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密碼》:人生似一場夢,繁華背後盡悲涼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卷長5米多,共有824位人物,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隻,畫盡了北宋汴河的十里繁華,乃至整個北宋近兩百年的文明與富饒,在經歷千年的流浪之後,現收藏於北京博物館中。

而今天我要講解的是,國產懸疑推理的巔峰之作,冶文彪的《清明上河圖密碼》,冶文彪在遊玩開封時,看到臨摹的《清明上河圖》時就對圖中的人物起了興趣,決定破解圖中所有人物的背景,經過10年的潛心研究,查閱了大量的古典文學,終於復活了圖中的所有人物,創作《清明山河圖密碼》。


《清明上河圖密碼》:人生似一場夢,繁華背後盡悲涼

《清明上河圖密碼》描述了北宋時期看似繁榮的太平盛世,其背後隱藏的卻是陰謀與殺機,在小販叫賣中,金、遼、西夏、高麗等國早已潛伏在其中。

故事有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而起,每個事件背後都有不得已的辛酸與無奈,看士子們如何處理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愛情、友情、親情和利益之間的矛盾。


《清明上河圖密碼》:人生似一場夢,繁華背後盡悲涼

看似是為自己的信仰而狡辯,實則是為了背後的利益而相爭,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道不同不相為謀。東水八子之一的郎繁死了,這是一場陰謀也是一場意外。宋齊愈也是八子之一,而且是八子之中唯一一個推行王安石新法改革的人,簡莊七人依舊推行舊法。

為了不讓宋齊愈參加科舉推行改革,簡莊設計騙宋齊愈去尋找心愛之人,以錯過這場科舉考試,實則私心是為了殺害宋齊愈。章美不忍心宋齊愈錯過這場考試,故意寫錯了地址,陰差陽錯導致郎繁被殺死。


《清明上河圖密碼》:人生似一場夢,繁華背後盡悲涼

有一句話說的是,北宋無將,這是歷史遺留的後遺症,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是武將出身,一舉奪得天下,他建朝以來怕他的武將們仿照他再次爭奪自己的皇位,於是剝奪了武將的權力,重文輕武,以文人治理天下,此後歷代皇帝延續了重文輕武局面。

北宋重文後導致很多人棄武從文成為士子,士子入職朝廷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每次有空缺都會想盡辦法入職。

候倫與董謙和曹喜三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因為朝廷入職非常困難,所以為了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候倫設計陷害董謙與曹喜兩位好友,導致曹喜變為殺人兇手,董謙錯失科舉考試。可惜,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候倫最終為自己犯的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清明上河圖密碼》:人生似一場夢,繁華背後盡悲涼

我覺得候倫是一個既可憐又可恨的人,從小失去母親又得不到父親的疼愛,父親每次都是嚴厲的教育他他,“男兒不外漏”不管有多少憂悲喜怒,都不能讓人給看到,不然一旦漏出去,便會被人逮到,只能被人任意擺佈。

所以候倫從小壓抑自己的想法,侯倫從少年時期開始,幾乎沒有聽到過表揚他的話,人人都對她視若無睹,導致他懷疑自己,懷疑身邊的人,心理慢慢開始扭曲。

最後慢慢的由愛變成了恨,他恨一切,包括自己的妹妹,所以當董謙去家裡對妹妹提親時,他跟父親不同意,憑什麼有人可以對妹妹那麼好,自己卻無人問津,依然把妹妹當成禮物送給別人。

在利益面前人性的自私與黑暗會被無限放大,想要走得長遠就要正視自己的不足,投機取巧的門路走不長遠。


《清明上河圖密碼》:人生似一場夢,繁華背後盡悲涼

如果每個人都像瓣兒一樣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結局會不會變得不一樣呢?

香袋案中的惜兒是一個既可憐又自私的女人,惜兒與彭嘴兒是兩情相悅,無奈彭嘴兒家境貧寒,惜兒父母不同意這門婚事,並搬離了此地,彭嘴兒以為再也不會見到惜兒,沒想到多年以後再見惜兒時她以嫁做人婦。

彭嘴兒為了跟惜兒在一起,讓惜兒丈夫喝烈酒死亡,殺死惜兒的小叔子,殺死了阻礙他和惜兒一切的人,和惜兒在一起成了心中的一種執念,一種瘋狂,卻也因被殺而死。

​惜兒本來有丈夫有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是被自己的慾望、自私與冷漠毀掉的。

簡貞其實是一個未雨綢繆的女子,在哥哥簡莊土地被朝廷收回時,一家人為生活而擔憂,簡貞以利用自己的錢財為一家掙得一份田地,有了後續的保障

而簡貞又跟多數後宅女子一樣,從不為自己的終身幸福而爭取過,明明很喜歡宋齊愈卻從來不主動開口,只能藉著哥哥簡莊的計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訴訟,等待是最煎熬的,卻也是最無奈的。

《清明上河圖密碼》:人生似一場夢,繁華背後盡悲涼

如果說書中的女子都是隱忍的性格,那麼瓣兒就是所有女子中的一個另類。

瓣兒不在乎外界人們怎麼看待她,她只想做她要想做的事。當她覺得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時——破案,她毫不猶豫地鑽了進去,雖然中間碰到了很多困難,卻沒有讓她退縮,依然堅持了下來,併成功地找出兇手。

而在破案過程中遇到了姚禾,慢慢發現自己對姚禾有特殊感情,瓣兒沒有逃避反而跟著自己的心走,當兩人無意中在茶館相遇,這才發現彼此的心意,並主動讓姚禾去自己家提親。

在那個只能依附男人而活的時代,大部分女人活的很悲哀。女人完全沒有一點自由之身,也不能跟自己喜歡的人表白,只能宅在後院傷懷悲秋,用詩詞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而婚姻對他們來說只是為家族換得更多利益的工具。


《清明上河圖密碼》:人生似一場夢,繁華背後盡悲涼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因為一步錯步步錯

書中每一個人都是因為一件小事而引起的,把利益看得太重,親情友情看得太輕,殺與被殺是因友情親情串起了整個故事情節,惡人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的路程。

讓我想到一句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很好的詮釋了書中死去的人,揭示了當時社會黑暗的一面,也揭示了人性的自私與貪婪的一面。

不要因為這件壞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為這件事很小就不去做,因為你的一個舉動,都會引起很多不可改變的連鎖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