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錢幣四爪龍有什麼說法?

用戶2062000315739大


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善於變化,能興雲作雨,利於萬物的神異動物。

龍又有許多種類,有鱗者稱為蛟龍、有翼者稱為應龍、有角者稱為虯龍、無角者稱為螭龍、未昇天者稱為蟠龍、好水者稱為蜻龍、好火者稱為火龍、善吼者稱為鳴龍、好鬥者稱為蜥龍等。

龍是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龍是偉大中華民族的象徵,並視其為神物予以崇拜,龍的形象應用範圍亦極為廣泛。

在我國古代錢幣上,早在漢武帝時期的“白金三品”,就鑄有龍的圖形,其後的宋元明代,也有少部分流通幣上鑄有龍紋。特別是在歷代花錢上,龍的圖形則更多。

在清代末期光緒、宣統年間所鑄的銀、銅元,其背面大多鑄有龍的圖像。粗眼一看都是龍紋圖案,但仔細一瞧,龍的圖案卻是千姿百態,不同幣種上的龍紋,有著明顯的區別。

這些龍,有盤臥著的蟠龍,有鱗光閃閃的蛟龍,有雙角翹起的虯龍,也有從水中躍起的蜻龍等。具體在龍身上,更是千變萬化,有像蹲坐著的,俗稱坐龍;有作站立之狀,則是立龍;

有的龍下方有水波紋,稱為水龍;而無水紋則是旱龍;有在雲間盤繞的叫雲龍;

有空中飛騰之勢的稱為飛龍;因龍紋外鑄有珠圈的稱為珠圈龍;

有龍鬚較長的稱為長鬚龍;龍鬚稍短直的為短鬚龍;因龍身作反S狀,

有異於通常的正S形,稱為反龍;因龍尾特別肥大的叫大尾龍;因龍鬚向左右作彎曲狀的叫曲須龍;因龍形作遊動之狀的稱作為游龍,

還有駝背龍、掃帚龍、大頭龍、四爪龍、五爪龍的,也有以錢局名而稱為新疆龍、江南龍、閩關龍、己字龍等等,真是五花八門。

而這些龍紋的名稱,在收藏界已成了這些銀、銅元的專用名詞。

根據這一情況,古錢幣收藏愛好者在收集清末這些有龍紋的銀、銅元時,要仔細觀察鑑別幣上龍的圖案。同一幣種,由於龍的圖像異樣而價格懸殊。

比如宣統三年(1911年)所鑄的“大清銀幣”,製作精美,受人青睞。因版別不同,其幣上的蟠龍圖像有長鬚龍、短鬚龍、曲須龍、反龍、大尾龍等七種不同版別(長鬚龍和曲須龍各有兩種版別),其中以短鬚龍和反龍最為罕見,是清代銀幣中極為難得的珍品,因而價格昂貴。

而其他版別的“大清銀幣”,存世量較豐,市價平平。同樣,在其他幣種方面,也存在著“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情況。如光緒年間所鑄的銅元(俗稱銅板),其飛龍圖及水龍圖都是銅元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爪並能興風作雨的神異動物。千百年來,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受到億萬龍的傳人頂禮膜拜。

龍的藝術形象,成為我國傳統裝飾的重要題材,在從古至今的許多建築、器物上都留下了不朽的造型。在作為財富象徵的錢幣上也可以尋覓到龍的蹤跡。

早在西漢時期,就已出現鑄有龍紋的流通貨幣。據《史記》等典籍記載,漢武帝時用銀錫合金鑄造白金幣,有三品,其中一品圓形,上鐫龍紋,值銅錢三千。存世有一種五銖錢,面文“五銖”,背面有四龍相逐圖案,形象生動。唐宋以後,厭勝錢上也常有龍紋出現。

元代鑄有“大元國寶”錢,背面就有飛龍紋飾,清代有種“咸豐元寶”大錢,錢背鑄有飛龍戲珠圖案,間飾以雲紋,雕刻精細,栩栩如生。

至清代晚期,龍紋作為錢幣圖案頻繁出現。清光緒年間開始鑄造的銀元、銅元背面都鐫刻有龍紋圖飾。

龍圖形態多樣,變化多端。以龍的姿態區分,有坐龍(呈蹲坐狀的龍,最為多見)、立龍(呈站立之態的龍)、游龍、飛龍(長有翼翅呈飛翔之勢的龍)等;

根據龍鬚的變化,可區分為長鬚龍、短鬚龍、曲須龍等,此外還有水龍、方龍、反龍、長尾龍、駝背龍、蟠龍、蛟龍等各具姿態的龍紋圖案,令人目不暇。








碌碌無為791


清代錢幣以光緒元寶來說,上面的龍是舞爪龍。

明代瓷器上的龍多為四爪龍居多。

如有更多願聞其詳。




易經堂


遠古時期,人們敬畏自然,崇拜神力,於是挖空心思想象著有一個能夠呼風喚雨,法力無邊的神靈來救世普生、懲惡揚善。於是龍應運而生。並且有了標準形態,即;兩個杈角,蛇身,四足,每足五爪,有鱗,有很大的腥味。從此後,這種理想中的空靈,在人們的心目既神秘又神聖。隨著社會的發展,龍也在不斷地演變。傳說黃帝姬軒轅的圖騰為龍,所以出現了應龍助黃帝戰勝了蚩尤的故事。後來,龍代表的是一種力量,併成了皇帝的專利品。

清朝宣統年間開始,鑄造的錢幣上鑄有龍圖,多為四爪龍。清代四爪龍錢幣以宣統年間所鑄的“大清銀幣”為最優,製作十分精美,其幣上的蟠龍圖像有長鬚四爪龍、短鬚四爪龍、曲須四爪龍、反四爪龍、大尾四爪龍等七種不同的版別(長鬚四爪龍和曲須四爪龍各有兩種版別),其中短鬚四爪龍和反四爪龍,是清代錢幣鑄造中的極品。

清代錢幣四爪龍有什麼說法?封建社會帝王的龍圖是非常有講究的。皇帝穿的衣服上面繡著的是五爪金龍,即龍袍,它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和皇權。清代王公大臣獲賞皇帝賜穿的四團龍補朝服所繡的龍為五爪,但能夠得這種恩遇的人少之又少,清廷三百年,總共才73人獲賜,而且,使用範圍有著嚴格的限制,衣服款式也有具體的規定。一般情況下,高等級官員穿的衣服繡的是四爪蟒,即蟒袍。清代《大清會典》第四十六條、四十七條對使用五爪龍、四爪蟒圖案有著明確的規定。

張之洞加工製造銀、銅錢幣鑄上龍圖的原因:1、以西方錢幣的版式為基礎,充分凸現中國色彩;2、象徵著國家經濟命脈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一般情況下龍為皇帝的專屬,為了兩兩相顧,張之洞決定鑄在錢幣上的龍少一腳趾,以四爪龍作為錢幣的圖案。

這就清代錢幣四爪龍的說法。


秋暮煙雨


清代錢幣四爪龍?自張之洞在督港鑄發我國第一版銀元以來,商民樂用,成效顯著從此,各省紛紛效仿此法,開鑄銀元,都是從廣東錢局鑄:光緒元寶:為範本。錢幣的發行是代表國家財政部門,在封建社會的清代,皇權是不可挑戰的,五爪為龍,四爪是蟒。只有五爪金龍才能代表至高無尚的皇權,在錢幣上是不可能出現四爪蟒的。在明清,只有在一品大臣或皇親國戚或皇子龍孫的袍服上,有可能出現四爪蟒蛇圖案。還有在民窯瓷器上的紋飾上出現四爪蟒圖案。錢幣上是不會出現四爪蟒的,錢幣的發行是要經過朝廷有關代表皇權部門嚴格審核,各部,省要按中央錢式式,錢樣製造樣錢呈報批淮後方可鑄發,故不會出現違規違制鑄發四爪蟒的錢幣。個人認識僅供參考,謝謝編輯!!











老羅194763


這是幾瓜龍?



55691


四爪龍是蟒。源於明、清時代的"蟒衣"。明代"蟒衣"本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賜服"。至清代,"蟒衣"則列為"吉服",凡文武百官,皆襯在補褂內穿用。衣上的蟒紋與龍紋相似,只少一爪(趾)”,所以,把四爪龍稱為"蟒",遂名曰"蟒衣"。

關於蟒、龍的區別,歷來沒有明確的答案。《大清會典》中凡五爪龍緞立龍緞團補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頒賜五爪(趾)”龍緞立龍緞,應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為龍,四爪(趾)”為蟒的結論。


玉壺香茗


沒見過!應該是臆品吧。


謝際勝


五爪龍,四爪蟒。

《大清會典》卷四十六:親王繡五爪金龍四團:前後正龍,兩肩行龍;郡王,繡五爪行龍四團;貝勒繡四爪正蟒前後各一團;貝子、固倫額駙、公、侯、伯前後四爪正蟒方。

《大清會典》卷四十七:蟒袍,親王、郡王,通繡九蟒。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額駙、奉國將軍、一等侍衛,皆九蟒四爪。文武四五六品官、奉恩將軍、縣君額駙、二等侍衛以下,八蟒四爪。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官,五蟒四爪。 但是實際操作上,就蟒袍龍袍而言,在清代如果要分清龍/蟒,要看是誰所穿的。清代也有賜“五爪蟒緞”的例子。因此也會有“五爪蟒”“四爪龍”說法。\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