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重視這些要素,這些很有可能是被高考淘汰的學生

隨著國內疫情好轉,開學時間成了家長、老師和學生最關注的問題,一些省份已經開學,例如貴州、青海,還有一些省份已明確開學時間,比如雲南、山西,但是仍然有很多省份仍在推遲,高三考生為此焦躁不已,沒想到上學那麼長時間,最長的假期竟然在高三,高三可能是人生中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坎,能否邁過去這個坎,你的未來也會大不一樣,因此高考牽掛著每個家長的心。

因不重視這些要素,這些很有可能是被高考淘汰的學生

這場疫情對高三考生來說更是一場考驗,沒有老師時刻監督,就是考驗自制力的時候,相互之間的差距也會逐漸拉大。今年1月份教育部出臺了一份重要文件——《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又稱“強基計劃”,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已經持續17年的自主招生政策也將終結,未來將更加註重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同學。

因不重視這些要素,這些很有可能是被高考淘汰的學生

“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安排招生。

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肯定會有人被淘汰,在當前這樣的形勢下,哪些人將會被淘汰呢?

一、偏科嚴重的人

我們知道,高考是看你的所有成績之和,所以,你即使一門學科成績再好,不彌補自己的薄弱環節,高考時仍然會被拉後腿。很多同學因為一門課學得好就越來越喜歡這門課,而學習比較差的因為學不會,就放棄了不適合自己的學科,久而久之也就偏科嚴重,高考最忌的就是偏科。按我們前面提到的“強基計劃”的報考要求,高考成績佔比高達85%,如果偏科,那麼綜合成績就比較低。

因不重視這些要素,這些很有可能是被高考淘汰的學生

二、基礎薄弱的人

很多考生把重點放在攻破一些難題上,但是其實我們通過高考試題可以發現,大部分都是基礎題,佔到80%左右,所以特別是一些成績中等的考生,沒必要再去做一些很難的題目,而應該把基礎打牢。就像老師說的,迴歸課本。

有同學說,很多題目做不出來,書本上也沒有類似的題目啊,其實,高考題只是比較靈活一些,本質上還是利用課本上的公式、定義等,這些同學其實是沒有搞懂這些定義的含義,無法做到活學活用。

因不重視這些要素,這些很有可能是被高考淘汰的學生

三、心理壓力太大的人

高三對於所有考生來說,確實是壓力比較大的一年,特別是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更容易受成績影響,一次沒考好造成的打擊就很大,如果沒有好好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則很容易一蹶不振。高強度不留一點空閒地學習只會讓人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大家一定要學會放鬆,不要每時每刻都埋頭在題海里,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出門溜達溜達,或者聽聽音樂,都是很好的放鬆方式,大家一定要做到勞逸結合。

高考越來越近,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金榜題名,實現自己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