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行品》是整個華嚴經的總樞紐

  《淨行品》你可能不知道他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性,因為這一品經是整個華嚴經的總樞紐,《淨行品》以前的經文我們叫本體論,《淨行品》以後的經文我們叫實踐學。《淨行品》其實分兩個部分,我們通常所講的《淨行品》叫作前序,序言的前半段,《淨行品》的後半段也就是《賢首品》,他就是修行的總序。

  你假如說《華嚴經》有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無邊法門,那是從很簡單的Dharma講的。《華嚴經》其實只有一個法門,就是實踐學,就是“歸元無二路,一路涅槃門”的這一條路,Moksha。他把整個行法歸納起來,一個系統,從凡夫現在的立場,一直到最高成就,形而上本體界的無極佛,這整個過程怎麼走過去,怎麼完成的,整個修行過程就通通都在《賢首品》裡頭,《賢首品》裡頭其實是修行的綱要,整個後面的經文就講實踐學的全體部分。

  這裡頭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在這之前是本體論,本體論按照傳統的華嚴家所說的話,叫作佛境界。《淨行品》以後的叫實踐學,就等於上回向,專門講上回向的意思,從凡夫一直到成佛的整個過程叫實踐學。本體論講的是佛境界,佛境界裡頭所包含的是什麼?形而上本體界、形而下本體界,形而上到形而下之間的那轉換點叫緣起論。

  你上回向一直修行到形而下本體界的太極佛的時候,這個太極佛以什麼因緣可泯入形而上本體界無極佛這個地方,這叫上回向的緣起論。現在從形而上本體界的無極佛,要下回向為形而下本體界的太極佛的時候,那個也叫緣起論,這個叫下回向緣起,所以緣起有這兩個。所以下回向緣起的關鍵點就在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常生普賢菩薩三昧,這個是下回向本體論的三昧,所以叫《普賢三昧品》。

  他出現了兩次,寫法是這樣,“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常生菩薩三昧”,第二次出現的時候是,“毗盧遮那如來常生普賢菩薩三昧”,你就知道原來那個“如來常生菩薩”是“常生普賢菩薩”,所以我們才說普賢菩薩是太極佛,原因在這裡。把他簡稱起來叫“如來常生菩薩三昧”,那個如來是總相觀的如來,普賢菩薩的菩薩,這個菩薩是第一菩薩,從形而上到形而下的第一個菩薩,所以又叫原始佛、本初佛,他形象已經出來了。

  你以為一個佛是什麼,一個佛像嗎?不對啊。他混沌初開的狀況叫普賢菩薩,混沌之前你什麼也看不到的,那個就叫如來,這個是下回向,從形而上到形而下的下回向。從形而下到形而上的上回向,就是“大方廣佛華嚴三昧”,簡稱“華嚴三昧”,他是在《離世間品》上出現的,就是上回向的緣起要靠“佛華嚴三昧”而入。

  從本體界談到緣起論,一進入到現象界就是形而下本體界的太極佛以後,他就分生命觀跟宇宙觀出來了。生命觀跟宇宙觀這東西的形成,應該是來自於印度六師當中的吠檀多跟彌曼差,從這邊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們就知道華嚴思想他很廣大的原因是這樣來的,他不是隻在某一個區域裡。宇宙觀裡就有《世界成就品》跟《華藏世界品》,生命觀就是《毗盧遮那品》,這是第一會的經文。

  第一會經文的前面《世主妙嚴品》,這名字取的很好,他就是別相觀,《如來現相品》是總相觀,再來就是《普賢三昧品》緣起論,然後緣起論後就是《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然後《毗盧遮那品》。你看宇宙觀,從大宇宙到我們華藏世界,再進入到生命觀裡面,他整個的系統是很完整的。

  到這個地方叫一會,第二會的部分他出現了,就是三寶,《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菩薩問明品》,整個一直下來。《菩薩問明品》就是開始由一變多了,就是現象界的東西了,我們皈依三寶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的,現象界裡面的活動從這裡開始。再往後,《菩薩問明品》以後就是《淨行品》,就開始講實踐學了。

  你把整個結構的狀況弄清楚,再來看這個東西。換句話說,《淨行品》開始講的實踐學是指,你下回向來到現象界已經回到我這個身上來,現在我要怎麼回過去,我們從末端來看,開始要返源、歸元,你怎麼返回去,《淨行品》直接就從這裡就返回去了。換句話說,從《華嚴經》文來看,《淨行品》是一個迴轉道,本來下回向來到這裡開始要上回向了,下面所有的經文都講下回向的東西。從華嚴的簡介裡頭我們再講這三十九品、四十品,如何去做上回向的工作。現在要講這個樞紐就是他再回轉回去,從上回向來到我這個地方,我們每一個人自己,這個我要怎麼回到本源去,就是形而上本體界的無極佛的地方去,這個就是修行。

  今天我們講華嚴這個部分叫靈性傳承,你回到我們華嚴的靈性傳承裡面來,你應該站在《淨行品》這個非常重要的點上,去看怎麼樣迴轉回去的問題。假如現在你在現象界如何回去的問題你沒有思考過,你進不了靈性傳承裡面,因為你繼續在順生死流,那你只有繼續生死輪迴。我們進入靈性傳承就是,從下回向的過程裡,你現在是站在迴轉,要回去上回向的這個轉折點上面。你今天真想修行,追求靈性真實生命的價值跟意義,你有開始在思考,我怎麼搞的,我幹嘛來到這人間,人間在幹什麼,我是誰,我來這裡幹嗎?人生的價值是什麼?目的是什麼?你開始在思考這個時候你就是來到這個轉折點了,下回向到這裡開始要往上了,你知道嗎?

  你假如沒有這個認知的話,你修行一定造業,因為你繼續在往下墜,人家都要往上,你還繼續往下落,你不是造業嗎?你自己墜落你就生死輪迴,就還是生死輪迴,下輩子來,我歹命啊,你說受苦受難就是歹命了,你造什麼業受什麼果報,那就只有這樣,誰也管不了你,因為這是自作自受。

  早上起來,今天要上課,應該要吃好一點,維他命丸多吃兩顆,精神才會澎湃。吃兩顆以後,糟糕就快吐了,自作自受,你為什麼要多吃兩顆,告訴你每天吃一顆,你幹嘛吃三顆,誰能替代你,沒有辦法,生死輪迴,現象界的狀況就是這樣。但是你今天你要知道,你的生命有沒有覺醒起來,不管他叫什麼,我是誰?生命的價值是什麼?我人生這樣奮鬥到底有什麼意義?你開始在思考這個就已經開始待轉了,這個叫待轉,要回轉回去的時候,下回向現在開始要上回向,我在待轉區,因為我還摸索不到。

  你有沒有摸索我不知道,我這花了三十年才找到Moksha這條路,現在我是跟你講,來到這個點上,我們要檢驗各位,你有沒有到這個點上來,不然我跟你講,《淨行品》你會按照世間傳統的說法去看,這樣就麻煩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你必須先具備這個條件,先到待轉區,準備回頭走,那才有可能。

擷自《華嚴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