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告別了大唐盛世,迎來了短暫的五代十國時期。

如果讓大家完整的說出五代十國具體有哪些國家,很多人是答不上來的。但是,說到南唐,卻是無人不知。只因南唐出了千古第一詞帝——李煜!

南唐為李昪在江南建立的一個國家,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39年。南唐以文治國,三位君主都熱愛文藝。在皇帝尊崇文人的國度,南唐成為了當時文化空前繁榮的國家。

在南唐,除了李璟、李煜二主外,臣子中還有大名鼎鼎的馮延巳。他們的詞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日後宋詞的繁榮。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南唐的詞多寫風花雪月。李璟、馮延巳,加上亡國之前的李煜,詞風都極其柔靡。感情真摯,風格清新。

在春天這個浪漫的季節,恰巧南唐君臣三人都吟詠過春日。今天,我們就選取他們三人的關於春天的三首詞,來進行一場pk,看看誰的意境更好,更動人,更讓人心生嚮往!

李璟《攤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譯文:捲起珍珠做的簾子,掛上簾鉤,在高樓上遠望的我和從前一樣,愁緒依然深鎖。風裡的落花那麼憔悴,誰是它的主人呢?這使我越想越加茫然。

信使不曾捎來遠方行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讓我想起凝結的憂愁。我回頭眺望暮色裡的三峽,看江水從天而降,浩蕩奔流。

這首詞以思婦的口吻抒發了與愛人相隔的惆悵。藉著春日的落花流水,抒發了自己了春愁。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深度品評:

一、人物形象:卷珠簾,望遠方的佳人形象

這位女子在春日獨立登樓,捲起珠簾,望向遠方。

以貴婦形象起頭,這首詞的開頭就很符合春閨詞。

二、風景基調:落花定悲傷

一句“風裡落花誰是主”,將落花的飄零感和無奈感展露無遺,定了全詞悲傷的基調。

“思悠悠”三個字,不僅讓憂傷彷彿變得可以量化,也引出了下闋的思考。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三、典故反用

青鳥傳信、丁香結,本來是美好的典故。在這裡,“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全都是徒勞。深化了思婦的無奈之感。

四、結尾轉場

結尾,突然一個轉身,一個回首,將愁緒從前往後的連接了起來,讓人陷入不可挽回的無奈之中。意境突然變得悠遠。

李璟的這首詞,雖說是寫春天。但是除了春日的落花、春日丁香和雨,就沒什麼寫風景的了。這首詞中,春天的風景於他而言不過是一個宣洩情感的切入點。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為什麼落花流水會引發李璟如此大的憂傷呢?

孟子說:“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詞也是一樣的。讀詞時,要由表及裡,根據自己的切身經歷去揣測作者的本意。

一般情況,知人才能論事。我們要了解李璟寫這首詞時候的背景與心情。

他寫這首詞的時候,正當南唐受到後周政治的威脅、無法緩解之時。這份國仇,對於李璟而言太重了,他卻無力迴天。

結果很顯然,李璟去皇帝尊號,稱江南國主,並向後周稱臣。

其實李璟的這首詞,用他兒子李煜的一句詞就能概括。那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總體評分如下:

  • 選題:三顆星。借景抒情,用思婦的口吻來抒自己之情,十分普通。
  • 意象:五顆星。落花、青鳥、丁香結。這些意象將愁緒與無奈抒發的淋漓盡致,十分恰當,絕妙。
  • 意境:四顆星。雖是寫春景春愁,但是一句“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瞬間波瀾壯闊。
  • 情感:五顆星。憂傷惆悵中,還表達出了獨力難支,彷徨無助的感覺,令人不免為之動容。

馮延巳《鵲踏枝》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莫。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裡無尋處。

譯文:這幾天,他象流雲飄哪裡?忘了回家,不顧芳春將逝去。寒食路上長滿了野草閒花。他車馬又在誰家樹上系?

淚眼倚樓不斷自言語,雙燕飛來,路上可與他相遇?紛亂春愁如柳絮,夢中到哪尋他去?

這首詞也是寫一個思婦,他用清麗的語言,刻畫出了一個愛怨交織的閨中小婦人形象。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深度品評

一、人物形象:暮春時節思念夫君的小婦人

這位婦人可以說是一個極度思春的小女人。她在美好的春季,想要丈夫回來與自己成雙入對。她不知道他在哪裡,但是哪怕是夢裡,她也想找到她。

二、經典三問

  1. 你去哪兒了?
  2. 你現在具體在哪兒,車停在誰家門口?(這裡懷疑愛人移情別戀)
  3. 燕子歸來時,我們會相見嗎?

三個問題,將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女子刻畫的入木三分。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三、自言自語

獨立立在樓上,淚眼婆娑,還自言自語,問自己的愛人能不能馬上回來。

四、虛實結合、借景抒情

看著春日的柳絮,感情也如柳絮一般翻飛了起來。又寫到了“夢裡無處尋”,虛實結合,將思念郎君和尋朗無處的無奈刻畫了出來。

這首詞,寫的纏綿悱惻,十分糾結。

這位思婦讓人不禁想到了鮑照曾經寫的“願逐明月入君懷。入君懷。結君佩。怨君恨君恃君愛。”

女子在春意盎然,百花齊放,柳絮紛飛,燕子即將歸來的寒食之際,看著美景思念起了自己的丈夫。

可是她不知道丈夫在哪裡,又將於何時歸來。她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有什麼外遇了。

她想他,愛他,念她,也恨他的不在。

這位思婦的感情很糾結,很複雜。有尋尋覓覓,又有怨懟。正好與美好的春景相反。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總體評分:

  • 選題:三顆星。思婦口吻的閨怨詞,較為普通。
  • 意象:四顆星。行雲、雙燕、柳絮等。描摹春景的同時,借景抒發自己的情如飛絮般凌亂。
  • 意境:四顆星。清新婉轉。
  • 情感:三顆星。雖然細膩,但是隻是抒發了一些思婦的小情小調。

特別說明:這首詞見於馮延巳《陽春集》,也出現在歐陽修的《六一詞》。但是風格極其纏綿悱惻,更近馮延巳,所以本文以馮延巳論。

李煜《漁父》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這首詞就不必翻譯了,就是字面意思。描繪了一個迎著春風乘著舟,帶著魚線、魚鉤和酒,經過繁花滿地的江渚,在萬頃碧波的江上得到了自由的漁父形象。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深度品評:

這首詞超級簡單,都是大白話。但是卻用最簡單的語言,引發了大眾的共鳴。

這首詞有一個最大的不可思議就是:一代君主,夢想是做一個漁父。

一、李煜為何不愛帝王位

李煜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南唐的太子為李璟長子。所以李煜本來就沒想過當皇帝,他志在山水,無意爭位。他不問政事自號“鍾隱”、“鍾峰隱者”、“蓮峰居士”等等。一看就是個富貴閒人。

所以,《漁父》無疑是李煜前期的代表作。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二、愛漁父的本質是愛自由

李煜是一個純粹的文人。李璟雖然文氣十足,但也是有政績在的,比如滅了南楚。但是李煜對政事有點一竅不通。

他的本意沒有當皇帝,他也確實沒把自己往那方面培養。從一開始,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閒散富貴的王子而已。

在春日,他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像漁父一樣去江上看看風景、釣釣魚、喝酒醉一回。他喜歡浪漫!喜歡自由!

南唐作詞天團的春日pk,李煜《漁父》完爆李璟、馮延巳

三、言淺意深,引發共鳴

表面上李煜寫的是一個自由自在的漁父,引發了大家嚮往自由的共鳴。但是他還有更深的一層意思在。那就是他本人認為從政治鬥爭中解脫出來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李煜對自己是有很大的擔心的。因為他的相貌是重瞳,歷史上帝王總是異相。項羽就和他一樣是重瞳。所以,李煜容易遭人忌憚,他很惶恐。

總體評分:

  • 選題:五顆星。以漁父為切入點,自由、浪漫、高級。
  • 意象:五顆星。春風、舟、繭縷、輕鉤、酒等等。句句有意象,組成了一幅專屬於漁父的浪漫圖景。
  • 意境:五顆星。憧憬自由,意境高遠,令人心生嚮往。
  • 情感:五顆星。熱愛自由、熱愛生活,代入感強。

小結

對於上述的三首寫在春天的詞,評分僅代表我的個人意見。

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充滿了朝氣、希望和生命力。在春天,置身於吒紫嫣紅間,沐浴春風和暖陽,感受大地久違的生機,每個人都會心生感動。

在春日,李璟望江之時,生出了春愁。於他而言,春天是落花無主,春恨難消。

在春日,馮延巳筆下是一個愛怨交織的女子。於他而言,春天是思念,是怨懟,是用來寄託愛情的。

而李煜的春天,是寫給嚮往自由的自己的。他的春天,是花、是酒、是碧波、是自由!

所以,在這一場春日的pk中,南唐三才子,勝出的是熱愛自由、熱愛生活的李煜!

春色如許,願每個人都在春季找到快樂,而不是陷於感傷!願每個人,都不要辜負這久違的春光。

走出去,踏青也好,賞花也好,開心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