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合資車企用海外淘汰車型或技術來糊弄國內消費者?

執著的德牧


合資車企海外淘汰車型或者技術引進國內,這樣的例子其實有很多。類似於換標車、20年前的三菱4G平臺發動機、 合資車型經典款以及國內外的平臺換車不換代。



那這些都屬於典型的因為國內市場迎合,並且相附庸的國內車企為了利益而不惜犧牲市場,而最終造成國內汽車技術曾經短暫的停滯

首先就是換標車型,將淘汰掉的平臺賣給國內車企,換個殼子重新售賣。雖然說老平臺也比較穩定,技術也說得過去,但是這種破罐子破摔,不堅持自主研發的態度最終還是害了國內車企。


其次20年前的三菱4g平臺發動機在國內一些小車企,10萬左右的車型上仍然能夠看見。那確實能夠節約一部分的發動機研發成本,但是這臺發動機的技術可以用非常老舊來形容,超過三年異響抖動就找上門了。

當然還有早期的同款車型換車不換平臺的現象,其重災區就在大眾的車型。在2010年之前的捷達車型,那就是屬於第2代到第3代的高爾夫產物,一直等到高爾夫更新到第6代,捷達才不得不推出自己的換代車型。


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