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家兩代護林人60年堅守:是大山滋養著我們



3月24日,晴。

蔚藍如洗的天空中,一隻鳥兒飛過,慢慢地,它降低了飛行高度,一頭扎進林子裡,消失在視野中。

“這個鳥兒以前沒見過,不知道是什麼品種,種類越來越豐富了。”說話的,是53歲的護林員李德明,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圍繞著這48.6公頃的山林“巡山”。

李德明一家,是九龍坡區華巖鎮有名的護林標兵,從李德明父親那一代開始護林,如今,護林的任務落到了他的肩上。

“我們一家人都喜歡這座山,山裡面啥都有,就連感冒咳嗽了,在山林裡扯點草藥回家熬水,喝了就好了。”李德明79歲的母親,外表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

與山為伴,無憂無慮;與林為伴,詩情畫意。

正是這幾十年的堅守,讓這片林場完整地保留下來。如今,母子兩人再加上一條收養的流浪狗,是李德明工作 的固定搭檔:“我們希望留給後代子孫的,是良好的環境和清新的空氣。”李德明說。

重慶一家兩代護林人60年堅守:是大山滋養著我們

重慶一家兩代護林人60年堅守:是大山滋養著我們

▲李德明和母親一起巡山

父親守林40年

走不動了母親來接棒

李德明的父親李正財,是華巖鎮的老牌護林員。

在上個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李正財選擇了這份終日與山林廝守的工作,來到這裡做了一名普通護林員。

這片山林,是華巖鎮石堰村48.6公頃的國有林區。儘管工作辛苦,收入待遇也一般,但李正財樂在其中。

“我們一輩子住在山邊,森林和森林裡的動植物都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和依靠,保護好它們,就是保護了我們自己。”這是李正財給兒子李德明的言傳身教。

1995年,李正財由於身體原因,將護林工作交給了妻子姜發容,姜婆婆個子不高,但走路的速度極快,也不喘氣,跨越林間的溝壑,身體輕輕一躍,腳就落在對面

“從1995年開始,我就守林,垮這個溝溝坎坎,不在話下。”走路是姜婆婆的特長,沒想到這一走,走到了2018年,如今,已近79歲高齡的她選擇了退休。

重慶一家兩代護林人60年堅守:是大山滋養著我們

翻山越嶺中,李德明會牽著媽媽的手。

兒子也加入 守了14年

這條路越走越有感情

53歲的李德明,會開推土機,這份技術,在外面不愁找不到活兒幹,早些年,去過廣州、浙江,四海為家。

姜婆婆告訴記者,後來,兒子回到石堰村,成天在家裡待著也不是辦法,“我索性喊他跟我一路去巡山。”

這片林區成條狀,圍繞林區走一圈,普通人會大汗淋漓,最開始,李德明也不例外。

“走不動、腳痛。”但走了幾天,就習慣了。李德明說,母親一邊帶著他巡山,一邊給他說巡山注意事項,“比如,清明節前後,特別要防止上墳的燒紙,怕他們一不小心點燃了樹林,到了包穀成熟的季節,要防止小朋友調皮,偷偷在山林裡燒包穀……”

漸漸地,李德明開始對這片大山有了感情,2006年,李德明也以護林員的身份,加入到這片山林的守護中。

重慶一家兩代護林人60年堅守:是大山滋養著我們

李德明清掃落葉

聽音辨鳥聞聲識蛇

森林越來越鬧熱了

春天,鳥兒北飛。窸窸窣窣在林子裡歇腳的鳥兒越來越多,李德明的身上總會準備點食物:包穀子。

“以前環境不好的時候,鳥兒都少,這些年,鳥兒多了起來,全靠國家植樹造林和對環境的保護啊。”李德明穿著護林員的衣服、肩膀上扛著一根竹丫掃帚,巡山去了。

“嘰嘰嘰嘰……”一陣急促的鳥鳴聲飛過,李德明抬頭看了看天空,“這是小型鳥類,比如麻雀、雲雀、斑鳩,體積小了,叫聲自然也小。”

“呱、呱、呱……”一陣高亢的鳥鳴而過,李德明又說:“這就是大鳥,一般來說,大鳥白天很難在樹林找地方歇腳,他們都是路過而已。”果然,天空中留下幾個黑影。

除了辨鳥,李德明還對蛇的出沒摸清楚了路數。

山林裡蛇多,李德明說,它們本身就是這片山林的主人,“以前蛇少的時候,上山偷偷砍伐的人多,現在蛇多了,上山偷偷砍伐的人就少了。”

去年端午前後,李德明在樹林遇到幾條菜花蛇,“沒得毒性,估計天氣熱了出來覓食。”扛著掃帚的他看了看蛇,然後揚長而去,蛇並沒有攻擊他,“我們都是山林的一份子,可能它也曉得我是朋友了。”

這些年,鳥多了起來,蛇多了起來,植物的種類也多了起來,天不亮,林子裡就開始鬧騰,直到深夜,叫聲才逐漸消退。

重慶一家兩代護林人60年堅守:是大山滋養著我們

走了一圈,李德明才回來吃午飯。

編外守林員“醜醜”

護林路上為主人壯膽

退休後閒不住的母親經常還會到林子裡來轉悠,特別是秋天。

“那種空氣的清新,外面根本呼吸不到。”79歲的姜婆婆頭髮僅是花白,和兒子前後腳去巡山時,她的速度並不比兒子慢多少,“我真要走起來,他比不過我。”

為啥退休了還要回來巡山,姜婆婆告訴記者,一家人差不多60年的感情,都傾注在這片山林上了,想要輕易割捨,很難。

而跟在母子倆身後的,還有一條被喚為“醜醜”的狗,這條被工廠遺棄的流浪狗,自從認識李德明後,以“忠誠”打動了母子倆,從此,巡山的路上,還多了它的身影。

“醜醜”的確有點醜,黃色的毛已經看不出來最初的模樣,但遇到有其他的狗對著李德明母子狂吠不止時,“醜醜”會第一時間衝到其他狗兒面前大叫,以聲勢平息對方的氣勢,“前段時間遇到狗兒要想咬我們,醜醜用身子懟過去,硬是把那幾條狗懟開了。”

從此,這巡山的路中,時而是李德明和“醜醜”,時而是李德明、姜婆婆和“醜醜”,無論與誰同行,“醜醜”都會成為這片山林一個獨特的守護者。

重慶一家兩代護林人60年堅守:是大山滋養著我們

新加入的護林員醜醜 記者 王渝鳳 攝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email protected]

——END——

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文 通訊員 周舸/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