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明教的聖火令是怎樣被波斯總教收回的,為何要中土教主練成乾坤大挪移才能迎回?

忘了99059


聖火令不是被波斯總教收回的,而是中土明教弄丟了,輾轉流傳回到的波斯。

聖火令是怎麼回到的波斯總教?

聖火令原本就是波斯的,是波斯宗教送給中土明教的。

這要從百餘年前說起,當年的波斯明教,為了發展中土的勢力。

便建立了中土明教,為了鎮教,才將乾坤大挪移心法,和聖火令送給了中土明教。

但是中土明教,看不懂聖火令上用波斯文寫的神秘武功。

所以,聖火令一度處於被遺棄的角落。

不知怎麼,聖火令會落到丐幫手裡,最後還被波斯的商人看到,將其帶回了波斯。書裡說過這段歷史:

聖火令為丐幫中人奪去,輾轉為波斯商賈所得,復又流入波斯明教。

這是聖火令回到波斯明教的過程。

為何必須練成乾坤大挪移,才能迎回聖火令

迎回聖火令這件事,其實是陽頂天的遺書裡說的:

三十二代衣教主遺命,令餘修習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後,率眾前赴波斯總教,設法迎回聖火令。

為什麼必須修習乾坤大挪移,這並非是迎回聖火令的硬性要求。

不過我們看謝遜對波斯明教中人的態度,也能感覺到,中土明教早就和波斯明教,產生了嫌隙。

中土明教,到了陽頂天這一代,羽翼頗豐。

如果不是成昆出現,陽頂天很有可能將元朝覆滅。

中土明教的實力,已經如此強大,自然不願意受到波斯明教的制衡。

所以第三十二代教主,讓下一代教主練成乾坤大挪移後,去迎回聖火令。其實說是迎,說白了就是用武力去搶。

中土明教的教主,到陽頂天這一代,也沒人知道聖火令上記載了,很厲害的武功。

他們想迎回聖火令,僅僅是宣告主權罷了。


十點歷史君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聖火令乃是明教聖物,共有六枚,關於它們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和謎團。

首先,六枚聖火令的來歷就很奇特。

在三聯版《倚天屠龍記》中記載,六枚聖火令乃是當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所鑄,刻著他畢生武功精要。而新修版《倚天屠龍記》則說:

明教聖火令共十二枚,這六枚上刻的是武功,另外六枚刻的是明教教規三大令、五小令。這十二枚聖火令乃當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所鑄,他在其中六枚上刻了他畢生武功的精要。十二枚聖火令和明教同時傳入中土,向為中土明教教主的令符,年深日久之後,中土明教已無人識得六枚聖火令上的波斯文字。中土明教則在空白無字的另六枚聖火令上刻了三大令、五小令的中土教規。

這件事的奇怪之處在於,霍山並非明教(摩尼教)教徒,而是伊斯蘭教阿薩辛派的創始人。

霍山即哈桑·本·薩巴赫(Hasan bn Sabbah),從17歲起就追隨什葉派的伊斯瑪儀派,即《倚天屠龍記》中說的“依斯美良派”。

後來霍山開創了伊斯瑪儀派的支派:阿薩辛派,在山中建立城堡要塞鷹巢,自稱為“山中老人”。阿薩辛派專門以刺殺為務,英語中“刺客(assassin)”一詞,便來自於阿薩辛派。相信玩過《刺客信條》的人,對於阿薩辛派都不會陌生。


霍山鑄造的聖火令為何會成為中土明教教主的令符呢?

霍山以白金玄鐵混和金剛砂等物鑄就了聖火令,奇怪的是聖火令可以承受極高溫的火焰而無法融化,不知霍山是以何種方法將其鑄成,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霍山鑄就聖火令後,在其上遍塗白蠟,在蠟上雕以花紋文字,然後注以烈性酸液,以數月功夫,慢慢腐蝕。待得颳去白蠟,聖火令上便有了花紋文字。

在唐代時,聖火令與明教一同傳入中土。居士我推測當年中土明教不知聖火令乃是霍山所鑄,只因上面有波斯文字,便以為那是明教聖物,將其當做教主令符。

年深日久之後,中土明教已無人識得六枚聖火令上的波斯文字。中土明教則在空白無字的另六枚聖火令上刻了三大令、五小令的中土教規。(《倚天屠龍記》新修版第三十回)

那麼聖火令為何又回到了波斯明教總部手中呢?

此事要追溯到《倚天屠龍記》故事發生的幾十年前,當時是明教第三十一任教主在任之時(陽頂天是第三十三任教主):

聖火令為丐幫中人奪去,輾轉為波斯商賈所得,復又流入波斯明教。(《倚天屠龍記》新修版第三十回)

波斯人得到聖火令後,便開始鑽研聖火令上所刻的霍山武功。只是其上所記武功博大精深,便修為最高的大聖寶樹王,也只學得三四成而已。

波斯明教將聖火令武功與殘缺的乾坤大挪移武功結合,竟變出一門古怪奇詭的功夫來,曾令張無忌大吃苦頭。

在少室山上,明教接續斷了的屠龍刀時,曾使用聖火令作為工具,因為尋常的鑄刀工具無法承受那麼高的溫度,只有聖火令不會被火燒燬。因此居士推測,當年郭靖、黃蓉鑄造倚天劍、屠龍刀時,也曾以聖火令作為工具。

當年蒙古大汗蒙哥被楊過擊斃後,蒙古人撤兵,南宋享受了十餘年的和平時光。或在此時,丐幫與明教爆發衝突,當時丐幫聲勢浩大,因此勝過了明教,奪走了聖火令。黃蓉見聖火令不會被火融化,以其為工具鑄造了倚天劍、屠龍刀。

後來襄陽城破,郭靖、黃蓉以身殉國,聖火令自然也流落江湖,被波斯商人收購,帶回了波斯,又被波斯明教得到了。

中土明教失去聖火令後,兩任教主有權無令,教主便做得頗為勉強。中土明教一直不忘聖火令,陽頂天在遺書中寫道:

三十二代衣教主遺命,令餘修習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後,率眾前赴波斯總教,設法迎回聖火令。

為何迎回聖火令一定要等教主修成乾坤大挪移神功之後呢?

因為乾坤大挪移不僅是一門極其高深的武功,更是明教教主的象徵,猶如丐幫的打狗棒法!

正因為乾坤大挪移只能由教主修練,而波斯明教接連幾位教主都昏庸無為,導致乾坤大挪移心法只傳下一成:

乾坤大挪移心法本是波斯明教的護教神功,以上乘內功為根基,非常人所能修習。波斯明教的教主又須由處女擔任,數百年間接連出了幾個庸庸碌碌的女教主,心法傳下來的便屬有限,反倒是中土明教留得全份。

乾坤大挪移對於明教而言有此重要意義,所以才需要中土明教教主練成乾坤大挪移,前往波斯,同波斯明教分庭抗禮,以迎回聖火令。

況且波斯明教以不到一成的舊傳乾坤大挪移武功,和兩三成新得的聖火令武功相結合,變出一門古怪奇詭的功夫出來。這武功雖然不夠博大精深,但古怪之處,令人難以捉摸。後來張無忌身兼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三種神功,依然在風雲月三使的合攻下大吃苦頭。

可見,若沒有練成乾坤大挪移,更是難以勝過波斯明教,無法迎回聖火令。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夢露居士


【堅持原創,杜絕抄襲】 歡迎關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俠前後傳系列第六十四期:《倚天屠龍記》前傳之聖火令之謎。

羽菱君曾在之前幾期扯明教時,曾扯到明教第三十一代教主遺失了教主信物“聖火令”,有讀者兄弟私信,讓羽菱君扯扯這“聖火令”究竟是什麼,明教教主為何一定要迎回“聖火令”。這一期藉此機會,我們舊話重提,重新來扯扯關於明教“聖火令”的一些故事。



還是要先從這“聖火令”究竟是為何物扯起吧,由此展開再來說說作為中土明教教主的信物,又是如何遺失的。

教主信物,傳自總教

中土明教源傳於波斯明教總教,波斯總教為了讓中土明教得以紮根發展,傳入明教護教神功“乾坤大挪移心法”,以及十二枚鎮教聖物“聖火令”,將這兩樣傳與中土明教教主,用以鎮教,“聖火令”也成為中土明教教主的信物與象徵。這十二枚聖火令乃當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所鑄,他在其中六枚上刻了他畢生武功的精要。十二枚“聖火令”和明教同時傳入中土,向為中土明教教主的令符,年深日久之後,中土明教已無人識得六枚“聖火令”上的波斯文字,只認為是總教聖物,刻有總教教令。中土明教因而也在空白無字的另六枚聖火令上刻了三大令、五小令的中土教規。但對那六枚刻有波斯文字的“聖火令”視為至寶,中土教主隨身攜帶,以顯身份之正宗,也是以防有撒野之人冒充教主之舉。然而到中土明教第三十一代教主石教主時,卻將信物“聖火令”遺失。

這明教的聖物“聖火令”說是遺失,其實卻是為丐幫所奪,兩派也因此曾結下樑子。這件事發生在前丐幫幫主耶律淵如從終南山古墓下山的十年之前。

明教歷來因行事作風詭秘,與武林門派多有衝突,慢慢被武林名門視為邪教,丐幫歷來以正義自居,對明教多有誤解。當日丐幫弟子獲悉明教教主行徑,暗中偷襲,以丐幫的“殺狗陣”和“堅壁陣”困住了石教主,最終搶走了他的信物。這石教主當時也是新任教主,尚未修煉“乾坤大挪移”,帶著那十二枚“聖火令”到中原各地分壇進行聯絡,以定自己統領。殊不知卻毫無防備的陷入丐幫包圍,以致信物被搶。



當時的丐幫並無幫主在位,幫中事宜由長老代管,但長老多為年邁,對下面放縱過度,這次行動完全是下面弟子的私自行為。他們搶到明教的那十二枚“聖火令”之後,竟然公開顯擺,被一名波斯商賈無意中看到,他看到“聖火令”上刻有波斯文字,於是慫恿幾名貪圖錢財的丐幫弟子偷出,受騙賣給了給他。這名商賈得到這十二枚“聖火令”之後,將它們帶回波斯,輾轉就被波斯明教總教所購得。

丐幫弟子對這失去明教教主的信物完成不當一回事,總舵之人還完全不知道有此事情發生。不過明教卻以為信物尚在丐幫之中,這“聖火令”作為明教鎮教聖物,教主符令,事關明教生死存亡,更會因此“聖火令”的遺失而導致教主之位的爭奪,引至明教自相殘殺,因而幾次尋仇上門,欲奪回聖物。

石教主失去“聖火令”之後,帶領教眾幾次赴岳陽君山丐幫總舵追討信物。但丐幫的四大長老卻始終不知道丐幫弟子搶了他們的教主信物,反而認為他們汙衊丐幫,因而雙方大打出手。當時的石教主武功並非十分高強之輩,幾次徒勞無功之後,開始修煉“乾坤大挪移心法”。不過他的內功根基低下,武學天賦不高,這“乾坤大挪移”的第一層心法,都是運氣導行、移宮使勁的法門,悟性高者七年可成,差一點的要十四年才能練成,以他悟性,又怎麼能夠在短時間內練成呢。他前後花費了十年時間,取得了一些突破,有感於自己耽誤時間太久,怕教中兄弟多言不服,為了替自己正名,為明教立威,再次前往丐幫。

這最後一次石教主帶領手下前往丐幫總舵,恰逢耶律淵如與楊崖下剛從終南山歸來。兩人聽得丐幫長老中誤說明教汙衊丐幫挑釁一事,於是與石教主大戰了一場。當其時兩人剛從古墓出來,血氣方剛,耶律淵如從師傅楊過那裡學回了丐幫兩大傳世絕學“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楊崖下也是得他父親傳授多年,在父親傳耶律淵如“降龍掌”時,他跟小師弟楊破天(陽頂天)也一同修習,耶律淵如和楊崖下對“降龍掌”的領悟雖比不上楊破天深,但“降龍掌”本身就是精妙無比天下第一的掌法,得其幾掌即能遨遊講話,他們練成十八掌,已是將近一流高手水平。他們認為石教主做為一教之主,武功肯定不容小覷,因而兩人聯手,與之一戰。

這石教主雖然在“乾坤大挪移”第一層略有所成,但其中精要尚未真正領悟突破,僅是皮毛而已,以一對二,情況不言自明。一經交手,他就使出“乾坤大挪移”,耶律淵如和楊崖下兩人剛開始覺得他的武功十分怪異,並非中原佛道武學,一時捉摸不透,確實被他化去幾招,反受他的攻擊。但是隨著時間一過,交手愈深,兩人看出他的武功套路單一,少於變通,破綻一出,被兩人合力用“降龍掌”,各出一招“震驚百里”,石教主頓時就被震出了內傷,敗退而回,只能再次返回西域總壇,尋求突破“乾坤大挪移”。



但他這次內傷卻成為了他後來強練“乾坤大挪移”走火入魔的最大原因。他本來的內功修為就不足,天賦悟性也不高,此時尚還內傷未愈,然而光明頂上的教眾已經議論紛紛,欲另舉賢能,代替他出任教主,他心有不甘,只能繼續強行修煉“乾坤大挪移”,最終就落得了走火入魔的結局,筋脈盡斷而亡。他的嫡傳弟子才華出眾,因而繼任教主,是為第三十二任教主衣教主。尋回“聖火令”的重任也落到了衣教主的身上。

欲迎聖物,困境重重

衣教主繼任之後,卻從波斯傳來消息,“聖火令”已被波斯總教收回,於是衣教主曾遣人到波斯總教請求迎回“聖火令”。不過當其時因為波斯總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的遺失,總教為了取回中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要求必須由練成“乾坤大挪移”的中土明教教主,攜帶“乾坤大挪移心法”方才有資格與能力到總教迎回“聖火令”。

這“乾坤大挪移心法”本是波斯明教的護教神功,以上乘內功為根基,非常人所能修習。波斯明教的教主又須由處女擔任,數百年間接連出了幾個庸庸碌碌的女教主,心法傳下來的便屬有限,反倒是中土明教留得全份。波斯總教在重新獲得“聖火令”之後,鑽研其上文字,十年間,教中職份較高之輩人人武功陡進。只是其上所記武功博大精深,便修為最高的大聖寶樹王也只學得三四成而已。(注:這寶樹王乃是波斯總教教主座下的十二位大經師,稱為十二寶樹王,大聖為其中之一,身份地位相當於中土明教的四大護教法王)但他們以不到一成的舊傳“乾坤大挪移”武功,和從“聖火令”上所記載的霍山武功精要新得的兩三成武功相結合,卻變出一門古怪奇詭的功夫出來。因而認為若有“乾坤大挪移心法”全份,此功夫定能再增境界,於是總教一心想取回中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心法”。

波斯總教要求必須由練成“乾坤大挪移”的中土明教教主,攜帶“乾坤大挪移心法”方才有資格與能力到總教迎回“聖火令”,實際上就是想以“聖火令”換取“乾坤大挪移心法”,又不想破壞教規,讓中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斷了傳承。後來總教看中土明教一直沒有練成此功的教主,派出黛綺絲到中土明教總壇光明頂設法偷取“乾坤大挪移心法”,但終無所得。



而明教自此以迎回“聖火令”為教中大事,衣教主也以此為志,欲以練成“乾坤大挪移”。可是他內功與石教主一脈相承,修為不夠,始終難以突破,他深知其中厲害,因而將目光轉向了尋找天賦異稟,內功修為有成的繼任者。後來他在嘉興府衙犯險救下楊破天(陽頂天),也是看到了楊破天的功力有成,日後有為,想拉攏他加入明教。

陽頂天后來如願加入明教,並且繼任教主,憑他內功修為及武學天賦,修煉“乾坤大挪移”時,確實較之歷任教主都更有突破,能練至第四層。但他後來為了與張三丰的一戰,強練第五層,已經經脈逆轉,出現走火入魔跡象,又在與張三丰的一戰中被張三丰的“純陽無極功”震出內傷,返回光明頂後,就已經吐血不止,他自知命不久矣,寫下與他夫人的遺書中,就交代了教中“聖火令”的大事,將迎回“聖火令”之事再次交與後人,不久他就走火入魔而亡。

直到三十年後,張無忌在光明頂密道中,看到陽頂天遺書,獲得“乾坤大挪移心法”,他有“九陽神功”護體,加上他天賦異稟,因而很快練成“乾坤大挪移”。後來又在靈蛇島,從因為總教教主已死,前來抓捕聖女黛綺絲(金花婆婆)的波斯總教“風月雲”三使手中搶回那其中六枚刻有波斯文的“聖火令”,又在小昭的翻譯下,習得上面的“聖火令神功”,小昭當了波斯總教教主後把另外六枚“聖火令”也永遠歸還中土明教。自此十二枚“聖火令”重回中土明教教主手中,歸張無忌所有。



後來張無忌為救被困少林的金毛獅王謝遜,取出聖火令,與楊逍和殷天正三人曾用其力鬥少林三渡,後又以其重鑄已斷的屠龍寶刀,使其重為利器,聖火令自此附身“屠龍刀”。

前期回顧:

第六十三期《三渡往事》

第四十八期《陽頂天的江湖往事》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