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3歲演了飽受爭議的耶穌,遍體鱗傷,卻連獲三次奧斯卡提名

詹姆斯.卡維澤,這個名字對於年輕的一代也許並不熟悉,但如果你信奉基督教或者天主教你一定看過一部電影

《耶穌受難記》,這部影片記錄了耶穌殉難前最後12小時發生的事情,很真實,也很震撼。而片中的耶穌就是上述的這位60後的演員演的,如果你看過影片,你一定會認為他就是名副其實的耶穌,而非耶穌是他扮演的,他簡直就是把自己與角色的靈魂融合在了一起!加之,有件特別巧合的事,那便是他飾演耶穌時的實際年齡是33歲,耶穌遇難的年紀也正好是33歲,他與耶穌更是有幾分神似。

人們很難想象,耶穌這位萬人景仰的神,在大多數演員心中都是畏懼的,所以基本上很少演員願意去出演,加之這部涉及宗教的電影在好萊塢的市場一向會是嗤之以鼻的,為什麼卡維澤最後會接了這個角色,以致於自己遍體鱗傷,還飽受爭議呢?

他33歲演了飽受爭議的耶穌,遍體鱗傷,卻連獲三次奧斯卡提名

因為自己的宗教背景,對這個角色有獨特的觀點和靈感

卡維澤出身在一個非常嚴格的天主教家庭,從少年時起就學會了每週自覺去教堂參與彌撒,後來他娶了一位英語老師當自己的老婆,用中國的話來說,這是屬於媒妁之言,他的老婆是家人介紹的,她的老婆也信奉天主教。天主教的神有三位,天主和耶穌基督,尊瑪麗亞為聖母。可見卡維澤對耶穌這位人物是十分的敬重的,受從小的家庭宗教氛圍影響,讓其對耶穌這個神瞭解得更加的透徹。

他是如何贏得這個機會的呢?源於與製片人麥伊維蒂的一場飯局,起初製片人只是跟卡維澤說想邀請他演一部衝浪電影,所謂的衝浪電影的意思是20世紀60年代風行的一種電影類型。後來《耶穌受難記》的導演梅爾.吉布森來了,跟他說了好多關於耶穌的故事,卡維澤當時說他自己看過《那撒勒的耶穌》,吉布森卻嚴肅地說:“不,不,我是說真的。”卡維澤才明白他的意思,原來是想讓自己去演耶穌。

也就是說,卡維澤在內心上並沒有抗拒,當他接到劇本的時候就決定出演了,他也完全不會去擔心自己會遭受什麼非議。也許這是一位稱職的演員,為了好劇本寧願肝腦塗地。信奉天主教的他,心中對於耶穌的瞭解在出演了這個角色後變得更深一層,那便是面對對的事情他不再害怕,害怕的是自己並沒有去做。那是一種對自我信念的堅持,正如他自己說的,

愛耶穌勝過愛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他已然把自己與耶穌的靈魂融合在一起,讓人看到的是一個更真實的耶穌。

他33歲演了飽受爭議的耶穌,遍體鱗傷,卻連獲三次奧斯卡提名

與耶穌共患難

卡維澤拍攝《耶穌受難記》的時候非常的辛苦,他跟片中的耶穌一樣,弄得自己遍體鱗傷,還飽受各種疾病的折磨,消耗了大量的體力。

他33歲演了飽受爭議的耶穌,遍體鱗傷,卻連獲三次奧斯卡提名

1、鞭撻戲被兩次抽傷

耶穌剛開始被判鞭刑的時候,影片特意展示了古羅馬的各種刑具,看起來非常的殘酷,而當施行的士兵毫不留情面地抽向耶穌的時候,卡維澤的身上是墊著板子的,不料的是演員有兩次失手,活生生地打在了卡維澤的肉上掉了好大一塊皮,後面還有一鞭給他後背留下了一道長達12英寸的傷口。

受傷還不算是最嚴重的,嚴重的是耶穌捱打的時候需要做出一種皮開肉綻的慘狀,這種慘狀需要在卡維澤的身上進行上妝,承受著長達數小時的高刺激化妝材料的煎熬,他的皮膚過敏了,長出了各種水泡。片中的血都是用的新型材料的血漿,需要用酒精才能清洗乾淨。卡維澤一邊忍受著傷痛,一邊忍受著皮膚過敏的折磨,還要保持情緒,這對普通人來說就已經是超越極限,而卡維奇為了這個角色的貼合度,全程都忍耐下來了。

他33歲演了飽受爭議的耶穌,遍體鱗傷,卻連獲三次奧斯卡提名

2、開拍時遭雷擊

記者曾問卡維澤,一開拍就遭受了雷擊,會不會讓他覺得飾演耶穌這個角色有點......他當時笑了笑,眼睛看著天空,故作詢問上帝的樣子,問是不喜歡這部電影嗎?確實,不止他,連導演助理也被雷擊傷,所幸不是特別嚴重,卡維澤跟記者回憶時是這麼說的:

我們在山上拍一場佈道的戲。閃電來臨前四秒一切還是很安靜,突然,我感到好像被人打了一巴掌,接著有七到八秒時間,我眼前是一片暈眩的粉紅色,人們開始尖叫。他們說我的頭部著火了,身體周圍還有光。我可以跟你說,當時我就像剛去唐.金(Don King,著名拳擊經理人,以其爆炸頭著稱)的髮型師那理了發似的。

可見,拍攝的氣候對待劇組也不太平,加之當時正值意大利隆冬,卡維澤拍攝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片段的時候只有纏腰布,他在十字架上瑟瑟發抖,幾乎說不出話來,劇組人員使用了取暖袋才會讓凍僵的他緩過神。因為長期地忍受惡劣的寒冷氣候,卡維澤還深受肺炎之苦。

涉及鬼神類的影片多多少少都讓人有些忌諱,林心如當年拍鬼片的時候就曾經有一個片段是要睡棺材,她說她十分忌諱,當她躺到棺材裡面的時候,置於棺材蓋頂部的攝像機立馬掉了下來砸到她頭上,她當時心理陰影面積不是一般的大。卡維奇飾演耶穌壓力並不比林心如的小,而且他所遭遇的暗示性比林心如的更加強烈,但他的心態非常的好,這得益於他對耶穌以及天主教的一些深刻的認識,從小受宗教文化薰陶的他對耶穌心理活動的解讀定會十分透徹。

卡維澤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專門去學了拉丁語和亞拉姆語,這兩種語言已經消失了,吉布森去尋求專攻此語言的宗教人士幫忙,卡維澤說,雖然這兩種語言難學,但這也是必須的,這可以增加影片的真實感。為了這個角色除了忍受身體上的折磨,腦力上的勞動他也沒少費勁兒。

他33歲演了飽受爭議的耶穌,遍體鱗傷,卻連獲三次奧斯卡提名

3、沉重的十字架

影片中的耶穌揹著十字架走上刑場,那一幕卡維澤是真的在揹負著十字架,重量150磅,是真實的十字架重量的一半,為此他的肩膀脫臼了。整部劇中,扛十字架的這一幕是十分考驗體力的,所幸卡維澤從小是練過體育的,他的兄弟姐妹們都是運動健將,小時候他還一直都有打籃球的習慣,只不過後來因為腳傷才在大二的時候不得不放棄NBA籃球生涯的夢想,後來轉學到華盛頓才開始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沉重的十字架換作是普通人要扛這麼長一段路誰也受不了,而且卡維澤拍戲時還要保持這一動作,為此他藉助了舉重訓練提高了腰部的力量。

他曾說跟梅爾.吉布森一起工作就像在龍捲風中跳華爾茲,你永遠不知他下一步想幹什麼。可見,梅爾.吉布森對創作的歷史還原度要求是特別的高,以致於卡維澤在拍戲時跟耶穌一樣是受盡了磨難,可他依然毫無怨言。曾記得林依晨說過自己是用生命在演戲,可當你看到卡維澤拍攝耶穌的時候,你又會覺得他不光是用生命,他還是在用靈魂在演

他33歲演了飽受爭議的耶穌,遍體鱗傷,卻連獲三次奧斯卡提名

好電影才會備受爭議

還記得中國內陸拍的李亞鵬版的《笑傲江湖》,一經出品,收視率一路飆升,但同時罵聲也不斷。觀眾們對於金庸的經典之作的影視作品是十分關心,但是對其要求度又極高,所以自然而然就會出現邊罵邊看的現象了。馬雲曾經評價央視的春晚,罵它的人越多,說明它的成就度和關注度越高,這已經不是一種喜愛的問題,而是一種習慣的問題。

關於《耶穌受難記》這部電影,他的確是部很受爭議的電影,尤其是關於反猶傾向這一說,但是,卡維澤卻說:

真是很令人沮喪。我可以告訴你,他(導演梅爾.吉布森)完全沒有任何反猶傾向。我從來沒有這麼覺得。飾演瑪麗亞的瑪雅.摩根斯坦是來自羅馬尼亞的猶太人,梅爾每天都問她:“瑪雅,跟我談談你的宗教傳統吧,這樣做是否允許?”他想把這部電影拍得非常猶太。比如耶穌的形象,他並不想要一個雅利安式的、藍眼睛的耶穌,而是想要一個猶太感很強的耶穌。我們的信念植根於我們的猶太傳統......我們全都因為耶穌的死而有罪,我的罪令他被釘上十字架,你的罪也是如此,這就是影片想要告訴人們的事實。

小編認為卡維澤這番話很有道理,卡維澤的眼睛並非是棕色的,他眼球的顏色是後期通過特效把原本的藍色變成了棕色,可見吉布森對此是非常的用心,細節上做得十分的到位。而且影片中的各種臺詞無不透露著一種大愛,一種犧牲,以及一種原諒。在耶穌被人們摧殘的時候,他口裡還不斷地為人們祈禱,請求天父原諒他們,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裡呈現的又是一種廣闊的胸襟。

還記得耶穌揹著十字架準備走上山頂的時候,他回憶起曾經在這裡的傳教場面,他說過:“你們聽過要愛你的朋友,恨你的敵人,但是我告訴你,也要愛你的敵人,為那些迫害你的人祈禱。如果你只愛那些愛你的人,那你會得到什麼回報呢?

這裡宣揚的便是一種愛的勇氣,讓人懂得去珍惜。

他33歲演了飽受爭議的耶穌,遍體鱗傷,卻連獲三次奧斯卡提名

尊重他人的想法,保留自己的觀點

記者曾問過卡維澤,猶太的領袖們看了這部電影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問他的看法。他只說每個人都有權利維護自己的信仰,且他相信猶太兄弟看了這部電影后一定會意識到這不會是教他們去憎恨和譴責的,是愛和犧牲,是一部原諒與希望的電影。

小編記得伏爾泰說過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維護你說話的權利。言論誰都有發表的自由,所以這部影片自然也會呈現一種兩極分化的地步,但是並不影響那唯美的畫面給觀眾帶來的視覺感受,雖然個別場面有些血腥,但是這也是一種表達的必要,沒有這些畫面就不足以刺激人們對信仰的一種崇高景仰。片中使用的兩種消失的語言拉丁語和亞拉姆語,本來吉布森是不想配字幕的,他認為人們感受到場景畫面的刺激就夠了,可見,這是一部在視覺上下了很大功夫的影片,如果只是平平淡淡的畫面,對耶穌慘狀的視覺衝擊力又怎麼會讓人明瞭呢?導演創作的初衷本來就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他33歲演了飽受爭議的耶穌,遍體鱗傷,卻連獲三次奧斯卡提名

結語

影片最後是成功的,卡維澤獲MTV電影獎最佳男演員,影片在奧斯卡的三次提名,分別是最佳攝影,最佳化妝,最佳原創配樂。可見導演和演員們的用心。

無論別人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如何,卡維澤飾演的耶穌將是存在我們心中印象最深刻的,無可替代的一位耶穌。據說這部影片要出續集《耶穌復活》,在《耶穌受難記》的結尾也的確是有耶穌復活走出墳墓的畫面,據說主演還是卡維澤,相信這將是再一部關於宗教題裁的宏觀鉅著,讓我們繼續期待卡維澤的表演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