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一畢業直接進體制是怎樣的體驗?

牽著小狗看大海


我是2014年畢業,直接以應屆生身份考錄公務員省考,進入體制內的。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

考試前焦急不安,多做兩手安排能夠鎮定下來安心備考

我是山東籍的,大學在江西,希望未來還是能在山東發展。因為打定了主意要考公進體制,所以一直在等待山東省的省考通知,但14年山東的省考時間格外晚,相較於其他省四月份就已經筆試完了,那年拖到了五月份才開始筆試。

公務員筆試前在門口排隊等候入場

當時確實是心裡非常沒底,經常心裡惶惶的,因為擺在我面前的事實是如果我考不上,那麼就馬上面臨畢業就業,很可能就會錯失就業機會。大學期間我一直是學霸,各項活動拿獎也拿到手軟,學院裡很多同學都認識我,所以面臨可能畢業仍找不到工作的恐慌我壓力非常大。

當時面對壓力,我做了兩個非常正確的決定,一是三月份果斷報考江西省省考,如果能考上多一手選擇,考不上也經經場練練手。二是抽出時間來,精選了兩家公司進行面試,確保萬一公考不成有退路。

江西省的省考出成績很早,因為本來也是試試並沒有太大壓力,所以查成績的時候並不太緊張反而更多的是期待,結果我以最後一名的分數勉強進入面試。雖然清楚的知道公考運氣的成分也比較大,但心底裡還是堅定了這條路。

然後清明節前後,我去面試了新東方和一家地方企業,都被錄用,至此心裡就更有底了。

當時山東省的報考通知也下來了,之後每天的生活就是全力備考,再沒有什麼私心雜念,好像已經認定自己能考上了,之後的結果果然不出所料。

面試通過後回學校,被當做成功案例

筆試面試都通過後,我回了一趟學校,辦理一些還沒處理完的事情。我去見了幾個關係非常好的老師,包括輔導員和團委的老師,被當做成功案例介紹給學弟學妹們做了兩場報告,談了談大學的生活和考公的建議。

這時是畢業季的尾巴,大部分大四的同學都離校了,寢室的門還能打開,偶爾還能看到一兩個熟悉的同學,我特意去宣傳欄看了優秀畢業生的照片牆,走在校園裡我心裡有種酥癢癢的感覺,有不捨也有成就感,在這兒的四年時光非常值得懷念,有我無數次奮鬥和成功的時刻,也有失意焦躁的時刻。而現在,我終於為它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等待入職的空檔回老家,被親戚朋友豔羨

工作中很常見的會議場景

因為當年山東省省考拖得時間太長,直到盛夏才塵埃落定。父母的心也才安定下來,能夠考上公務員對於他們也是一個極大的安慰。在老家,在父母和親戚長輩的眼裡,女孩能夠考錄市直機關公務員,簡直是再好不過的工作了。

其實,我一直清楚的知道,公務員也許並不是最好的工作選擇,能夠去名企工作或者積累一定經驗後創業,未來職業發展可能會更好。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更願意去做這項工作,環境更簡單、壓力更小,朝九晚五就是我的幸福。而且考公也不等於混日子沒追求,現在政府轉型,深化服務,我們整個隊伍其實非常積極向上。而我,一直做人力資源方向的工作,也沒有放棄大學的專業,為學弟學妹們做出職業生涯規劃等相關指導。總體來說,從畢業到現在,一直以來的工作狀態我都是非常滿意的。


起飛大學生


我是09年大學畢業。然後2010年進入體制內工作。在企業摸爬滾打了一年,所以也不能算是一畢業就直接進入體制內吧。

但我待過企業,所以也讓我對企業以及體制內兩種不同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有了更深的體會。

我能夠進入體制內源於我的一個同學。他當初就是一畢業之後就直接通過考試,進入了某地的事業單位。而那時我對體制內沒有概念,我只想找一個公司上班賺錢而已。



然後我那個在體制內的同學就時不時的跟我講講他在體制內的工作生活狀況。跟我講這個月發了多少錢、發了多少過節費、夏天到了發了多少的防暑降溫慰問品等,而當初我在企業根本沒有這麼好的福利待遇。所以我當初非常羨慕他在體制內工作。

他也一直慫恿我去考試,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告訴我他們單位有招考計劃。於是我開始複習準備考試。功夫不負有心人,我還真的考上了。

然後我也過上了當初我日思夜想的體制內生活。剛考上時,我的確非常開心,家裡人也很高興,總覺得我進入體制內工作吃上“皇糧”就是光宗耀祖的事。

工作後不久我就發現其實體制內工作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因為待過企業,所以我有了前後對比。


一、單位氛圍方面

企業的整個氛圍更顯得朝氣蓬勃、充滿創新,每個人都活力滿滿的,思維跳躍。

而體制內工作人人思想僵化、故步自封。做事風格散漫,沒有企業的那種雷厲風行的個性。而且每個人都謹言慎行,生怕自己說錯話,單位氛圍比較沉悶。

二、穿衣風格方面

正規的大點的企業人人都穿職業裝套裝,看過去人人都比較精神。沒有統一職業裝的公司,每個人的穿衣風格也都有很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能穿出自己的特色、秀出自己的風采。

而體制內的人穿衣風格都比較古板。網上流行的老幹部穿衣風格“運動褲配皮鞋、西褲配運動鞋”還真的存在。一年到頭,不是西裝皮鞋就是運動褲運動鞋,沒有個性化的標籤。



三、工資待遇方面

企業雖然工資較高,但有時候隨意性比較大。今天老闆開心了,就給你多發一點。這個月資金不足工資就晚一點發。所以我原來在企業的時候,沒有連續幾個月是在同一個時間點發工資的。

而在體制內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了。說好的每個月15號發工資絕不會拖到16號再發。工資的準時性的確是體制內工作最有優勢的地方了!工資待遇有保障也是很多人想往體制內跑的原因所在。

總之,體制內的工作就是工作穩定,但工資待遇一般,社會地位較高。


職場如水


我是14年應屆生當年九月考上政法幹警,次年三月開始為期兩年警校培訓,17年底入職。畢業季沒參加過招聘沒投過簡歷。都說體制內是圍城,進來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我不同,儘管現在生活有諸多不容易,錢少事多,重要的是離家遠,可我不敢離開,我沒有在社會上打拼過一天,三十歲了,我不知道我離開能不能活的下去。


逆風152015551


我就屬於一畢業進入體制內工作。總的來說,感覺既安心,又失落;既憧憬,又彷徨。

關於安心。

大四下半學期,在很多同學還沒有完全確定就業目標的時候,能夠有一份體制內的工作,其實是非常好的。家人、親戚、朋友得知後,會給予讚揚。畢竟體制內會給你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不需要為了去哪家企業,選擇什麼方向,今後怎麼規劃職業生涯費太多精力。

關於失落。

每個年輕人都有一個夢想。或叱吒商海,或追逐自由,或自主創業。無論是不是自己願意到體制內工作,體制內的穩定、機制等都給了你不一樣的環境,與大部分人內心的夢想大相徑庭。不少同學、朋友在企業上班,衣著光鮮,環境優雅,收入不菲。每次與同學聊天時,內心充滿了羨慕。為什麼體制內的總會發出要辭職的聲音,大概就是沒有為了其夢想而努力的遺憾吧。

關於憧憬。

受傳統文化影響,學而優則仕的理念導致了很多優秀學子進入體制內工作。心裡想著效仿古代聖賢、治國名師、能人大才等,一展抱負,施展才華,為了國富民強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多年後可以主政一方,把自己的一腔熱血變為現實發展,讓更多的人銘記。想想確實挺激動。

關於彷徨。

進入體制內,看到一頭白髮且級別僅為科級的老幹部,似乎又看到了多年後的自己。一生奮鬥基層,紮根基層,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努力,卻與放出的夢想差之千里。真的擔心將來也成為這樣的人,可是自己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不知道下一步會怎樣,有時彷徨失措。

這就是我瞭解大多數一畢業進入體制內工作的人的內心想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社會主義新青年,一個剛入流的公務員,新時代的老幹部。


社會主義新青年


畢業後直接進入體制內工作,可以一分為二的說吧。

直接進入體制內,是很多人都羨慕的人生道路,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確定人生目標,生活也會相對平穩,不會跌跌蕩蕩,起伏不定。同時為自己積累人脈,有利於以後的長期發展。

但是直接進去體制內,會限制人的思想。就比如《肖申克的救贖》,一旦進入了圍牆,想要衝進去就會患得患失。會缺少人生歷練,因為體制內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

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總得來說,不管在哪裡,都要始終保持一顆對生活的熱心。用心生活,不管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會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生活才會變得美好。




像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a09aa06a3fb4a95a352ac58799621bd\

十五的vlog


福利好,一步一步走,等你三十歲可能比同齡其他行業的人爬的更快


樣樣都得錘的小土建


外面的人想進來,在裡面的人想出去。特別是剛畢業就進體制,工作時間長就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喪失激情,想走不敢走。再大一點就無所謂了,激情慢慢也磨滅


小學生宅在家


這個因人而異,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是最好的,但對於另外的一些人來說,這種事情會很壓抑自己,感性的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