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遊戲給家長的啟示: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大富翁”遊戲給家長的啟示: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大富翁”遊戲,相信多數人都玩過。規則也很簡單,通過擲骰子到達無人的地皮,用自己的財富購買地皮、建造房子和旅館,最終以收取過路費和租金來賺錢。最終,遊戲會誕生一個勝利者,其餘玩家則以破產收場。

著名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曾在書中表示:自己實現財務自由的方法其實就是從“大富翁”遊戲中學習來的——通過購置房產為自己帶來被動收入。

仔細想想,小小的“大富翁”遊戲確實蘊含了不俗的金錢觀,尤其適合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

金錢,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註定繞不過的話題。既然如此,儘早為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對於他未來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那麼“大富翁”可以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呢?

| 一、 孩子應該如何看待金錢?

卡萊爾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金錢能做很多事,但它不能做一切事。我們應當知道它的領域。並把它限制在那裡;當它想進一步發展時,甚至要把它踢回去。”

孩子如何看待金錢,直接影響著他對待生活的態度,是勤奮上進,還是好逸惡勞?

我們常會在商場裡看到這樣一幕情景: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扯著媽媽的衣角要買。不論價格是便宜是貴,只要家長不給買,孩子就不走,甚至大哭大鬧。

“大富翁”遊戲給家長的啟示: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有的家長會一擲千金,博孩子一笑,即使兩天後,玩具就被丟進了垃圾桶;也有的家長會置之不理,拖起孩子就走,一路上看著孩子悶悶不樂。

其實這時候,玩過“大富翁”的孩子就可以被很好的溝通。

我們知道,“大富翁”遊戲在開始前,每人都有2000元的遊戲啟動資金。當玩家需要購買地皮時,他有兩種選擇:消費一部分自己的資金,或者錢不夠,等攢夠了錢下次路過再買。

想要買玩具的孩子跟遊戲玩家是一樣的,想要購買商品,首先自己要積攢財富,他可以行駛對自己金錢的使用權,但不能張口就問“銀行”,即家長要錢。總而言之,要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取之不盡的。如果想要花錢消費,自己需要先積攢財富、付出努力!

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的資金從何而來?

| 二、讓孩子擁有自己的“資產”

為了培養孩子對金錢合理的使用習慣,家長不應該予取予求,這會讓孩子覺得錢是很容易得到的。部分“啃老族”、“伸手黨”的誕生,其實都是因為被家長照顧得太好,所以過不慣自力更生的生活。反之,如果孩子從小就明白,金錢應當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那麼每一次消費前,他就會評估自己的資產和消費能力。

“大富翁”遊戲給家長的啟示: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1、 定期給孩子零花錢

美國“育兒之父”本傑明·斯波克在其著作《斯波克育兒經》一書中指出:孩子的零花錢應該獨立存在,而不是作為一種必須用家務和其他勞動來換取的工資。

家長可以結合家庭情況以及孩子日常所需定期發放一定數額的零花錢,比如每月初。如果孩子沒幾天就把錢花光了,那麼就必須面臨接下來的日子都沒有零花錢的處境。

如果在這個時候,他想要買玩具了,可以向父母透支下一個月的額度,那麼下個月的零花錢就會相應減少。

2、 制定一定的獎勵措施。

獎勵的前提是分工,比如媽媽負責做飯,爸爸負責洗碗,孩子負責掃地。一方面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而作為家庭的一份子當然也需要承擔部分家務工作;另一方面,也是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每個個體都在為維護家庭做出努力。

當孩子完成了自己的分內工作(比如掃地),還幫助了媽媽製作晚餐,或者主動接待家裡的客人,那麼是可以給予適當獎勵的。

“大富翁”遊戲給家長的啟示: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3、 送給孩子一個儲蓄罐

平時的零花錢、壓歲錢,家長都可以協助孩子進行儲蓄。這樣,當孩子遇到自己喜愛的玩具,他可以有能力自己購買。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往往會開始思考,他是否真的需要這個玩具,因為如果他現在購買了,下一次遇到更喜愛的玩具時,可能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去購買了,所以他會平衡和抉擇選出自己需求最大的商品。

事實上,這個平衡和抉擇的過程,許多成年人都未必做得到,提前消費、月光族、卡債比比皆是。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經歷過長期的訓練,所以沒有這個金錢意識。進入社會獨立生活之後,突然而來的金錢觀更是讓人猝不及防,來不及思考錢就已經被花光了。花錢可比攢錢有趣得多。攢錢是滯後消費,延遲滿足感,是需要刻意練習的。

所以,引導孩子認識金錢和控制金錢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這堂課學習得越早,孩子的理性思維就會越強,對生活的把控能力也會越強。在遊戲中進行學習,在生活中進行練習。

那麼在引導的過程中,家長應該注意什麼呢?

| 三、 家長應該注意什麼?

在“大富翁”遊戲中,家長扮演的就是“銀行”的角色——為努力來到起點的孩子提供獎金,並且監督整個遊戲的公平公正。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具威嚴的形象,也要求家長做好自己。

“大富翁”遊戲給家長的啟示: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1、 以身作則

規則不是約束孩子的工具,而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達成的協議,需要雙方相互尊重,共同執行。比如分配好的家務工作,全部交給孩子,或者只有父母其中一方執行,那孩子看來,這個遊戲本身就不公平,他便不會相信父母的其他言論。

或者,分配好的家務工作,父母因為寵愛孩子而不想孩子辛苦,自己全乾了,就是給了孩子特權——他可以撒嬌、哭鬧來逃避自己的責任義務。

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思考。

同樣,家長的消費習慣對孩子是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的。有錢人家鋪張浪費,孩子自然也不懂何為節儉;父母省吃儉用,卻讓孩子一身穿戴名牌,孩子也會習以為常自己就是需要最好的,父母只要能吃飽穿暖就行。

2、 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最近疫情影響,孩子們都在家裡上網課。有新聞稱:一位10歲兒童在上網課時偷偷看直播,,並給主播刷禮物接近10萬。無獨有偶, 前幾日重慶某女士稱12歲小兒子玩遊戲充值花光了她準備看病的3萬塊錢。

“大富翁”遊戲給家長的啟示: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與其說孩子是不懂金錢的意義胡亂花錢,不如直面真相:因為家長沒有為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管得住孩子盜用錢財的行徑,管不住孩子的意識,只要孩子的觀念沒有改正,這樣的故事總有一天還是會上演的。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父母的錢,是辛苦工作掙來的。如果可以引導孩子瞭解和體驗父母賺錢的過程有多麼不易,相信他在消費時一定也會思量再三。

3、 金錢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大富翁”玩到最後,一定會有勝利者和破產者,破產的玩家並不意味著就是失敗,因為他還可以重頭再來!遊戲中“機會卡”和“命運卡”的未知存在,也跟生活中的不確定性是一樣的。意外之財的到來、不經意的罰款、暫停遊戲都是不可控的,金錢增加了我們對於風險的抵抗能力,但是依然有很多事是超越金錢的存在。

奧德茨說:“人生中最美好的東西是不要錢的。”

三毛也說:“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多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遊戲的體驗感不就是金錢買不來的嗎?

培養孩子的過程,也是在重塑自己的價值觀,這就是教育的魅力。週末,不如跟孩子一起玩一次“大富翁”遊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