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朝做個刺史有多難?

刺史制度是中國古代王朝統治地方的重要監察制度,最早由漢武帝將全國設置十三監察部,也就是後來的十三州,每州設州刺史,行使監察地方的職責。不過,等到東漢後期,隨著州刺史在地方權力的擴大,州刺史由原本的地方監察官轉變為了地方軍政長官。

在南朝做個刺史有多難?


自東漢末期開始,歷朝都對州刺史多加限制,以警惕州刺史依仗地方威脅中央。曹魏設立軍事都督,節制州刺史軍權;兩晉又使用用持節制度,來約束地方州刺史。雖然歷朝都對州刺史多加限制,但卻一直並未徹底改變州刺史地方要職的地位。歷經曹魏、西晉、東晉,及發展到南朝之時,州刺史依然是重要的地方方鎮長官,掌握著地方軍政大權。

  • 那麼,在南朝想要安心做個州刺史,會很容易嗎?
  • 其實很難!

寒門任刺史的困難:士族衰落也並不代表寒門能出任州刺史

眾所周知,庶族出身的劉裕建立南朝劉宋政權之後,壓制士族門閥力量,讓寒門庶族得以出仕高官,甚至到了宋孝武帝之時,出現“寒人掌機要”的情況出現。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大量寒門庶族能夠出任方鎮,成為州刺史,結合南朝歷史來看,出任方鎮成為州刺史的人選,自劉宋建立以來,寒門出任州刺史的結局大多不好。

劉宋名將檀道濟為寒門出身,跟隨劉裕征戰,成為南朝劉宋開國功臣。在劉裕稱帝后,出任南兗州刺史;宋文帝繼位後,出任江州刺史。不過,最終卻落得個身死滅族的結局。

從檀道濟的經歷來看,的確寒門庶族能夠在南朝有了比在東晉時更多的出頭機會,能夠憑藉在軍事等方面的功績出任地方州刺史要職。但是,寒門庶族即便能夠成為州刺史,也無法獲得統治者的信任,會出現很多被忌憚“養寇自重”的情況。

在南朝做個刺史有多難?


所以說,如果在南朝出身寒門,想要做個州刺史,依然要面對很多困難:

首先,寒門需要面對士族力量的排擠。南朝緊接東晉之後,而東晉為士族門閥鼎盛發展階段,士族門閥發展雖然在東晉末期受到破壞,但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等依然能夠在南朝居於特殊地位。為了保證士族門閥自身的利益,對於並未與自身結交甚密的寒門力量,往往會出現排擠現象。在這種情況之下,無法如士族門閥那般依靠家族底蘊和姻親等聯繫,來有益於出仕的寒門庶族,只能依靠功績來彌補不足。

其次,寒門掌權引致統治者忌憚。即便寒門庶族能夠像檀道濟那般,依靠軍事才能提升自身功績,也同樣會引致統治者的忌憚。宋武帝劉裕死後,檀道濟同徐羨之、傅亮和謝晦成為輔政大臣,權傾一時。但是幾人因不滿宋少帝,竟然行皇權費力之事,最終扶立宋文帝劉義隆為帝。由此來看,對於統治者來說,無論士族還是寒門,一旦權勢過重,都是對皇權的威脅。這也是寒門檀道濟,最終被殺的重要因素。

總而言之,如果出身寒門,在南朝想要做個刺史依然是十分困難的。雖然已經不再如同東晉士族門閥掌權時那般“上品無寒門”,但是無法如同士族門閥那般利用家族底蘊和姻親等關係有益於出仕,而且在掌權之時,依然會招致南朝皇帝的忌憚。這都是寒門在南朝想要成為刺史所要面臨的困難。

宗室掌方鎮:朝代頻繁更迭和皇位傳續混亂導致的宗室相殺

既然出身寒門想要做個刺史要面對那麼多困難,士族門閥又受到統治者的壓制,那麼宗室子弟出任刺史之職,是不是就不需要面對那麼多困難了?其實也不盡然。

在南朝做個刺史有多難?


雖然宗室子弟出任刺史之職,不需要面對很多寒門和士族所要面對的困難,但是更大的挑戰依然是宗室子弟出任刺史所要面對的困難。

首先,南四朝政權更迭頻繁,讓宗室子弟面對更多威脅。宋、齊、梁、陳四朝,歷經169年,相比一百多年的東晉歷史,可以算是政權更迭頻繁的階段。而相應的,一旦政權更迭,那麼前朝宗室自然會受到壓制,妄圖在之後朝代繼續擔任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州刺史,對於前朝宗室子弟來說十分困難。

其次,皇位傳續混亂所導致的宗室相殺。宋文帝的異母兄弟劉義康,曾經出任司州刺史、南豫州刺史、南徐州刺史。宋文帝繼位後,討伐荊州刺史謝晦之後,任劉義康為荊州刺史。後又調任南徐州刺史、揚州刺史。但是宋文帝擔心劉義康篡逆,又調任劉義康為江州刺史。最終,劉義隆還是被宋文帝殺掉。

這還沒完,劉義康被殺後,宋文帝被太子劉劭和始興王劉濬所殺,劉劭繼位。當時的江州刺史劉駿,不滿劉劭弒君繼位,便率軍殺掉劉劭,自己繼位稱帝,即宋孝武帝。宋孝武帝在位期間,大力削弱地方宗室力量。南兗州刺史南平王劉鑠、後任南兗州刺史的竟陵王劉誕、雍州刺史武昌王劉渾、後任雍州刺史的海陵王劉休茂,皆因宋孝武帝的忌憚被殺。

宋孝武帝死後,太子劉子業繼位,執政殘暴,打壓宗室。誅殺劉義恭之子湘州刺史劉伯禽、青冀二州刺史新安王劉子鸞等人。想要誅殺徐州刺史義陽王劉昶時,劉昶逃往北魏。最後劉子業被南豫州刺史劉彧所殺。而當劉彧繼位之前,江州刺史劉子勳,獲得江州長史鄧琬和雍州刺史袁顗等人的支持妄圖篡位。

在南朝做個刺史有多難?


由此來看,即便能夠在南朝以宗室身份,出任地方州刺史,也需要面對許多困難。

  • 一方面,需要面對出任州刺史勢大後,如同宋文帝劉義隆擔心劉義康那般,為了太子之位不被擁地方勢力自重的宗室所奪,而導致的削弱、壓制甚至誅殺。
  • 再一方面,通過篡奪而稱帝的皇帝繼位後,會對之前與自己不和,以及能夠威脅自身皇位的宗室進行屠殺。這是南朝的特色,劉宋之後,南齊等朝也發生過嚴重的宗室相殺。
  • 再有就是,面對在位皇帝的忌憚和篡位之人稱帝后的迫害,逼迫擁有地方勢力的宗室力量,不得不在亂局之中參與對權勢的爭奪。身為宗室子弟,想要安心做刺史,並不現實。

甚至,當初任荊州刺史的宋文帝劉義隆,也是膽戰心驚地被推上皇位,可見宗室任刺史所要面對的困難。

綜上所述,即便不會面對寒門庶族和士族門閥出任地方州刺史所要應對的困難,南朝宗室子弟出任州刺史,想要在地方好好做個刺史,同樣要面對很多的困難。除了南朝政權更迭頻繁,所導致的宗室子弟不能在新朝出任要職之外。身為宗室子弟,自然無法避免地會面對統治者擔心其篡位的隱患,這更容易使得宗室子弟受到統治者的壓制甚至殺戮,南朝的這種現象尤其嚴重。而南朝皇位傳續混亂,所導致的宗室相殺,同樣讓任州刺史的宗室無法獨善其身。

“典籤”制度下的州刺史:可能想喝碗湯的自由都沒有

如果並非寒門或士族出身,而是以宗室身份,還能根據形勢避免參與到爭鬥之中,能夠自由自在地做個州刺史嗎?

也不能。

在南朝做個刺史有多難?


除了因為出身而導致的出任州刺史所要面對的困難之外,南朝州刺史還需要面對“典籤”的節制。

“典籤”又稱“籤帥”,南朝統治者為了監督地方宗室所設置的官員,多以寒門子弟出任“典籤”官職,負責監督和控制出任地方的宗室子弟。

“典籤”的出現有兩個條件:

一是寒門出仕,成為統治者的助力。鑑於士族威脅皇權,並且辦事效率不高,因此造就了南朝“寒人掌機要”。而利用出身微寒的寒門子弟出任典籤,節制地位尊顯的宗室子弟,是統治者加強集權的重要手段。

二是宗室出任地方方鎮長官,是南朝的對東晉皇權受制於士族的警惕。東晉之世,方鎮勢力壓制中樞,因此南朝大多任用宗室子弟出任州刺史等地方方鎮長官。而為了預防任州刺史的宗室子弟有不臣之心,因此使用典籤來節制州刺史。

典籤官雖然職位不高,但卻擁有很大權力。地方州鎮之事,即便是出身宗室的州刺史,也需要讓典籤同意後才能實行。加之典簽有向皇帝報告之權,正所謂“刺史行事之美惡,繫於典籤之口”

這更加加重了典籤對州刺史的限制。

並且出身宗室的州刺史,還要警惕皇帝對自己宗室身份的忌憚,因此面對可以向皇帝私下裡報告自己言行表現的典籤,更是十分畏懼。

在南朝做個刺史有多難?


南齊武陵王蕭曄曾經任江州刺史,當時典籤官趙渥對蕭曄性情很不喜歡,因此向齊武帝蕭賾極力汙衊蕭曄,蕭曄隨即被免官遣送回京;巴東王蕭子響因不滿典籤劉寅,因此殺掉了典籤劉寅,齊武帝蕭賾讓戴僧靜率軍討伐蕭子響。戴僧靜道:

“諸王無罪,而一時被囚,取一挺藕,一杯漿,籤帥不在,則竟日忍渴。諸州但聞有籤帥,不聞有刺史。” 即諸王本來並沒有犯錯,只是因為被典籤限制,像吃一節藕,喝一碗湯這樣的事情,如果典籤不再,也只能忍住飢渴不吃喝,地方宗室怎能不反抗?這樣已經造成了各州只知道典籤,而不知道有刺史了。由此來看,典簽在當時對於州刺史已經有著十分嚴格的限制

不僅如此,典籤會成為統治者削除異己的工具。齊武帝蕭賾死後兩年,宣城王蕭鸞篡位稱帝,為了消除隱患鞏固自身皇位,便利用典籤誅殺在地方的宗室力量。更加讓人意外的是,這些地方宗室面對典籤的迫害,竟然大都生不出反抗之心。蕭鸞派典籤柯令孫殺建安王蕭子貞,躲到床底下不敢出來。柯令孫找到他之後,身份宗室封王的蕭子貞磕頭請求為奴,但最終依舊被柯令孫殺死。這足見當時典籤對於地方宗室力量的壓制有多麼嚴重。

由此來看,即便身為宗室出任州刺史,也不能自由自在地做個地方官。典籤對於州刺史的監督和壓制,是基於當時統治者對於宗室和地方的戒備,所以即便能夠以宗室身份成為掌握地方軍政大權,依然要受人節制。

在南朝做個刺史有多難?



總結語

州刺史雖然是地方軍政長官,但想要安心做刺史卻依然面對很多困難。從身份層面,如果寒門出身會面對士族力量的排擠,掌權勢大後依然也要面對統治的忌憚;要是出身宗室,政權頻繁更迭之下,即便出任州刺史也無法在新朝保全自身。而且,宗室身份還需要面對皇權的戒備,在皇位傳續混亂時,甚至會出現嚴重的宗室相殺情況。不僅如此,即便能夠順勢而為,州刺史依舊也要面對“典籤”的節制。總而言之,在南朝想要安心做個刺史真的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