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國家電網退出房地產與製造業?

篤凌雲之志


電網,公路,鐵路哪個不是倒貼的產業 世界範圍內中國電價很良心了,不搞其他產業根本撐不起來,尤其是電費也是一降再降。


習慣AHG


國家電網官網近日公佈的《中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簡稱“通報”)顯示,國家電網將堅守電網主責主業,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堅決按期完成深化集體企業改革任務。


資本逐利,利潤豐厚的領域自然都會搶著進入,國有資本同樣如此。


經濟是有周期的,一些行業也是有周期的。房地產走過了二十餘年的超級牛市,總市值已經超過歐美房產總市值之和,同樣超過了美國股市總市值,與大A股市值表現相差迥異。


正是房價一路猛漲,推高了製造業成本,使得部分製造業企業選擇向東南亞國家遷移。可以肯定的說,房價上漲的過程,也是國內製造業國際競爭力減弱的過程,同樣是中小企業生存困難的重要因素。


隨著經濟增速放緩,經濟向著高質量發展,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高利潤已經一去不復返。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領域集聚的債務風險將緩慢釋放,越早退出越安全。


國有企業往往有著天然優勢,競爭對手少,融資成本低,貸款有壞賬也不怕,銀行貸款額度高不說,還有定價權確保主業利潤。如此一來,自然有多元化的衝動,哪裡賺錢哪裡就參與一把。


術業有專攻,有定價權,還可以通過階梯電價實現漲價目的,並不意味著在製造業能有一番作為。


國有資本主業利潤豐厚,不差錢,自然可以在資本市場表現的財大氣粗,大手筆收購民企股份,有進入任何行業的底氣。但是做好企業不是有錢就行,在市場競爭激烈的領域,沒有天然壁壘保護,即使資金源源不斷投入,也很難再做到行業龍頭。與其耗費大力氣去爭蠅頭小利,不如退回主業深耕潛力。


國家電網退出房地產和製造業是好事,留給民營資本更多空間,踏踏實實做好主業。


2019年美國工業電價僅為6.53美分/千瓦時,相當於人民幣0.45元/千瓦時。美國商業用電均價約為10.51美分/千瓦時,約為0.72元人民幣/千瓦時。不管是工業用電還是商業用電,美國顯然都要比國內低,如果再從收入電價比角度來看,那就是十倍以上的差距了。


顯然,國家電網還有很大潛力可挖,如何降低運營成本,如何降低工商業用電,為企業賦能,為經濟發展助力,未來當有所作為。


財智成功


如何看待國家電網退出房地產與製造業?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3月22日公佈對國家電網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其中稱,國家電網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目前,集體企業深化改革實施方案已獲國資委批覆,確保2020年6月全部完成。要加強對賓館酒店改革督辦整改,積極研究市場化賓館酒店改革模式。

電網公司搞什麼房地產,想想真的有點笑話。可回頭看看,又似乎很自然。哪裡有利潤,哪裡有利益輸送,哪裡就有資本進入。這是前些年房地產市場的常態,也是潛規則之一

事實上,房地產市場所以問題那麼多,就是因為進入了太多不該進入的企業、資本和投資者,從而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所以,必須大力整治。

而央企在十年前就高調提出計劃,很遺憾,一直沒有做到。因此,必須加大力度,守護主業,除極少數專業開發企業之外,其他全部退出房地產業務。至於傳統制造業,也是出於先進製造業發展的考慮,像電網這樣的公司,如果也在做傳統制造業,顯然是不合適的,是起不到引領與引導作用的。


譚浩俊


一是 專心做專業!涉及太多,管理混亂。

二 專注於做電網。高壓或者特高壓收益會更高。因為壟斷了整個的電力通道。上下游的廠商必須配合電力標準,來做設備配套。從而利潤會更高。

三 是體制轉變的需求。國家電網只負責電網的管理運營保障。有關的生產建築施工配套。放給下游廠商做,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促進整個經濟更快更好的運行。




斌哥3339


存在風險,要遠離


用戶8518124582079


國家電網主要是負責電網的運營與管理。本身就不應該涉足地產。退出地產,是明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