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雙證”從翅標向腳環轉變

龍文:“雙證”從翅標向腳環轉變


為保障食品安全和人居環境衛生,3月15日,漳州中心城區家禽“集中屠宰、白條上市”正式實施。實施一週來,全市共有18419只白條禽上市,投放到各攤點、商鋪進行銷售。


22日上午7時15分,記者在龍文區景山農貿市場看到,肉禽經營戶檔口擺放的均是宰殺拔毛後的“掛牌”白條禽,攤位環境乾淨,無糞便、無血汙及無禽類羽毛,未發現活禽交易。


龍文:“雙證”從翅標向腳環轉變

▲中渼市集景山店某攤位,市民前來購買鴨肉。


一位王姓攤販告訴記者,凌晨4點半,他從家禽批發商處拿到提前預訂的經集中屠宰的12只半番鴨後,在6點半開始營業,不到一個小時就賣了三隻。“從上市第一天只敢進貨三隻來‘試水’,到現在日銷一打鴨子,市場對白條禽的接受度慢慢提高,我們進貨的膽子也跟著大起來。”他說。


龍文:“雙證”從翅標向腳環轉變

▲白條禽被逐只打上的“動物檢疫合格證”和“產品可溯源二維碼”,如今從翅標換成了腳環。


在該攤位上,記者發現白條禽被逐只打上的“動物檢疫合格證”和“產品可溯源二維碼”,如今從翅標換成了腳環。“在搬運過程中,翅標很容易因外力而連帶著表皮一起被扯掉,導致合格檢疫的白條禽失去了‘身份證’,換成腳環後就牢固多了。”老王告訴記者,市民只要用手機掃描“腳環”上的二維碼,一樣能看到白條禽的生產地、屠宰日期等信息,“大家買得更放心,我們賣得也更安心。”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