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治成為一個全球化流行性個人愛好

我們生活在一個7*24的政治新聞循環中,它滲透在我們文化的每一個角落。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新聞,裡面體現出來人們的情感,他們關心並感到傷心和憤怒,這種時候往往是因為政治沒有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發展。當政治按照他們的意願發展時,他們會感到快樂。儘管他們只是關注,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參與其中。

一直以來,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一直在發揮著非常活躍的作用。新聞事件使人們心情澎湃,時而憤怒高呼、時而感動淚目、時而焦慮不安……有一些共同的情緒,更有一些不同的觀點和態度。我們每一天在社交媒體上都可以看到針對這些事件,很多人都伴隨著非常飽滿的情緒在表達和爭執(甚至是激烈爭吵)。

很明顯,很多人對新聞事件都很投入。全球各地的很多人,他們熱切關注自己的國家以及世界上發生的事件以及名人們對事件的評論。而這裡面更引起關注和討論的絕大部分是不好的新聞,甚至是“醜聞”。這是各國人都有的一個共性。

當政治成為一個全球化流行性個人愛好

要問人們為什麼這麼關心新聞?人們會說:“哦,見多識廣是合格社會人的美德。”

我們一般人對待政治的方式更像是一種愛好,而不是為了獲取並使用權力。我們會學到很多事實並談論這些事實。比如說我們愛好種花,我們會在網上學習並分享經驗,進行討論。就像體育迷看體育比賽,他們會討論,會興奮、會生氣和憤怒。或像是一個看美食秀、看大眾點評裡面的餐館評論的美食家,更多的屬於生活的範疇,而不是利用政治獲得並使用權力的範疇。

對政治感興趣不在於人們認為新聞事件是否嚴重,情感和自我表達才是目標。

這麼做讓人們覺得不用做任何事就能和某件事關聯在一起。

這麼做讓人們覺得自己是事件情緒高漲的一部分,或者自己是這個悲傷點的一部分。即使人們什麼也沒有做,只是跟著它,情感是聯繫。

網絡媒體和社交媒體讓人們可以感受到這些情緒。但在真正的參與政治中,憤怒、高漲等情感,是人們用來付諸行動的東西,不僅僅只是一種自我的表達

當政治成為一個全球化流行性個人愛好

同是政治愛好者,對同一事件卻有不同的反應,這背後的故事是關於你對現狀的滿意程度。把政治作為自我表達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真正變革的一種機制。業餘愛好者和那些認真參與政治的人之間有一個核心區別,嚴肅參與政治的人對自己的感受不那麼感興趣,而對獲取並使用權利更感興趣。

比如我們面對一個新聞事件,在網上碰到了一個意見相左的人,你開始爭辯了幾句,然後就憤怒地不理對方或者乾脆拉黑刪除了對方,你不會想辦法去說服ta,不會去分析ta為什麼會有和你不同的反應?推理ta究竟想要什麼?為了讓ta和你意見一致、站在你這邊,你該怎麼根據ta“想要什麼”這點做些什麼?

政治愛好者就好像足球迷,他們可能是恆大隊的球迷,也可能是國安隊的球迷,他們可能會因為一場比賽而相互憎恨和謾罵,自己的球隊輸了他們也會罵自己的球員,但他們從賽場的看臺上下來,他們不會因為對方和自己喜歡的球隊不同而拒絕和ta談生意,也不會跑去當教練訓練自己喜愛球隊的球員如何去踢球。



最後從一本新書中摘錄一段話:

政治癮君子需要什麼新聞?——憤怒和八卦。

為什麼?——因為它是誘人的。

我們會避免什麼新聞?——本地新聞。

為什麼?——很無聊。

我們如何看待我們的黨派對手?——我討厭他們。

我們真的討厭他們嗎?——不,但如果我們支持一個團隊,並向對方發洩憤怒,政治會更有趣。憎恨和忽視對方比同情和理解他們更容易。

我們什麼時候投票?——當有看頭的時候。

我們什麼時候在社交媒體上點擊評論?——當政治可以成為消遣的時候。

我們什麼時候捐贈?——當有雞尾酒會或病毒視頻在拍的時候。

我們在做什麼?——我們採取行動不是為了增強我們的政治價值觀,而是為了滿足我們對政治運動的激情。

來自:POLITICS IS FOR POWER: How To Move Beyond Political Hobbyism, Take Action, And Make Real Change.


當政治成為一個全球化流行性個人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