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什麼不出一個能夠運行macOS的iPad Pro?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搞清楚: macOS 和 iOS ,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硬件

硬件層面,這兩個 OS 實際上目前仍然分屬兩大陣營:

X86 vs ARM

X86 藉由 Wintel 聯盟取得了統治地位,而 ARM 藉由移動設備,尤其是智能手機佔據了風口。

軟件

系統底層,這兩個 OS 實際上卻屬於一個陣營: UNIX

蘋果是基於 UNIX 的一個分支 : BSD ,開發的 macOS 。而在構築 iOS 的時候,同樣如此。

所以,基於 ARM 平臺, iOS 的這一套東西,和 X86 上的 macOS,很像。

到底有多像?我們看個對比:

體驗

這裡,就像很多回答說的, iOS 聚焦於觸摸,而 macOS 聚焦於鍵鼠。

但是,這更多的是交互層面的事情,並不影響 iOS 和 macOS 共用很多代碼。

分合分

簡而言之,因為蘋果長期的統一看待 iOS 和 macOS 的成功的軟件工程管理,這兩個基於不同硬件陣營的產品,是一種分合分的狀態。

  • 底層硬件驅動,因為陣營不同,是不同的。
  • 中間的 CoreOS 和相關的服務和庫,儘量做到了統一。
  • 最終面對用戶的體驗層面,又針對不同的使用場景,做了區分。

能做到這點,真的得益於蘋果強大的系統和軟件工程能力,以及以十年為緯度的堅持。

結論

搞清楚了以上問題,那麼你會發現這個問題有問題了。。。

你說的 macOS 到底指的是什麼???

iPad 上,可以說已經搭載了一部分 macOS 。而另一個角度看, ARM 平臺,還沒有入侵 macOS 的領地。

看似矛盾的兩個答案,都對。

未來

iPad 搭載 macOS 這個問題,也基於一個對未來趨勢的誤判。

更有意思的問題應該是: Macbook 何時可以使用 ARM ?

而對於 iOS ,更有意思的問題應該是: macOS Cocoa 這一層,何時可以上到 iOS 上,支持鍵鼠和外顯?

很多人都在講底層的軟件層面設計有多不一樣,我覺得除了類似地基設計,軟裝修的差異也是重要因素,也就是圖形界面設計的差異:

1•移動端和桌面端的設計邏輯不同點,也是導致以觸控為操作手段的ipad不能夠搭載以鼠標這一類輔助工具的桌面端:

  • ipad這種觸屏設備基於移動端的界面標準,就是以app為中心 ,將人們的隱性需求細分為不同的功能 然後逐個實現 ;
  • macos桌面端則是以文件管理為中心,桌面端的各種操作也正是為了管理文件方便,應用程序的開發與用戶使用也是以文件形式保存,功能是針對文件的全部操作需求,而不是像app端那樣實現細化功能,所以往往人們會覺得移動端app端功能太過簡陋,即使A系列處理器再強大 開發者也不願意增加太多內容,以為這些移動端一直以來都是被當作內容消費品而非內容創造工具。

所以他倆想融合,除了代碼層面,界面設計都不一樣,要投入的研發和時間成本也太大了

就像是我的這篇回覆在ipad上碼完了但是我想要調整格式也感覺很吃力

2.UI設計的框架導致沒有辦法把太多內容放在觸屏之中,本來桌面端功能的實現是通過鼠標的精準操作,但是觸摸屏幕要考慮到各個按鍵的有效觸發間距,這個時候 想實現更多功能 不是很容易。

但現在的情況是ipad的屏幕足夠大 處理器也夠實用,但是開發者仍然找不到合適的方式一股腦的把所有桌面端內容搬到ipad這一類的移動端,因為現在移動端的基於網格系統的平面設計風格降低了操作的流暢性與自由度:桌面端可以自由的移動縮放窗口 同時還有桌面以及文件用來承接文件的中轉與操作,但是ipad這一類基於移動端的UI設計是一種“全屏”設計 文件被隱藏,無法接觸,但這對於內容創作型app是致命的

3.用戶的使用心理(這段有點偏)

正如ipad不能取代電腦,surface也不是一個平板,有趣的事x86架構和arm架構兩個最具有前瞻性的產品無法取代對方。這種有趣的一點是他們彼此不像對方,而這個不像恰恰是用戶自己覺得的,而兩者本身是能完成好大部分的功能需求的。這裡討論一下我們在使用app時的心裡——就是為什麼會出現用不慣這個個問題,舉個例子 當我們想管理文件的時候,我們的心裡期望是保持我們的思路清晰 文件操作自由 能夠自由移動,桌面端的窗口 拖拽 剪切 粘貼等二層菜單通過快捷鍵和鼠標就能輕鬆實現,反觀移動端的設計是全屏的層級關係,基於我們之前的使用體驗就會在心裡牴觸這樣一個不自由的設計,想象一下一向移動某個文件需要拖拽且不能夠鬆手,而這中間如果遇到了另一個試圖移動的文件卻不能停下來掛起正在移動的文件,要操作完當前的操作,這無異於打斷了我們在整理文件時的多條思考路徑,而強行合併為單一思考,這種與預期相悖的操作方式自然會不斷受到潛意識的打壓,除了影響使用體驗,也影響了反思層次上對於使用的整體印象,而類似的全屏、層級關係、面對面、圖標的設計在移動端的出現會強化用戶的牴觸情緒,自然不會有人真的把ipad當作電腦這種管理文件的生產力工具了。

iOS具有所謂的文件管理 但這種列表的平面排列也不方便 在macos中文件管理是可以利用拖拽和文件夾中轉進行管理 但ios像是有無形的牆壁阻礙用戶管理文件,ios11到12本來新增了一些文件管理,但其實這些設計仍然保留原來的設計語言,這種界面設計和用戶對於app使用的心理預期不一致,心底會有一種懷疑能否勝任生產力工具的念頭,

對於生產力工具來說,用戶需要的是創作結果,而這種結果是文件形式存在的,然而移動端偏偏弱化了文件及其管理操作

與其說在ipad 搭載macos 不如將兩個系統的界面進行新設計 拋棄目前的框架性平面分割,以拋棄掉用戶心中再面對移動端時心裡的隱形的牆。

我覺得兩個系統的UI設計邏輯的差異 即使搭載macos 體驗也不會好,想改變這個界限 不如重新設計UI 根據用戶對於每個app的心裡預期來設計。

———————————————————————————————————

說得太囉嗦了,簡言之就是

1macos和ipad的操作方式有差距,決定了桌面端沒法放在移動端使用

2是面端和移動端的設計邏輯相悖 而移動端的設計又不能提出比桌面端更優雅的解決方案,決定了移動端代替不了桌面端。

你看 ios 和macos誰也適應不了誰 ,這意味著 不如改變現有的網格系統的平面設計模式 重新設計一個UI…的模式或者說框架吧。


萬象收集貓


都是胡扯,技術上沒什麼不能搞的,跨芯片架構移植技術上都可以實現。只是,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可以掙更多的錢嗎?


笑患上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PC處理器,和移動端處理器的構架差異巨大。

MacOS是面向PC的操作系統,目前來說,個人電腦的處理器基本上都是採用X64構架。

而蘋果手機和ipad的處理器全部是都是ARM構架。

x86構架和ARM構架的處理器,不論是指令集,寄存器等等都差異巨大,導致了基於x86的軟件根本無法在arm構架的處理器上運行。

那麼如果想讓macOS在iPad上運行,就必須把macOS整個用arm編譯器重新開發一遍,這個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

要知道macos也是一個積累了幾十年的產品,要把這些代碼全部重構了,簡直是太困呢了。

當然,困難是困難,但是也不是不可能的任務,實際上ios就是在macOS上重構,移植到ARM上的產品,只要肯花功夫研發,蘋果完整的把macOS移植到arm構架上還是沒啥大問題的。

但是 僅僅為了iPad一個系列的一款產品付出這麼大的成本是否值得。

更為致命的是,如果把macOS移植到arm構架,那麼原先在macOS上的各種軟件仍然無法運行,這些軟件必須統統重構,移植自能在iPad上運行。

蘋果公司可以控制自己家得程序員,不可能控制其他公司得程序員去移植軟件。

假設蘋果開發出能運行與iPad的macOS,買的話,這種iPad將面臨無軟件可用得局面。

所以,開發運行macOS的iPad根本就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付出了成本,反而還使iPad無軟件可用,完全沒有意義。

與其開發iPad用的macOS,然後再等著其他軟件商為新系統專門開發軟件,還不如號召軟件開發商把iPhone上的軟件,iPad的軟件修改Ui,使其更加符合iPad的應用習慣。

從原來的iOS移植軟件到新的iPad os,要比把選擇macOS x86版本移植到arm構架要容易的多。


shawn25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

首先,iPad當時問世的時候就不是為了取代PC電腦的,尤其是不是為了取代自家的MacBook Pro或MacBook air的。畢竟蘋果電腦這些年的相對市場份額一直是在上升的(而PC市場整體一直是下滑趨勢)。當年iPad對標的是上網本等輕薄設備!事實證明非常成功,因為Windows系統天生就不是一個輕便高效的系統,這一點連微軟專門為第一代平板電腦surface開發的WindowsRT系統,也完全失敗了就可以看出!更不要說Windows phone系統早已退出市場!

其次,即便是蘋果公司在微軟二合一電腦surface系列的猛烈衝擊下,推出了iPad pro系列產品,從而搶佔筆記本與平板二合一市場。其實,也並沒有想完全取代PC電腦。畢竟電腦的超強運算能力,超強輸入能力並不是iPad pro能勝任的!換句話說,即便是iPad pro安裝了Mac OS系統,性能也無法和MacBook pro相比!那麼又有什麼意義呢?


地震博士


arm架構和x86不一樣,能運行早就運行了,蘋果是希望通過不斷提升擴展iPad的使用場景,來吸引更多專業軟件進而達到代替筆記本的目的。

以微軟、英特爾、AMD 以及 Mac 組成的 X86 陣營的產品,開始就是從桌面起家,X86 平臺的生態成熟已久,從娛樂到專業全覆蓋。而 ARM 架構的生態是從移動端起家的,娛樂生活應用很多,生產力的應用還很少,生產力軟件少,導致想利用 ARM 終端做生產力的人更少,軟件廠商也就不願意在這個平臺投入太多,從此“惡性循環”。最後我們看到的是強大的生產力軟件在移動端要麼被“閹割”要麼乾脆沒有。所以iPad 是否能成為生產力取決於 ARM 平臺的生產力應用。iPad 和筆記本之爭,其實底層是ARM 和 X86 之爭。

從前曾寄希望於 PC 端的王者微軟能夠一統 X86 和 ARM 的江湖。奈何即使收購了當年的手機巨頭諾基亞也依然沒有起色。Google 雖然擁有 Chrome OS 與 Android 兩個系統,但和微軟正相反,移動端是學霸,桌面端是學渣,並且兩個系統都談不上生產力。

和這兩個各自領域的王者相比,蘋果發展的就均衡了不少。雖然 Mac OS 的市場份額遠不及Windows,但軟件生態也很全面,常用的辦公軟件不用說,影音圖像領域 Mac 佔有一席之地。不信你可以看看 Adobe 的產品線。移動端 iPhone iPad 也是明星產品,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安卓陣營。這幾年iPad平臺上也已經有了不少專業軟件,Adobe affinity都推出了全功能的產品。

蘋果也一直努力打通 iOS、macOS、iPadOS 三個平臺,到 2021 年,新的應用開發套件可以將蘋果不同平臺的應用程序統一為一個程序,這意味著開發者不必再為了 iOS 和 macOS 編寫兩個版本的底層代碼,用戶可以直接在 Mac 上下載 iOS 程序。這應該會促進軟件廠商開發蘋果平臺的軟件,畢竟蘋果的移動用戶和桌面用戶的總量還是巨大的。對那些新興的軟件公司而言,這也許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美科技


歡迎來到極客社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明確的說ipad是不可能搭載mac os的

原因1

mac系統基於NeXT系統開發從始至終是為mac系列量身定做的系統為各大硬件做了大量的適配,而ipad搭載ipad os基於ios13SDK開發,作為移動設備去適配為mac量身定做的系統實為不符,他們的硬件架構以及都大不相同

原因2

即使說他們可以相互適配,蘋果也會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因為產品定位.

眾所周知ipad和mac都作為生產力工具他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一個便於移動一個便於進行辦公,假如mac能做的ipad都能做那apple不是少了一份蛋糕嗎?所以他們必須是區別,所以系統的分道揚鑣是必然的。

總結

正應了這句mac os正是它,讓Mac如此與眾不同.


極客社測評


蘋果最實用的是手機,其次是臺式機,然後是筆記本,最後是iPad就是屏幕大,可以說是被閹割了通話功能的大手機,蘋果開發一款類似surface pro的平板電腦估計不太難,但是整個產品線估計都得重新定位了吧


對酒當歌5844779


主要是功能方面的取捨,當年喬布斯發佈第一款ipad的時候,著重講解的是期照片、視頻播放和遊戲方面的功能,說到底蘋果推出iPad一定程度上是解決iPhone相關功能上的痛點,比如更極致的瀏覽以及遊戲體驗,所以本質上iPad是iPhone的延伸,是一款娛樂終端,不過近年來在平板上實現輕辦公也是宣傳的一個重點,包括這一次蘋果對iPad os的更新,也使得iPad的辦公更加方便,但iPad pro會不會搭載mac os呢?試想一下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了會帶來什麼影響呢,那就是蘋果本身的macbook air產品會受到很大打擊,再就是處理文檔這種輕辦公iPad os完全可以勝任,重度辦公iPad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其中一方面就是散熱,一個數碼產品的性能發揮必然以發熱為代價,以蘋果的技術能力處理器不是技術瓶頸,散熱確實無法解決掉的難題。


明天是週五


iPad剛面市的時候就因為這個被一大批Mac用戶罵過,因為上市前預熱的都說是平板電腦,大家都以為是跟Mac OS差不多的系統,沒想到是跟iPhone一樣的系統,根本無法作為平板電腦使用,也就是個平板,我都不知道用它除了看電影還能幹點啥。


romeowang


主要是面向用戶不同。用戶交互界面不同。

現在的選擇也是在市場上無敵的。沒必要增加功耗和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