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恐懼》一部令人細思極恐的好電影!

《一級恐懼》一部令人細思極恐的好電影!

總體來講,影片跌宕起伏 出人意料 在劇情反轉並沒有像現在這樣流行的九十年代劇本內力深厚,演員演技精湛,同時深入的探討法律 正義 弱者 多重人格 等問題,實在難得。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被主教性虐待的少年,在主教被殘忍殺害的犯罪現場滿手是血的被捕,但柔弱的他甚至有點口吃,不斷申訴自己的無辜。原來是檢察官的一位名律師主動申請免費為他辯護(我原以為檢察官是為了名氣,後來劇中他講到是為了保護弱者,維護正義 ),律師最開始認為少年不是兇手,後來在重要證據出現,以及心理醫生的確認下,認為少年有善良和邪惡,同時也是懦弱和殘暴兩個人格,是邪惡的人格殺死了主教。這位少年不應該被判死刑,而應該進入醫院獲得醫治。

《一級恐懼》一部令人細思極恐的好電影!


為了證明少年有精神疾病,律師不惜借用提前公訴的檢察官(原女友),在法庭上激怒少年,讓他當場爆發,當庭行兇,最終法官判決少年送到醫院進行醫治。


最精彩的反轉在最後,律師告訴少年這一消息時,少年露出馬腳,告訴律師,其實柔弱善良的人格根本就是他表演出來,用來脫罪的。這是少年自己說的,我們假設他說的是實話,他沒有雙重人格,這是猜測1.

《一級恐懼》一部令人細思極恐的好電影!

  • 有一個高贊影評非常有意思,認為其實少年確實有著多重人格,只是在律師的逼迫下,強大的殘暴的人格佔了上風,殺死了弱人格,成為了主人格。這是猜測2


這裡有幾個關鍵點,第一 少年是在犯罪現場被抓住的,猜測2認為,以殘暴性格的智商不應該被抓住,但行兇後又是刻字又是虐殺的,沒跑掉被抓住猜測1也說得通。第二少年被心理醫生第一次激出邪惡人格時,是在錄像機快要沒電池時。猜測2認為,如果一直是裝無辜,打算用雙重人格來脫罪的話,應該很希望這一段被錄下來,而不是在錄像機快沒電時,所以他的雙重人格不是偽裝的。這條很有力,但並不能完全證明。


《一級恐懼》一部令人細思極恐的好電影!

總之,電影留給我們的思考很多。

《一級恐懼》一部令人細思極恐的好電影!

按照猜測1,也就是他自己說的是謀劃了這一切,利用了律師和人們的善良,去為自己開罪。這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律師那偉大的正義的保護弱者的理想,他努力奮鬥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諷刺。


按照猜測2,就更恐怖了,律師是為弱者而辯護,但他在保護弱者的同時殺死了弱者,似乎更證明了,這個世界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不論是黑道白道,律師或歹徒。是正義殺死了正義。


影片除了這一主線,還有很多複線,尤其是被殺的主教一方面與檢察院長創立的基金會,鉅額收購一片土地開發,暴力拆遷,主教不同意,讓檢察長有了作案動機的嫌疑,還有他們和當地黑幫的恩怨糾葛。而律師之所以從檢察官轉為律師就是因為 多年前有人舉報主教性侵,而檢察長壓了下去。


這樣一個瀆職的檢察長,我看電影時一度和律師一樣,認為或者希望他才是真兇,但在這件事上,他是對的,不管有沒有多重人格,少年確是兇手。


被殺的主教,是保護著那一片土地和人民的主教,撿回來了當初流浪的少年,可他私底下那樣虐待幾個少年,毀了他們的人生。


堅持著正義的律師,從未質疑過自己的判斷,從未改變過自己的信念,他堅持著從最開始 認為自己在保護無辜者,堅守正義 到後面認為自己在保護精神病患者,保護弱者,到頭來,竟是一場笑話。你堅持的正義,原來只是你認為的正義,難道不是嗎?


什麼是正義,有客觀存在的正義嗎?沒有絕對的正義,都是主觀的相對正義,那麼這個正義只是人類特定語境和場景中的正義,而不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然法則,沒有天然正義,沒有絕對正義。


不過,還是要感謝律師,至少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努力。


最後,那個分裂的少年,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多面的不同的自我,只是分裂的程度表現不同,在那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中,他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他殺死了"自己" 。


錯綜複雜,甚至相互矛盾,這才是人性啊。


PS:愛德華 諾頓的演技 太好了,以至於我現在想想他“突然變身”後,盯著攝影機的邪惡眼神,還後脊背發涼 。


《一級恐懼》一部令人細思極恐的好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