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攝影師喜歡用M檔拍攝,這是為什麼?

語山視野


拍攝中使用M檔是為了更精準地調節光圈、快門、iso、白平衡、對焦點、對焦模式等拍攝參數,表達攝影師的拍攝意圖。

相機智能評價失效

相機使用自動檔時能根據拍攝環境的亮度和色彩自動調整參數,但因環境光比過大、逆光、單色、過亮或過暗等因素,相機的判斷就容易使主體的焦點、曝光或白平衡不準確了,比如將白雪或煤堆拍成灰色或將草地拍的沒那麼綠。

有時拍攝天空、冰塊等沒有色彩和密度變化的對象時容易使相機無法自動對焦。有時拍攝微距時為了獲得對焦速度將對焦模式設置為M檔。

使用外置閃光燈拍攝的情況

使用外置閃光燈時,相機在評價環境時沒有“考慮”閃光燈的亮度和色溫,從而無法獲得準確的曝光和白平衡。所以我們看到,影樓的攝影師通常只用M檔。

使用M檔可以更強表達攝影師的意圖。

熟練的攝影師拿著智能化水平很高的相機,卻當成手動相機來使用,正是為了讓作品貼近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讓相機決定。比如拍攝飛鳥要用到高速度,突出主體要用大光圈,拍攝夕陽刻意調高k值,拍攝小的主體用單點對焦等。

自動曝光會在iso、光圈、快門三者或者其中兩者之間互易,稍不注意就會在小光圈時因曝光時間過長而模糊或高iso產生噪點。相機自動換算會產生諸如此類的問題。

M檔不是萬能的

只要熟練使用,M檔在大多數情況下能讓相機和作品聽攝影師的話,但不是所有的拍攝環境都受用。

比如面對運動被攝體,也會用到光圈優先(A檔)或快門優先(S檔)。

有時候變化無常的拍攝環境下抓拍搞忙了也可以直接用auto。


柳濤


關於拍攝程序,實在是有必要說一說。相機一般都有P(程序自動)、Av(光圈優先)、Tv(快門優先)、M(手動曝光)等最基本的幾種。


M檔的好處是可以自由控制光圈和快門,加上ISO值的設定,相當於曝光三要素都可以由攝影師來自由設定。會讓攝影師具有較強的掌控感,所以,很多攝影師會喜歡用M檔進行拍攝。

不過,在單反時代,野馬哥認為,P、Av、Tv、M檔,完全與攝影師的習慣與經驗相關,用哪一個檔位,並不會比其他檔位有本質區別。當然M檔也有自己的一些優勢與特點,野馬哥慢慢為您說道!


一、關於曝光三要素

曝光是攝影最基礎的技巧。一張好的照片,基礎就是正確的對焦與準確的曝光。特別是主體要曝光正確。而其中相關的就是控制曝光的三個要素,即ISO、快門速度與光圈大小。而相機在測光基礎上實現的三要素的組合操控,就是拍攝程序。


二、關於測光

測光是單反時代非常重要的一個機內功能。

一般的相機,都具備評價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局部測光與點測光等幾種情況,以應對不同的場合。


而到無反時代,由於實現了曝光模擬,相當於實現了所見即所得,使得測光的重要性降低。


三、關於曝光補償


但由於測光系統的系統性誤差,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被攝物的反光性能過強或過弱,畫面大面積的過亮或過暗,測光系統給出的結果是有偏差的,此時相機引入了曝光補償的概念。

針對一些特殊情況,拍攝者允許使用曝光補償來修正測光結果,因此可以人為控制曝光偏左或偏右。


四、拍攝影程序的深度解析


在P、Av、Tv三個檔位中,都能根據測光值,進行光圈或快門兩個數值的一個或兩個的自動設定。三者並沒有太多的區別。比如P檔下,我們通過轉動主撥盤,可以實現光圈與快門的同時變化,而Av檔,我們通過設定光圈,來讓程序自動給出快門速度,Tv檔則反之,我們設定快門速度,而讓程序給出光圈值。在三個檔位中,都允許使用曝光補償來使得曝光過曝或不足,以人為修正測光系統可能的誤差。

我們所認為的P當是全自動檔,Av與Tv是半自動檔,事實上只是一種方便與否的設置。比如P檔,也能做調整,而Av檔讓你優先控制光圈,Tv檔讓你優先控制快門而已。本質上沒有優劣之分,甚至無法去鄙視使用P檔的朋友,因為結果一樣啊!


而M檔,相當於把光圈與快門的關聯關係徹底放開。我們可以分別去設定這兩個值,只不過相機會通過測光標尺來提示我們相機測光的情況。我們可以更自由的根據環境情況來決定是否過曝,或曝光不足些。


在M檔下,無需使用曝光補償,我們只需參考測光標尺,並根據現場很方便的進行曝光修正。使用M檔的優點:


1、你會更加註重測光的準確性;

2、通過直接控制的光圈與快門,能夠對這兩個參數做出直觀選擇;

3、M檔的另一好處是當你設定好光圈和快門值,你再移動相機時,這兩個數值不會發生改變。有助於在對主體重新構圖時,保持曝光參數不變。


當然,M檔對新手來說,還是略不友好的。因為有時候,我們會忽略掉測光標尺的提示作用,造成曝光不足或過曝。其實更多還是習慣問題。


五、單反時間正確的拍攝順序

所以,單反的正確拍攝順序是:

1、根據場景設定好測光模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拍攝模式

3、對焦,並進行快門或光圈或二者的同時調整

4、視情況決定是否使用曝光補償

5、回放確認是否曝光準確。


無反的情況下,會有了變化!


六、無反時代的改變


由於無反已經不再通過光學取景器,而代之以EVF或者是液晶屏取景,由於取景是光線直接通過成像單元進行成像,很容易將曝光情況進行預覽。這就有了所謂的曝光模擬功能,即我們可以在按動快門前,預先看到相片的曝光情況。

曝光模擬的出現,讓曝光參數的調整能以非常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眼睛的感受並進行修正就會更加的及時與準確。


在曝光模擬之下,讓測光模式的選擇變的無足輕重,同時不管是P檔的全自動,或者是Av與Tv的半自動,或是M檔的全手動,都可以非常快速與準確地進行曝光的設置。


而由於M檔可以直觀的設定光圈與快門數值,所以在無反相機的使用時,野馬哥會更願意使用M檔進行拍攝。


好了,以上就是野馬哥關於測光與曝光的相關介紹,總而言之,不管使用哪一種拍攝程序,都是與個人的經驗與技巧相關聯的,沒有孰優孰劣這一說。就算你用的是P檔,也能拍出好照片!相機是拿來用的,更多的限制在於你的想象力!


野馬攝影


從開始攝影時就學了M檔,現在拍攝中也一直都用M檔,個人就M檔說說自己的體驗。

首先說明使用M檔的攝影師必然是有了一定的攝影技術和年限的,因為在任何情況下要快速調整相機的光圈、快門、感光度等相關參數設置,必須要熟悉和了解自己的機器性能和當前拍攝環境下所需要的相機設置要求,都需要長時間的拍攝經驗的積累。

其次就是我個人認為使用全自動或者光圈、快門優先等自動模式拍攝時,因為可能出現的對焦和自動測光的不同,所拍攝出來的照片不能達到我理想的要求,只有使用M檔拍攝加上正確的測光才能使到拍攝時畫面達到我的要求。

第三,在想拍攝一些特殊情況的照片,如車軌、星空、動靜集合的照片時也確實用M檔要更好。

當然對於初學者來說,自動或快門、光圈優先等功能是能拍攝出相當好的照片,在以後經驗豐富的情況下可用M檔拍攝,最後就是說用什麼檔位拍攝和自己的拍攝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只要自己熟悉的檔位能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就行!希望大家都能拍出好照片!





亞軍


M檔能很好的控制曝光控制力,特別是專業攝影閃光燈使用,更是離不開它。風光攝影時也是最佳的選擇,有較好的光控能力,拍出藝術化的攝影作品。但是新聞攝影、初學者和一般愛好者,我更建議使用A檔,就如開車有自動擋的車,可以節省很多時間,特別是快速抓拍,還是選擇自動擋為佳,然後用曝光補償來進行控制。



攝影小源飛俠


很多人用M檔 以我個人來看 無非以下幾類攝友。

第一種,高手 。其拍攝技巧高超 ,對不同場景下的光線把握很好,瞭解自己需要拍攝照片曝光參數,使用M檔,可以很好的掌握曝光你,控制景深。

第二種,裝逼的初學者。他們總認為M檔是高級拍攝手法。其實M檔最早是因為早期相機沒有測光系統 也沒有半自動的拍攝電子程序,拍攝時只能根據經驗(或者測光儀器)來判斷曝光參數。

第三種,實用主義者。使用M或者其他什麼模式完全根據需要和個人習慣喜好來切換。

總體來說,M檔沒什麼高級的,只是眾多拍攝模式中的一種。如何選擇,如何拍攝,請照個人習慣來。一張好片是不靠拍攝模式的,內容才是第一的,無論何種模式能出好片就行。






HOOLOO






張10貳張


很多攝影師喜歡用M檔拍攝,這是為什麼?首先,用M檔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手動控制曝光量,更加自由。

喜歡用M檔的無非分為兩類:第一種是有豐富手動經驗的攝影師,對不同場景下的光線把握很好,瞭解自己的需求,使用M檔,可以更加自由、更好地控制曝光,他們更加習慣於使用M檔來來滿足自己的拍攝需求;而第二種便是跟風的“偽高手”,總認為好像玩M檔便高人一等似的,但是,如果對曝光量控制都沒有概念,為啥放著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曝光不用,而要用M檔呢?

最後,不得不提關於拍攝模式的討論“有的人說,攝影要玩專業,當然要追求全手動曝光;而有的人則會說,使用光圈優先或快門優先可以讓我們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更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如構圖、環境光或者故事情節中。”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並沒有一種何者更先進更優秀的說法。如何選擇,如何拍攝,還是由個人習慣而定的,畢竟,一張好片是不靠拍攝模式的,內容才是第一的。所以,用好每一種拍攝模式才是最好的選擇。


墨染印畫


因為M擋是考驗技術,是驗證您的拍攝水品的檔位,m擋,即所有設定人為控制,這對攝影師技術有高的要求,如果您只是學攝影發朋友圈,難麼學會A+擋,和TV/AV擋即可,假如您以後想學的更專業,有向商業攝影方向發展,難麼m擋是必學的,同時使用了M擋可以拍攝很多特別的照片,這是別的檔位無法做到的,下面幾張是用M擋拍攝









叔戈


很多攝影師喜歡用M檔拍攝,這是為什麼?

答:現在的數碼相機設計的非常智能,很多情況甚至用自動檔也能完成拍攝,A檔,S檔,P檔,M檔,B門,曝光補嘗,白平衡的設置更是為完成攝影工作提供了方便。

(一)M檔俗稱手動檔,用法接近膠片相機的光圈,快門,的設置,用什麼檔,全是攝影師的個人習慣和攝影需要。

(二)用自動檔在光線不足或有特殊需要時,攝影師可能不滿意相機自動的處置,這時如果用其它檔,包括M檔,可以更精確的完成自己的設想。

(三)除去自動檔和手動檔,A檔,S檔,配合曝光補嘗,配合測光模式,對焦區域,對焦模式,等等的設置,配合直方圖,結合相機的回放觀察,配合光圈,快門速度,ISO的調配,可以滿足幾乎所有的拍攝工作,可以不用M檔。

(三)M檔在什麼時候必須要用吶?是在拍數張參數設置完全相同的照片時,用M檔更方便。還有就是在拍星軌時,拍接片時,要用到M檔。

(四)拍接片,用持續半按快門的方法也可以完成拍攝。

(五)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大光比情況下,或想拍黑背景,白背景的時候,配合測光模式和曝光補嘗的使用,用A檔,S檔配合曝光補嘗,配合測光模式,對焦區域,對焦模式,等等的設置,配合直方圖,結合相機的回放觀察,配合光圈,快門速度,ISO的調配,不用M檔,也可以完成拍攝工作。

(六)有經驗的攝影師能用有限的器材完成所有任務。用以前沒有M檔的卡片機,也一樣能拍出好照片來。

(七)用什麼檔來拍攝,是攝影師的習慣,關鍵是要能拍出好的照片。攝影師形形色色,看著多專業的都有,但是到最後,還是要用照片說話。


加勒比海盜的書法攝影


M檔,就是相機上的基本曝光組合參數,要靠攝影師平時積累的經驗和技術,全部手動完成的。

一、手動曝光M檔

手動曝光M檔,就是通過手動調整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門和感光度。

M檔適合於各類場合拍攝,不同場合的參數設置可能需要消耗一些時間,但小編依然推薦使用M檔,可以更加清晰認識曝光三要素對圖像效果的影響。

而很多場合使用光圈優先、快門優先就能夠解決拍攝需求,這會導致習慣了半自動拍攝,在某些場合很難改過來或無法拍攝,所以手動M檔值得大家花時間去學習。

二、手動曝光看四個地方

手動曝光要看這四個地方:光圈、快門、感光度、曝光量指示標尺。如下圖紅色方框區域。

光圈:控制進光量和景深。

快門速度:設置曝光時間。

感光度:設置ISO,保證畫質。

曝光量指示標尺:衡量曝光是否正確。(佳能相機左邊為負曝光、右邊為正曝光;尼康相機左邊為正曝光、右邊為負曝光,與佳能相反)

三、如何使用手動曝光模式

小編今天以簡單的例子進行講解,大家可以很容易看懂。

1、如下圖,此時曝光量指示標尺沒有出現一個白色光標。

在我們半按快門後,光標就會出現。

光標指向-3EV,相機讀數:光圈F1.8,快,1/125秒,ISO100,代表此時的曝光參數下,曝光不足!

2、假設我們此時是要拍攝人像,需要大光圈,不調整光圈。所以此時將快門速度調慢,增加曝光時間,將快門速度調慢3級,讓光標指示到正中間“0”的位置,如下圖。

此時的曝光參數為:光圈F1.8,快門1/15秒,ISO100。曝光正常!

那你想一下,這個1/15秒的快門速度會不會太慢了呢?我們手持拍攝會造成抖動嗎?!

3、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調整感光度ISO了,將ISO調高3級,如下圖。

此時的曝光參數為:光圈F1.8,快,1/15秒,ISO800。光標指示到+3EV,曝光過度!

4、所以此時需要將快門速度調回去,快門速度調快3級。如下圖。

曝光參數為:光圈F1.8,快門1/125秒,ISO800,光標指向正中間“0”的位置,曝光恢復正常。

5、最後我們看著兩組曝光參數:

(1)光圈F1.8,快門1/15秒,ISO100。曝光正常。

(2)光圈F1.8,快門1/125秒,ISO800。曝光正常。

第(1)組的快門速度過慢,手持很有可能造成抖動,所以在有防抖設備的情況下(如三腳架),可以使用第(1)組曝光參數。

第(2)組的快門速度正常,可以手持拍攝,只是ISO較高,但這個時候的噪點表現也不會非常明顯,所以一般會選擇使用第(2)組曝光參數。

四、總結

手動曝光的設置可以對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更加深刻理解,對於學習攝影的小夥伴來說,凡是自動的有啥意思?手動進行設置,進行拍攝會更有成就感。至於拍的好與壞,器材不是主要原因,腦子創意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