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45歲以後還會去打工嗎?

用戶6439692311559舍


45歲打不打工,的決定因素,不是年齡所產生的必然問題。

個人認為是你的兩種特質決定的。

一,無資源積累

1.無資源積累,包括你的人脈(有利益交換的才叫人脈,並非所謂的認識有錢人),這種情況下,你會別無選擇的去打工。

2.無資源積累裡的資產積累,比如兩套房,一大一小,其中一套。出租換現金生活。比如你倆三層樓,底層出租。比如車輛出租等等。

比如資格證書,類是建築師證,建造師證等可換回現金生活的。

你都沒有,同樣你別無選擇的要去打工。

二,生財技能

這個只是用通俗易懂的詞語來描述,例如頭條寫文章,拍視頻,錄音頻,出你是這個行業裡的高質量教程等等。

三,投資理財

這個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你具有前面兩條的主要收益,很容易就會做這第三條行為。

所以,其實答案很簡單,要不要去打工,是看你個人能力來的,沒有人天生就懂創業,天生就是某行業的技術大牛,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打工明星。

如果45歲了,打工感覺已經無發繼續,那麼只有改變自己個人賺錢的能力,不然45歲你會困擾一次,55歲你還會困擾一次,60歲你還會困擾一次。

今天努力提升個人能力,那麼收益的就是在明天,明天努力提升個人能力,那麼收益的就是在後天。如果等到困難出現才去面對,那麼這一切不過是不同形式困擾的再次重複而已


佳片劇透社


我原來是坐辦公室的。後來一些事情辭職出國了。我是從44歲開始學習數控機床。今年我49歲了,公司派給我的活都能完成。現在還帶著幾個徒弟幹活。要我說呢。45歲一點都不晚。可以學習,可以工作,有條件的話各處遊玩也無不可!



瀋陽芮文俊


做古玩古董生意,我做了二十多年,已經在廣州一線城市買了4套房子,而且買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付款的。主要收藏田黃,因為田黃是升值最快的收藏品,也是熱門古玩收藏品,從來沒有跌過價。田黃從1995年的5千元一克,升值到現在2019年的20萬元一克,再過10年可能升值到100萬元一克。而黃金價格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沒什麼變化,同田黃的距離越來越遠,根本追不上。


乾隆田黃


我是農村的自己有一畝多地,從十八歲就在外打零工,年輕時雖然累加班加點睡一覺就緩過來了,現在年齡大了,沒有加班都覺得疲憊,睡眠也不好,想在過幾年到四十五歲時就回去種地了,必定現收麥收玉米,耕地都是花錢請人做的,也不會特累!


如夢36595


說到自己到了45歲以後是否還打工的問題,相信每一個在職或者曾經在職的人,都有自己不同感受,從而有不同的回答。

我有很多老同事、老朋友也大多數超過了45歲了。但是目前還沒有想過回家工作、創業,仍然堅守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問及他們為什麼?他們的回答主要是如下的幾個原因:

1)、己經在本崗位或者本行業摸爬滾打了許多年,工作上輕車熟路,有著自己的社交圈子、人脈關係。如果回到家鄉後,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人脈、社交圈子等一切都得幾乎歸零,一切都要重頭再來。

2)、部分在外打工人員,尤其是中高層管理人員,到了這個年紀,兒女或者是在外地出生,或者是在外地成長,反而對生長地有歸屬感,家鄉反而成了第二故鄉。

3)、大多數在外打工的人,如果因為某些原因辭職回家,此時45 歲了,應該都已經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日常生活的花銷不少。如果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會面臨沒有收入,因而讓人感到有很大的經濟壓力。一個月、二個月甚至半年時間還是可以撐下去,一旦超過一年沒有工作就是頂不住,最後還是選擇外出打工這條老路。





金利村小狀元


打工既然是一種工作方式,與年齡沒有直接關係吧。別說題目中提到的45歲,現在60多退休的人返聘回去上班的都不少啊。身體條件允許,自己又有那個工作意願,去做一份適合自己的事,別說45歲,45歲往後什麼年齡都可以。

題主心中45歲以後會有什麼固定的人生狀態嗎?就應該是不屬於打工一族了嗎?應該是老闆了嗎?或者應該功成身退了嗎?或者45歲應該是人生贏家,而不是的話,就是人生輸家了嗎?

這是一個不嚴謹的,沒什麼實際意義的問題。


雲胡蕭然


不打工你給我💰花六十多退休坐吃山空不成



藍冰619


45歲還沒有到退休年齡,只要身體好為什麼不去工作呢?

本人47週歲,離法定退休年齡還有1000多天,自認為還可以打工賺錢。就算退休了,身體還好,再吃點苦打份工也好啊!為自己以後的養老生活多拼搏一些有何不可呢?


聽雨L


提這個問題的,你是不瞭解我們中國的現實社會情況:。我們中華民族有自古就有勤勞的優良傳統!特別在樸實的鄉村和美麗的山鄰,善良的人們世代傳承著祖先的勤儉持家!

毛主席教導我們:自立更生、艱苦奮鬥!

45歲,這麼成熟的年齡段,讓我們丟棄祖先的傳統忘記主席的教導?這可能嗎?

為了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即使滿頭白髮他們依然奔波在建設的大道上!

建議這位外國朋友,來中國多走走多看看,真實感受一下我們中國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


傳染幸福


當然要工作啊,一方面是生活是現實的,方方面面都需要錢,孩子高三,選擇了藝術類院校,如果考上,學費比較貴,幾年大學還有研究生還要花不少錢呢,所以身體健康最重要,另一方面自己有個事幹忙忙碌碌的充實,而且也能不斷的提高自己,呆在家是很舒服,沒有工作的煩惱,卻不知不覺的懶散了,最後連孩子都會嫌棄自己無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