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藝校|巾幗英雄

清源藝校|巾幗英雄

楚城寒,暮色深,波瀾動,桃花面中帶鏗鏘,纖纖指下救蒼生。

春風起,楊柳青,愁心去,英姿巾幗史崢嶸,共迎暖陽續新夢。


清源藝校|巾幗英雄


女子本柔,遇戰則剛。據不完全統計,逆行在湖北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中,女性佔70%以上;忙碌在居民社區,測量體溫、送菜送飯的工作人員中,女性佔多數;記錄真相,用文字和畫面溫暖人心的新聞工作者中,女性身影比比皆是;在民警執勤現場、火神山工地、口罩生產一線、志願者隊伍中,也有“女漢子”們盤起長髮、擼起袖子……

是巾幗英雄,用生命守護生命。連續奮戰了18天后,徐輝倒下了。在抗疫一線的半個多月裡,任南京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治指揮部副組長和防治工作小組組長的徐輝,牽頭制定了應急預案,組建發熱門診醫療隊伍,設置隔離病房,籌集防控物資……連續多日高強度、超負荷的運轉擊垮了她的身體。與徐輝一樣,被追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的抗疫女英雄還有多位,她們的戰友來不及悲傷,唯有繼續戰鬥。

是巾幗英雄,用專業阻擋病魔。走出“紅區”重症監護室,脫下防護裝備,李蘭娟院士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壓痕。作為目前國內感染病學科唯一的女院士,73歲的李蘭娟披掛上陣,始終堅守在搶救危重病人的第一線。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託,1月18日,李蘭娟院士同鍾南山院士等前往武漢,幾天後,她向國家提出了武漢必須嚴格“封城”的建議。2月1日,李蘭娟帶領團隊再次馳援武漢,在商討診療方案、救治危重病人的前幾天,她每天只睡3個小時。正是她們的專業和嚴謹,阻擋了病魔肆虐的腳步。

是巾幗英雄,擦乾淚水奔赴一線。“寶貝,你不要哭,媽媽很快回來!”除夕夜,萬家團圓之時,一張紅衣小女孩淚別“迷彩媽媽”的照片迅速刷屏,媽媽幫女兒擦去淚水的那一幕,令無數人動容。這位“迷彩媽媽”是陸軍軍醫大學參謀吳婭利,她是除夕夜解放軍派出的3支醫療隊中的一員。雖然心中有不捨,眼中有牽掛,使命和擔當讓她們無畏逆行,奔赴一線。

是巾幗英雄,用溫暖堅定信心。武漢方艙醫院裡,“大白”笨重的舞姿不知鼓舞了多少患者,感動了多少網友。這位身穿防護服,與患者一起熱舞的醫生是來自新疆第二人民醫院的巴哈古麗·托勒恆。長時間穿著防護服,本就憋氣悶熱,跳起舞來更是大汗淋漓,“但我看到有些病人的情緒不高,希望用舞蹈的方式緩解他們的焦慮,向患者傳遞戰勝病魔的信心。”巴哈古麗·托勒恆的話語,讓人感受到醫者仁心,更感受到女性獨特的溫暖力量。

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巾幗英雄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社會的重託,守護國家的安寧,驅散疫情的陰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