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寶日龍梅為什麼喜歡康熙?

霍咪咪


寶日龍梅喜歡康熙帝?別逗了!她喜歡的只是康熙帝的權勢罷了。可以這麼說,如果“大阿哥”彼時成為了皇帝,她會毫不猶豫地爬上“大阿哥”的床榻……寶日龍梅是電視劇《康熙王朝》裡的人物形象,劇中她是外藩蒙古土謝圖汗的的女兒,在部族為噶爾丹所滅之後,隻身一人逃亡京城並陰差陽錯地結識了“大阿哥”。後來,寶日龍梅又通過“大阿哥”搭上了康熙帝併成功爬上了康熙帝的空床。在康熙帝滅噶爾丹之後,寶日龍梅被康熙帝冊封為了“女大汗”,迴歸蒙古草原……連“女大汗”都出來了,也真夠扯的!

寶日龍梅是“十三爺”的生母嗎

有人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鄔先生那句“十三爺的外公是喀爾喀蒙古大汗”,硬是牽強附會地將兩部電視劇聯繫到了一起,說什麼寶日龍梅就是“十三爺”的生母,這腦洞開得也真是可以了!“十三爺”胤祥,清王朝的“鐵帽子”怡賢親王,關於他的生母,史籍的記載是相當明確的。胤祥的生母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清聖祖康熙帝追封敏妃、清世宗雍正帝追晉敬敏皇貴妃),出身鑲黃旗包衣、參領海寬之女。換言之,胤祥的生母是旗人,出身鑲黃旗包衣、與蒙古沒有半毛錢關係,連八旗蒙古都不是!胤祥的外公是旗下的“中層幹部”——參領、名叫海寬,也根本不是什麼喀爾喀蒙古大汗。因此,寶日龍梅根本不是什麼“十三爺”的生母,她就是電視劇《康熙王朝》的編劇杜撰出來的一個人物,在真實歷史上根本沒有什麼所謂原型!

寶日龍梅為什麼“喜歡”康熙帝

寶日龍梅隻身一人來到京城之後,首先遇到的不是康熙帝而是“大阿哥”,“大阿哥”為寶日龍梅還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之後,寶日龍梅跟著“大阿哥”住進了他的直王府。時間一久,二人竟生出了情愫,“大阿哥”喜歡上了寶日龍梅,寶日龍梅從內心而言其實也並不抗拒“大阿哥”。起初,寶日龍梅認為自己攀上了皇長子,復國有望了,對“大阿哥”時不時還有些“欲拒還迎”。

但時間長了,寶日龍梅發現,“大阿哥”雖是皇長子,卻是中國歷史上地位最為尷尬的庶長子!在他之上不僅有皇帝,還有一位未來的皇帝——皇太子壓著。“大阿哥”根本沒有什麼實際權力可言,靠他幫助自己復國,幾乎就是痴人說夢……漸漸地,寶日龍梅開始刻意疏遠“大阿哥”並利用一切機會接觸康熙帝,後來甚至不惜賄賂宦官李德全、想要為康熙帝侍寢,連女兒家最後的一絲矜持也不要了,這已經不是欲拒還迎的問題而是主動投懷送抱了!

說到這裡,您還覺得寶日龍梅喜歡康熙帝嗎?她喜歡的不過就是康熙帝的權勢罷了,縱觀天下,能夠幫助她復國的恐怕也只有康熙帝了,這恐怕才是她上趕著要給康熙帝侍寢的原因所在。至於“大阿哥”,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所以最後寶日龍梅竟當著“大阿哥”的面與康熙帝來了一出“幕天席地”!可見,這個女人的心中權勢、復國才是第一位的,其他一切都必須為之讓步。

寶日龍梅精、康熙帝也不傻,寶日龍梅為什麼這麼“喜歡”自己,甚至上趕著投懷送抱、為自己侍寢,康熙帝心知肚明。在沒有個噶爾丹徹底撕破臉之前,康熙帝是絕對不可能為了一個女人去打亂自己的戰略佈局!因此,無論寶日龍梅如何投懷送抱,康熙帝就如同柳下惠一般“坐懷不亂”,就是不讓寶日龍梅上自己的龍床!由此可見,康熙帝對寶日龍梅恐怕也無所謂喜歡不喜歡,無非一個女人罷了……

在大敗噶爾丹之後,收編噶爾丹舊部、恢復外藩蒙古各部舊秩序成了康熙帝的當務之急,找一個可以坐鎮外藩蒙古各部的“代言人”也成了康熙帝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有噶爾丹的事情在前,康熙帝又能放心誰、敢放心誰?誰敢保證外藩蒙古各部的汗王們一定不會成為第二個噶爾丹?這時候康熙帝想到了寶日龍梅,為了讓這種“同盟”變得更加牢靠,康熙帝與寶日龍梅來了一出“幕天席地”!讓自己的女人、甚至是“娃兒他娘”如做自己的“代言人”,再不濟也比“外人”放心一些吧?說白了,康熙帝與寶日龍梅之間不過就是一盤政治交易罷了,哪來那麼多的情情愛愛?至於那位對寶日龍梅朝思暮想的“大阿哥”,也只能背對著寶日龍梅拽幕布、聽自己心愛的女人和親爹滾床單了……誰讓他是庶長子呢?如果他是皇太子、是皇帝,說不定寶日龍梅就爬上他的床榻了也未可知。

真不知道一些人怎麼想的,明明是“黑寡婦”,卻被一些人當成了“白月光”!寶日龍梅不過就是一個周旋於男人之間,利用男人為自己復國製造機會的“心機婊”罷了。他攀上“大阿哥”不是因為愛、爬上康熙帝的龍床同樣也不是因為喜歡康熙帝,她喜歡的只是大清皇帝的權勢而已。換言之,只要是皇帝,寶日龍梅都會想盡辦法爬上他的龍床,至於皇帝是誰,不重要!康熙帝是皇帝,那就是康熙帝;如果“大阿哥”成了皇帝,那就是“大阿哥”。彼時的土謝圖汗所部已經被滅,寶日龍梅一無所知,唯一就剩一張臉,不爬上皇帝的龍床,她一介女流、又靠什麼復國?從頭至尾,不過就是一盤政治交易而已——你幫我復國、我跟你滾床單,與“失足女子”何異?


農民工歪說歷史


【據實回答每一個問題】

寶日龍梅是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有著綽號“草原月光”的喀爾喀公主。

寶日龍梅的家人被殺,國家也被準噶爾可汗噶爾丹奪走 ,她千里逃到北京,想要跟康熙皇帝借兵復仇。但當時康熙還沒下決心和噶爾丹翻臉,於是一直把她甩在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府裡晾著她。以至於大阿哥看上她美貌,卻被她拒絕。

那麼,寶日龍梅是真的喜歡康熙,還是有別的意圖?

01.寶日龍梅並非真的喜歡康熙,她只是想要藉助康熙的力量,進行復國。

寶日龍梅之所以,不遠千里,來到北京,就是想要求見康熙,希望能夠藉助康熙的力量,給自己的父親報仇和復國。

因為她的父親和部落,都被準噶爾可汗噶爾丹奪走了。

寶日龍梅真的喜歡康熙嗎?這就不可得知了,也許是真的喜歡,也許只是利益的交換。

但是,在那個時候,康熙皇帝要先解決臺灣問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對付準噶爾可汗噶爾丹,也是為了給解決臺灣問題,爭取一定的時間。

所以,康熙即便知道寶日龍梅的來意,也不能見她。

02.寶日龍梅和康熙之間的關係,更多的成分是利益的交換。

知道康熙目前處境的寶日龍梅,也沒有進一步去要求康熙,而是,一直在等待時機。

康熙皇帝解決了臺灣問題後,恰在此時,準噶爾可汗噶爾丹也屢次引發紛爭。康熙皇帝覺得,是時候解決準噶爾可汗噶爾丹的問題了。於是,正式對準噶爾可汗噶爾丹進行征討。

寶日龍梅覺得此時,正是跟康熙皇帝請求出兵,幫助自己復國的時候。但是,如今的寶日龍梅公主,只是孤身一人,還缺少一個讓康熙願意幫助自己的理由。

想到這點的寶日龍梅,覺得只有獻出自己的身子,才能讓康熙皇帝幫助自己復國。於是,在去征討準噶爾可汗噶爾丹的路上,趁著和康熙玩鬧的時候,和康熙皇帝發生了關係。

03.寶日龍梅為何不願入宮為妃,而是隻要求康熙幫助自己復國?

寶日龍梅不願意入宮為妃的原因,有2個:

第一,寶日龍梅出身草原,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入宮為妃,就等於籠中的金絲雀,這樣的生活,不是寶日龍梅想要的。

第二,寶日龍梅和康熙皇帝發生關係後,可以讓他們的兒子,以後繼承部落的首領。而由於寶日龍梅和康熙皇帝之間的關係,這個部落就等於得到了清朝的庇護,能夠使得這個部落長久存在。這點,也是寶日龍梅不願入宮的重要原因。

04.結語:

寶日龍梅和康熙皇帝之間的關係,就是一種古代封建社會,非常多見的政治婚姻關係。雖然他們並沒有舉行婚禮,但是發生關係卻是事實。

這種政治婚姻關係,往往夾雜了很多利益交換的成分。


參考文獻:《康熙王朝》的相關劇情


老爹有話說


寶日龍梅家族被殺,他跑到康熙這裡求援的時候,清朝可以說也是面臨著很多的問題的,尤其是這個時候的清朝正在全力的收拾臺灣的問題,自然是不希望這個時候和葛爾丹直接發生衝突了,畢竟兩線作戰的話,清政府也是面臨著重大的威脅的,而這個時候的寶日龍梅因為家愁的原因,自然是希望能夠馬上得到康熙出兵的承諾了。

後面這個草原的公主也就住在了大阿哥的府邸,這樣長久的相處下來,自然是互相喜歡了,但是她的心中是有著重大的仇恨的,自然不會沉迷於兒女情長之中了,所以兩個人雖然有情,卻麼有走到一起,後面康熙解決了臺灣的問題,也就騰出手了結局葛爾丹的問題了,而且還是御駕親征,也將寶日龍梅帶在了身邊,後面也就打敗了葛爾丹,幫助寶日龍梅報了家愁,這樣的情況下,她也就獻身康熙了。

那麼康熙這個帝王,如此的精明的帝王,自然是知道自己的兒子喜歡這個寶日龍梅的,但是為什麼不去拒絕寶日龍梅,還要做出這個橫刀奪愛的舉動呢?首先這個是草原公主主動追求康熙的,這樣就讓他沒有了可以拒絕的時機了,畢竟在她看來,只有康熙才能夠幫助她實現報仇的夙願了,有了這樣的一個目的,也就很好理解了。

第二點就是這個時候大阿哥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的,已經威脅到了太子的安危,而且康熙奉行的就是一種均衡的權力,如果他們倆要是湊到一起,也就等於大阿哥擁有了蒙古這個外援,這對於康熙而言,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了。

第三點就是寶日龍梅是一個有著很大野心的人,而大阿哥是什麼樣的德行,康熙這個父親是非常清楚的,他知道自己的兒子是一個武將,但是在謀略方面肯定不行,這樣如果不加以干涉的話,也許自己的兒子將來都會成為這個女人手中的一個武器了,所以基於這樣的原因,康熙才會做出橫刀奪愛的舉動了。





柚子君電影剪輯


寶日龍梅靠近康熙,並非單純的暗戀他,是想用自己的身體去換取母族的一時平安;然而康熙豈非等閒之輩,雖表面上接受她的投懷送抱,其實心中早有打算,可藉此機會暫穩葛爾丹對邊境侵擾,好騰出時間來收復臺灣;平定葛爾丹是康熙的最後一步計劃。若論到康熙是否真心喜歡寶日龍梅?我到是認為康熙對孝慈仁皇后才是真愛,因為他曾說:“容妃聽旨!朕要賜封你為孝慈仁皇后;百年之後你可與朕同室共寢了。”康熙把這份愛永久地埋藏於地下,也許這就是康熙身為帝王的苦楚之處吧!他心中愛容妃,可他卻沒法對她說,無奈在容妃離世後才道出真言。所以康熙和寶日龍梅之間沒有真愛。



隱視句新


首先這個公主仰慕康熙,而而且暗戀著康熙。所以自己想辦法吧把自己的頭釵放在康熙的侍寢盤子裡,想把康熙征服就範,可是康熙不是一般人,什麼樣的女人沒見過,所以沒有同意。

主要還是當時大清國想把臺灣收復,心裡想的也不是兒女情長的事。在說這個公主,她的心裡想的是報仇,為家人,為國家,來到這裡就是為了這些。所以她想把自己先給康熙。康熙也答應了她,等收復臺灣就去攻打葛爾丹給她報仇。

公主也是有心記的女人,只不過她不是康熙的對手,康熙把他看的一清二楚,倆個人都有野心。康熙知道大阿哥喜歡這個公主,但是康熙也喜歡,怎麼可能讓給自己的兒子,所以康熙沒有同意大阿哥。

在後來戰爭後勝利了,康熙和這個寶公主兩人出行,出外面打獵的時候,康熙和這個寶公主在一群士兵們的見證下接受了寶日龍梅公主寶就霸王硬上弓……

其實是倆個野心家他們是。各個人都算記著,她想給康熙生個兒子,然後帶回去,在自己的部落做大汗,那樣沒有人好打過來,因為有康熙照著。任何人都不會喜歡的,誰可以幫她,她就喜歡誰。這就是寶日龍梅公主為什麼喜歡康熙的原因!







求知求進


在一個很平凡的日子裡,康熙給了長子胤禔府上一個女子(之所以排行老四的胤禔變成了長子,是因為上面的哥哥們都夭折了)說要秘密安置,並且不應透露任何信息。這位女子使胤禔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她。這名女子被稱為叫寶日龍梅。她是蒙古部落的公主。寶日龍梅來到中原的原因是因為全家都被葛爾丹殺死了。只有她活下來了,因此她來到京城尋求康熙的保護。康熙原本不順眼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沒有任何藉口是順理成章的。可是,目前積累的兵力還不足,就先放在胤禔那裡,先暗裡積蓄力量。

寶日龍梅也十分的強大。作為一個軟弱的女人,千里迢迢來到京城,並能讓康熙答應報仇。在大阿哥與她相處的時光裡,大阿哥被寶日龍梅吸引住了,但她執意地說自己要和康熙在一起。當康熙遠征葛爾丹時,也將寶日龍梅帶走了,或許是想讓她親眼看到報復自己的仇人吧。康熙擊敗敵人後,他的心情真是十分的好,他以特殊的方式與寶日龍梅一起慶祝,寶日龍梅被康熙寵幸了,寶日龍梅和康熙倆個人在大草原上滾起來了。

最初,康熙正準備把這個女子交給他的長子。按理來說,寶日龍梅是康熙未來的兒媳婦,可是為什麼使寶日龍梅成為自己的了呢?第一個原因是寶日龍梅看到康熙的英姿後很是心動,她以某種方式吸引住了康熙。康熙本來也對寶日龍梅有一些想法,因此也就因利乘便了。另一個原因是康熙看到她這一路的作風,知道這個女子十分的有鬥志,他的長子可能降不住。要是被她拉攏去了草原之後,康熙的實力將大大減弱,這對國家非常不利。

最後一個原因是康熙是最受歡迎的王子中意的是太子。要是長子有了寶日龍梅的幫助,肯定會對他的太子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他兒子的未來皇位更加穩定,因為康熙斷然的寵幸了寶日龍梅。將選擇不了的難題交給自己的長子,看長子如何處理,也就是說不讓他積累自己的勢力,安安穩穩的做一個臣子。





我是一顆小熊軟糖


寶日龍梅也十分的強大。作為一個軟弱的女人,千里迢迢來到京城,並能讓康熙答應報仇,在大阿哥與她相處的時光裡,大阿哥被寶日龍梅吸引住了,但她執意地說自己要和康熙在一起。

最初康熙正準備把這個女子交給他的長子,按理來說,寶日龍梅是康熙未來的兒媳婦,可是為什麼使寶日龍梅成為自己的了呢?第一個原因是寶日龍梅看到康熙的英姿後很是心動,她以某種方式吸引住了康熙。

康熙本來也對寶日龍梅有一些想法,因此也就因利乘便了。另一個原因是康熙看到她這一路的作風,知道這個女子十分的有鬥志,他的長子可能降不住。要是被她拉攏去了草原之後,康熙的實力將大大減弱,這對國家非常不利。

當康熙遠征葛爾丹時,也將寶日龍梅帶走了,或許是想讓她親眼看到報復自己的仇人吧,康熙擊敗敵人後,他的心情真是十分的好,他以特殊的方式與寶日龍梅一起慶祝,寶日龍梅被康熙寵幸了。

最後一個原因是康熙是最受歡迎的王子中意的是太子。要是長子有了寶日龍梅的幫助,肯定會對他的太子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他兒子的未來皇位更加穩定,因為康熙斷然的寵幸了寶日龍梅。將選擇不了的難題交給自己的長子,看長子如何處理,也就是說不讓他積累自己的勢力,安安穩穩的做一個臣子。





心裡有個愛妃


寶日龍梅第一次主動獻身康熙,為何被康熙拒絕

寶日龍梅主動獻身康熙,是在康熙第一次御駕親征葛爾丹回來。康熙由於換了寒熱重症,不得已退兵罷戰,沒有殺掉大清的敵人葛爾丹。康熙回到京城以後,心情仍然不能平復,他還要處理明珠和索額圖兩大權臣的朋黨之爭。

寶日龍梅第二次主動獻身康熙,為何能夠如願以償

康熙第二次御駕親征打敗了葛爾丹,寶日龍梅也被康熙冊封為大汗。康熙終於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他也可以光明正大的佔有寶日龍梅,於是在草地上就臨幸了寶日龍梅。

我認為第二次寶日龍梅能夠如願以償,原因就在於葛爾丹的大仇已報,康熙也除掉了自己的心頭大患。康熙和寶日龍梅終於可以不用顧忌眾人的眼光,有情人終成眷屬。





金色君


在康熙王朝裡面寶日龍梅應該算是一個比較有心機重女人,但還是無法和孝莊匹比,她本身是蒙古部落公主,由於部落唄野心勃勃的葛爾丹攻陷,父汗死於亂軍中,寶日龍梅一人離開了這裡,本身數去找康熙為父汗及部落報仇的。

但是由於康熙首先想收復臺灣,在滅葛爾丹,此時也不想鬧翻,就要穩住寶日龍梅,就把她送到大阿哥哪裡,看著都是郎才女貌,那隻大阿哥對寶日龍梅動心了,當大阿哥對她表達好感時,寶日龍梅卻拒絕了,在她看來她除了康熙誰也不愛,寶日龍梅成大事之人啊,中間曲折太多,康熙也沒有把寶日龍梅賜給大阿哥,就先收到身邊,只要看過這部電視劇的,很清楚,最後康熙把寶日龍梅收了做自己身邊的女人,相當於直接接管蒙古,也是能夠增強政治關係,用一個女人安寧一個部落,妙哉,如果康熙不這麼做,就不會有藍齊兒格格悲劇產生!

並且事情完畢,寶日龍梅依然回到了部落,由於她知道本身不久後會誕下康熙的皇子,康熙也為他為了皇子而掩護他的部落,他也夠實現父親的遺言了。

為什麼不能在一起,兩方都是特殊的位置上,兩害取其輕吧,這樣都能讓兩方更安寧和平下去,不管是對內對外,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小影大劇院


《康熙王朝》裡,清康熙十五年,葛爾丹起兵反叛朝廷,在蒙古草原上所向披靡。

有"草原月光"之稱的喀爾喀公主寶日龍梅,家人被屠殺,國家土地被奪走,不遠千里逃到北京,想借康熙之兵復仇。但當時康熙還沒下決心和葛爾丹翻臉,一直把寶日龍梅放在在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府裡。

她到處找機會,妄圖說動康熙出兵幫她復國。最後,由於葛爾丹實在是太過分,康熙決定親征葛爾丹,還讓寶日龍梅一同隨往。她雖然獲得了隨軍出征的機會,但是離復國之路還很漫長,一直在尋找機會。

當清軍獲得大勝,班師回朝之際,康熙心情非常的好,再加上長期征戰身邊又沒有嬪妃的照顧,所以就會有點飢渴難耐。寶日龍梅就抓住這個機會把康熙強暴了。

康熙知道,大阿哥是喜歡寶日龍梅的,寶日龍梅也喜歡大阿哥。做為一代聖君,康熙為何不成全自己兒子,非要佔有寶日龍梅呢?

寶日龍梅太過主動

寶日龍梅雖然是喜歡大阿哥的,但是,對於她而言,實現家族的復興,比個人的愛情要重要的多。作為亡國公主,寶日龍梅身負國仇家,淪落異國他鄉、寄人籬下,想要振興家族,只能委身於康熙。所以,她選擇把自己的感情放到一邊。

文學大師魯迅說過:“沒人會拒絕一個美麗的女人,我也不例外。”在寶日龍梅多次製造浪漫後,康熙終於和她在大草原做了不可描述的事,這次之後,她一口咬定自己懷了孩子。

單就這一方面來說,我們到時可以理解寶日龍梅對大阿哥的絕情,但她那一句“除了皇上我誰都不愛”,透過銀屏都能讓人感覺到了大阿哥的心在流血。

康熙平衡利益的需要

當時康熙的策略是蒙古各部相互牽制,任何部落一家獨大都對清朝構成威脅。若寶日龍梅與大阿哥真在一起了,很可能會成為大阿哥的正牌福晉,喀爾喀部落必將做大。

康熙也知道寶日龍梅心機很深,為了復國不擇手段。大阿哥卻是個性情中人,征戰沙場一往無前,但是在權力鬥爭方面明顯缺乏經驗。這樣的女人與大阿哥在一起還不一定會惹出多大的麻煩。

而康熙臨幸寶日龍梅就不一樣了,自己確信完全可以駕馭這個蒙古公主,再說康熙也不會給它很高的地位。如果寶日龍梅不離開,最多就是個才人,根本翻不了天。寶日龍梅也清楚這一點,自己堅持離開。

在歷史上,寶日龍梅是存在的,她就是康熙十三子胤祥的親生母親。《雍正王朝》裡,康熙之所以沒讓十三阿哥出任撫遠大將軍,就是因為他的母親寶日龍梅公主是喀爾喀公主,而喀爾喀部落也在反叛之列。

這裡順便說一下十三阿哥胤祥,他為人磊落坦蕩、仗義執言,頗具美名,是被人稱頌的“俠王”。相比他那些精到骨子裡頭的兄弟們,簡直是濁流中的一股清泉。

兩次廢太子事件中,他都受到牽連,地位一落千丈,被康熙圈禁。

十三阿哥胤祥雖然在康熙朝不受重視,但他在雍正繼位的過程中居功至偉。雍正登基後,十三阿哥地位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大紅大紫。

雍正即位不久,便任命胤祥為總理事務大臣,進封怡親王。雍正八年,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去世,時年45歲。

雍正皇帝賜其諡號為賢,將允祥之名改回胤祥,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可謂生榮死哀,備生人之全福。

乾隆二年,乾隆遵從父訓,加封愛新覺羅·胤祥為鐵帽子王。鐵帽子王是清朝世襲罔替王爵的俗稱,並不是專稱,相對於普通的王爵宗親,擁有更高的地位與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