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留學生滯留英國:機票、學費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

1.5萬留學生滯留英國:機票、學費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

1.5萬留學生滯留英國:機票、學費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

最近,我在英國看到一條新聞。15000名英國年輕學生留在英國,166名家長要求政府包機接送。

看到這個消息,我的心也酸了。畢竟,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

現在英國是最危險的地區之一。他們的政府不顧自己人民的安危,上一次提出了“群體免疫”療法,讓全世界人民都一臉蒙逼。

同時,那邊如果患了新冠病毒,是隻能自費治療,那邊的政府是不會幫患者兜底的。

不僅如此,那裡的醫療條件也不夠。

如今,15000名留學生滯留英國,他們的父母大多不在身邊。

在沒有親人陪伴的異國他鄉,他們一定很孤獨無助。

1.5萬留學生滯留英國:機票、學費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

英國的學校已經關閉,小留學生們已無法留校住宿。而有一些寄宿家庭,也已經明確拒絕接受中國留學生們。

這些年輕留學生的平均年齡約為14歲。此外,國外疫情嚴重,接近爆發。小學生在國外學習,而家長只能在老家和他們打視頻電話。

一些家長隔著視頻和孩子們哭,熬著時差陪著孩子們流眼淚。

出於人道主義原因,166名家長要求政府把他們租回家是正確的。

讓我們分析一下他們回家的計劃。

計劃一:自己回國

自己回中國就要買機票。

我查了一下,從希思羅機場到廣州,機票的費用大約是2.2萬。

但是現在英國屬於特殊情況,能不能訂得到票,還是個問題,即使訂到了票,航班也有可能被取消。

1.5萬留學生滯留英國:機票、學費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

送學生回家只需2.2萬元左右。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願意為此付出代價。

小留學生的學費,加上每天的費用,也至少需要40萬左右。這只是每年的開支。能讓孩子出國留學的家庭肯定不是普通家庭。只有大約2.2萬個留學家庭可以支付。

但是,機票的預定也成為了一個問題,現在英國的行情,已經很難成功訂得到一張回國的機票。

計劃二:包機回中國

最近,許多家長呼籲國家包機把這15000名學生帶回中國。

讓我們也計算一個數字。一架客機能載500人左右。15000人,30架客機。

第一種方案行不通,也只能採用第二種方案。

我相信國家不會忽視這一現象,一些家長也同意支付包機費用。

1.5萬留學生滯留英國:機票、學費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

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些家長要求國家包機免費送他們回家。

太過分了。僅在英國,往返30架客機的費用就高達30英鎊。如果算上一張機票2萬5百個座位,一個航班就需要1000萬個座位。

30架飛機來回,費用將達6億。那些讓國家掏出錢包機器的父母,你真是一頭獅子!說什麼都行。

我對包機接送學生回家沒有意見,但學生家長得自己掏錢。他們是我們的同胞,我們不能看著他們在那裡受苦。

以前這個現象很少人知道,直到這次英國的疫情爆發之後,“小留學生”事件才發酵。

我對海外留學生沒有什麼看法,但我不懂“小留學生”在國外留學。

15000名青年學生,大多年齡在10至1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4歲。這麼小的年紀,父母為什麼不讓他們留在中國學習教育,讓他們到其他國家去流浪呢?

每年至少花費40萬元,幾年就超過100萬元。此外,中國的教育水平也不遜於其他國家。有些外國甚至來抄寫作業。

從10歲到17歲,是思想的萌芽時期,愛國主義思想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

1.5萬留學生滯留英國:機票、學費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

英國曆史教科書沒有系統地研究中國歷史。如果不從小學習中國歷史,我們怎麼能瞭解我國的發展歷史,生活在中國?我們怎能談論熱愛祖國?

在高中政治教科書中,有一種說法是文化是不可察覺的。這意味著,只有生活在一個地方,你才能感受到這個地方的文化。文化遺產也是通過生活方式進行的。

小留學生在國外長大,很難理解和繼承中國文化。

那為什麼他們這麼小就被父母送到國外留學呢?每年的學費和費用高達幾十萬。

1.5萬留學生滯留英國:機票、學費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

對他們的一些人來說,他們是衝著居住滿10年而拿到綠卡或者改國籍去的。

國外真的有那麼香嗎?1.5萬的小留學生啊,單單是英國而已。還有美國,加拿大其他西方國家呢?

我對年輕的海外學生充滿同情。他們還年輕,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於一些家長來說,是否應該這樣做取決於讀者。

最後:

近來,很多自媒體在網絡上大行其道,批評留學生和他們的父母。

但我不認為沒有頭腦我們是打不贏的。他們大多數是愛國者。

今年2月,在中國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正是這批留學生購買了外國口罩,並不斷向中國供應。他們也一直在為國內抗擊疫情而默默努力。

1.5萬留學生滯留英國:機票、學費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

對於那些在困難面前只想到中國護照好處的人,我只想提醒他們,機票和學費都不貴。最貴的是你的中國護照和你的中國身份證!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