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打底,造血自救!澳洲疫情之下,小企業打響保衛戰!

閱讀導航

  • 前 言
  • 線上的咖啡店
  • 轉行的鮮花店
  • 會走路的書
  • 隔離的短租
  • 善心的居民
  • 希望所在


前 言

雖然很不情願,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還是宣佈了第二輪的封閉舉措。

自3月25日起,更多的商鋪被強制性關閉,成千上萬的人面臨失業。

然而,在一片慘淡之中,不少小企業開始另闢蹊徑,目的不在掙錢,旨在保住自己的員工,留住自己的生意。

其中,從未做過外賣的名咖啡館緊急啟動了線上服務;受婚喪嫁娶限制影響,沒了收入來源的鮮花店暫時轉行送起了生鮮;沒了遊客的短租公司開始迎合需要隔離的客戶;人流越來越少的書店開始了自行車送書……

作為對自己中意小店的支持,不少華人和當地居民開始在社媒、通過眾籌等多種方式伸出援手。

可以說,在這場疫情中,小企業並不孤單。

1

線上的咖啡店

普里西拉·威廉姆斯(Priscilla Williams,下文簡稱: 西拉)是悉尼一家咖啡館的老闆。

政策打底,造血自救!澳洲疫情之下,小企業打響保衛戰!


在政府宣佈關閉餐廳,只允許提供外賣服務之後,這家咖啡館已經啟動了送貨上門服務。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西拉笑了笑。她說,幾周前,自己還是堅定的到店消費主義者,因為總覺得外賣會有失咖啡和食品的口感。

同時,西拉也表示,疫情期間繼續營業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原本打算關店。但是,關店也意味著店內十多名員工一下子會失業。

於是,和其它咖啡館一樣,西拉的咖啡館也推出了“無接觸式”送餐服務。客戶線上/打電話下單,員工送貨,可以按好門鈴後離開,全程無需人員的密切接觸。

西拉說:“我們實際上並不是為了從中牟利,我們只是想讓員工就業。”

2

轉行的鮮花店

眼下,澳大利亞居民對鮮花的需求並不旺盛。

政策打底,造血自救!澳洲疫情之下,小企業打響保衛戰!

特別是澳大利亞總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宣佈了新一輪有關婚喪嫁娶活動的限制,鮮花店也就等同於失去了最大的收入來源。

根據最新的抗疫規定,婚禮只允許5個人參加,包括新娘新郎和見證人;葬禮只能有10個人參加。

另外,大型家族聚會也被禁止,包括生日宴會以及燒烤等。

墨爾本花店店主兼種植商維多利亞·懷特勞(Victoria Whitelaw,以下簡稱:維亞)說道:“一覺醒來,我發現我失去了所有的客戶,我手下的23名全職僱員怎麼辦?”

迫於生計,維亞和他的工人開始轉向了生鮮外送服務。

類似於中國的微商,維亞利用Facebook社交賬號發佈消息,給下單的客戶提供代買服務。

“我們的Facebook頁面已經有4萬次的點擊瀏覽量。”

每天,他們將從墨爾本市場和其它商戶處購買的水果和蔬菜裝箱,然後送達至客戶處。同樣,全程採用無接觸式服務。

維亞說道:“我們一直會堅持下去,等待這場疫情過去。”


3

會走路的書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待在家裡,位於亞拉維爾(Yarraville)的太陽書店(Sun Bookshop)開始轉向自行車送書服務。

人們通過打電話訂購併付款,或者通過在線下單訂購,書籍一般會由工作人員在當天交付。

書店老闆黛布·福特(Deb Force)說,當自己發現客流量明顯減少之後,自己便不得不開始坐下來思考,另尋出路。

她說:“我想讓店內僱傭的臨時工仍然能夠找到工作。這份收入對於他們來說很重要。”

“所以我想,人們可以通過在線下單,如果由於各種原因(例如隔離期間)無法上書店來取書,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送書服務。”

“工作人員會敲門,放在門口,然後走開。”

黛布說,當地的居民已經接受了這樣的服務。並且在接到客戶下單之後,如果工作人員忙不過來,一些當地人也會自告奮勇去幫助送貨。

4

隔離的短租

在這場疫情當中,活動、展會相關服務的小企業也屬於“重災區”。

自多個國家/地區實施封鎖,聯邦政府於3月15日宣佈針對所有入境人士實施強制隔離14天以來,短租公司Beyond a Room的訂單被陸續取消。

政策打底,造血自救!澳洲疫情之下,小企業打響保衛戰!

負責人林頓•伍德(Linton Wood)說:“受疫情限制舉措影響,所有前來參會的商務旅客行程、參加足球等賽事活動的人員行程都已取消,並且我們必須向這些旅客提供全額退款。”

為了生存,公司八名員工開始行動起來,推出了面向需要隔離人員的全方面服務。

伍德說:“有一部分客戶剛剛從海外回來,他們又不想回家導致家人面臨風險,但是又需要一個地方進行隔離。於是,針對這部分客戶,我們推出了隔離房的服務。”

“服務期間,我們還向他們提供無限量的WiFi、Netflix、食品配送服務。”

“如果實在無聊,我們還提供遊戲機等其他娛樂設備。”

“我們的目標就是確保這些來自海外的人有住處,同時又不必外出就餐,讓社區面臨風險。”

據其介紹,目前已經有大約10人已經預定了此類服務。

伍德先生說:“我們在創新,並盡我們所能維持生計。”


5

善心的居民

在澳大利亞的很多社區,小企業一般都依賴常客的收入來支付員工的工資、店鋪租金、以及養家餬口。

政策打底,造血自救!澳洲疫情之下,小企業打響保衛戰!

就在很多小企業面臨巨大損失,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當地居民開始以自己的方式來為這些店家提供支持。

無論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華人,還是土生土長的澳人,他們都有自己特別中意的小店、咖啡館和美髮店。

迪肯商學院市場營銷副教授尼古拉·羅伯斯頓(Nichola Roberston)表示,一些客戶非常熱衷於幫助當地的商店。不少人正在設置眾籌網頁以幫助這些商店正常運營。

他說:“作為客戶,我真的認同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有意義的舉措來幫助那些需要它的人。”

此外,一部分消費者還通過提前購買購物券、禮品卡的方式來幫助這些商家。

另外,澳大利亞小企業委員會(Small Business Council of Australia,SBCA)也發出了明確的信號,您當地的商店需要您。

委員會發言人彼得·斯特朗說:“讓我們確保就像疫情沒有發生的樣子,去我們喜愛的商家消費,儘管消費的方式由線下轉到了線上。”

當然,不少消費者在這場疫情中可能也面臨困境,並打算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精打細算著生活。

但是,這也不妨礙支持自己喜歡的商家。

例如,在事情出錯時給與商家更多的理解。

彼得說道:“如果我們的預期的服務水平沒有達到,我們可以更加寬容,因為我們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時刻。”

“同時,給與商家一個好評也是一種支持,相當於讓商家知道您的確重視他們,希望他們繼續運營下去。”

一家禮品店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約翰·金(Johann Kim)說道,通過社媒轉發、關注可以幫助企業主在黑暗時期保持積極的態度。

他說:“知道別人真的在乎自己,這一點對於小企業主而言非常重要。”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負擔得起在自己喜歡的商家下單,但是當我們需要的時候,我們可以這麼做。”


6

希望所在

在澳大利亞,小企業不僅支撐著經濟增長,也是就業市場的中流砥柱。

政策打底,造血自救!澳洲疫情之下,小企業打響保衛戰!


當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還是財長的時候,他就說過:“小企業是澳大利亞的希望所在。”


數據顯示,澳大利亞擁有小企業210萬餘家,僱用的470萬人,佔所有在私營非金融部門就業人數的44%。


小企業不僅主導著澳大利亞的農業、房地產和建築業,而且在專業、科技、服務業和零售業方面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在這場疫情中,聯邦政府出臺了一攬子財政刺激計劃。小企業也是這些計劃的核心之一,包括即時註銷、免稅支付(最高25,000澳元)、學徒工工資補貼(50%)等等。

另外,四大銀行也提供了免除商家終端交易費、延期償還貸款等優惠服務。

環顧四周,小企業提供的服務早已佔據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咖啡館、鮮花店、書店、小型旅店、酒吧、美髮店……小企業幾乎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END


疫情總會過去。

正如,兩個月前,中國的武漢還是一片死氣沉沉的模樣;而今,武大的校園裡櫻花開的正盛,企業已經全面復工。

相信,在澳大利亞,經歷過疫情洗禮之後的小企業將煥發更多的生機。


https://www.abc.net.au/news/2020-03-24/coronavirus-hits-small-business-how-can-you-help/120777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