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難而上、多措並舉奮戰在“抗疫”大後方——寶雞實驗小學線上教學工作紀實

李曉萍 張榮娟 陳曉強 李昕

為全面、紮實、有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寶雞實驗小學積極響應並落實教育部、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春季延遲開學”“空中課堂教學”的總體要求和工作指導,從2月11日起全面實施線上教學工作,既保證了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又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有效開展。

迎難而上、多措並舉奮戰在“抗疫”大後方——寶雞實驗小學線上教學工作紀實

學校開展線上教學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統籌規劃,線上教學落實保障化

線上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學校從機制和制度上加強與完善,確保線上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一)做好預設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線上教學作為新生事物,充滿了很多的未知。學校根據各級部門下發的文件精神,以頭腦風暴的方式,從教學軟件的使用、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教學內容的設定、人員的安排等方面梳理了線上教學的開展思路,為順利推進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完善組織機構

線上教學工作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每一步、每一環節的實施都需要多方面的全力配合。為了夯實責任,學校高度重視,建立了線上教學工作三級管理機制。

1.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線上教學的總體思路與規劃,完善學校的評價體系。

2.以教導主任為組長的指導小組,負責計劃、方案、考核細則的擬訂與實施,對線上教學實施過程進行督促檢查和考核。

3.以教研組為責任單位,負責線上教學工作的具體落實與實施。

(三)前期調研和制定方案

根據教育部要求“要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我校對教師、學生、家長從教學形式、學習方式、設備配備以及信息技術的掌握與應用進行了調查與訪問,確定了線上教學的軟件支持和授課模式。學校圍繞課程內容、時間安排、教學方式、實踐作業、評價等方面制定出《寶雞實驗小學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育教學工作實施方案》《“空中課堂”三級審核制度》《寶雞實驗小學線上教學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具體、操作性強的工作要求,保障線上教學的全面順利進行。

二、創優學習,線上教學目標清晰化

為防止給教師和學生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堅決防止超前、過快學習,使線上教學走上科學、正確的運行軌道,我校採取“1-2-3-4”型工作方式,創新學習方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迎難而上、多措並舉奮戰在“抗疫”大後方——寶雞實驗小學線上教學工作紀實

(一)創建線上“一個”學科研修共同體

學校以學科為單位,創建了衛生防疫、心靈成長、藝術、體育、思政、科學實驗等8種19個學科研修共同體。年級蹲點領導和校級領導加入跟進指導學科工作的開展,促使大家相互學習、共同探討,資源共享,為線上教學教學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環境。

(二)召開好“兩會”

線上教學工作一開始,召開全校教師培訓會和線上課程推進反饋會,讓全體教師明白線上教學的目的與意義,依據市教育局教研室“空中課堂”的實施意見,掌握好希沃白板5的使用,提高思想認識與站位,做到在崗、在線、在位。同時每日下午召開反饋會,對當日問題進行反饋改進研討。

(三)學好“三方”知識

學習教育部、省教育廳、寶雞市黨政及教育局關於“停課不停學”的各項要求及工作安排;學習瞭解當前疫情防控知識、學習信息技術的應用,領會精神,明確目標,與線上教學內容相結合。

(四)走好“四步”學習

學校領導帶頭學,黨員教師示範學,學科組長跟著學,全體老師一起學,掀起學習的新高潮,真正做好學習指引方向、指引行動。

三、遞進設計,線上教學課程生命化

為使線上教學效果最大化,課程內容的設計和有效實施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採用六連環的方式,倡導大家“把現實變成教材”,“把書房變為課堂”,“把客廳當作操場”,創新佈置“學習場域”,創新學科活動,讓孩子學會防範疫情、敬畏自然、珍惜生命,不斷強化生命教育。

迎難而上、多措並舉奮戰在“抗疫”大後方——寶雞實驗小學線上教學工作紀實

(一)學校頂層設計科學合理

學校始終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緩解學生壓力,科學、適度安排孩子學習、生活和鍛鍊。線上教學設置了“聽聞天下、運動健身、學科實踐、翰墨書香、成長課堂、溫情陪伴”六大體系。每個年級依據課程體系,結合疫情防控、學生學情、生命教育設置年級具體的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全面實施線上課程。

(二)課程指導培訓及時有效

在這個特殊時期,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課本,還要讓孩子去了解、去感悟為這場戰役拼盡全力的醫護人員、戰士和普通人所做出的貢獻。學校從課程的目的、意義、課程的內容等方面進行了培訓,使課程的設置符合當下社會的需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學情。通過創作兒童詩、講抗疫故事、為抗疫英雄寫感謝信、製作倡議書、設計統計圖表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強孩子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提升生命質量。

(三)學科優化統整有機結合

各學科教師在組長的統一安排下,將陝西中小學“三級三類”骨幹教師優質教育資源、寶雞市的“空中課堂”等平臺資源進行整合運用於教學。同時統整學科內容,以實踐活動為主,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包括衛生防疫我宣講、心理健康我輕鬆、科學實驗小達人、體育鍛煉身體棒,藝術賞析提品位,語文學科的識字、成語、詩詞、經典品品看,數學學科的繪製統計圖表,英語學科的看繪本、電影、新聞等等。學科內容注重了疫情防護知識普及,加強生命教育,增強了學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

(四)骨幹教師示範指路引領

為了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一方面由信技組老師加強教師教學技術應用能力的培訓和指導,提供貼心周到的跟蹤幫助,緩解教師壓力與焦慮感;另一方面中層領導、黨員教師、年級組長、骨幹教師率先錄課,發揮好先鋒帶頭作用。

(五)線上教研氛圍濃厚

各學科研修共同體在組長的統一安排下,組織集體議課、分工備課,通過組員互評、組長審議、年級蹲點領導指導的三級審核,打造精品課堂,做好資源分享。

(六)反饋評價及時到位

通過每日教師反饋、家長反饋、組長反饋、蹲點領導反饋和學校反饋,不斷調整和改進線上教學效果。

迎難而上、多措並舉奮戰在“抗疫”大後方——寶雞實驗小學線上教學工作紀實

四、溫情關注,線上教學覆蓋面擴大化

在開展好我校的線上教學工作同時,我們把關注的目光投給更多需要幫助的學生、家長、兄弟學校,促使線上教學的內涵更加豐富、有溫度。

(一)關注特殊群體學生

學校要求所有學科的老師要對疫情防控一線人員子女、家庭困難學生、父母復工後居家兒童進行生活關愛和學習指導。通過每日老師的親情電話,線上指導,跟進了解孩子的飲食、身體、心理等方面的情況,輔導孩子的學科實踐活動作業,讓孩子不孤單。心理健康教師定期對這些孩子進行心理輔導,讓孩子在身心方面避免受到傷害。

(二)關注家庭教育引導

在延期開學期間,學生的學習空間從學校轉移到了家庭,家庭教育的責任空前加大,要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學校通過下發《寶雞實驗小學告家長書》《線上課程學習方法指南》,班主任召開線上家長會,指導家長幫助學生做好居家學習的規劃和時間安排,學會科學使用手機和電子產品,做好孩子的榜樣,起到指導監督作用,促進家校合作更緊密。

(三)關注聯盟體學校發展

在本校線上課程保質保量完成的同時,寶雞實驗小學急他人之所急,應城鄉聯盟共同體太白縣黃鳳山小學要求,解決他們學校硬件不足,錄製微課受限等問題,採用兩家學校優質資源共享的“停課不停學”學習模式。從2月13日起,寶雞實驗小學與黃鳳山小學線上課程同步、同節奏、同內容進行。為了確保兩校的線上教學穩步推進,兩校攜手從上至下專人對接,確保準時發送教學資料到對方學校的教師手上,全力協助黃鳳山小學開展好線上教學工作,得到了兄弟學校的高度讚譽。

迎難而上、多措並舉奮戰在“抗疫”大後方——寶雞實驗小學線上教學工作紀實

特殊時期,寶雞實驗小學開展的線上教學滿足了學生在家學習的需要,也得到了家長和孩子的認可,收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始終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保障學生和教師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2.落實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根本任務。本次線上教學涵蓋11個學科,以實踐型學習為主的方式進行教學。包括“疫情防控知識、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宣講在疫情防控中湧現出的先進事蹟和英雄人物”,同時穿插進行德育、美育、體育、勞動教育、學科實踐活動等多方面的學習。

3.加快了學科組研修共同體的建設,增強了課程建設和教師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全校96%教師參與線上教學活動,大幅度增加了學校線上教學資源庫的儲備。

4.藉助學校微信平臺及時推送線上課程80節,同時加強與聯盟校、友好兄弟學校的資源共享,單次課程點擊量最低500多,最高6000多,遠超我校學生數,起到輻射帶動作用。

5.指導學生自主式學習效果凸顯,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調節、自我發展的意識日益提升。本次線上教學更加重視學生學習成果的交流分享,學生們以書信、繪畫、心願卡、錄製的視頻、音頻資料、學科活動等方式表達對武漢人民的關心、激發了學生強大的愛國主義熱情。

6.做好居家學習與正常開學後的銜接工作。通過在線學習,學生的自我安全防範意識增強、作息時間規律、身體健康、情緒穩定、動手操作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提升,為開學做好了過渡和準備。

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教師的信息技術運用參差不齊,還需在實際教學中加大應用;課程的開發和設計水平還有待再提高;未來的教育是什麼樣的,怎樣的教育最適合孩子的發展,教師為迎接瞬息變化的時代該儲備什麼。在接下來探索研究線上教學的道路上,寶小人將孜孜不倦,努力進取,取得更大的成就。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