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實力?看門衛就知道了

許多年以前,我和王建國、趙大寶一起外出打工,在一所大學的擴建工地,我開挖掘機,建國和大寶負責搬磚。


休息的時候,我們三個坐在高高的土堆上面,看著眼前這所學校進進出出的人流。

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實力?看門衛就知道了


當時,正值春夏之交,校園裡,女生都穿著漂亮的小裙子,露著一截白白的大腿,在我們面前晃來晃去,讓人心神盪漾。
我清楚地記得,當時,趙大寶擦了一下流出來的口水,由衷的說:“我的理想,就是將來什麼都不用幹,每天就搬把椅子往那兒一坐,看著這些美女在我眼前走來走去。”
有志者,事竟成。後來,正如你們所知道的,他的夢想實現了,他成了這所學校的門衛。
1.
門衛怎麼了?
我知道,你們嘴上不說,可心裡多少還是有點兒看不起門衛對不對?不就是個看大門的嘛。
其實,門衛並不是看大門那麼簡單。
首先,門衛每天反覆問的三個問題:“你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讀過書的人都知道,這是最高深的哲學命題,許多哲學家研究了一輩子也沒有找到答案——但門衛可以。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門衛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不管是誰,不讓你進你就不能進,不讓你出你就不能出。

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實力?看門衛就知道了


比如學校規定,晚上7點以後禁止外出。有人偏不聽,還跟門衛吵:“我早產6個多星期,我想出去我媽都攔不住,你憑什麼攔我?”硬是翻牆出去了。
大寶默默記在心裡,到了晚上,那小子跟女朋友在外面吃完飯,費盡心機磨蹭到了11點,在大門口跟女朋友說:“你看你看,我沒騙你吧,已經關門了,回不去了,不如我們今晚就在賓館住一夜吧?”
女朋友頭一低,一臉嬌羞地說:“好吧。”
男的內心一陣狂喜,拉著女朋友剛要走,趙大寶從裡面一探頭:“那位男同學,進來吧,下次早點回來啊!”
說過多少次了,永遠不要小看任何一個門衛,你如果不尊重他,他有的是辦法對付你。
——你找誰?——馬冬梅。
——馬冬什麼?——馬冬梅。
——馬什麼梅?——馬冬梅。
——什麼冬梅?——行了大爺,我誰也不找了。
2.
所謂高手在民間,市井之地,從來都是臥虎藏龍。
春秋戰國時期,有錢人豢養門客蔚然成風,在當時,這也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徵,當時,大家還互相攀比,看誰養的門客多。


戰國財富排行榜前幾位,比如楚國的春申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齊國的孟嘗君等人,家裡門客都多達數千人。
這些門客平時都幹啥?
啥也不干我跟你講,每天就負責吃喝玩樂吹牛逼領工資,只有主人需要他們辦什麼事兒的時候,才給他們安排具體工作。
就這樣,還經常有門客嫌待遇不好。孟嘗君家裡有個叫馮諼的門客,一去就抱怨“食無魚”,接著抱怨“出無車”,最後又說老母無人贍養,三次彈劍而歌跟領導講條件要待遇,但孟嘗君並不見怪,逐一滿足他的所有要求。
你看,過去就是這麼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理論上,門客都是有一定學識或者各領域有一技之長的人,魏國的信陵君是魏王的兄弟,家財萬貫,號稱有門客三千。
門客中既有飽學之士,青年才俊,江湖黑道上的冷血殺手,也不乏販夫走卒之輩,人員成分極其複雜,但信陵君“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裡爭往歸之。”
這其中,也包括門衛。
有個叫侯贏的老頭兒,已經70多歲了,在大梁城,也就是今天的開封,看守城門。

如何判斷一個公司的實力?看門衛就知道了


雖說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一個70多歲的門衛老大爺能有什麼才能?如果真有本事,怎麼會混到這步田地?請這樣的人做門客有什麼用?
招聘會上,人力資源部所有人都說:“不可以。”
但信陵君堅持:“我覺得OK啦。”
手下人說:“我覺得......”
信陵君說:“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力排眾議,將早就過了退休年齡的門衛候贏聘為門客。
信陵君深信,沒有誰是一無是處完全沒用的,每個平凡小人物的身上都有他的閃光點,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發出耀眼的光芒。
3.
信陵君不但讓一個普通門衛進了公司,還對老侯極為恭敬。
話說有一天,信陵君在家裡宴請門客,酒菜齊備,三千多人坐好正準備開席,信陵君突然發現老侯沒來,就說:“大家稍等會兒,我去接個人。”然後親自駕車到大梁城門衛室去接侯贏。
老侯也不客氣,跟同事交接了一下工作,徑直上車坐在上座,招搖過市。
路上還對信陵君說:"我有個朋友叫朱亥,在街上賣肉呢,好幾天不見了,趁著有車,咱繞道去拜訪他一下吧?"
換作一般人,肯定說,改天吧,大家都等著咱倆回去開飯呢。
信陵君可不是一般人,說:“沒問題,不行叫上一塊兒吃飯。”
到了集市,老候把信陵君晾在一邊,獨自跟那個叫朱亥的屠夫朋友聊天,最近生意咋樣啊?豬肉啥價了?政府給減稅負了沒有啊?侃侃而談,旁若無人。
手下都看不過去了,一會兒一看錶,急得不行,可人家信陵君一點不著急,就站在一旁耐心等待。

眼看快一點了,幾千人飢腸轆轆坐在飯桌旁等著開席,心裡都琢磨:什麼重要人物啊,要讓信陵君親自去接,還讓這麼多人死等?
等到信陵君和侯贏回來,大家一看:臥槽,還以為是何方神聖,這不就是看大門的老侯嘛。
眾人一肚子怨氣,在下面議論紛紛,但信陵君絲毫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安排老侯坐在自己旁邊,親自為老侯夾菜敬酒,畢恭畢敬,待若上賓。
所有人都覺得,信陵君被這個老頭兒給忽悠了。
領導的智慧你永遠也無法超越,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這個看大門的老頭兒絕非等閒之輩。
公元前257年,秦國攻打趙國,大兵壓境,都城邯鄲危在旦夕,趙國向魏國緊急求救。
趙魏兩國本是盟國,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而且信陵君的姐姐嫁給了趙國平原君,兩國還是親戚關係,當然不能袖手旁觀。於是,魏王派將軍晉鄙率領十萬大軍去支援趙國。
秦王聽說後馬上遣使者警告魏王:“你少管閒事,不然等我打下趙國,接下來就打你。”
魏王害怕了,不敢得罪秦王,送信給晉鄙,讓他在兩國邊境駐紮,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趙國的平原君沒辦法,又派使者找信陵君,說你不救我可以,難道你自己姐姐的生死也不管了嗎?
信陵君進宮請求魏王救趙,魏王怕引火燒身,堅持讓晉鄙不要輕舉妄動。
這如何是好?
有問題找門客呀,平時養著你們幹啥用?就是在關鍵時候幫主人出主意想辦法呀。
門客中有學國際關係的,跟信陵君詳細分析了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出兵救趙的利害得失,吧啦吧啦講了一大通,最後的結論是:沒辦法。
有的門客沒有那麼高的理論水平,但有把子力氣,看信陵君有點生氣,就說,既然不能坐視不管,咱就自己組隊,至少去把咱姐給救回來呀。
於是,信陵君腦子一熱,拼湊了一百多輛戰車,親自帶隊,以志願軍的名義,抱著必死的決心,浩浩蕩蕩向趙國進發。
經過城門的時候,被門衛老侯攔住了:“糊塗!公子這是逞匹夫之勇以卵擊石啊,你那些門客出的什麼餿主意,這不是眼睜睜看著你去送死嗎?”
信陵君說:“侯先生教我,到底該怎麼辦?”
侯贏就給信陵君出了個主意:想辦法偷出魏王的兵符,也就是可以號令三軍的憑證,去接管晉鄙將軍的軍隊。

信陵君說:“好呀好呀,可是怎樣才能偷出兵符呢?”
侯贏說:“魏王最寵愛的妃子是如姬,常在魏王左右,有機會偷得兵符,我聽說公子早年曾經幫如姬報過殺父之仇,這個忙她一定肯幫。”
信陵君依計行事,果然拿到了兵符。
臨行前,侯贏又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萬一晉鄙將軍見了兵符還是不肯把兵權交給公子,又當如何?”
信陵君說:“對呀對呀,萬一他不聽我的話怎麼辦呢?”
侯贏說:“公子還記得我那個屠夫朋友朱亥嗎?這兄弟是混黑道的,社會我朱哥,人狠話不多,帶上他跟你一起去,如果晉鄙不聽話,就讓朱亥弄死他。”
信陵君說好,日夜兼程,趕到晉鄙駐地,拿出兵符假傳魏王的命令要接管軍隊。
不出侯贏所料,晉鄙懷疑其中有詐,果然不肯聽命。
有時候,講道理不如耍流氓,能動手儘量別嗶嗶,一旁的朱亥二話不說,掄起40斤重的鐵錘,當場就把晉鄙給砸死了。
於是,信陵君接管了軍隊,率兵擊退秦軍,解了邯鄲之圍,史稱:信陵君竊符救趙。
唐代李白專門寫了一首《俠客行》,盛讚候贏與朱亥的俠骨豪情: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4.
門衛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在歷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從來都不容小覷。
話說戰國時期,有一天,齊景公最寵愛的妃子想去春遊。
齊景公當時剛洗完頭,說:“好呀好呀,等我把頭髮晾乾咱就走。”
由於沒有吹風機,再加上古人的頭髮比較長,自然晾乾頗費時間。
凡是好看的姑娘脾氣都不太好:“大王出個門,怎麼跟我們女人一樣麻煩,還要等多久啊?我等得花兒也謝了。”
齊景公說:“好啦好啦,寶寶彆著急,這就好啦。”

怕愛妃嘮叨,齊景公幹脆披著溼漉漉的頭髮就出發了。
車行駛到宮門口,門衛看到披頭散髮的齊景公,當即攔住了馬車。
成何體統!太不注意自己形象了,身為一國之君,大白天披頭散髮的外出,你讓老百姓怎麼看?被狗仔隊拍到了怎麼辦?你不僅代表你自己,而且還代表著我們整個齊國的形象你知道嗎?不行,說什麼也不能這樣出去!
按照齊國文明辦的相關規定,儀容不整者,嚴禁出入公共場所。
齊景公趕緊跟門衛說好話:“我剛洗完頭,等晾乾我就把頭髮紮起來,先讓我們過去吧,你看,小姐姐都著急了呢。”
可是,不管大王怎麼說,這位門衛始終堅持原則,就是不予放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己定的制度,領導幹部首先要帶頭執行,怎麼能搞特殊化呢,都像你這樣,創建文明國家的目標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堂堂一國之君竟然受制於一個門衛,連宮門都出不去,還被無端教訓了一頓,讓自己在女人面前丟盡了面子,一氣之下,齊景公掉頭就回去了。
回到宮裡越想越窩火,氣得連晚飯都沒吃。
相國晏子聽說這件事後跟齊景公說:“有這樣一位盡職盡責的門衛,您應該高興才對呀。”

齊景公說:“高興個毛線,一個小小門衛都敢對我指手畫腳,妄議朝政,毫無敬畏之心,這還了得!”
晏子說:“只有英明的國君,別人才敢對他的缺點進行指正,而指出缺點的人也不會因此受到處罰,小小的門衛都敢指正您的錯誤,正說明您是一個英明的國君啊。”
聽了這番話,齊景公如夢方醒,轉怒為喜,不但沒有報復門衛,還下令獎賞,親自提名該門衛為年度愛崗敬業勞動模範,感動齊國十大人物,並贈送錦旗,上書14個大字:“不畏權勢敢攔車,位卑未敢忘憂國。”
我跟你講,考察一個公司的實力究竟如何,看門衛就知道了,門衛都這麼牛,公司肯定差不了。
由於虛心納諫,從善如流,齊國在短短几年時間裡,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明顯改善,齊國在諸侯中強盛一時,齊景公本人也成為齊國曆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國君,在位長達58年。
此事載於《晏子春秋.內篇》。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千萬別輕視那些身處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許多載入史冊的大事件,恰恰是這些人搞出來的。
有時候,他們甚至能翻天覆地,決定歷史的走向。

畢竟,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文章首發公眾號:大聖的小宇宙(SJSHPL0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