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王國“N號房”|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堡壘您家有嗎

令人窒息的“N號房間”

“N號房間”相信是這周最讓人揪心的一個話題,雖然事件遠在韓國,但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一樣是氣的我胸口發悶、渾身發抖。心痛之餘,我在想:如果是我的女兒遭遇了這樣的事件,或者遭遇邪惡之人偷拍、威脅恐嚇,應該怎麼辦?

可能很多朋友會說,這種事離我們很遙遠。我們國家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當然相信我們國家,但陰暗的人哪裡都有,並不是某個地方特別就陰暗。當陰暗出現時,不管是對任何人都是一件完全承受不起的事情。

故事總有人們看不到的那一面。像是不透風的籬牆之後,陰暗中生長蔓延的青苔。

同時“N號房間”事件裡,更讓我揪心的是兇手慣用的手段並不能算是多高明。明明一開始是受害者的女孩們,卻因為被威脅會把裸照發給家人朋友而妥協,被迫成為犯罪組織的奴隸,最後越陷越深,甚至自殺。如果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告訴家長,可能事態就會不那麼糟。為什麼一切像魔咒一樣順著去發展呢?


偷拍王國“N號房”|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堡壘您家有嗎


青春期的孩子在網上的“性探索”

我回想起自己青春期的時候,那個時候QQ不叫QQ,叫做OICQ。大家也很喜歡在各種聊天室裡吹水聊天。

有一項關於青少年使用網絡論壇的研究,發現十幾歲的青春期的孩子,對和“性”相關的聊天室的討論是普通聊天室瀏覽量的兩倍。

和其他微信、微博等媒體渠道不同,聊天室是可以更加自主地投入到和性有關的事情當中去進行討論的。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交談當中會覺得自己的年齡、自己的性別、自己的一個地點等很多的私人信息都是會被隱藏或者調換的。

加之他們沒有什麼自我保護的意識,覺得自己一些信息放上去“反正也沒人知道是我”。


偷拍王國“N號房”|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堡壘您家有嗎

青春期的孩子,在尋求性方面的信息,同時也追求“性認同”。比方說,大家都會給自己起一些帶有區別“性意味”的暱稱。(比如女生的暱稱是“藍月亮”、以前還有什麼“兔兔雪兒”;男生的“花花公子”、“劍影碟心”)這些暱稱其實是帶有性別色彩,似乎想吸引異性一樣。

當然這並不代表著青春期的孩子就沉迷於性的世界,他們只是喜歡在聊天室的公共區,通過匿名的方式,發表言論。

這樣的方式他們感覺更安全,並且在追求自己對性的認同,同時認為可以避免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會遭遇到的暴露自己的危險。

然而他們並沒有想到,這竟然會成為壞人一步一步奴隸他們的手段。

偷拍王國“N號房”|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堡壘您家有嗎


“別人會怎麼看我?”

青春期的孩子,心智特點和其他階段的特點是很不一樣的。他們追求自主性,強烈希望有自己的隱私,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事情。當父母端著水果進來房間,想窺探孩子在幹什麼時,下次你可能發現孩子就把門上了鎖。

青春期的孩子,對一切外界的看法還極度敏感。“別人會怎麼看我?”簡直就是青春期孩子的座右銘。

偷拍王國“N號房”|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堡壘您家有嗎

“N號房間”事件受害者聊天截圖/ 來源網絡

當他們發現自己在虛擬的網絡聊天時的內容竟然被暴露出來的時候,他們顯得嫉妒的不安、恐懼、害怕甚至想死。那種感覺就像突然赤裸裸地站在光天化日之下,無所適從,生不如死。

尤其是如果家庭裡的父母一直是專制權威型的,平時也不願意去傾聽孩子的父母,那麼情況就比較糟糕了。

這些青春期的孩子很有可能為了免於家人的責罵,迫於“別人會怎麼看我”?“不這麼做我就完了”的種種壓力,加之衝動的荷爾蒙讓他們非常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就特別容易做出難以承受的後果。


孩子與父母安全的依戀關係是重要的後盾堡壘

說到底,孩子與父母之間安全的依戀關係才是避免這種事件最重要的因素。在孩子六歲之前,孩子與父母形成的依戀關係如何,很大程度決定了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的關係如何

我們知道一般來說依戀關係是孩子和主要的撫養者發展出來的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感。它是我們在另一個人/情感上保持親密關係的一種傾向。

比如說當一個孩子三歲進幼兒園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感覺到分離的焦慮。當他們感覺到危險的時候,就會傾向於求助於這個讓他們產生依戀的人。而和父母的良好的依戀關係,可以促進孩子和老師以及環境鏈接,相信新環境新老師是“安全”的。當他們能夠去信任的時候,孩子和新的老師建立起一種新的依戀關係,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去探索新事物。

而當孩子逐漸長大,父母和孩子之間安全的依戀關係同樣可以支持孩子,離開家庭,去到更廣闊的世界更加積極地互動。但孩子並不是完全脫離與父母的牽絆,而是像放風箏的過程一樣:風箏飛得再遠,也有線牽絆著。隨著風和環境的不同,我們有時候收線、有時候放線。連接孩子和父母的線,正是親子之間的依戀關係。

偷拍王國“N號房”|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堡壘您家有嗎

因此當他們在這個世界上遇到了困難、矛盾的時候,孩子會知道自己的父母會在自己的身後,不離不棄,並且一定會幫助他們。鳥兒在外飛,家總是避風的港灣。

就算全世界拋棄我,父母都會在身後拼盡全力的保護我。

這就是他們能夠積極去好世界互動探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堡壘。如果堡壘不復存在,那麼當他們在外遇到危險,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將會無所適從,容易被邪惡的勢力打敗。


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更加需要“積極聆聽”

想想我們平時如何與孩子溝通的?我們是隻希望看到他成功,受不了他一丁點的錯誤嗎?我們平時會認真聆聽他的想法嗎?還是隻是希望孩子按照我們說的去做?

青春期的孩子,親子關係將會得到再一次地重新調整。孩子會想要去爭取更多的自主性,在他們追求自主性的過程當中,衝突和權力鬥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對於父母來說,我們需要放下對孩子的專制,要有

一雙聆聽的耳朵,一雙觀察的雙眼

偷拍王國“N號房”|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堡壘您家有嗎

說教往往並不會有太多的效果。他們更加需要的是“積極聆聽”。只有看到孩子的情緒,我們才有可能跟孩子聊得下去。而通過溝通,我們才能夠更好地保護他們,幫助他們

那麼如何做到“積極聆聽”

呢?我們可以多多運用“我信息”(I message)的方法。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是不是這樣和孩子說話的:

  •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說話?!”
  • “你沒看到我在工作嗎?你在那敲打太吵了!”
  • “你再不好好讀書,以後就找不到工作了!”

這樣的溝通方式,慢慢的,孩子變得不再願意和我們交流了。說了又怎麼樣呢?父母並不能幫助,反而會責罵。因此我們可以將上面的“你信息”,轉換為“我信息”,我們可以這麼說:

  • “我看到你有些難過,感覺自己做不好,是嗎?”
  • “我正在看書工作,我看到你在敲打,聲音有點大。我在讀書的時候聲音太嘈雜,就很難專心了”
  • “我們早點把功課做完,就可以有時間做點其他的事了。”

通過“我信息”(I message),我們客觀地描述了孩子的行為,積極表達了的感受和期望。這樣做不僅讓孩子可以理解我們,我們同樣放低了姿態,給予孩子表達自己感受的機會。

客觀的陳述,會讓孩子感覺到我們是“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不上綱上線,那麼就能夠保證到孩子,在家庭以外更廣闊的地方探索時,如果遭遇到困難、威脅或恐嚇,可以更願意積極主動地和父母溝通。因為他們相信父母深愛著他,並一定會幫助他。



最後應該告訴孩子的事情:

如果接到威脅電話

首先就是保持鎮靜,我們可以馬上利用手機軟件將通話錄音下來。因為是當事人,所以我們的錄音是不違法的,它可以成為一個證據。現在很多人沒有這個意識,這是自我保護的第一步。我們也需要教孩子要有這樣的意識。


偷拍王國“N號房”|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堡壘您家有嗎


如果對方是通過文字進行威脅

文字也是有法律效應的,要隨時把聊天信息截圖保存好,儘可能多地去收集類似的證據和信息。

如果自己的不雅視頻信息已經被洩露出去了

遇到這種情況,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很擔心害怕。就像這次“n號房間”事件裡面一開始受害的只是一些女孩,但是因為怕被威脅,擔心自己的裸照會被髮給家人朋友,不得不妥協,被迫成為了犯罪組織的奴隸,所以越陷越深。

因此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保持鎮靜,立刻採取有效的措施:

如果這些資料是被上傳到一些雲盤的話,雲盤是會有管理中心或者是舉報的聯繫方式的。那麼可以找到相應的地方進行舉報。

舉報並且要求刪除視頻或信息,一般來說都會馬上得到處理,這可以有效切斷傳染源

如果視頻或者圖片是被上傳到了一些非法的黃色網站,同樣可以聯繫網絡警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網警。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聯繫網警的方式就是直接撥打110

偷拍王國“N號房”|保護孩子最重要的堡壘您家有嗎


一些加速報警進程的TIPs

如果我們知道對方地址的大概方位的話,可以去到他

相應的派出所管轄區域進行報警,因為這樣子進程會更快

但是如果不知道的話也沒有關係,因為現在是網絡社會,可以通過手機號碼,還有電子郵件帳號微信等等方式可以追查到對方的信息。

網站系統後臺也都有每個帳號的登錄時間和IP。這些IP都是公網註冊的,只要根據IP就能夠確定登錄者是在哪裡上網進行發佈。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正義的人,他們都可以幫助到我們。


最重要的,是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你,無論發生什麼,父母的愛是永恆不變的。

這個世界,雖然有惡人,但是光明不會被人埋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