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陶冶性情

人處在什麼位置,就會形成怎樣的性格情趣和氣質修養。草原上的人往往粗獷豪放,山裡人往往憨厚純樸,東北人剽悍精幹,江南人柔順善良,生意人往往精明細心,讀書人寧靜儒雅……從1969年到2019年,我教了近五十年的書,居然養成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性格,方深知教書育人亦能陶冶性情。

教書育人使人穩重、剛健

腹中的詩書,鑄就了教師的雙重人格,靈動中透著穩重,浪漫中不失剛健。孔子的暮春郊遊情,屈原的汩羅自沉節,曹植的夢裡洛神,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李白的斗酒詩百篇,蘇軾的把酒問青天,辛棄疾的氣吞萬里如虎,文天祥的丹心照汗青……這一切的薰陶和影響讓老師穩重而剛健。

複雜社會的變更,人情的冷暖,中學生自身的浮躁,自然會影響到他們的是非觀。教師靈動中透出的穩重,談吐中釋放的睿智,浪漫中不失的剛健,自然讓學生在失敗面前,會高昂自己的頭顱,在困難面前挺起自己的胸膛,在挫折面前彰顯不屈的勇氣。教師的穩重剛健潛移默化的感染了學生。

教書育人使人博愛豪爽

當老師特別是當班主任的,往往會養成一股子的豪爽勁兒,一個班五六十人,各人家庭狀況不同,特別以前在鄉鎮中學裡,條件差的學生居多,平日裡學生的困難現狀往往令老師同情,特別是有些品學兼優的貧困生,需要老師伸出一雙溫暖的大手,這時當老師的往往會毫不猶豫地慷慨解囊。

這時的學生,那對明澈的眼睛裡飽含著晶瑩的淚水;這時的學生,那稚嫩的面龐寫滿感激;這時的學生,那充滿夢想的大腦疊印無數:“師恩難忘”的名言。

博愛豪爽,讓老師成為學生的精神支柱;博愛豪爽,讓老師成為學生的主心骨;博愛豪爽,讓學生相信人間充滿真情、充滿信任、充滿溫暖、充滿仁愛。相信世界是光明的美好的。

教書育人使人思維敏捷年輕

眾多的學生形成眾多的個性,有的內向,有的外向,有的孤僻,有的熱烈,有的文靜,有的頑皮,有的敏感,有的憨厚……課間出現的偶發事件,課堂上出現的異常現象,老師必須要有敏捷的思維,作出恰當的處置。天長日久,老師思維敏捷而又恰如其份地處理好了這些事件,讓人心服口服,自然能贏得學生的尊敬與愛戴,自然也有了威信。

大腦思維的敏捷帶動身體的靈動輕捷,使人心態年輕,讓許多老師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

教書育人使人純真樂觀

當老師的要想與年少的學生打成一片,必須具備少年人的純真性和無憂無慮的樂觀性。要當一個學生認同的老師,自然要懂得孩子們的心理、喜好,接受孩子們的好奇心,瞭解孩子們不同時期、不同年代所渴望擁有的東西。

老師要善於揭掉成年人的面具,拋棄世故圓滑,放下矜持的架子,在孩子們一雙雙明澈的眼睛裡,你的純真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純真樂觀,縮短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人與人的空間濃縮了,自然而然產生了親切感。當老師感到學生親近時,心底油然產生一種無比祟高的境界,這種境界就是對教師這神聖職業的認同!

……

總而言之,教書育人這職業,讓人可為之獻身,讓人修身養性,再煩心的時候,看到那張張如花似玉、純真樂觀的笑臉,便會忘卻;再貧窮的時候,一想起從自己手下讀出去的那些有出息有成就的學生,便覺得富有。當學生們魚翔淺底時,當學生們鷹擊長空時,當學生們建功立業時,當學生們精忠報國時,我們教師只是帶著欣慰、帶著滿足、帶著恬淡,默默地在世叢中傲笑!

積我一生從事教書育人職業的體會,我深信“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