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前言:他是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之后,第四位迈入亿元俱乐部的内地导演,"疯狂"系列使大众逐渐认识这位"新生代"导演—宁浩,无论是"疯狂"系列,还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部短片《奇迹世界》,关注社会小人物的世界成为其内核。

今天,就"命题作文"《奇迹世界》,来探讨短片中的电影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其意义。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疯狂的石头》总是被冠以"借鉴"《两杆大烟枪》一说,对比两部作品,似乎故事、情节都如出一辙,如果说《疯狂的石头》是仿写的作文,那么宁浩在《疯狂的石头》一年后创造的短篇《奇迹世界》算是宁浩的成功开始。

《奇迹世界》是2007年,宁浩为韩国网络同名游戏创造的宣传片,由《疯狂的石头》原班人马打造,黄渤、王博伦、王迅等人主演,时长27分钟,短片讲述了小偷三儿,为了救出被绑架的女网友,在警察全然不信的状况下,试图靠自己的力量揭示真相,最后真相大白的故事。

短片以一个社会边缘小人物,一段扭曲的感情,一次争分夺秒的拯救,为过程,最后在毫不跑题的情况下,仅仅以27分钟,成功宣传同名游戏。这部短片鲜有人看过,但被观众冠以"仗义每从屠狗辈,侠女从来出风尘"之名,今天本文将从电影主题、人物塑造、现实意义三方面,来探讨这部短片的艺术魅力:

电影主题:网友绑架案的背后,是互联网虚拟的探讨,是仗义不该每从屠狗辈的追求

人物塑造:非常规化处理正反人物形象,在奔跑与追逐中,展现小人物的人物弧光

现实意义:重新建构了警匪关系与形象,只要你相信,就会发现你的奇迹世界,反思刻板印象对每个人的伤害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电影主题:网友绑架案的背后,是互联网虚拟的探讨,是仗义不该每从屠狗辈的追求

短片中,黄渤饰演的小贼刘三儿因物证不全,被警察跟踪。影片以两条线索进行叙事,一是小贼刘三与警察的追逐,二是网友遭遇绑架案,随着时间的流逝,警匪追逐中有秩序的交叉出现绑架案。

当打游戏时,网友发出真实求救信号,起初三儿不屑一顾,在面临网友将价值上万元的黄金套装送给自己后,三儿如何让警察相信这是一场绑架案?

短片通过追逐去验证,最后的谜底,"只要你相信,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奇迹世界",同时,短片通过绑架凶手所说:"我们只是网友"、甚至在民众的口中说出"警察也不能开车不负责任",等来点明影片所传达的主题:互联网是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中虽丑陋,但只要相信,奇迹世界便会出现。这部短片虽然时长仅20几分钟,甚至在13年后的今天,其主题依然能够反映现世社会。具体影片是如何体现主题的呢?

  • 手持摄影:纪实性拍摄,加上快速剪辑,表现人物状态,向观众展现真实场景,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紧张感

在新浪潮电影之后,镜头的运动变化成为选择,从经典的1962年电影《朱尔与吉姆》中,手持摄影拍摄的三位主角的桥上奔跑镜头,到90年代后的《拯救大兵瑞恩》开场手持摄影的战争场面,手持摄影的真实感不断被战争片、艺术片等青睐。

包括今天我们所说的短片《奇迹世界》,从小贼三儿决定报警,从网吧出来后,到短片结束,在三儿与警察的追逐过程中,充满着手持摄影镜头,似乎真实的将奔跑过程记录了下来。

摄影师哈斯凯尔•韦克斯勒说,"镜头运动是一种视觉上的引导,给观众传达一种感觉,它是情绪化的、符合逻辑的,同时也是活灵活现的。它跟灯光、构图是一个原理。"电影的镜头需要与影片的整体呈现效果相匹配。短片中手持摄影的拍摄不仅强调了追逐的真实感,也再现了天津地界的地势与人情风味。

在警贼追逐中,利用手持摄影手段拍摄有"呼吸感"的镜头,同时加上快速剪辑,短片一遍遍在追逐与绑架案之间转换,产生了强有力的感染力,调动了观众的紧张感,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状态,同时,观众被吸引住了,并在不断地分辨身在何处,产生身临其境感。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 特写镜头的运用:强制性视觉观感,突出人物状态,造成悬念感,引起观众注意

在短片的第一个场景中,监狱窗口小贼刘三被释放,特写镜头将视角框在窗口处,钱、首饰、鞋上,面对警察的"反正都是坏的鞋",三儿却觉得"要不要是我的事,是嘛就嘛",使观众第一次对这个贼产生第一次认同感。这一个镜头仿佛在告诉观众,三儿虽然是贼,但有基本的尊严,为接下来三儿算得上善良未泯的小偷做铺垫。

又如,影片中,警察的第一次出场,由拼接的画面组成,导演对准警察的眼睛、嘴、手,将警察对三儿的"敌我分明"关系展现。在变态绑架男出场时,带血的苹果、淡定的面部表情,都是通过特写镜头来展现的,这些特写镜头通过捕捉主体动作,通过简短几个镜头,刻画形象,引发观众注意。

所以,被称为"细节镜头"的特写镜头,不仅可以人物的表情与动作刻意放大,细腻展现人物状态,同时可以为情节做铺垫,宁浩通过通过纪实性的拍摄手法,将影片现实化,观众在接受手持摄影的冲击力下,被"强制性"拉近与剧中人物的距离,引发观众注意与思考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 天津方言的运用:着力体现人物形象与事件真实性,侧面表现小人物的生活,形成宁浩独一无二的语言技术

在《疯狂的石头》中四川话引爆方言热电影前,《孔雀》中的河南话、《有话好好说》的陕西话、《手机》的四川话等等已经在电影制作中屡见不鲜,相对与之前电影中方言的作乐效果,后来通过方言使用切实地观众感受普通人物的形象与经历。正如今天我们所说的《奇迹世界》。

青年导演王全安认为,方言是还原真实的重要手段,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外在标记,使人物置身于可信的坏境中,在《奇迹世界》中,导演通过有意加入天津本地夫妻方言吵架的生活片段,表现天津独特的生活坏境。幽默台词加上搞怪方言特色,甚至在宁浩今后的"疯狂系列",成为宁浩的语言技术表现手段。

短片《奇迹世界》中,所有人物采用天津方言,三儿出场时,一句"是嘛就嘛"丰富了这个小贼,三儿是一个有尊严的小贼,还有三儿幻想中的结局,"我打你个混蛋""我来嘛事都没有了"

,塑造了富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个体,同时来暗喻,英雄主义本是所有人身上的特质。

20几分钟的短篇《奇迹世界》,主题表达基本就是镜头呈现,导演将镜头对准社会边缘小人物刘三儿,通过经典的具有"呼吸感"的手持摄影,强制性的特写镜头,以及给电影添彩的方言,体现现实生活中不被信任的边缘人物的生活,以及网络的虚拟性所带来的伤害。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人物塑造:非常规化处理正反人物形象,在奔跑与追逐中,展现小人物的人物弧光

短片《奇迹世界》对于2007年的观众来讲,无可厚非地说,非典型化的人物被一一塑造,直至现在,人物塑造方面依然可圈可点。

短片《奇迹世界》中,警察是这场绑架案中的阻力者,警察本应该是"法律""正义"的代表,却因对刘三儿的刻板印象,不相信刘三儿的话,导致女玩家始终处于被杀害的危险。

警察作为正义的化身,拥有的严格的使命感。短片中,警察成为"假英雄",为了抓住刘三,故意落水,只想抓住刘三,完成任务。

相反,小贼刘三是正义的真英雄,在奔跑追逐中,非常规化的形象通过一次次对话验证小贼的英雄气息,在刘三的幻想结局中达到高潮,此刻他身上的人物弧光被得以展现。导演宁浩通过紧张的绑架案展现出对小贼身上善心未泯的佩服,加上在奔跑途中遇到的形色不同的人物,使短片的江湖气息、落魄小毛贼的自在坦荡表达的酣畅淋漓,这次奔跑解救,不仅激发了刘三心中的善念,更是对自我的救赎。

变态绑架男是短片中的暴力反英雄,作为短片副线,是短片中制造紧张情绪的重要存在,推动着刘三与警察的追逐。变态绑架男因不能区分现实与虚拟世界,犯下大错,注定了他的失败,同时,变态绑架男是现实世界的映射,似乎在提示观众,网络存在虚拟性质。

原本毫无交集的几个人,因为网络游戏"奇迹世界",命运被交至一起,小贼刘三的个人英雄主义,警察的阻拦追捕,等等人物形象塑造,都在短短的20几分钟完成,为观众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活生生"的社会普通人。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03根据短片中奔跑与追逐,绑架案的成功击破,结合现实生活,该片对我们的意义

阿尔都塞指出意识形态具有"询唤"主体的作用,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短片《奇迹世界》,将影片立意在小偷、警察与绑架案中,使观众在双重"镜像结构"(询唤或误认)中剔除对于社会的不满因素,使其产生归属感,安全感与荣誉感,从而主体将不再对社会造成威胁,臣服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成为国家机器的自由臣民。短片《奇迹世界》,在反映社会的同时,给与社会启示:

  • 仗义不该每从屠狗辈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出自明代曹雪栓之笔,是很多观众对《奇迹世界》的观感。

相传天启二年,桂林皇亲宗室素来骄横,好养恶犬,其家奴也越发骄横,竟当街放狗撕咬路人,惹得天怒人怨。一次一个秀才被恶犬追咬,幸得一个屠户搭救,斩了恶犬,屠户却吃了官司,曹学佺审理此案,判屠户无罪,而秀才却为了横财改了口供,曹学佺大怒,杖击秀才,使他吐露实情,愤而写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千古佳句。

其实,用这句话来表达这短片不是很贴切,虽然刘三不是屠夫,但影片中所传达出的江湖气却是荧幕中缺少的。在短片前半段,黄渤将自己少有的钱给拉二胡的瞎老头,导演刻意使用特写镜头,在接下来,拉二胡的老头将警察放倒,这是短片中的江湖气。

正如,《爆裂无声》中的律师,为了私欲,隐瞒真相,最终沦为负心人,刘三儿的亡命奔跑是对社会个人英雄主义的呼喊,是对正义的呼救。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 虚拟性,是网络的潜台词

从互联网诞生,就伴随着网络是把双刃剑的话题,网络虚拟性却成为了大众必须承认的事实。影片中,变态绑架男业纠结于"我们已经在游戏里结婚了",女网友一直强调"我们只是在游戏中"。绑架者将真实情感带到互联网的游戏中,无法分清现实与网络。

网络虚拟性需要我们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交往兑现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所以,在使用网络时,个体应增强网络虚拟意识。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 打破刻板印象,才可以消除偏见

短片中,警察对刘三的标签就是:小偷、嘴里没真话,所以坚信刘三是该被逮住的小毛贼,即使自己身为正义、公平的职业,但他一直处于自己的立场上,认为刘三为了逃跑什么瞎话也可以说。

但事实在追逐中,一步步得到印证,刘三善心未泯,虽然送小贼入狱是警察所想,但刻板印象使他不能看到真相,正如《全民目击》中的检察官童涛,无论处在什么职位,都应该用事实去评判真相。

在生活中,刻板印象使我们不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很容易形成根深蒂固的偏见,所以,靠事实说话,才会找到真相。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小结:

作为宁浩早期的短片《奇迹世界》,作为一部命题作文,13年过去,魅力依然存在,该短片不仅在主题意蕴以及人物塑造方面给观众耳目一新,镜头处理以及宁浩式方言技巧,使宁浩逐渐摆脱中国盖里奇称号。

在短片背后,导演尝试启迪观众网络的虚拟性,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边缘小人物也是富含英雄主义的化身,仅仅以刻板印象看待他们,也许会成为我们的错过。

仗义每从屠狗辈?13年过去,仍饱含宁浩短片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