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育兒陷阱”這回事?

陷入到完全的貧窮陷阱當中,你根本無法自拔。

那麼,育兒有沒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狀況?就是我們現在有育兒差距,家庭條件好的家庭,可以請家庭教師,可以花很多的錢,可以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

慢慢地形成的育兒差距變得越來越大。然後最終有沒有可能會變成育兒的陷阱?這個是一個警示,就是完全有可能的。

為什麼導致育兒陷阱出現?這很有可能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可能的原因:藍領工人往往是單調的。就是他們的工作往往是單調的,而“敢於質疑”的思想,只會成為這種職業的障礙。

因此,期望子女也成為藍領的父母,可能沒有多少動力去使用一種強調推理和討論的教養方式,也就是權威型教養方式,而是轉向權威、不容置疑的專斷型教養方式。

這就是父母的眼界,決定了他的教養方式。從小到大,父母覺得在班組當中我能夠受重視。就是因為我聽話。所以,孩子也得學著聽話。

這種價值觀的傳遞,導致他們根本就不願意去學習權威型的教養方式,不願意聽孩子講話,也不願意溝通。他們覺得聽話就行,所以這是第一個原因,是來自於意識層面的,並不是金錢層面的。

真的有“育兒陷阱”這回事?

第二個可能的原因:是差異不是源於目標或期望,而是源於父母面臨的約束。

其中一個限制因素是來自於,不同經濟背景的父母實施不同教養的方式,可能會完全不同。就是第一個是觀念,第二個是錢。就是你沒有那麼多的錢,你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陪孩子。

真的有“育兒陷阱”這回事?

真的有“育兒陷阱”這回事?

第三個可能的原因:即家庭之外的更寬泛的孩子的成長環境。

長期以來,教育研究者們認識到了同伴的重要性。孩子能夠從彼此身上學到很多。有抱負的孩子,周圍也同樣是這樣的孩子。那麼,他們可能會表現得更好。

就是居住也逐漸地分開了,上的學校也逐漸地分開了,從而導致最後孩子們的生活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大家在拼了命地去選學區房,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這些都有可能會導致育兒陷阱。

您覺得自己的家庭教育存在“育兒陷阱”嗎?

真的有“育兒陷阱”這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