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產配置角度談美股的四次熔斷


從資產配置角度談美股的四次熔斷

盤點一下近期資本市場的新聞,可謂“黑天鵝”不斷,似乎“灰犀牛”已經呼之欲出,原油暴跌、疫情全球氾濫、美股熔斷,歐洲封國,美元飛漲,還有市場傳聞的波音破產和橋水崩盤,各大央行紛紛降準降息補充市場流動性,美聯儲不惜親自下場購買企業債,點對點的為瀕臨破產的企業提供流動性。全球經濟在疫情陰影的籠罩下顯得危機重重,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是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已經到來,也有人覺得這是百年不遇之大變局,是天佑中華,是我國翻身崛起的重大歷史機遇,建議個人抓住這一輪的“康波"(不瞭解的可以參考周天王的文章-人生髮財靠康波)實現財務自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文試著分析箇中現象,抽絲剝繭,試圖找到相對有據的答案,究竟我們是在金融危機的邊緣,還是站在“饕餮盛宴”的門口。


從資產配置角度談美股的四次熔斷

紐交所588號交易員


首先談下美股緣何暴跌,美國是世界經濟的龍頭,美股是美國經濟最重要的指標,做金融投資最重要的是風險控制,必須搞清最大的風險源頭和我們投資標的的相關性。在過去的十一年,美國股市走了11年的牛市,是資金推動和科技股大漲帶來的,道瓊斯指數從2009年的6500點一直漲到29000點,漲了4倍多,納斯達克和標普500都漲了3-4倍,,期間有幾次的反覆,但很快下跌空間都被多頭收復,市場上做空的動能不足,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出現了明顯的疲態,陷入衰退的風險正在加大,美股在特朗普的減稅政策和美聯儲過去一年的多次降息保持的著上漲的態勢,相當於把牛市見頂的時間推後,讓資本泡沫變得更大,但是一有風吹草動,獲利盤必將蜂擁而出;由於美股長期的大牛市,各個金融機構槓桿率加的非常高,許多對沖基金採取了量化的手段,和高槓杆的衍生品,積累了大量的風險。今年初世界銀行繼續調低了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衰退近乎無可避免。去年底,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現金儲備達到創紀錄的1280億美元,可以說19年底的美股只缺一個理由來結束牛市。原油價格暴跌和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給了美股這樣一個理由,在2020年3月10天內美股熔斷四次,歷史上第五次,第一次熔斷髮生在1987年,道指從2月12日的最高點29373.62狂瀉至最低點18917.46,3.20日報收19173.98,跌幅過萬點,股指跌去了三分之一。歐洲、日本、澳洲、新興經濟體股市也隨之紛紛下跌,美股正式確認了技術性熊市。美股下跌其實在許多投資者的預料中,但是跌的如此慘烈,連巴菲特都驚呼“活久見”,由於佔有美股絕對話語權的機構投資者大部分採用量化機器人進行實盤操作,當市場出現賣出信號時,幾乎所有的機器人都執行相同的操作,比誰賣的快、賣的早,造成整個市場的的相互踩踏,由於大部分國外股市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下跌趨勢形成是極為慘烈。因此,可以說美股的下跌是個必然,暴跌的原因是其固有的內在矛盾和操作機制構成的。


從資產配置角度談美股的四次熔斷


其次談下黃金價格下跌、美元上漲與北向資金流出,這三類資產都有著不同尋常的表現。按常理分析,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資產價格暴跌,黃金作為避險資產應該上漲,可事實上黃金3月初從最高點每盎司1700美元,跌倒最低1450美元,目前在1500美元附近震盪;美聯儲降息和7000億QE(量化寬鬆)說白了就是開動印鈔機,源源不斷的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美元超發理論上導致美元匯率的下跌,可實際上美元匯率大幅升水,美元兌人民幣一路從6.9附近,突破7.12關口;美國疫情嚴重,對經濟有重大負面影響導致美股大跌,中國疫情已趨穩定,復工復產,即將恢復正常秩序,中國的A股應是資本避險的最佳選擇,可北向資金卻大幅流出,據統計3月共流出近800億,對比2019年北向資金累計淨流出3517億;有市場推測,黃金、美元匯率和北向資金(外資、市場最聰明的資金)的不正常表現都是顯示市場將發生鉅變,這個鉅變就是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的開始,大家拋售一切可以拋售的資產,現金為王,選擇最強勢的美元作為避險資產。小編參考了許多資料,對此問題的解讀並不如此,國際投資者都在拋售資產這是事實,但是把資產賣了換一堆最不值錢的紙幣在身邊就是最安全的嗎,受過上百年市場教育的國際投資者一定不會這麼做。正解是:美股的機構投資者大量的採用高槓杆的量化交易模式,一旦遇到市場劇烈波動,就必須大幅的增加保證金,以免被強制平倉遭受毀滅性的損失,所以必須快速的賣掉手上有價值的資產回國救火,同期歐洲和拉美、日韓股市都出現大跌,因此黃金和A股成了最有價值的資產,遭到了拋售,這就是黃金下跌和北向資金大幅流出的原因,國際投資者拋售資產後需換成美元補充保證金,一時“洛陽紙貴”,美元成了搶手貨,相對全球貨幣升值。所以說,三類資產的反常表現和金融危機並非有直接相關性,也不是危機的信號。


從資產配置角度談美股的四次熔斷


談完國際資本市場反常的原因,想從二級市場、黃金、信託(固收類)說下小編對資產配置的看法。

1、在資本市場,信心比黃金有價值,在全球疫情爆發的當下,歐美股市的暴跌恰恰就是投資者對政府對抗疫不作為的表現,中國最早受到疫情的影響,也最早從疫情中恢復過來,領先歐美恢復經濟秩序,A股在本輪全球股市風暴中波動是最小的,小編在上篇文章中(大漲大跌的A股是“陷阱”OR“黃金坑”)已表達過對中國股市的態度,中國的資本市場在歷史機遇面前是不容我們錯過的。中國公佈了50萬億的救市計劃,主要投資基建領域,那麼應該買什麼股票,是現在最熱的新基建嗎?小編並不這麼認為,中國股市受政策因素影響較大,李總理在多個場合反覆提到“穩經濟、保就業”,可見在國家眼裡就業和經濟同等重要,新基建中的5G、AI、工業互聯網、特高壓等項目是資金密集型的產業,但對就業拉動效果並不明顯,反而老基建的項目既需要大量資金也必須人海戰術,一個高鐵項目光施工人員就可達十餘萬人,加上上下游的產業鏈,可解決近百萬就業問題,老基建中的施工、設計單位、水泥等行業的龍頭上市公司尤其值得投資者關注。

2、亂世投黃金一直是老一輩人的信念,在當下,小編覺得不可取,黃金價格的下跌一方面是因為拋售,另一個原因是投資者擔心由於疫情引起的通縮,導致商品價格下跌,黃金是對抗通脹的利器,在通縮面前毫無價值。

3、信託和銀行理財類的固收屬於防守型資產,在不確定的時期可以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利息收入,由於二級市場波動可能沒有那麼快結束,投資人沒有穩定的現金收入可能等不到股市的春暖花開,因此配置一定比例的固收資產是必須的,保證工資收入+固收利息能覆蓋家庭開支和一般支出。

在上下波動的行情和漫天紛繁的各類信息面前,每個投資者都在問自己,我的判斷是不是錯了,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足夠的定力很難在這場博弈中笑道最後。獨立思考能力來源於不斷的學習,足夠的定力來源於良好資產配置帶來的穩定現金流。最後祝各位2020年投資順利,在品味“饕餮”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