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这是本号和疫情有关的第17篇文章


我们正面临一种不熟悉的景象。


新冠病毒全球肆虐、欧洲正在成为疫情的“震中”(WHO语);

美国经历了第三次的股市熔断;

以虚弱闻名的日本中央政府终于完成了宣布紧急状态的法律程序;

传统上非常散漫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都逐渐进入全国范围性的停摆封闭;

英国因为“群体免疫”而成为焦点;

马克龙在巴黎说,我们处于战争中……

在这场大混乱中,如果用当年温斯顿·丘吉尔一次知名演讲的语气,我们将会看巨大的不安,笼罩在像马德里、伦巴底、库姆、马尼拉、纽约、旧金山……如此众多的名城胜域


停学,停工,停止社交,又或拒绝停止。


没有人会知道,明天哪座城市的街上将空无一人。没有人知道,明天报纸上的讣告,又有谁家之名。


又看多少人欢喜,多少人失落。欢喜者,因为优越感的轮转;失落者,则见到理想国的陨落。


恐慌与选择,不光是欧美政府与社会近期最大的挑战,对每个普通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一 慌乱与失序

英国的超市空空如也,美国开始抢购枪支。即使是最遵守秩序的日本,一度也买不到卫生纸了。

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引用一下我母亲在这次疫情期间反复唠叨的一句话,她不害怕病毒,她害怕社会失控。


我一位在美国的朋友终于忍不住和我在微信上讨论起了疫情。她担忧,美国明显进入了一种panic(恐慌)的状态。


确实,“全球大流行”的英文单词“Pandemic”,和恐慌的英文单词很像。


如果要从本次疫情中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大概是几乎所有面积大于城邦的国家,都会发生程度不一的混乱与恐慌。


囤积是人类最普遍常见的行为之一,来源于基因里最深远的印记,对紧缺的恐惧。


哪怕在欧美日韩,彻底免于饥饿的威胁,也不过只有几十年历史。


相比于文化基因,素质的力量似乎没有我们想象中强大。即使是日本,也没免于抢厕纸。


当然,欧美与日本,本身也没有对疫情做好足够心理准备,这既是一种傲慢,也是一种懈怠。


傲慢的双生子就是恐慌。


主妇们的惊慌与果断完全可以理解。


因为如果不赶紧去超市排队,对个体家庭来说,这至少代表了一两周因短缺而不愉快的生活体验。


但如果把时间倒回1月底2月初,非湖北地区朋友圈的热词是“青菜”。那个时候,大部分中国城市家庭为新鲜蔬菜的消失感到苦恼。


大概2周后,新鲜蔬菜的供应完全恢复了。


新冠病毒不是U型潜艇或者斯图卡轰炸机,病毒不会击沉货轮、摧毁工厂,不会大规模的把农民,工人,司机又或变成行尸走肉。或者如诺兰电影《星际穿越》里枯叶症一样,杀死地球上所有的农作物。


没必要夸张其对生产与供应的摧毁能力。


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冲击需要适应,但失序(unrest)理应是暂时的。


虽然在很多地方,卫生纸的供应依然紧缺。但在日本,因为餐饮市场的萎缩,蔬菜的价格已经跌到一个历史低点。在南半球,大量的海鲜因为北半球需求的萎缩而被放生。


病毒不可能威胁人类的生产能力,病毒只会威胁人类的需求能力。


相比于紧缺,更应该担心需求的萎缩。


二 压制与放任

一夜之间,“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这个词名满全球。


从网络反馈来看,臭名昭著已经不亚于80年前的绥靖政策。


充分证明了一点,科学无法完全归于科学。“公共卫生”,公共始终在卫生之前。


2019年入主唐宁街的鲍里斯·约翰森会是当年以绥靖希特勒而闻名的内维尔·张伯伦第二吗?


从外表上来看,一点都不像。约翰森的体型有点像丘吉尔,加上发色,可能更像美国总统特朗普。

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对强调理性主义的人来说,“群体免疫”是极大的难题。


一边是约翰逊的左右站着英国最顶尖的医学专家,一边是几百位英国学者联名要求改变目前的防疫措施。

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一个普通人会非常的困惑,应该信谁?


最严厉的批评者认为,这会造成一部人成为牺牲的代价,是反人道的。


最坚定的捍卫者辩护,只要执行妥当,让年轻人感染为同时躲避的老年人赢得医疗资源释放的时间差,实现双赢。


信谁?


一个有趣之处在于,明明日本与德国也在执行类似的政策,但英国人用了一个概念引爆了舆论场。


你不得不感慨,这个国家天然善于制造传播热点,虽然不总是正面。


未来的时间里,围绕群体免疫,会有更多的解释、指责、辩护乃至修正。


事实上,英国已经在进行修正了。


但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绥靖政策的执行者,也就是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英国时,挥舞着希特勒保证和平的纸条,受到人民的狂欢。


“群体免疫”无论真伪,都将并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辩论。激辩的结果,最终可以理解为社会的共同选择


“英国人民选择的政府,英国人民承担代价”。如果实在无法理解那些数学模型,不妨如此看待。


但我想,无论最终成功还是惨胜,无论是德国还是英国,无论加拿大还是日本,他们不可能什么也不做。


三 逃离与回家

不光数十万海外华人开始踏上回国之路。

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从欧洲返回美国的美国人,也挤满了十三个指定机场。在芝加哥的奥黑尔国际机场,一度需要等待数小时才能通过海关。


其实,相比于“熔断”之类,这场全球的“民族大迁徙”,才是真正的“有生之年”。


某种程度来说,很像一二战结束以后,发生在东欧国家的那种大规模民族交换——波兰人前往波兰,德意志人前往德意志,捷克人前往捷克……


不管他们原来数百年的世居之地是在波兰还是德意志。


唯一的区别是,一二战后的民族交换是强迫进行,充满血泪的。


而新冠疫情期间的回归家园是自愿的,也是价格不菲的。


据说,从英国回中国的机票,最贵的已高达几十万。

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这必然参杂着许多悲喜剧。


因为要喝矿泉水,一个被隔离的归国女子被骂上热搜。

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因为在隔离期间外出不带口罩跑步,一个澳籍华人最终引来了警察上门并丢了工作。


还有大量因为瞒报,吃退烧药,绕行躲避隔离的海外华人,不断成为新闻的主角。


他们似乎取代了“到处乱跑的湖北人”,成为新的不受欢迎者。


其实这并非在中国人独有。日本钻石公主号隔离期间,澳大利亚从武汉撤侨后的离岛隔离中,都不缺乏类似的戏剧化冲突,从没有人来换洗床单到伙食不佳等。


“家”,是一种普世的概念。不光对于中国人,其他各色人种,绝大部分也会发自内心的发出回家真好。


但正如我们总是在春节里面对的那样,回家,并不一定意味着只有开心。


于是,在疫情中展现出精致与理性的上海医生张宏文委婉的劝说大家,不用急于扎堆回国。


在我看来,回国与否,都是个体的选择。


没有人能够承担这样的责任,即规劝某个个体回国或留下,是否会更好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


但无论是在隔离场所,还是在国外的寓所,保持平静,静待即将到来,会维持一段时间的全球性的相互断航,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在欧亚大陆与美洲这如此广袤的空间里,心理建设,可能有时候远胜于机票。


否则,无论在哪里,都会被戾气包围,陷入苦恼和争议。


终究,这即是战争,也不是战争。


毕竟,病毒不会击落航班或击沉客轮。


四 苦痛与信心

会不断听到更多坏消息。


但好消息是,当坏消息足够多时,意味着下一批坏消息的门槛会越来越高。意味着社会和市场的承受能力也在增强。


打个比方,当旧金山封城,欧美断航成为巨大的坏消息时,下一个坏消息应该是纽约燃起熊熊烈火。


好在,病毒不是人,没有能力点燃纽约。


沃伦·巴菲特,一个在本次疫情中反复和段子同在的老人,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他人贪婪时我恐惧,他人恐惧时我贪婪”。


贪婪,换一个词理解,即乐观。


当然,在现在的中文互联网,巴菲特似乎也只是一个笑柄。


我们会面临一场未见的信息大混乱。这场混乱包含了关于诸如群体免疫的复杂的数学模型,也包含了整齐划一的

“疫情下的XX国,店铺关门歇业,华人有家难回,XX国华商太难了”

当疫情动荡欧美时 如何保持正确的态度


不论每一个个体的真伪如何,移动互联网,会放大最多的好事与坏事,让人的心情处于忐忑与兴奋的两级震荡。


但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可能越是这种时候,一些

基础性的信心弥足珍贵。


你会听闻很多奇葩的人与事


正因为人分好坏,所以才需要以制度应对。但这不代表一个你根本不了解的人就天然是坏人。


你会目睹政策的巨大争议


无疑,领导人有昏聩与英明之分,但任何一种公共卫生政策的背后,都需要一个包括大量专业人士的群体来执行。


这么一个庞大群体,将其称为政府也好,利益集团也好,不可能对身边几十万国民的陷入死亡的哀嚎视若无睹。


批判是极为珍贵的,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去人为消除批判,或将其斥为制造恐慌。


但某些阴谋论或者段子式的解读未必是世界的全部真相。


你会看到太多世界的恶意


不管这种恶意来自于同胞还是非同胞,然而在这个阶段。保持善意依然还是与恶意对抗的不二法门。


面对恐慌,不妨再等等。


特朗普给不了世界信心,但社会与制度,都是文明的组成部分。


为不幸遇难者哀悼与欣赏意大利人隔离时的音乐演奏并不矛盾。


归根到底,在惨叫声此起彼伏之际,我还是建议,对人类文明,保持一点起码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