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一個農商行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揭秘:一個農商行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近年來,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大幕拉開,移動數字化是先行軍,手機銀行是主戰場。有些銀行的APP從一個單純的工具演變為綜合性的生活類APP,越來越像點評類產品;還有些銀行專注於本土特色深耕,形成差異化發展優勢。總之,越來越多的銀行都在不斷探索線上線下雙線發展。

在商業銀行中,農村商業銀行更為特殊,與四大行和其它大型股份制銀行相比,其數字化轉型步伐相對不易。但也不乏先行者,尤其是沿海地區的農村商業銀行往往走在轉型的前列,深圳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深圳農商行)便是其中的代表。

揭秘:一個農商行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日前,深圳農商行基於mPaaS移動應用開發平臺、金融分佈式應用架構SOFAStack,實現了手機銀行APP的全新上線,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除了功能的豐富、老廣東特色、社交的支持,以及界面的年輕化,應用架構也實現了從單體到微服務的轉變,以敏捷開發模式更好地為業務服務,基於數據驅動業務的發展目標前進。面向數字化智能時代,深圳農商行有怎樣的佈局與思考?對其它銀行又有怎樣的借鑑意義?

緣起:響應業務需求進行架構改造升級

深圳農商行,前身為深圳農村信用合作社,2005年改製為農村商業銀行,是全國首批由副省級城市農村信用社改制組建的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同時也是深圳地區網點數量最多的銀行,且已在廣西開設異地支行。

隨著“科技賦能業務“越來越成為銀行業的共識,深圳農商行在董事會層面也敏感地洞悉到了科技賦能新零售的戰略方向,提出了“零售+科技”以及移動優先的發展戰略,“手機銀行作為實現移動戰略的橋頭堡,是零售戰略轉型成敗的關鍵。”深圳農商行手機銀行業務相關負責人指出。

實際上,深圳農商行上一代手機銀行App在移動金融上半場的電子渠道方面小有成就,手機銀行App在農商系替代率、月活數、下載量均名列前茅。但是近年來,新技術的發展使得移動金融進入“平臺化、數字化、智能化”賦能業務的下半場,被移動互聯網廣泛教育的用戶對手機銀行App的特色、性能和體驗有了更高的需求,其上一代手機銀行已經無法滿足。

比如增加用戶粘性較強的功能,增加社交屬性,強化線上營銷能力已成為必然趨勢。業務需要更好的技術框架體系支撐來提升客戶體驗,也需要更為敏捷的管理體系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為此,深圳農商行立項以敏捷方法打造新版手機銀行,並提出線上線下融合、體現社區特色的目標,給客戶提供全新體驗。

揭秘:一個農商行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2019年3月,深圳農商行與螞蟻金服合作,並使用其mPaaS移動應用開發平臺、金融分佈式應用架構SOFAStack進行新一代手機銀行的升級改造。深圳農商行手機銀行技術負責人介紹,選擇螞蟻金服也是因為他們有著十多年實踐的積累,支撐著支付寶、網商銀行等國民級金融應用。

從螞蟻金服團隊進場實施,到第二套生產環境搭建完成,僅用時三個月即完成mPaaS部署。與此同時,深圳農商行對原手機銀行業務模塊拆分,拆分為40多個微服務,逐步推進微服務改造。

通過前中後臺整體變革後,成果顯著。使用mPaaS 開發框架,統一了各團隊開發標準,縮減APP開發週期;使用MDS發佈服務,可以快速完成版本發佈;加之MAS移動分析,通過埋點從日誌中抓取APP 性能相關數據,對分析和改進問題提供了幫助。

3月9日正式上線後,系統表現在性能和體驗方面有很大的提升。APP客戶端平均首次啟動時間0.48秒,平均非首次啟動時間0.33秒,客戶打開APP的體驗提升了4倍以上,用戶能明顯感受到性能提高,順滑流暢。99%的交易完成時間在1秒之內,移動網關、數據同步等服務在大流量、高併發場景下的可用性,為將來的一些業務運營場景提供了基礎。

對於深圳農商行而言,這次項目不僅是產品的引入,更多是研發、運維體系的升級,這也帶來一定挑戰,尤其是在銀行比較看重的運維方面,項目團隊決定必須實現自主運維。

可控:必須拿下自主運維

深圳農商行手機銀行的架構從傳統集中式架構變成了分佈式架構,一方面應用開發模式發生改變,要以微服務架構進行開發,另外一方面,對銀行後端的人力產生挑戰,原來運維單體應用相對簡單,而分佈式架構有很多好處,但會增加運維的複雜性。“所以我們其實會配合這整套的平臺,然後配合著我們的很多的方法論、技術支持,幫助客戶逐步把我們的SOFAStack搞明白,實現自主運維管控。”螞蟻金服金融雲產品總監劉昕指出。

“我們一直把這個運維能力視作自己的核心能力,這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要求。”深圳農商行科技團隊特別強調對自主運維的看重。而新手機銀行項目,給基礎設施管理、應用運維都帶來了新的挑戰。最終經過三個月的脫產學習,以自主安裝部署及混沌測試為主要手段,團隊逐漸具備自主運維的能力。

實際上,手機銀行只是深圳農商行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一部分,未來還將體現在業務運營、風險甄別、財務分析、基礎設施、數據支撐、系統架構、軟件交付等各個方面。

“去做分佈式的框架以及做微服務改造,其實所謂的這些專有名詞,最終要實現的業務表現是,業務變化足夠敏捷,響應市場足夠迅速,客戶的體驗足夠流暢。”深圳農商行手機銀行業務相關負責人強調。面向未來的數字化智能時代,深圳農商行也有更多的思考,IT人員與業務人員的邊界不應做特別明確的區分,雙方是一個整體共同去為用戶服務,這次項目中該行將業務和IT分為多個小團隊,引入敏捷文化,打破了業務和IT的邊界,業務和IT的目標更聚焦,溝通更順暢,彼此也更加理解。總體來看深圳農商行要建立一套高效的研發標準和體系,實現數據驅動業務創新發展。

“現在,銀行的人才結構和邏輯正在發生重大的、結構性轉變,未來銀行很需要能夠理解客戶、專業服務和經營數據的能力。”上述業務負責人指出。未來在數據驅動方面,深圳農商行會持續投入,在增值業務方面、風控及用戶畫像方面也正在和螞蟻金服洽談更多的合作,比如以小程序的方式接入更多阿里系場景,增強精準營銷的觸達等。

小結:銀行的升級改造思考

農村商業銀行具有區域的特性,在過去以其廣泛分佈的線下網點和服務贏得用戶的青睞。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線上成為其不可缺失的另一個場景,除了進一步在線上體現其區域業務特色外,與用戶體驗相關的易用性、功能、性能等也很重要,而年輕用戶已經被互聯網產品廣泛教育,對App有了更高的要求。未來會有更多的農村商業銀行進行架構升級改造以適應數字化智能時代。分佈式和微服務改造是大勢所趨,在這方面螞蟻金服擁有十多年的實踐經驗積累,也能給予相應的幫助和支持。

無論如何,對於銀行而言數字化轉型升級正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