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疫情散記 三

戰時總統,玉蘭春風


紐約疫情散記 三

昨晚過了午夜才入睡。消息說,是否封城,當晚可能有決定。我倒不是等待消息,而且也還沒有發出短信登記,以自動收到新冠病毒的進展。現在不缺消息來源,只要有需要,可以立即查看,而登記了短信,怕不斷有消息進來,我就是被動信息接收者了。再看看吧。而且這個疫情,畢竟是決策、管理、醫療、心理的綜合戰役,對大多數人而言,不是急診室。

臨睡前最新一個消息,是羅慰年發來的,告訴我,位於法拉盛244小學的一個老師確診了。校長寫了一封信給老師、家長,予以通報。老羅是我共同撰寫《法拉盛傳》《顧雅明傳》的作者,在教育局任心理學家。他說:這個可以寫入你的疫情日記。在此之前,另外一個消息,用中英文書寫,很嚴肅地警告,位於法拉盛的一家韓國衛理教會有68人中招,門口停滿了救護車和警車。244小學是近年新建的,也是教學水平很好的「藍帶學校」,離圖書館一箭之遙。有確診,並非意外,這是法拉盛公開宣佈的第一個病例。那麼,圖書館、學校關閉,算及時的。對照因為一個病例,校長寫信,我就覺得韓國教會幾十人確診的消息並不可靠 ---- 教會距離我家是1.1英里。如果確實這麼大的動靜,法拉盛的民選官員不可能不發聲。聯繫看到的很多消息,我的直感是,謠言有一個發佈的系統,甚至動用了人工智能AI 做這件事,對於美國華人很用心,針對華人的心理,似乎不攪起心中波瀾,不肯安生,和某個個人或擔憂、或惡作劇而傳言相比,其軌跡有明顯不同。當然,我沒有關注或者留意英語世界中,是否有相等量的錯誤信息或謠言。也無法去論證、查實華文謠言的確實來源。假如可以有一個藉口的話,我只好說,這些想法出於一個詩人,而不是新聞調查記者。無論如何,在此關鍵時刻,保持理性、冷靜,是避毒的一個藥方,不僅是病毒之毒,更是害心之毒。

今天的股市照樣在狂跌。似乎一個社會患了病毒性感冒,而股市是身體的免疫機能,細胞自動反應,出來抵抗了。當然,最初的表現不是痊癒,而是發燒。希望免疫系統加用藥,病情好轉吧!實際上,政府從聯邦到州、市每天發佈消息,提出應對措施,就是用藥吧。聯邦層面,府會都在給國家經濟和民心吊鹽水,多達一兆的資金將投入抗疫,包括給每一個美國人發現金一千大洋,派遣醫院船到紐約提供協助,等等。

目前的疫情狀況,抄錄一段《世界日報》的報導:

州長葛謨(Andrew Cuomo)17日表示,隨著檢測數量的增加,全州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感染數量暴增超過700例,總確診人數已超過1700例,死亡人數增加三人,總計造成12人死亡;葛謨預計疫情將於45天內左右達到高峰。紐約州目前所有病例中,已有264入院,住院率為19%。

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17日表示,全市新冠病毒確診感染人數已增至814人,已有七人死亡;他說,預計全市日檢測量將達到5000個,確診人數也將迅速增加,預計下週病例將達數千,很快就突破1萬。

既然關閉學校這一步跨出去了,市長似乎對「封城」(實為嚴格的居家措施等),就表示有必要了。但州長認為紐約市沒有到封城的時候。他說,紐約州人口流動大,紐約市若封城,得全州一盤棋,由州長權衡輕重,決定全州一起行動。這等於否決了市長的封城權力。

紐約州和紐約市的關係是很有意思的。紐約州有六十二個郡(縣),州府在奧伯尼,但州長在曼哈頓的帝國大廈有辦公室。傳統上(不是行政劃分),紐約州只不多幾個郡屬於Downstate,從洛克蘭郡、威徹斯特郡到長島的拿騷、蘇福郡、涵蓋紐約市五大區的紐約郡(曼哈頓)、皇后郡、布朗士郡、國王郡(布魯克林)、瑞奇蒙郡(斯塔頓島),其他郡都屬於 Upstate 即上州。上州地廣人稀,城少林多,下州呢,擁擠、繁華。不僅人口是下州集中,政治上也傾向民主黨;而上州幾十個郡加起來,人口抵不過下州不多的郡(大約是八百萬和一千一百萬的對比),政治上接近共和黨。據說有一個動議,建議把紐約州分成上下兩個州,分家,各自打理自己的門戶。當然施行起來,幾乎不可能。要知道,財政來源的重頭在下州,尤其是紐約市,其中又數曼哈頓為最。明白了這層關係,就知道為什麼州長庫默和市長白思豪總是在扳手腕:州長認為紐約市的郡縣也是他的管轄範圍,而市長則從紐約市的角度,更多地把幾個州屬郡看成區,指揮管理是他的權力。在這次抗疫戰場上,雖然州長市長都是民主黨人,和聯邦總統不屬於一個黨,彼此也不順眼,但落實到紐約市,就是兩級行政的角力了 --- 雖然大局都是為了抗疫,但指揮所和部隊如何調遣,不免有不同的方略了。熟悉中國內戰歷史的華人,當能領會。而紐約人則在看,哪一個將軍指揮得當,得分更高:得益者不是官,而是民。而根本的一點是:州長市長都是民選,而不是州長任命市長(實際上州長連一個區長也任命不了,各級行政長官都是當地選舉的)。這就是各級「首長」只對下(百姓、選民)負責,而不承上(總統、國會)聽命的原因。至於其中有扯皮、官僚、自大,等等,雖然不免,但四年一次大考,逼得他們各自用心、用力。希望在此種種行政關係和管理協調中,無論張軍長還是閻長官,協調作戰,戰勝新冠病毒。

下午好友劉勇發了一串微信群二維碼,原來有熱心者以皇后區的幾個郵政編碼為標準,組建互助群。我就進入了法拉盛11358互助群,希望看到有用的信息。用微信互助,一定是武漢等地用過的有效方式,當然前提是,不濫用群。對於微信群的利弊,每個華人朋友都可以寫一本書了吧?

上微信,看到一直以專業知識幫助筆會會友分辨真假新聞的大編輯曹莉,用Zine 整理了一段「無奇的點滴」,發佈出來了。我就想了一下,這幾天認識的文友,以文字記錄疫情的,有七堂堂主葛文潮的「疫情中的紐約流水」,山人海伯之「海灣疫情」(佛羅里達),律師詩人謝炯「冠狀病毒紐約日記」,紐約桃花「紐約疫情前沿」,此外有作家藍藍、徐佳(復旦新聞系學妹,前世界日報記者)、筆會文蓉等。生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在美國,沒有經過戰亂和恐懼。這次疫情,恐怕是一生中難得一遇的「大戰」(有人說,這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敵人是看不見的病毒)。美國的動員能力正在激發,政府的措施且不說了, 即將啟動「國防生產法」,川普自稱「戰時總統」Wartime President 。這個詞用得大了。但願他有能力、有意志,更具備糾錯胸懷,否則,不僅對不住威爾遜總統、羅斯福總統,反而落下話柄——個人歷史地位還是小事,影響全國抗疫則非同小可啊!民間開始集合力量,紐約市正在徵集多達9000名退休醫護專業志願者,其他的消息,40,000 志願者正在從各地奔赴紐約,確實有經歷戰爭的那種感覺。突然想到,既然「國防生產法」啟動,美國進入「戰爭狀態」,那麼,那些故意淌渾水、造謠動搖社區的人,可能不是小冒犯了。一旦追查責任,是否性質嚴重,具備了由軍事法庭審判的資格?

百無一用是書生。用我們的筆記錄這段歷史、親身感受,不是很有意義嗎?也許,在這副牌打完之後,我還能蒐集、整理華人美國抗疫日記、隨筆、散記,匯作一書出版?

下午,臨摹兩頁集顏字「桃花源記」,並走到附近的邦恩公園散步(來回六千多步),練習了心意拳的幾個動作(每週一次的上課暫停了,得抓緊複習,否則疫情之後不敢見陳師守孚了)。春光好,花萌芽,如果不知道有疫情,那愉快行走的人,撒歡的犬,哪裡看得出美國正處於一個「戰時」狀態?路上拍攝一張玉蘭樹花,在上海,那是市花呢!早上,發小湯光偉在微信問:想你了呢,何時回來看看?我也不知道,總有那一天吧。心下就想,把這照片做疫情散記第三篇的封面吧!

2020.3.18,星期三


邱辛曄,生於上海,移居美國三十年。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古典文學專業碩士。曾任上海三聯書店編輯。留學美國後獲多種學位。

現從事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擔任皇后公共圖書館系統中法拉盛圖書館副館長。紐約華人作家筆會副會長,法拉盛詩歌節執行委員,北美書法家協會理事。在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出版了近十種著作,包括個人詩集《深洞》。曾獲美國國會眾議員和紐約市議會、紐約市主計長等頒發的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