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肚里能撑船


[大话明清]记得小的时候在村子里,村民经常为埸面、宅基地和责任田地畔子贪占侵占发生纠纷,有的辱骂,有的还大打出手,各不相让搞得邻里之间不团结。因为不懂事,小孩们经常三五成群的去看热闹,每当我回家后,将这些司空见惯的事告诉大人们的时候,母亲总是给我讲一个“典故”,教育我做人不可贪占小便宜,要与人为善和人相处要懂得“忍让、包容、大气、吃亏、善良”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个“典故”说的是在清康熙朝时,安徽桐城有两户人家因盖房索取宅基地闹纠份,其中南墙边是张户人家,北墙边为吴户人家,两家为宅基地争论着,府中管家各不相让……

张英是清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宅为邻,俩家宅基地中间有一绺上祖留下属张家的隙地,向来作过往通道,有一年吴氏建房想越界占用公共隙地建房,这样一来既侵占了张英家人的利益也影响了张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府的管家怎么也想不通更不服输;吴家也是地方望族也不示弱,双方矛盾愈演愈烈,便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当地显贵,县官左右为难,迟迟不能判决、也不敢冒然决断。

张英家人见有理难争,便千里寄书京城,告诉张英家中发生的事情,想让张英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给县太爷施加影响。谁知张英接信后,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却只在家书上写了四句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诚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想当年秦始皇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厉害,强令修筑万里长城是何等的气派,何等的雄伟,但万里长城今天依然岿然不动地屹立在世界上,而秦始皇却早已作古不在人间。家中得到张英寄回的信,恍然大悟、便毫不迟疑地告知吴家,要主动让出三尺地基;吴家看到张家的举动有点不敢相信,张家人便拿出张英写的四句诗让吴家人看,吴家人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着得张家有权有势,张英又是康熙的宠臣却不仗势欺人的凝虑顿时打消……连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张宰相真是好肚量。”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这样两宅之间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后世把这条巷取名为“六尺巷”。这样“六尺巷”

便成了安徽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一直保存了下来。

宰相肚里能撑船

2006年11月21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的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时,欣然为

“六尺巷”写下"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的墨宝。

如今桐城文庙[六尺巷]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文中张英这位封建士大夫,朝中一品大员,身居高位尚能约束倡导家人“与邻为善”实为难能可贵,吴家作为望族人家也能互谅互让,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谦让”传统美德。

宰相肚里能撑船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更应身体力行地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做文明礼仪的使者,邻里之间相互谦让、相互谅解,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