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孫子兵法》中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戰爭論》中卻說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雨微風輕


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個也是在自身力量強的情況下用謀略屈人之兵得,就想秦國大開函谷關其他國家的聯軍缺不敢打,然後退散一樣


時光流韻逝水年華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所謂不戰而屈之人兵,是建立在己方軍力佔絕對優勢的前提下。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的軍人,都有一句名言: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是十八九可以通過戰爭獲得這種利益,也不可能通過談判,也就是不戰而屈之人兵獲得。

舉個例子,如果美軍沒有連續在日本投擲原子彈,日本是不會那麼快就無條件投降的。

為什麼呢?

因為雖然日本已經資源斷絕,被美國大規模轟炸,但尚且有一定實力可以進行本土決戰。

如果可以將登陸的美軍殲滅幾十萬,美國就可能被迫同意日本有條件投降。

但美國人連續投擲2顆原子彈,將日本長崎和廣島炸成平地,就完全不同了。

日本不知道美國還有多少顆原子彈,不能冒著所有大城市被摧毀的威脅。

況且,大城市如果都被炸平,日本工業就沒有了,無法進行本土決戰,只得投降。

所以,《戰爭論》中卻說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是完全正確的。

比如解放戰爭,如果沒有三大戰役的主力決戰,是不會分出勝負的,戰爭還會持續。

而蘇德戰爭中,如果沒有諸如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導致德軍主力損失嚴重,也是難以分出勝負的。

甚至中途島戰役,如果不是一次就炸掉了日本4艘重型航母,也不可能決定了日本海軍必然戰敗的結局。

個人認為《孫子兵法》只是一種謀略書,不能當做單純的軍事著作。

而《戰爭論》就是軍事著作,直接是用於打仗的。


薩沙


為什麼《孫子兵法》中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但《戰爭論》中卻說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從兩本書的內容裡找答案。


《孫子兵法》是我國孫武成書於春秋時期的兵家經典書籍,內容方面不單單只是探究軍事方面的著作,還帶有很鮮明的時代色彩。

眾所周知,春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思想文化最繁盛,涵蓋領域最廣的時期,思想包羅萬象,水平登峰造極。

《孫子兵法》講的雖然是軍事方面的事,但卻又有著很深的哲學和辯證思想在裡面。

所以它是倡導用不戰而屈人之兵且合乎道義的方式解決兩個陣營的糾紛,主旨是儘量避免戰爭的發生。這一點在書裡多次提到,對後世最有影響的其中一條就是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 從上面可以看出書中倡導用謀略解決戰爭是最好的方法,然後是通過外交手段,實在不行才進行戰爭,最次的辦法才是攻城。

  • 這一點也正好很符合我們華夏民族愛好和平的禮儀之邦風範。
  • 也正因為《孫子兵法》的全面性,這部奇書不斷地被全世界所接納,並經常運用到戰爭及戰爭以外的商場、外交、職場、家庭等各個領域,並且屢建奇效。

《戰爭論》是西方作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近代工業革命之後所著述的研究純戰爭領域的軍事著作。

西方的近現代文明誕生於工業革命之後,吸取了歐洲唯心主義哲學理論。而工業革命恰恰就是西方從封建頑固的專制社會走向務實的資本主義社會的風水嶺。

《戰爭論》就是專門針對現代戰爭的務實性著作,具有工業革命的實用性烙印。

它的觀點就是“戰爭就是政治的另一種延續”,從而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本質,書裡面圍繞現代戰爭展開,除了戰爭就只涉及和戰爭有關的計策。

  • 前面部分揭示了戰爭的性質和實質都是圍繞政治的。

  • 上半部分論述具體戰爭場景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及應對策略。

  • 下半部分提出影響具體戰爭場面的各種因素的作用。

  • 結尾部分指出戰爭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上。

所以,簡而言之《戰爭論》其實就是實實在在對現代戰爭的具體指導手冊。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孫子兵法》是著眼於戰爭本身之上的關於戰爭做的全局性的謀略類經典,而《戰爭論》則是放置於戰爭本身的應用型著作。

所以,《孫子兵法》是從大局觀方面強調戰爭應該不戰而屈人之兵。而《戰爭論》是從實戰角度提出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往事如雲煙


戰爭論和孫子兵法其實不是一類兵書。

孫子兵法更適合給領導者看,涉及的層面要略深一些,會有一些軍事和政治,外交的延伸問題。

戰爭論裡也有一些類似的內容,比如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可惜的是由於克勞塞維茲將軍死於拉肚子,其遺孀整理成書,所以最後一篇關於戰爭計劃沒寫完。。。

歪樓了。。。

對比起來戰爭論和36計更適合對比,對於戰術層面的內容比較詳細,而對於國家戰略層面涉及就略遜於孫子兵法。

比如孫子兵法是最早提出打仗就是打錢的概念。。。



滿船清夢壓熙和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最高明的手段是陽謀,對手知道你的目標,但是要破解你的手段,自身先受損失。

大家還記得去年俄羅斯為了在中東與美國緩和關係,回回血。與美妥協,放棄對在敘利亞作戰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保護,導致大量伊朗將領和民兵被炸死。此舉導致俄羅斯的一眾僕從國寒心,直接證據就是哈薩克斯坦的親俄派總統自己辭職,換上了親華派總統上臺。小弟不跟你混了。普京沒辦法,只能再次對美強硬。這就是陽謀。

蘇聯解體也是。不過要算在陰謀之列。

伐交,就是外交。通過合縱連橫,解決強敵。

歷史上有名的例子就是“貞元之盟”。操盤手就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那個李泌。通過聯絡回紇,大食和南詔,組成圍困吐蕃的聯盟。會盟前,長安都被吐蕃打下來過,聯盟達成後,唐帝國掌握了戰略主動權,邊防由被動防守變成主動防守,邊防再無壓力。把巔峰期的回紇引向吐蕃,雙方在河西走廊血腥廝殺了50年,直到吐蕃崩潰。吐蕃崩潰後,唐帝國又繼續苟延殘喘了幾十年才壽終正寢。

強大起來的回紇必定要開疆拓土,如果不是李泌把回紇禍水西引,必定要攻擊唐帝國的北疆,屆時西面和北面都被強敵攻擊,唐帝國很可能短時間就會崩潰。一個成功的外交,為唐帝國起碼續命了50年。

伐謀和伐交都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孫子兵法》的站位要比《戰爭論》高,偏政治層面。戰爭只是政治的延續。



辛苦會呼吸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中華古代著名兵書、中華古代兵書精華,孫子兵法36計。

不戰而屈人之兵好理解,戰爭它有大有小。大的戰爭如: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和協約國之戰,它也是世界上狗咬狗的一次戰爭。大約6500萬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多萬人受傷,戰爭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是什麼?戰勝者也是殲敵一萬、自損八千,它們都要付出流血犧牲作為代價。第一次世界大戰目的是什麼?無非就是爭強鬥勝、驚奪更多的財物,霸佔更多的領土,奴役更多的民眾,稱王稱霸。

不戰而屈人之兵,按戰略意義上來說,它為上上之策,它的戰略目標已達到,為什麼還要進行戰爭?而戰爭它是雙方力量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用戰爭使敵方屈服,才能達到對方的戰略目的。


松鶴延年5016


中國兵法更講究謀略,兵法有云,上者伐謀,下者伐兵,畢竟一場戰爭,不管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是勞民傷財的事情,不僅需要徵召大量的士兵,還要準備充足的糧草,耗費的金錢更是天文數字,所以,能通過計謀,如反間計,美人計,大兵壓境給對方造成巨大壓力,等等這些手段,達到戰略企圖,是最好的,就好比,漢朝王允利用貂蟬,反間董卓和呂布,最後利用呂布殺了董卓,可以說不費一兵一卒,誰能想到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頭,能把董卓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就是上者伐謀,當這些手段和計謀,都無效時,那就只有伐兵,真刀真槍的做過一場,但是即便是真刀真槍的對拼,也依然會分伐謀和伐兵兩種,曹操和袁紹展開決戰,但是曹操的糧草只夠十五天,兵力上也是處於劣勢,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許攸來投,並獻計,偷襲烏巢,一把火燒了袁紹大軍的糧草,袁紹大軍不戰自敗,這就是上者伐謀的厲害之處,可見戰爭有時候比的不是實力的多寡,而是計策的合理運用,用好了,可以以弱勝強,《戰爭論》講究主力對決,是不想對方化整為零,不停的騷擾,而找不到對手,被對手逐步蠶食,這需要條件,前提是必須壓縮對手的活動空間,生存空間,和聯絡渠道,逼迫對手與之正面決戰,這是陽謀,就像雍正王朝,年羹堯平定西北叛亂一樣,年羹堯就是一步步壓縮叛軍的活動空間和聯絡渠道,畢竟新疆和整合西北地區太大了,如果不這麼做,連對手的腳後跟都看不見,事實證明他的用兵方略是對的,但是這樣用兵有個缺點,就是耗時很長,前後打了十幾年,國庫都被掏空了,對比現在,就是美軍對阿富汗塔利班一樣,由於地形限制,很難形成合圍,而且兵力不足,如果美軍想要做到主力正面對決,最少也需要幾十萬軍隊才行!


情殤73244411


孫子兵法無疑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兵學始祖,由於時代原因那時候書寫條件太困難,所以語言表達簡練已經達到了軍事哲學的高度。“不戰而屈人之兵”主要是戰爭在沒有真正爆發之前通過全局性的戰略謀劃和威懾在不使用暴力手段的情況下達成原本需要通過作戰才能達成的目的。其策略的使用主體一般是國家層面的。而戰爭論作為近現代的兵學聖典,它最偉大之處個人認為在於提出了政治與戰爭之間的關係——即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而您提到的主力會戰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的說法。表明戰爭已經開始了。主力會戰其實是二戰及以前的作戰中會用到的提法。現在世界各國基本不用這個提法。按現在的說法主力會戰大致等於關鍵性戰役(其實兩者有差異)。現在的主流說法是戰爭由一個或多個大小戰役組成。不管是主力會戰還是關鍵性戰役,作戰雙方都是把戰爭中最重要的資源和籌碼放在了作戰的天平上,它更強調通過毀滅敵方的有生力量來達成消耗敵人作戰潛力的方面。一旦這場決定命運的主力會戰或者關鍵戰役失敗那就意味著接下來面臨的是全局性的失敗。比如中途島戰役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失敗一方一朝喪盡滿盤皆輸。在戰爭的不同的階段使用不同的方法沒有任何問題。孫子兵法是農耕時代冷兵器作戰的產物,雖然跨越了兩千多年,但它的思想今天看來仍然偉大,戰爭論是工業時代熱兵器作戰的軍事理論結晶。是西方近現代最優秀的兩本軍事著作之一。雖然有時代的侷限性,但現在仍有指導意義。當然兩本兵書對戰爭的闡釋和指導也展現了東西方不同文明對戰爭的不同理解和不同應對方法。


蘭陵王和麵具


《孫子兵法》是東方兵書,鼓勵用腦子;《戰爭論》是西方著作,強調用拳頭。二者都沒毛病。



《孫子兵法》是2000多年前的兵法寶典,當然是適合於當時的用兵需要的。上兵伐謀,攻心為上,是《孫子兵法》的核心觀念。直白點說,就是能不打就不打。比孫子稍晚的孟子更加說,春秋無義戰,大家和為貴。


孫子向吳王獻“兵法十三篇”的時候,吳弱楚強。吳王信任伍子胥,伍子胥信任孫子,結果是,吳楚之間的對抗,逐漸形成了均勢,吳國還曾經佔領了楚國的都城郢。所以說,《孫子兵法》所起的作用是很明顯的。



《戰爭論》是普魯士軍官克勞塞維茨於19世紀2-30年代寫就的戰爭著作,此時,與《孫子兵法》的成書時間已經相距2000多年了。並且,《戰爭論》是歐洲列強爭奪歐洲霸權的產物,所以,它與《孫子兵法》的側重點不同,是可以理解的。


整個普魯士地區,在未形成統一的德國的時期,就是秉持軍國主義路線的。克勞塞維茨的軍旅生涯,是在軍事天才拿破崙的陰影下渡過的。拿破崙時代的法國,推行的是強力征討的策略,誰不服就打誰。


當時的反法同盟(奧地利、英國、普魯士、沙俄等)極其鬆散,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在這種情況之下,拿破崙往往採取出其不意的戰術,運用大兵團作戰,吃掉敵方的主力,迫使敵方籤城下之盟。


滑鐵盧之戰,拿破崙的主力損失殆盡,被迫下野。一代強人的黯然退場,不就是說明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嗎?可見,這是親身參加過滑鐵盧之戰的克勞塞維茨的真實經歷的總結。



可是,把《孫子兵法》和《戰爭論》做為教條都是錯誤的。在克勞塞維茨身後5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當中,雙方陣營的實力相當,各具優勢和劣勢,誰也拿不下誰。在這種僵持的局面之下,如何能夠進行所謂的主力決戰呢?


這時,政治家(其實也是軍事家)的權謀就發揮作用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打打談談,談談打打,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以軍力做後盾,以斡旋為手段,最終實現了德意志的統一和獨立。


所以,雖然說《孫子兵法》和《戰爭論》都是各國軍事家必讀的軍事著作,不過,能夠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的,其實並不多見。拿我國的情形舉個例子吧。北平和平解放,就是大兵團圍困結合攻心戰術的最佳例證。


俚言雜談


這個問題好!

其實我一向覺得,我們民族文化中的精華,是西方比不了的。

就像你說的《孫子兵法》,比《戰爭論》早了2300年。

孫子兵法這個著眼的整個國家利益,是從國家層面的利益來說戰爭,是從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個角度來說戰爭。

而戰爭論這個“主力會戰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是標準的從一次戰役,或者說某一次戰爭的角度來說的,就是就戰爭而去說戰爭。

為什麼會有戰爭?因為有利益爭端。為了得到利益,所以爆發戰爭,有戰爭,就算打贏了,就會有人民的傷亡,會有損失。所以孫子認為,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就是既是我不打你,你也害怕我,最終按照我的意思把我要的利益拱手給我。我沒有任何損失,反而得到了我要的利益。這是1+1=3,是加法。而對手,則是做減法。

而主力會戰,則是對於某一次戰役來說的,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打贏了,那這次戰役就贏了,有可能戰爭就勝利了,但是也不一定的。秦在長平之戰,吃掉了趙的主力,趙仍然有力氣北擊匈奴。

所以戰爭論的這個說法和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個觀點相比,完全不是一個高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