的一天,一不小心把腰給閃了,感謝給我貼膏藥的小姐姐,也感謝幫我卸貨的小姐姐,順便跟大家報個平安,我已安全回到站點,希望快點好起來,繼續戰鬥!加油武漢,加油China!

2月13日:你們肯捨命援助,我們能做的就是第一時間把物資送到你們手中,以此紀念生命中的點滴感動!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2月17日:致英雄——這世上可能確實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螢火匯聚成星河,終會閃耀。加油!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2月19日:感恩戰“疫”的一線人員,也感恩背後的無數支援團隊。

3月9日:記錄武漢封城47天,早上出發去裝物資路上,碰到交警檢查點,一如既往的做好證件檢查,量完體溫,交警同志問清具體情況,給我來了個敬禮,然後說:辛苦了,注意安全!搞得手足無措的,大家不都是在為戰“疫”默默奉獻著,你們也辛苦啦!疫情不退,我們都不會退!加油!

3月10日:記錄48天,在封倉後的全民體育中心,偶遇天津市人民醫院的國家醫療隊,你們辛苦了。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3月13日:記錄51天,路遇人民子弟兵,致敬!

……

這群相互說著感謝的人,都是最勇敢的戰士。

關鍵詞三:自豪

“中國人,自帶自豪感!” 3月14日,李兵棟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

原來,近日一條視頻刷爆朋友圈: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的ICU醫療費用有多高?答案是至少71萬,都是國家買單。視頻還引用了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的一句話:“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我在中國。”

作為一名中國人的自豪感,源自祖國的強大。3月8日,李兵棟轉發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為何最近很多外國人都在搶購衛生紙?文中說,人們擔心疫情打亂中國這一全球供應商的生產計劃。李兵棟寫道:“Made in China的震撼!厲害了我的國!”

作為一名中國湖北武漢人,李兵棟更是倍感自豪。1月23日封城那晚,他一夜無眠,祈禱“天佑武漢”。3月10日,一句“黨和人民感謝武漢人民”,又讓他感動落淚。

在他的朋友圈,武漢人民是可敬可愛的。2月21日深夜,李兵棟還奔波在路上。他將車停在路邊,拍下了一名工作人員站在空曠的大街上進行消殺的身影。他寫道:武漢人就是如此,平日市井,關鍵時刻都化為一盞燈,默默點亮這座需要光明的城市。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武漢人愛吃魚,李兵棟愛吃也愛做,但並不是常常有時間。2月27日,他下班回家,給家人做了一道武昌魚,配文:中國味的晚餐。還是這道魚,3月13日晚,他在朋友圈霸氣“炫耀”:地道湖北家常菜,不接受任何反駁!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關鍵詞四:陽光

“你的心若有光,世界都是美好的。你的心若敞開,世界都在你心裡。”1月28日,在最陰暗的日子裡,李兵棟寫下這樣一句話。這名普通的快遞小哥,常常用詩一般的語言,表達著對美好的嚮往。他也曾說:“生活就是一種積累,儲存的溫暖越多,就會越陽光明媚。”看完他的朋友圈,就會不得不感慨:真是一個陽光的大男孩,處處播撒著溫暖。

戰“疫”的日子裡,時間緊任務重,一盒泡麵常常就是他的一頓“美餐”。他把吃過的泡麵拍照拼成“九宮格”,調侃道:在吃貨的這條不歸路上,人類,從來不孤單!泡麵來一波。”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天還沒亮就已出發的他,會用手機拍下朦朧的早霞,向家鄉問好——生活總是艱辛,日子依然漫長,你和我,都是時代洪流裡非常微茫的存在。但是,再渺小的個體也要活得敞亮、自在,散發著光芒!早安,武漢️。

工作間隙,他會拍下一枝櫻花在陽光下盛開的美景,寫道:願歲月靜好,疫情過後,一路溫暖花開,願所有的美好都如約而至,所有的幸運都不期而遇。

結束一天工作的他,還會站在鏡子前,露出紅色上衣背後的幾個大字——“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調侃道:哥只能給你們一個背影了。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

早櫻過後,是更盛大的春之綻放。李兵棟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段話——我們的城市正在一點一點好轉,我們所有人的努力正在逐步顯出成效。 等到摘下口罩的那一天,我們終會再度相遇在美麗的武漢街頭,給做熱乾麵的大姐,一個比陽光還要溫暖的微笑。

後記

79年出生的李兵棟,初中畢業就輟學打工了。出身農村,家裡兄弟姐妹多,小小年紀的他,就扛起生活的重擔。受當教師的父親影響,他從小就喜歡看書,也曾有個文學夢。他性格有些內向,除了日常的收派工作,並不愛說話。他是300萬快遞小哥中的普通一員,國家有難,就義不容辭。哪裡有需要,就出現在哪裡。他們勤奮努力,他們不怕吃苦,他們積極樂觀,即使在最黑暗的日子裡,也努力散發著溫暖的光芒。向他們致敬!

這位武漢圓通小哥的朋友圈,看得讓人想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