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劉璇放下競爭,放不下拼搏

運動員時期的劉璇,每一天的日子過得飽滿而緊張,時間的密度在無形中放大了,彷彿已經生活了很久。退役後的她不太記得年齡,直到有了小孩,自己才時時被提醒,原來已經快要步入40 這個時間點了。

冠軍劉璇放下競爭,放不下拼搏

劉璇

不設限,一直在破零

“破零”,是劉璇提出的一個概念,不對自己設限,永遠在打破。過去的10 年裡,是她經歷沉澱,又慢慢回升的過程。比賽場上更難的,是重新找尋人生支點。“人的心理是非常曲折的,絕不是像表面上看到的那麼平坦,回落,鼓起勇氣向前走,再回落,這個時間其實還蠻長的。”

很多人認為,劉璇的高光時刻是在悉尼奧運,那枚沉甸甸的金牌,但真實的人生並不如此。“我想的最多的,是1996 年退役以後,1997 年重新歸隊,面臨很大的壓力。

第一場比賽在韓國,東亞運動會,我拿了團體全能和平衡木金牌,而且是在發燒的情況下拿到的。當時就給了我一針強心劑。”

作為一名復出運動員,她拿到的是身處黃金時代都沒拿到的全能金牌,給所有對她持觀望態度,甚至顧慮重重的人一個有力的回應。“這才是我多年以後,會想起的所謂高光。我給我的教練爭了一口氣,後來把那枚全能金牌送給了他。這讓我感到充實,這些回憶才是有溫度的。”

之後她一直在尋找新的挑戰和幸福感。她曾進入北京大學,學的是新聞專業。可陸續找來的工作卻是主持,起初她談不上喜歡,也找不到感覺。有一天她發現自己能勝任了,“戰勝它了”,久違的雀躍感隨之而來。“每個人的幸福感,隨著年齡和所處的階段,其感受是不太一樣的。”

退役後的第一個10 年,她嘗試做演員,開始在演藝行業沉沉浮浮。2010 年,在香港無線完成了一部功夫連續劇《女拳》,擔任第一女主角。因為在香港系統地學習了關於表演、戲劇的知識,她在專業上邁進很多,開始享受演員的樂趣。不在乎是否是主演,而是看角色是否喜歡,比如《扶搖》中的非煙,她很滿意。

4 年前,她在生日當天宣佈成立運動品牌,正式進軍商界。談投資的時候,她都是親自去談的,沒有太多的商業技巧,憑的是一份真誠。“退役後,我一直不希望自己定義在某一個身份上。我們的人生是倒金字塔的形狀,之前打上了運動員的標籤,之後一切從頭開始,我不希望有任何標籤再約束我的成長。”

冠軍劉璇放下競爭,放不下拼搏

劉璇

年齡長大,有的事慢慢接受

在這10 年中挑揀人生大事,她一定優先選擇結婚、生子。劉璇對家庭的渴望非常強烈,運動員時期,她18 年沒怎麼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頓飯這件事看起來很平常,她卻做不到。那樣溫馨的一家人氛圍,像夢幻一樣美好。和先生12 年愛情長跑後,她踏實地迎來了婚禮和兒子“雄赳赳”。

“2015 年的時候有了孩子,這是我對內心的轉變感知最濃烈的時刻。儘管事業上我一直在奮鬥,可是真到有了穩固的家庭,那種溫暖和踏實的感覺,還是非常明顯的不一樣。”30 多歲,剛好處在頗有人生壓力的時刻,孩子給了她巨大的力量。看著兒子長大,她像重過了一遍人生。

“我小時候沒有所謂正常的童年,過著集體生活,以高低槓為伴。”儘管每天回家很累,忙完了工作,還要哄孩子睡覺、陪著他玩,但她每一天都有新鮮感,彌補了自己未曾經歷的。原來童年是這樣的,可以去玩耍,可以交朋友,可以有各種情緒。無論是上早教課,玩耍,生病還是受傷,都是她渴望的正常童年。

小孩很像她,一出生就精力旺盛,7 個月就能在床上滾翻。現在每天爬杆,各種好動,翻來覆去地閒不住。他也繼承了爸爸的基因,音樂上的天賦漸漸展現。劉璇並沒有刻意培養他某一項愛好,只希望他強身健體,快樂長大。“起名叫雄赳赳,一個是非常有氣勢,我練體操也是需要節奏和韻律的,這個名字跟我倆都很合。”

10 年人生,有些事總歸變得柔和。從前她帶著打拼奧運的勁頭,奮戰在娛樂圈,對每一份工作都嚴格要求。“就像軍隊裡,不能有一點點差錯的,接受不了懶散。我對團隊也要求很嚴,你也可以不做這份工作,做了就必須要堅持,用飽滿的情緒。”現在她也漸漸懂得,每個人狀態不同,也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同樣要求。

但這並不代表她妥協,不代表不奮鬥。“我前段時間做一個訪問,他們說能不能不要提努力拼搏,年輕人不喜歡這個,我說憑什麼不提?不拼搏,年紀輕輕的還活什麼勁兒?”這10 年來,她一直學著放棄競爭,在人生的賽場上,道路很長,拿第一併不是唯一的目標和結果。“放下競爭,並不代表我放棄了努力和拼搏的狀態,而是對第一不再執著,任何結果我都可以好好地接受。”

冠軍劉璇放下競爭,放不下拼搏

劉璇

Q&A:

10 年中,有什麼讓你依然執著,有什麼讓你學著放下?

劉璇:退役之後就希望放下競爭的心態,生活沒有什麼可競爭的,不像比賽。我的世界觀、人生觀都是在運動隊裡形成的,它融入了我的血液,但也只是人生的一個回憶。我現在還去體操房,看他們訓練得不好,心裡也揪得慌。依然執著的,是不放棄努力生活的勁頭。

你還保持健身嗎?體能和之前比怎麼樣?

劉璇:有了孩子以後,確實少了,但基本的拉伸還是會做的。20 多歲的時候,我玩一個通宵,睡兩個小時還能去北大上課。現在每到12 點,眼睛發酸,人都快虛脫了。人的身體機能是不能逆轉的,也不該違背自然規律,我現在很養生。

已經步入養生黨一族了?

劉璇:當運動員的時候,身上就有很多傷,什麼痛風、風溼都有,身體過早地患上一些疾病。我對健康非常注意,從來不抽菸,不喝酒,現在也不熬夜,生活非常規律。甜食也吃得很少,今年開始穿秋褲,去年都沒有。今年發現,只要不穿秋褲,膝蓋的感覺是冰的。

哪些你從前不能接受的事,最近10 年學著接受了?

劉璇:學著接受失敗,更寬容地看待問題。近兩年更能很安心地接受自己的失敗跟不好,但是我從中總結,知道怎樣能提高,將來怎樣能做得更好。三十出頭的時候,我就慢慢接納這項變化了。生完孩子以後,我覺得心裡面最柔軟的那塊東西被觸動了一下,逐漸學會剛柔並濟,而且柔的方面還更多一些。

未來十年有沒有很希望做成的事?

劉璇:沒有特別具體的事情,就是希望能跟孩子和睦相處。聽上去這個回答不太活潑,因為未來10 年正好是孩子上初中的時候,開始叛逆了,我想能做一個調和劑,當一個不逼孩子學習,但又讓他能夠好好學習的媽媽。能理解他,這個很重要,是一個課題,未來10 年慢慢去研究去學習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