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王船山評唐詩(2)|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王船山評唐詩(2)|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渭川田家

唐 · 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船山曰:通篇用“即此”二字括收。前八句皆情語,非景語。屬詞命篇,總與建安以上合轍。

幽居

唐 · 韋應物

貴賤雖異等,出門皆有營。

獨無外物牽,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來過,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鳥雀繞舍鳴。

時與道人偶,或隨樵者行。

自當安蹇劣,誰謂薄世榮。

船山曰: 蘇州詩獨立衰亂之中,所短者時傷刻促。此作清不刻,直不促,必不與韓、柳、元、白、孟、賈諸家共川而浴。中唐以降,作五言者,唯此公知恥。

寒夜江口泊舟

唐 · 儲光羲

寒潮信未起,出浦纜孤舟。

一夜苦風浪,自然增旅愁。

吳山遲海月,楚火照江流。

欲有知音者,異鄉誰可求。

船山曰: 如此頷聯作流水對,即不厭結語用意矣!以清平出之,自有風局。儲詩入處曲折,出路佳爽,亦始開深煉一格於近體。而甫已淵微,即爾振脫消息於康爾、玄暉之間,唐以下人,更無倫匹。其他琢磨幽細者,相視如鸞笙之與蛩吟,均為希聲。正相千萬,然其可存者,亦止於此,故知切調之難工也。



唐詩選評之貳

王船山評唐詩(2)|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過香積寺

唐 ·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船山曰: 三四似流水,一似雙立。安句自然,結亦不累。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 · 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船山曰: 通首都有贈意,在言句文身之外,不可徒以結用古人為贈也。“楚狂”、“陶令”俱湊手偶然,非著意處。以亮潔寫清幽,故勝。

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唐 · 孟浩然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

船山曰: 五六為襄陽絕唱,必如此乃耐吟詠。一結入套,依然山人本色。



唐詩選評之叄

王船山評唐詩(2)|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春中喜王九相尋

唐 · 孟浩然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林花掃更落,徑草踏還生。

酒伴來相命,開尊共解酲。

當杯已入手,歌妓莫停聲。

船山曰: 輕豔似出女郎手,佈勢較寬,不似孟他作之褊。

送鄭少府赴滏陽

唐 · 岑參

子真河朔尉,邑里帶清漳。

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綬香。

青山入官舍,黃鳥度宮牆。

若到銅臺上,應憐魏寢荒。

船山曰: 岑此詩較高為蘊藉,其餘則且不及達夫。要嘉州自七言手筆,五言便幾不成語。如“玉壘天晴望,諸峰盡覺低”、“明主雖然棄,丹心亦未休”,俗子面上,汗汁濺人,當復不異。真方幹、杜荀鶴一流人先鞭,不謂之惡詩不得。

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

唐 · 岑參

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

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

白髮悲明鏡,青春換敝裘。

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船山曰:溫雅。是嘉州第一首五律。直到尾聯,方知具結構之妙。



唐詩選評之肆

王船山評唐詩(2)|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過鄭曲

唐 · 祖詠

路向榮川穀,晴來望盡通。

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岸勢迷行客,秋聲亂草蟲。

旅懷勞自慰,淅淅有涼風。

船山曰: 祖詩往往露刻畫痕,如“海色晴看雨”,竟以名世,要不足取。此作安靜,迥異他篇。

題靈隱寺山頂禪院

唐·綦毋潛

招提此山頂,下界不相聞。

塔影掛清漢,鐘聲扣白雲。

觀空靜室掩,行道眾香焚。

且駐西來駕,人天日未曛。

船山曰: 平善。“鐘聲扣白雲”句入幽出朗,“扣”者鍾與雲而俱扣也,無名理者,不能作景語。結近湊泊。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 ·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船山曰: 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



簡介

王船山評唐詩(2)|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廣衡州府衡陽縣(今湖南衡陽)人。他與顧炎武、黃宗羲並稱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傳》、《黃書》、《尚書引義》、《永曆實錄》、《春秋世論》、《噩夢》、《讀通鑑論》、《宋論》等書。王夫之自幼跟隨自己的父兄讀書,青年時期王夫之積極參加反清起義,晚年王夫之隱居於石船山,著書立傳,自署船山病叟、南嶽遺民,學者遂稱之為船山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