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貸、擔保機構呼籲延期代償:上半年營收預計同比下降10%~30%

助貸、擔保機構呼籲延期代償:上半年營收預計同比下降10%~30%

助貸、擔保機構呼籲延期代償:上半年營收預計同比下降10%~30%

作者 | 劉筱攸

助貸、擔保機構呼籲延期代償:上半年營收預計同比下降10%~30%

助貸機構和擔保機構正受到疫情的衝擊。


這兩類機構,目前已深度介入我國普惠金融行業,在銀行信貸業務鏈條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沒有什麼業務可以做。我們的資產端客戶個體經營戶居多,復工率低、懼貸情緒濃、過審率也低。上半年我們估計沒什麼錢賺”,一名浙江助貸機構高管向上證報倒起了苦水。


這個觀點與平安金融壹賬通聯合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聯盟,近期對38家銀行助貸機構的調研結果相匹配。該調研顯示:受疫影響,助貸行業普遍預測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10%~30%


同樣受衝擊的還有部分擔保公司,有擔保業人士擔憂,幾個月後或可能出現延期企業客戶的集中賠付高峰。針對這種潛在風險,不少銀行也出臺了給擔保公司的延期代償政策,共克時艱。


助貸、擔保機構呼籲延期代償:上半年營收預計同比下降10%~30%

四大因素夾擊助貸機構


疫情對助貸機構的衝擊是多方面的。


首先,當前助貸機構的主要客群復工率和生產經營水品仍未回到往常水平。“我們的資產端客戶小微、小小微企業(個體戶)是絕對的大頭。它們一方面有應急性需求,但一方面當前又有較強的懼貸情緒”,該高管告訴上證報。金融壹賬通的調研顯示,截至2月末,僅21.05%的助貸機構客群復工率超75%,復工率超50%的企業客戶佔比不足調研助貸機構的半數。


其次,助貸機構的線下營銷活動受阻,甚至不乏一些西部助貸機構營銷停擺。金融壹賬通調研顯示,僅有23.68%的助貸機構通過遠程方式營銷中小企業信貸業務的覆蓋率能達到75%以上,其他均收效甚微。


再次,一些助貸機構與銀行聚焦的扶持行業不一致。受訪助貸機構反映,疫情期間銀行調整了中小企業融資產品設計與風控政策,但目前重點支持抗疫類企業(醫療/衛生)。而不少的銀行基於風控要求,事實上對住宿餐飲等行業小微客戶仍持防守型打法。


最後,中小銀行線上信貸審批系統的缺位,讓一些助貸機構的首貸戶無法通過審核。“中小行做本地業務,主要看企業主個人。如果見不到企業主,寧願不做。很多助貸機構推過來的單子,我線上不能完整地審核,就寧可拒掉”,一名東部城商行高管告訴上證報。


調研顯示,目前八成以上的銀行均開闢了前端進件的專項綠色通道,以及強化電子化進件方案,但在後端審批卻仍顯乏力。其中,遠程認證、線上核籤的技術使用剛過半數,且尚有逾三成的人員需上門審批核籤放款。


綜上,客戶復工率及自身貸款意願、銀行投放側重、營銷渠道、審核手段等多重綜合因素疊加,受訪助貸機構均預測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10%~30%。


助貸、擔保機構呼籲延期代償:上半年營收預計同比下降10%~30%

資產逾期率面面觀

擔保機構呼籲延期代償


當前,疫情給銀行不同類型的貸款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據瞭解,房屋質押類貸款受影響較低,汽車金融業務受衝擊較大,消費金融貸款風險敞口最高,逾期率大大高於信用卡


“這次疫情,對擔保公司是個很大的考驗。目前,客戶逾期分為幾種情況:一是經營受短期影響導致現金流問題而逾期的;二是部分客戶期待政府和銀行有利息優惠減免政策,擔心無法享受而觀望不還款的;三是老賴聯盟,一催收就聲稱要投訴的;四是失去信心退出經營的”,一名曾在銀行任職的大中型華南擔保公司高管如此告訴上證報。


該高管指出,如果情況持續,幾個月過後就到了擔保公司集中賠付銀行的時候。“如果擔保公司集中代償,很多做了小微業務的擔保公司會非常困難,對銀行也產生壞賬風險。所以我們希望銀行不僅僅給小微企業客戶延後還款等優惠政策,也可以對擔保公司出臺類似政策 ”。


一個好的現象正在發生。上證報從多家銀行了解到:《關於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出臺後,最近已有不少銀行給予擔保公司延期代償政策。


“不過,輿論上還是應該鼓勵客戶儘量不延期,因為延期並不是不付利息。如果將來展期,客戶的總利息會增加的;如果不展期,每期負擔也會加重”,一名股份行對公客戶經理告訴上證報。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