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力量是否已日落西山?

9天之笑看風雲


對這個問題,木叔認為還是要一分為二的看:

整體上,俄羅斯的海上力量其實在冷戰時期在和美國對峙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疲態了。

或者說俄羅斯和美國在發展海上力量的對比中,選擇了不同的路。

如今有人覺得俄羅斯海軍日薄西山,其實是從美國道路的角度著眼來看的。

其實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從赫魯曉夫時代開始,俄羅斯就不重視航母了。這和美國此後一直髮展航母的海軍發展脈絡完全不同。

俄羅斯更喜歡核潛艇,所以在這個建設上狠下功夫。

記得不久前一艘俄羅斯深潛器出事吧!

這就是小型機動核潛艇,能深潛到5000多米深的洋底,雖然是科研型的,但對美國威脅不小。

從這個例子就能看出,俄羅斯海軍有自己的強項,說他們日薄西山還是有點誇張的。

但是毫無疑問,在發展航母上,俄羅斯不僅落後,而且確實出現了很尷尬的局面,這就不是日薄西山了,可能是已經夕陽西下了。

木叔舉個例子吧——

去年10月,俄羅斯唯一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摩爾曼斯克船廠維修期間發生事故,浮動船塢沉沒,起重機塌下在甲板砸了一個大洞,1名工人失蹤,4人受傷。據說俄羅斯至今還沒想到修理的好方法,是不是挺尷尬的?

其實這不是該航母第一次出問題,2016年“庫茲涅佐夫號”通過英吉利海峽時,曾被人看到冒出大量黑煙。

木叔不討論“庫茲涅佐夫號”的技術細節,顯然它和美國航母之間是有著不小技術鴻溝的。

只想談談為啥俄羅斯航母技術顯得這麼差?

有一次在俄羅斯使館參加活動,問過一個武官有關這個話題。記得他當時給出了兩個原因。

一個是建造航母太費錢,另一個是覺得航母在戰鬥力上沒有潛艇更有效。當然這只是他的看法,不能代表官方。不過他的身份其實還是能說明一些俄羅斯的態度的。

目前全球航母版圖上,美國以13艘拔得頭籌;英國、意大利、印度各有3艘、中俄法韓,以及泰國、巴西、西班牙等各有一艘服役航母。

顯然,俄羅斯作為繼承了蘇聯龐大軍事財富的軍事強國,航母數量似乎有點少。

當然,首先,造航母費錢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俄羅斯經濟實力差也是個不爭的事實。因此這兩個事實疊加就讓俄羅斯建造航母始終是個夢。

比如2017年前10年,世界銀行統計俄羅斯的GDP年均增長才0.7%。

這個數字太差了,與同為金磚國家的中印沒法比,甚至和巴西與南非的很多年增長率都有差距。

軍費開支也是如是。

2018年俄羅斯軍費開支500多億美元,美國是他的十多倍。俄羅斯的軍費開支難以支撐大規模的航母建造。

一般的航母造價都要幾十億,而且單純有航母沒意義,還要配合一個航母戰鬥群才有作戰實力與威懾力,航母戰鬥群的整體造價幾百億美元都不止。

另外這位俄羅斯官員對木叔說,在蘇聯時代,就沒有大力發展航母,只是小規模發展,為的是不和美國差太多。

但後來認為航母不如潛艇更機動、靈活,更能適合海洋作戰。

赫魯曉夫就持有這種觀點,甚至認為航母體型笨重,類似“海上浮動的活棺材和活靶子”。

所以長期以來,蘇聯也好,俄羅斯也好對潛艇特別是核潛艇的發展不遺餘力,對航母的發展就減少了關注度。

蘇聯之前的核潛艇戰略也確實對美國的海上力量帶來了不小的困擾。

美國也開始兩手抓,一手發展航母,一手加大潛艇的研發力度。

比如俄羅斯目前核潛艇有64艘,美國72艘,從數量看,俄羅斯對美國這個差距並不太大。整體的核潛艇戰鬥力上俄羅斯也僅次於美國。

所以,從這點而言,不能說俄羅斯海軍日薄西山。


木春山談天下


有答主認為俄羅斯還有核潛艇優勢 所以不算日薄西山 但二戰時德國海軍無法用潛艇優勢擊敗英國海軍已經在事實說明水面艦艇部隊的重要性

今日的俄羅斯海軍、美國海軍和二戰時的德國海軍、英國海軍比較類似。

1935年英國和德國簽署的《英德海軍協定》規定:德國水面艦隊40萬噸,等於英國海軍總噸位的35%;戰列艦18萬噸,潛艇為英國潛艇的45%。

1941年11月的護航船團和反潛機

二戰前德國制訂Z計劃,目的是打造和英國相同實力的海軍:

戰列艦,6、8、10艘三個版本,巡洋艦,3、10、5艘三個版本,航空母艦,2、4兩個版本,重巡遊艦,5艘,輕巡洋艦,44、16、13艘三個版本,驅逐艦,68艘,潛艇,249艘,魚雷艇,90艘。

1943年德國海軍使用狼群戰術,在當年2月最後10天擊沉28艘船18萬噸、3月20天擊沉85艘船51萬噸。

但隨著英國海軍在反潛技術的提高,加上海空軍遠程襲擊德國海軍工廠,德國潛艇開始敗落。

回到俄羅斯。俄羅斯潛艇雖然不錯,但也只是在水下速度和創立極限潛深方面處於領先,對美軍海軍潛艇並不具有太多優勢,也是旗鼓相當。

潛艇雙方旗鼓相當,水面船艦俄羅斯就差美國一大截。俄羅斯海軍難以對抗美國海軍。

維修中的俄羅斯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

俄羅斯海軍和美國海軍實力對比

俄羅斯海軍15萬,233艘艦艇;美國海軍32.99萬現役和10.98萬預備役,441艘艦艇、3700架飛機。

俄羅斯海軍艦艇:航母1艘(大修中)、巡洋艦5艘(1艘大修中)、14艘驅逐艦(1艘永久維護)、護衛艦29艘(4艘海視中,9艘建造中)、巡邏艦10艘、77艘潛艇。

美國海軍艦艇:航母13艘(2艘建造中)、45艘登陸艦、巡洋艦22艘、驅逐艦76艘、戰鬥艦27艘、潛艇82艘。

北風之神(955)核動力潛艇

縱向來看俄羅斯海軍地位

1、俄羅斯帝國海軍是世界第三,僅次於英國和法國;

2、蘇聯海軍在二戰前和二戰時基本毫無作為,沒有什麼影響力,只有在冷戰時未來和美國競爭才大力發展海軍,以4艘航母成為世界第二大海軍,形成了潛艇優勢技術;

3、現代俄羅斯海軍,是處於跨區域軍力投射等級,和意大利、西班牙、印度、中國同列,低於美國、英國、法國。

即:無論是俄羅斯帝國海軍,還是冷戰時的蘇聯海軍,都保持在第一、第二梯隊地位,現在俄羅斯聯邦海軍已經成為第三梯隊。

這還能說俄羅斯海軍沒有落後?

潛艇雖然靈活,只能牽制水面戰艦,無力阻攔水面部隊奪取海空控制權。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俄羅斯海軍力量是否已日落西山?俄羅斯的海軍力量雖然舊,但是實力不容小覷,別看俄海軍的水面艦破舊。但是當今世界誰敢觸這個黴頭,連美國航母也不敢,還記得俄羅斯有一艘以航母殺手著稱麼,那就是瓦良格號,隸屬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表面看瓦良格號是破舊,但是搭載超音速反艦導彈,專門獵殺航母。

美國的航母編織隊見到這艘瓦良格號都要繞路走,俄羅斯的海軍力量不是英國、法國、日本能比的。俄羅斯還有好幾艘著名的水面艦,比如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基洛級核動力巡洋艦、光榮級瓦良格號巡洋艦、無畏級大型反潛艦和現代驅逐艦等等。這些水面艦牛不牛問美國海軍就知道的。



俄羅斯想要更新海軍的水面艦,和東方大國商量下,會很樂意幫其造先進的現代化水面艦,但是俄羅斯是開不了這個口,原因很單簡,猜也能猜到什麼原因。


俄羅斯海軍家底還是實力很雄厚,就還有俄海軍的22350型護衛艦是俄羅斯海軍裝備最為先進的水面艦。未來幾十年別為俄羅斯的海軍裝備擔心,能排到世界第三的,是俄海軍真的支撐是神秘的核潛艇,如果俄羅斯的經濟好轉了,會有更多更為先進的海軍裝備井噴式湧現。


森林狼6


相比於蘇聯海軍來說,用日落西山來形容俄羅斯海軍確實不過分,這20多年幾乎已經把蘇聯海軍的老底子“消化”的差不多了,大型水面艦艇退役、報廢、老化現場非常嚴重。而新艦的建造大都是中小型水面艦艇,可以說俄羅斯的水面艦艇部隊已經基本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了。除了核潛艇之外,俄羅斯的常規水面艦艇實力已經從輝煌時期的世界第二下降到世界第三甚至更往後,並且未來可能繼續惡化。現在的俄羅斯海軍只是依靠潛艇部隊在繼續維持強大的海上實力。下圖為泡在水裡20多年的1144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首艦“基洛夫”號,最終於2019年4月決定拆解

下面這張圖闡述了1990年和2015年蘇聯俄羅斯海軍的艦艇數量對比,可能看不清,我給大家簡單說一下吧:

1990年:戰略導彈核潛艇59艘、巡航導彈核潛艇58艘、攻擊型核潛艇64艘、常規潛艇59艘、航空母艦(載機巡洋艦)7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3艘、導彈巡洋艦30艘、導彈驅逐艦/反潛艦45艘、導彈護衛艦122艘。

2015年:戰略導彈核潛艇13艘、巡航導彈核潛艇6艘、攻擊型核潛艇17艘、常規潛艇20艘、航空母艦(載機巡洋艦)1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1艘、導彈巡洋艦3艘、導彈驅逐艦/反潛艦14艘、導彈護衛艦10艘。

也就是說在25年的時間裡無論是潛艇部隊還是水面艦艇部隊的規模縮減了70%以上,可以說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我們再看一組數據,這是2016年俄羅斯海軍主力作戰艦艇的情況,其中排水量7000噸以上的大型水面艦艇中最年輕的是隸屬北方艦隊的650“恰巴年科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當時艦齡17年,現在艦齡達到20年。其次是北方艦隊的099“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當時艦齡18年,現在艦齡也達到21年。其餘的現役及封存的主力水面作戰艦艇至2019年時艦齡如下:

  • 1143.5型“庫茲涅佐夫”級“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28年(60500噸)
  • 1144型“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21年(28000噸)
  • 1144型“基洛夫”級“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31年(28000噸)
  • 1164型“光榮”級“烏斯季諾夫元帥”號導彈巡洋艦37年(12500噸)
  • 1164型“光榮”級“紅色烏克蘭”號導彈巡洋艦36年(12500噸)
  • 1164型“光榮”級“莫斯科”號導巡洋艦40年(12500噸)
  • 1155型“無畏”級“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大型反潛艦38年(7570噸)
  • 1155型“無畏”級“北莫爾斯克”號大型反潛艦32年(7570噸)
  • 1155型“無畏”級“哈巴羅夫斯克”號大型反潛艦31年(7570噸)
  • 1155型“無畏”級“特里布茨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34年(7570噸)
  • 1155型“無畏”級“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號大型反潛艦34年(7570噸)
  • 1155型“無畏”級“維諾格多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31年(7570噸)
  • 1155型“無畏”級“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28年(7570噸)
  • 1155.1型“無畏II”級“恰巴年科海軍上將”號大型反潛艦20年(7570噸)
  • 956型“現代”級“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導彈驅逐艦26年(7940噸)
  • 956型“現代”級“無敵”號導彈驅逐艦28年(7940噸)
  • 956型“現代”級“無懼”號導彈驅逐艦31年(7940噸)
  • 956型“現代”級“迅捷”號導彈驅逐艦30年(7940噸)
  • 956型“現代”級“難忘”號導彈驅逐艦28年(7940噸)
  • 956型“現代”級“莫斯科共青團員”號導彈驅逐艦27年(7940噸)
  • 1135M型“求知”號護衛艦38年(3575噸)
  • 1135型“美好”號護衛艦39年(3575噸)
  • 11540型“不懼”號護衛艦29年(4400噸)
  • 11540型“雅若斯拉夫”號護衛艦10年(4400噸)
  • 1161K型“韃靼斯坦”號輕型護衛艦16年(1940噸)
  • 1161K型“達吉斯坦”號輕型護衛艦7年(1940噸)

其實很明顯俄羅斯7000噸級以上的大型水面艦艇已經沒有20年以下的艦艇,超過50%的都達到30年以上,雖然還有像1144型“基洛夫”這樣的“武庫艦”存在,但是難以改變俄海軍水面艦艇部隊逐步衰弱的事實。

最近這些年來,俄羅斯不斷加緊水面艦艇的建造,大量艦艇處於建造狀態,但是都是一些中小型作戰艦艇。在一系列眾多的新艦中最大的是22350型導彈護衛艦,排水量5400噸,配備“四面盾”的相控陣雷達成為世界上最小的“盾”艦之一。艦上裝備1座130毫米艦炮、28單元“魯道特”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一坑四彈9M96E1/2中程防空導彈或一坑十六彈9M100短程防空導彈,1坑1彈發射48N6遠程防空彈)、16單元3S14U1八聯裝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4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2座“帕爾馬”彈炮合一系統,可艦載1架反潛直升機。目前22350型服役1艘、海試1艘、下水2艘,但是考慮到俄羅斯海軍的經濟和造船能力,其實22350的建造進度也不是很盡如人意,首艦“戈爾什科夫”號2006年開工,2018年7月正式服役,前後經歷長達12年。而二號艦‘以薩科夫海軍元帥’號2009年11月開工建造,目前也還處於海試階段,前後工期也長達10年。22350後續艦隨著俄羅斯各方面元氣的恢復也是逐步加快建造的。

  • 22350型“戈爾什科夫元帥”號護衛艦,2018年服役(北方艦隊)
  • 22350型“伊薩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2014年下水

11356R型護衛艦,是為印度建造的11356型護衛艦的改進版,排水量4035噸,裝備100毫米艦炮、36單元3S90E防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8單元3S14U1八聯裝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2座“卡什坦”彈炮合一系統、2座雙聯裝DTA-53-11356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座RBU-6000型十二聯裝反潛火箭發射器,可艦載1架直升機。

  • 11356R型“格里戈羅維奇海軍上將”號護衛艦,2016年服役(黑海艦隊)
  • 11356R型“埃森海軍上將”號護衛艦,2016年服役(黑海艦隊)
  • 11356R型“馬卡洛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2017年服役(黑海艦隊)
  • 11356R型“布塔科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2016年下水
  • 11356R型“伊斯托明海軍上將”號護衛艦,2017年下水
  • 11356R型“科爾尼洛夫海軍上將”號護衛艦,2017年下水

還有20380/20381/20385型護衛艦,排水量2100-2200噸,屬於輕型護衛艦。裝備1門100毫米艦炮、12單元或16單元“魯道特”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一坑四彈9M96E1/2中程防空導彈或一坑十六彈9M100短程防空導彈)、1座“卡什坦”彈炮合一系統、2座四聯裝反艦導彈發射裝置、4座324毫米魚雷發射管。20380系列護衛艦從2008年開始陸續服役,目前入列6艘,替換波羅的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瀕臨報廢的艦艇。與22350型護衛艦一樣,20380的建造也是一波三折,作為僅有2100噸的輕型護衛艦,各艦建造時間都在6年以上,其中四號艦“完美”號2006年開工,2017年服役,前後長達11年。

  • 20380型“守護”號護衛艦,2008年服役(波羅的海艦隊)
  • 20380型“機靈”號護衛艦,2011年服役(波羅的海艦隊)
  • 20380型“勇敢”號護衛艦,2013年服役(波羅的海艦隊)
  • 20380型“完美”號護衛艦,2017年服役(太平洋艦隊)
  • 20380型“堅固”號護衛艦,2014年服役(波羅的海艦隊)
  • 20380型“響亮”號護衛艦,2018年服役(太平洋艦隊)
  • 20380型“熾熱”號護衛艦,2019年服役(波羅的海艦隊)
  • 20385型“雷鳴”號護衛艦,2017年下水(波羅的海艦隊)
  • 20385型“敏捷”號護衛艦,2018年下水(波羅的海艦隊)

21630/21631型輕型護衛艦,這是俄羅斯新建艦艇中更小一級,21630的滿載排水量只有600噸,而21631則上升至940噸。雖然這型艦艇屬於小型作戰艦艇,但是卻配備強大的武器裝備,包括1門AK-190型100毫米艦炮、2座AK306型30毫米近防炮、1座六聯裝ZIF-122防空導彈發射裝置(3M-4短程防空導彈)、1座MS-73型40管122mm多用途火箭發射裝置,21631型還增加8單元3S14垂直髮射系統(可發射“口徑”-NK巡航導彈或SS-N-26“寶石”反艦導彈)。21630/21631本身噸位很小,只能近海活動,計劃建造30艘,最先服役於幾乎沒有可用艦艇的裡海區分艦隊

  • 21630型“阿斯塔拉罕”號輕型護衛艦,2006年11月服役(裡海區分艦隊)
  • 21630型“伏爾加頓斯克”號輕型護衛艦,2011年12月服役(裡海區分艦隊)
  • 21630型“馬哈奇拉卡”號輕型護衛艦,2012年12月服役(裡海區分艦隊)
  • 21631型“格拉吉斯維亞日”號輕型護衛艦,2014年7月服役(裡海區分艦隊)
  • 21631型“烏格里奇”號輕型護衛艦,2014年7月服役(裡海區分艦隊)
  • 21631型“大烏斯秋格”號輕型護衛艦,2014年12月服役(裡海區分艦隊)
  • 21631型“澤列內.道爾”號輕型護衛艦,2015年12月服役(波羅的海艦隊)
  • 21631型“謝爾普霍夫”號輕型護衛艦,2015年12月服役(波羅的海艦隊)
  • 21631型“維斯里奇.沃洛喬克”號輕型護衛艦,2018年6月服役(黑海艦隊)
  • 21631型“奧利霍沃.祖伊號”號輕型護衛艦,2018年6月服役(黑海艦隊)
  • 21631型“印古什”號輕型護衛艦,2019年6月下水

其實從上面不難看出,俄羅斯隨著經濟有所好轉開始大批量建造新艦以補充老艦的大量退役和報廢,90年代末20世紀初“爛尾”的新艦艇也陸陸續續完工服役並開工建造後續艦艇。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裡海區分艦隊也重新有了可用的艦艇,要知道波羅的海艦隊的主力在20380和21631服役之前只有2艘艦齡20年以上的955“現代”級驅逐艦。而黑海艦隊的主力艦則全都不是艦齡超過35年的幾乎報廢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可以說這些新艦的大量加入為這些艦隊重新注入了活力。下圖為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在2016年的編制

但是這些新艦都集中在4000噸以下的護衛艦,5000噸以上的艦艇只有22350型,這些中小型艦艇只能在近海活動,像21630/20631型只能用於近岸,航程只有1500海里。而蘇聯時期遺留給俄羅斯的7艘航空母艦(載機巡洋艦)因為俄羅斯90年代經濟的嚴重倒退退役了6艘。現役唯一的“庫茲涅佐夫”號雖然在2017年開始進入大修程序,但是2018年時飛行甲板又因為意外遭到破壞,短時間內已經沒有能力重返俄羅斯海軍。也就是說隨著那些7000噸以上艦艇未來的繼續惡化,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將逐步喪失遠洋作戰能力,逐步淪為區域性海軍大國。下圖為“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雖然俄羅斯未來有雄心勃勃的大型水面艦艇發展計劃,包括排水量15000噸的23560型驅逐艦、9萬噸的11430E型核動力航空母艦等等。但是這些方案都是一推再推,俄羅斯短時間內沒有那麼強的經濟和造船能力建造如此之高等級的大型水面艦艇,要知道前蘇聯的航空母艦建造都是在烏克蘭境內的黑海造船廠,但是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獨立且與俄羅斯關係跌到極點,黑海造船廠今年也宣佈破產,俄羅斯只能自己逐步摸索航空母艦的建造經驗。現在的俄羅斯海軍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對全球的影響上都很難達到以前蘇聯的水平,水面艦艇部隊目前已經被中國海軍反超淪為世界第三甚至更低。下圖為23560型驅逐艦模型

再說一下潛艇部隊,不管是蘇聯還是俄羅斯其實都是極為重視潛艇的,俄羅斯海軍的潛艇部隊雖然相比於蘇聯時期有大規模縮減,但是仍是世界第二大潛艇力量和第二大水下戰略核力量,因此俄羅斯也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和美國構成同等核威脅的國家。俄羅斯海軍現役12艘彈道導彈核潛艇、10艘巡航導彈核潛艇、16艘攻擊型核潛艇和22艘常規動力潛艇。

彈道導彈核潛艇

  • 941UM型“颱風”級TK-208彈道導彈核潛艇(48000噸)
  • 667BDR型“德爾塔III”級K-44彈道導彈核潛艇(13700噸)
  • 667BDRM型“德爾塔IV”級K-51彈道導彈核潛艇(13700噸)
  • 667BDRM型“德爾塔IV”級K-84彈道導彈核潛艇(13700噸)
  • 667BDRM型“德爾塔IV”級K-64彈道導彈核潛艇(13700噸)
  • 667BDRM型“德爾塔IV”級K-114彈道導彈核潛艇(13700噸)
  • 667BDRM型“德爾塔IV”級K-117彈道導彈核潛艇(13700噸)
  • 667BDRM型“德爾塔IV”級K-18彈道導彈核潛艇(13700噸)
  • 667BDRM型“德爾塔IV”級K-107彈道導彈核潛艇(13700噸)
  • 955型“北風之神”級K-535“尤里·多爾戈魯基號”號彈道導彈核潛艇(24000噸)
  • 955型“北風之神”級K-550“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彈道導彈核潛艇(24000噸)
  • 955型“北風之神”級K-810“弗拉基米爾·諾莫馬赫”號彈道導彈核潛艇(24000噸)

巡航導彈(多用途)核潛艇

  • 949A型“奧斯卡”級K-132“伊爾庫茨克”號巡航導彈核潛艇(19400噸)
  • 949A型“奧斯卡”級K-119“沃羅涅日”號巡航導彈核潛艇(19400噸)
  • 949A型“奧斯卡”級K-410“斯摩稜斯克”號巡航導彈核潛艇(19400噸)
  • 949A型“奧斯卡”級K-442“車里雅賓斯克”號巡航導彈核潛艇(19400噸)
  • 949A型“奧斯卡”級K-456“維柳欽斯克”號巡航導彈核潛艇(19400噸)
  • 949A型“奧斯卡”級K-266“奧廖爾”號巡航導彈核潛艇(19400噸)
  • 949A型“奧斯卡”級K-186“鄂木斯克”號巡航導彈核潛艇(19400噸)
  • 949A型“奧斯卡”級K-512“託木斯克”號巡航導彈核潛艇(19400噸)
  • 09852型“奧斯卡改”級K-530“別爾哥羅德”號巡航導彈核潛艇(23800噸)
  • 885型“亞森”級K-329“北德文斯克”號多用途核潛艇(13800噸)

攻擊型核潛艇

  • 945型“塞拉I”級K-276“科斯特羅馬”號攻擊型核潛艇(8300噸)
  • 945A型“塞拉II”級K-534“普斯科夫”號攻擊型核潛艇(9100噸)
  • 945A型“塞拉II”級K-336“下諾夫哥羅德”號攻擊型核潛艇(9100噸)
  • 671RTMK型“維克托III”級K-138“奧布寧斯克”號攻擊型核潛艇(7520噸)
  • 671RTMK型“維克托III”級K-414“丹尼爾莫斯科夫斯基”號攻擊型核潛艇(7520噸)
  • 671RTMK型“維克托III”級K-448“坦波夫”號攻擊型核潛艇(7520噸)
  • 971型“阿庫拉”級K-391“布拉茨克”號攻擊型核潛艇(12700噸)
  • 971型“阿庫拉”級K-317“潘多拉”號攻擊型核潛艇(12700噸)
  • 971型“阿庫拉”級K-331“馬加丹”號攻擊型核潛艇(12700噸)
  • 971I型“阿庫拉”級K-328“庫茲巴斯”號攻擊型核潛艇(12700噸)
  • 971I型“阿庫拉”級K-419“沃爾克”號攻擊型核潛艇(12700噸)
  • 971I型“阿庫拉”級K-154“豹”號攻擊型核潛艇(12700噸)
  • 971I型“阿庫拉”級K-267“季格爾”號攻擊型核潛艇(12700噸)
  • 971U型“阿庫拉”級K-337攻擊型核潛艇(13400噸)
  • 971U型“阿庫拉”級K-333攻擊型核潛艇(13400噸)
  • 971M型“阿庫拉”級K-335攻擊型核潛艇(13800噸)

常規潛艇

  • 877型“基洛”級常規潛艇12艘(3000噸)
  • 877EKM型“基洛”級常規潛艇1艘(3000噸)
  • 877LPMB型“基洛”級常規潛艇1艘(3000噸)
  • 877V型“基洛”級常規潛艇1艘(3000噸)
  • 636.3型“阿爾羅薩”級常規潛艇6艘(3950噸)
  • 677型“拉達”級常規潛艇1艘(2700噸)

另有6艘885型“亞森”級和5艘955A型“北風之神”級正在建造,對比其他國家的水下力量,俄羅斯方面顯然遠遠高於英法中等國。在水下核打擊方面,俄羅斯12艘現役彈道導彈核潛艇也是僅次於美國,而新的955型也會替換掉老式的帶龜背“德爾塔”級。而最新服役的09852型“奧斯卡改”級K-530“別爾哥羅德”號巡航導彈核潛艇更是創造性的攜帶6枚水下核魚雷,最大射程竟然達到上萬公里,除了攻擊對方艦隊之外還可以打擊對方港口,水下核打擊的方式要比美國多。依託北極的地理位置,俄羅斯成為全球唯一能與美國相抗衡的戰略核力量,雖然無法與蘇聯時期的潛艇部隊相比。

而885型“亞森”級多用途核潛艇除了繼承949A型“奧斯卡”級的重型反艦導彈攜帶能力之外還可攜帶對地攻擊導彈,是目前世界上層次水平最高的核動力潛艇之一。

總的來說俄羅斯海軍現在的實力和地位無法與蘇聯時期相比,水面艦艇的狀況不容樂觀,航空母艦的缺失、大型水面艦艇的老化退役,新服役的艦艇雖然補充了數量但是明顯無法走出俄羅斯深入大洋。目前也是依靠核潛艇繼續保持俄羅斯海軍強國的地位,而且有足夠的水下核力量保證俄羅斯的安全,這當然與蘇/俄的核國家政策有關。


雛菊西瓜Peterpan


俄羅斯海軍近年來確實一個較多被提及的話題,日漸衰落的說法確實較為主流。這一點從各媒體放出的俄海軍全球排名來看其時而第二,時而第三,可見俄海軍在外界眼中似乎確有改變,然而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階段恐怕俄海軍還用不上日落西山來形容,這裡不妨對其現狀進行一下盤點:

1、俄主力艦仍堪大用

目前對於俄海軍來說,其主力艦依然是萬噸級的基洛夫級巡洋艦,雖然到目前為止該艦隻有尤里·安德羅波夫號服役,加里寧以及伏龍芝進行改裝,但實際上兩艘升級改裝的巡洋艦也已經到了改裝最末期,隨時可以服役。該艦最早的幾乎已經服役了40年,但無論是從火力還是艦載雷達上來看絲毫不落下風,仍是俄海軍現有的主力艦。

2、重點發展水下領域

雖然看上去水面艦艇俄羅斯海軍發展幾近於停滯,但水下力量卻一點不差。其中攻擊核潛艇達到了29艘,戰略核潛艇也達到了13艘,這其中還包含俄海軍最新下水的北風之神-A戰略核潛艇,該型潛艇即便是美國海軍也對其忌憚三分。

3、護衛艦領域發展神速

由於軍費上的不充裕,俄羅斯海軍近年來反而開始著重發展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護衛艦領域,並且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1356型,22350型護衛艦,一艘接著一艘的服役,別看護衛艦噸位不大,但俄羅斯也在其身上凝結了不少的心血,尤其是22350型護衛艦,堪稱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一流護衛艦。

綜上來看雖然近年來俄羅斯海軍發展略顯頹勢,尤其是航母的發展確實有些令人堪憂,可實際上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整體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用日落西山形容俄海軍可能太過低估了。


浴火


關與判斷俄海軍是否日落西山要綜合俄羅斯的整體去觀查。

為什麼有人認為俄羅斯海軍日落西山?因為在俄羅斯之前身是強大的蘇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武器家底,但是俄羅斯的經濟無法支撐如此膀大的軍事開支!


更加雪上加霜的美國再蘇聯解體之後並沒有把俄羅斯當朋友,更多的是當敵人,到現在為止還在經濟制裁俄羅斯,俄羅斯經濟還是沒有完全復甦,經濟過於單一!


但是俄羅斯的軍事軍能力還是非常強大的,雖然比不了美國,但是大部分家底還在,海軍是在慢慢的復甦狀太而不是日落西山。

雖然俄羅斯現在還無法生產大型水面艦艇,但俄羅斯已經在償試先從中小艦艇開始生產,別看現在的俄海軍艦艇噸位不大,卻是實足的武庫艦,小艦扛大炮,火力一點不低與6_7千噸的大型護衛艦。




所以說俄羅斯海軍日落西山是不對的!


小柳聊聊兵


我並不認為俄羅斯海軍力量日落西山,決定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關鍵因素是海軍武器裝備,而決定海軍武器裝備水平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軍工實力,而是國家的工業基礎。



曾經和我的軍訓教官,某軍校航空專業的學生討論起飛機發動機的問題,他的回答是,雖說是我們能造出飛機發動機,甚至在某些參數上面,我們可能更優一點,但我們依然不能夠完全使用國產發動機,一方面穩定性不夠,另一方面,我們未知的東西太多,決定發動機製造水平的,看似是單項的技術,實質上卻是國家的工業水平,只有國家整體的工業水平提高了,我們才能生產出更加先進,安全,可靠的航空發動機。

同樣,俄羅斯承襲了前蘇聯的雄厚的工業實力,他們有能力發展出更先進的海軍武器裝備,時至今日,我們的部分航海發動機仍然需要向俄羅斯進口。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的俄羅斯雖然近幾年海軍一蹶不振,但不可能就此沉淪下去,一旦他們開始發展,其速度將是非常快的。這就像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雖然我們經歷了近代的屈辱和挫折,但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們以及其快的速度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YKWCAI81192


多年來,俄羅斯海軍一直享受著冷戰時期的“豐盛大餐”,但在未來20年裡,俄羅斯海軍的規模和影響力必將大幅下降。曾經強大的蘇聯時期海軍生產的老舊船隻和裝備正在損耗,而這個國家也負擔不起更換它們的費用。隨著美國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繼續惡化,現在俄羅斯軍方牢牢控制著核武器,其中大部分可以在幾分鐘內襲擊美國,這已經成了俄羅斯唯一也是最後的殺手鐧。

冷戰結束時,前蘇聯最大的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軍事裝備。在海軍力量中,包括幾艘航空母艦、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以及200多艘潛艇,當然還有巨大的阿庫拉級彈道導彈潛艇。俄羅斯正艱難地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無力維持如此龐大的軍力,並放棄了大部分武器,只保留了最新的裝備。

俄羅斯海參崴,蘇聯太平洋艦隊廢棄的潛艇。

俄羅斯經濟在過去十多年裡一直停滯不前,但在本世紀頭十年中期開始復甦,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油價的飆升。現在,俄羅斯是世界第四大國防開支國。2017年時,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萬億美元,其中國防支出佔4.3%,這意味著莫斯科的戰爭機器將花費663億美元,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沙特阿拉伯(沒錯,沙特阿拉伯的國防開支超過了俄羅斯)。儘管俄羅斯依靠徵兵制來降低人員成本,但國防預算仍然要在陸軍、空軍、海軍和國家核威懾力量之間進行“艱難”分配。

一枚布拉瓦彈道導彈從北風之神級潛艇上發射

在蘇聯解體近30年後的今天,俄羅斯仍然主要依賴前蘇聯時代的船隻。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曾多次遭遇機械故障,講道理應該早就退役,但俄羅斯還需要它來充門面。自1991年以來,俄羅斯一直沒有建造新巡洋艦,依靠的是令人印象深刻但年事已高的基洛夫巡洋艦,它們是該國主要的水面作戰艦艇。同樣,大多數俄羅斯潛艇艦隊仍然由前蘇聯潛艇,比如德爾塔彈道導彈潛艇,奧斯卡級核潛艇,和阿庫拉、塞拉、維克多、基洛級潛艇。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拖著濃濃的黑煙,於2016年10月最後一次穿越英吉利海峽。

俄羅斯在歷史上一直是陸上強國,但蘇聯與美國的競爭需要一支龐大的艦隊來應付美國海軍,與蘇聯在海外的共盟友建立實體聯繫,並保護該國擁有核武器的潛艇艦隊。蘇聯時期的海軍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這三項任務,但今天,這些成就已成為遙遠的記憶。俄羅斯顯然已經放棄了任何與美國海軍保持“同步”的信心,並在保護其海上核威懾力量的同時,竭力派遣一支老化的艦隊援助他們的盟友(如敘利亞)。

俄羅斯海軍的衰落不只是軍艦數量減少的問題,還有工業和基礎設施的衰落。俄羅斯甚至不能為軍艦製造大型發動機,幾艘在建的俄羅斯軍艦目前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因為它們正在等待從烏克蘭訂購的燃氣輪機發動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烏克蘭的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兩國之間的戰爭意味著這些船隻可能需要數年後才能下水。

2018年底,日本建造的漂浮幹船塢PD-50在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離開時發生事故,導致俄羅斯沒有地方建造大型戰艦。

俄羅斯把海軍資源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務上,保護其潛艇核威懾力量。俄羅斯潛艇發射的核武器是該國對核攻擊的終極威懾力量,部分專家認為,截至2019年,俄羅斯海軍擁有810枚核武器。俄羅斯已經花了相當多的錢來維持其潛艇的威懾能力,發展布拉瓦核導彈和新型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潛艇。儘管如此,前蘇聯潛艇的老化意味著到2030年,俄羅斯的導彈潛艇數量預計只有現在的一半。

俄羅斯在水面艦艇上的開支僅限於小型但裝備精良的護衛艦和用於沿海任務的巡邏艇。俄羅斯一再聲稱將建造數量驚人的新軍艦,其中最主要的是23000E型核動力超級航母和新核動力巡洋艦。據稱,這兩艘船都處於設計和開發階段,但如果沒有軍費開支的大幅增加(以及建造自己的船舶渦輪機的技術),很難想象俄羅斯能建造出數量可觀的這兩艘船,所以近期俄羅斯又搬出了四萬噸級航母。

俄羅斯計劃建造的23000E號航空母艦的比例模型。

不過到最後,俄羅斯海軍仍將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俄羅斯的彈道導彈潛艇仍能各自攜帶數十枚遠程核武器。俄羅斯準備建造32枚新的波塞冬核魚雷,它可以輕而易舉摧毀敵人的海岸線。但是俄羅斯在近幾十年再也不會擁有蘇聯那樣的海軍實力,北約和俄羅斯的許多其他鄰國可能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而現實中的俄羅斯海軍也正在從一支全球性的遠洋力量轉變為一支地區性的近海海軍。

我是軍武奇兵,歡迎您的交流與觀點,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戰武奇兵


海軍,對任何一個希望成為世界大國、強國的國家來說否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時,海軍的裝備,特別是大型水面艦只比如航空母艦、巡洋艦等等又是燒錢的機器。

因此,曾經不可一世、有著三百多年曆史的俄羅斯海軍在蘇聯解體後遭到了沉重打擊,幾乎陷入了滅頂之災;因此,說“俄羅斯海軍力量已經日落西山是恰如其分的:

比如,由於資金以及技術方面的原因,俄羅斯國防部決定報廢幾艘赫赫有名的俄羅斯海軍艦隻:

1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按照計劃俄羅斯將為拆解這幾條核動力艦艇撥款約34.5億盧布(約3.6億人民幣),其中兩條基洛夫級的拆解工作需耗資7.5億盧布。

基洛夫級巡洋艦是蘇聯海軍建造過的最強大的水面艦艇,滿載排水量超過2萬噸,也是目前除核動力航母外唯一還在服役的核動力水面艦艇。

從1973年到1996年共建四艘,但目前僅有四號艦“彼得大帝”號仍在服役,其餘三艦都處於封存或者待拆解的狀態。

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2002年宣佈退役後,就一直被遺棄在北德文斯克,二號艦“拉扎耶夫海軍上將”上世紀90年代中旬宣佈被封存。

2014年,“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進入太平洋艦隊第30船舶修理廠進行維修,但在拆除部分設備後就陷入停工狀態,至今未完工。

所以說,以俄羅斯每年不足40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開支要來維持一支龐大的海軍力量是非常困難的;而由於技術力量和造船廠與烏克蘭的切割更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閒看秋風999


“俄羅斯海軍力量是否已日落西山?”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客觀看待,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俄羅斯海軍確實大不如從前,說日落西山也是可以的。但是在目前海軍數量整體較低迷的現在,俄羅斯海軍力量還是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

我們從頭來看一下俄羅斯海軍力量。俄羅斯目前的海軍組成部分一共有四個主要部分: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裡海艦隊規模很小)剩餘組成部分還有:海軍航空兵,海軍步兵(也就是海軍陸戰隊),岸防炮兵。
俄羅斯如今的太平洋艦隊(一部分)


然後我們來細數一下,俄羅斯海軍艦艇力量:航空母艦1艘(正在大修),巡洋艦4艘,驅逐艦13艘(其中一艘處於永久維護狀態),護衛艦13艘(另有11艘建造中),核潛艇48艘(另有10艘在建),常規潛艇17艘(另有4艘在建)。

我們再來看一下簡單的看一下蘇聯海軍的力量:航空母艦6艘,戰鬥巡洋艦3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45艘,護衛艦113艘。

僅僅是到這裡,我們就已經可以看出現在的俄羅斯海軍和蘇聯海軍的差距。儘管蘇聯海軍的航母數量有些水分(蘇聯的航母準確的來說是載機巡洋艦,攜帶了大量的防空和反艦武器,這個思路也直接影響了後續的航母製造,包括當今的遼寧艦),但是本質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儘管是蘇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但是其上依然有很多反艦武器,區別於常規航母

這樣來看的話,說俄羅斯的海軍力量日落西山也是可以的,畢竟相比之前退後太多了。

但是目前全世界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其他國家的海軍規模都在下降。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俄羅斯的海軍規模持續下降不是特例。

我舉個例子,英國皇家海軍在一戰二戰時期是相當強大的海軍,即使是在戰後也保存了相當強大的力量。

第一艘伊麗莎白級已於2017年服役,並且搭載F-35B戰鬥機,兩支由F-35組成的航母艦隊威懾能力很強

但是現在我們來看一下英國皇家海軍的艦艇數量航空母艦1艘(另一艘在建),驅逐艦6艘,護衛艦13艘,核潛艇10艘,兩棲突擊艦2艘。拋去掃雷艇,巡邏艇等小型艦艇,曾經的皇家海軍單論數量的話也就這些了。

所以說俄羅斯海軍力量的確大不如從前,但是這種情況也是比較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