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書法12級張若溪同學的期中考試作文

兩篇

相伴的故事

11級張若溪同學從5歲開始在成家書法學習 ,至今已經9年了。楷書、隸書、篆書、行書都已經學習完畢,現在師從成美俠老師精研高級楷書。書畫相通,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還學習了3年國畫,不但懂得了很多國畫知識,還掌握了花鳥、山水的繪畫技巧。17年暑假成家書法又開辦了篆刻班,通過短期培訓,孩子掌握了篆刻的基本要領。

13歲的張若溪同學,目前是濟南市燕山學校初二年級的一名學生。期中考試剛剛結束,這次語文考試的作文題目是《相伴》,要求寫出在自己成長曆程中感動的人物,感懷的事情,這些人和事點點滴滴如甘泉濡溼著我們成長的歲月,豐盈著我們年輕的生命。

距離考試結束只有30分鐘了,若溪看到作文題目,不假思索地想到了書法,但是平時並沒有寫過這樣的題材,只能臨場發揮,9年書法學習的場景歷歷在目,她靜下心來理理思路,寫下了這篇文章。

相 伴(八上期中考試作文)

手中的墨與紙,熟悉。閉上眼,便能看到多少歲月......

書法,與我相伴。

十年,是否太過漫長,久到已經看不清當年那個小小的我,握著毛筆,可笑的樣子;久到已經想不出當年的心境是如何痛苦;已經憶不起第一次拿到金色獎盃的喜悅,甘甜。但我記得,那些個夜晚,那些個哭泣的、努力的、拼命書寫詩篇的,夜晚。

秋日裡,經常會去撿落葉。一堆小小的孩子,漫步在金色的葉上,倒也分外可愛。會因為偶得一片小小的紅葉就欣喜不已,會因為某個孩子撿得又醜又少,便嘲笑他。回到教室裡,一個個的幻想自己是懷素,在葉上寫些不端正的“米芾”,寫些悲涼呻吟的小令。這些小箋很可愛,至今仍有一些,但若被誰撿去,定會視若珍寶,小心收藏在書角。

稍大一些,聽了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幻想著自己便是那位晉代的書法宗師,在牆上好用力地書寫著《蘭亭》,一看,呵!白的映著黑的,真是太美麗了,正飄飄然時,母親出來好一頓臭罵。不過還真是“入木三分”,刷了幾層漆,也沒有完全蓋去,真讓我好生得意。

現在,最喜愛的書法家是顏真卿,再後便是二王。佩服他的書法、學識,更欽佩他的愛國,他的精神。一個豪門出生的才子,去當文臣“三代宰相”;去做武將“安史唯一沒破之城”,只是最後很壯烈,封為“文忠”,這更讓我敬佩不已。

書法,塑造了我。它帶給了我嚴重的失眠,但也讓我成為了別人口中“坐得住的人”;它佔用了我的學習時間,也讓我成為了一個略通文史的人。

書法,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睜開眼,眼前的宣紙滴上了一滴濃墨,正在暈開,墨點渲染著宣紙,也渲染著,我最美的芳華。

書法,一路同行相伴。

在這篇考試作文中,若溪不但寫出了9年堅持學習書法的艱辛,也體會到了學習中的小小快樂,而且通過書法學習使自己略通文史,有了自己崇拜的書法家。若溪的這篇文章被定為高分作文,但是因為考試時間侷限,還存在種種不足,學校老師讓孩子們重寫一篇,希望可以寫出一篇更深刻的文字。她堅持還要寫書法,於是我把文章發給了美俠老師,因為我知道老師不但書法造詣深厚,而且畢業於南開大學現代中文系,一定可以給出中肯的建議!果不其然,美俠老師對文章做出了肯定,又提出可以增加些細節描寫,才會更感動人。這些建議跟學校老師提的一樣,於是又有了第二篇《相伴》。

相 伴(八上期中考試作文修改)

手中的墨與紙,熟悉。閉上眼,便能看到多少歲月......

書法,與我相伴。

即使相隔了十年,我還是一眼便看見了,那個她,那個我。纖細的手指中抓著那個極不協調的、足有三指寬的筆,跪到地上,匍匐著、吃力地寫著什麼,那是用墨及其濃重的楷書大字——“書宗秦漢”,五歲那刻的場景,透過兩橫之間的窄窄縫隙,仍浮現在我的眼前。那年的金色獎盃時刻告誡著我,不忘初心,在每個哭泣的、努力的、拼命書寫的夜晚。

秋日裡,經常會去撿落葉。一堆小小的孩子,漫步在金色的葉上,倒也分外可愛。會因為偶得一片小小的紅葉就欣喜不已,會因為某個孩子撿得又醜又少,便嘲笑他。回到教室裡,便一個個認為自己是千年前“書蕉”的懷素,尤其是一向自持清高的我,尚不翻帖,抓起筆便寫,反正米芾的《梅花賦》極草,他的書風也一向灑脫豪邁,隨意糊上一筆,倒更有些“米襄陽”、“米瘋子”的意味了。

稍大一些,聽了王羲之“入木三分”的故事,幻想著自己便是那位晉代的書法宗師,拿出珍藏在箱底的一小瓶朱墨,小心的倒在碗底,自己彷彿置身於會稽山陰,周圍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然後便好用力在白色牆壁上下筆,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第一句“永和九年,歲在癸丑”。呵!白的映著硃紅,真是太美麗了,正飄飄然時,母親出來好一頓臭罵。不過還真是“入木三分”,刷了幾層漆,也沒有完全蓋去,真讓我好生得意。

現在,最喜愛的書法家是顏真卿,然後便是二王。一個豪門出生的才子,去當文臣“三代宰相”,當時的書寫的《多寶塔》規矩嚴謹;去做武將“安史唯一沒破之城”!書風也變得雄偉豪邁,悲痛中所書的《祭侄文稿》可見一斑!每當夜晚我臨此書帖,便在迷離中看見一位白髮鶴須的老人正望著我,目光迥然,似是要說出“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之流的話來;有時卻也不看我,只是與身邊的人談些什麼,時而拍案而起,時而掩面哭泣。當我聽到,就是這樣一位被追封為“文忠”的臣子,年老時誅死敵營時,我的淚光中,又見到了他......

多少個失眠的夜晚,我在唐宋間輾轉,在行草間流連,我曾痛恨著它,又一直深愛著它。

只因,它是書法,我即為它。

睜開眼,眼前的宣紙滴上了一滴濃墨,正在暈開,墨點渲染著宣紙,也渲染著,我最美的芳華。

書法,一路同行。

馬上就要到2020年了,若溪要步入成家書法的第10個年頭了,也要升入人生的第一個重要拼搏階段———初三,但是對於書法的學習,若溪不會放棄,因為正如她文章中所寫“我曾痛恨著它,又一直深愛著它。只因,它是書法,我即為它”,書法已經融入孩子的生命中,陪伴孩子一路前行!

成家書法12級張若溪同學的期中考試作文
成家書法12級張若溪同學的期中考試作文
成家書法12級張若溪同學的期中考試作文
成家書法12級張若溪同學的期中考試作文
成家書法12級張若溪同學的期中考試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