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有什麼威風英雄事蹟?

五金員工陳可為


1、溫酒斬華雄

董卓廢黜少帝劉辨而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后,殘暴不仁、擅權於朝堂。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

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華雄,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關羽從此名震諸侯。

2、三英戰呂布

劉備有心抱負於天下,關羽、張飛二人各自身懷絕技,一直未得到展示,此前唯有關羽斬殺華雄初顯本領,此後,劉備等三人已然名滿天下。呂布雖勇,畢竟以一敵三,最終戰敗。然呂布之勇名冠三軍,無人匹敵,當下第一次遭遇對手,自然令聯軍士氣大振。

3、刮骨療傷

關羽攻打樊城時,被毒箭射中右臂。將士們取出箭頭一看,毒已滲入骨頭,勸關羽回荊州治療。關羽決心攻下樊城,不肯退。將士們見關羽箭傷逐漸加重,便派人四處打聽名醫。一天,有人從江上駕小舟來到寨前,自報姓華名佗,特來給關羽治傷。

關羽問華佗怎樣治法?華佗說:"我怕你害怕,立一柱子,柱子上吊一環,把你的胳膊套入環中,用繩子捆緊,再蓋住你的眼睛,給你開刀治療。"關羽笑著說:"不用捆。"然後吩咐宴招待華佗。

關羽喝了幾杯酒就與人下棋,同時把右臂伸給華佗,並說:"隨你治吧,我不害怕。"

華佗切開肉皮,用刀刮骨。在場的人嚇得用手捂著眼。再看關羽,一邊喝酒,一邊下棋。過了一會,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關羽笑著站起來對眾將說:我的胳膊伸彎自如,好像從前一樣。華佗先生,你真是神醫呀!"華佗說:"我行醫以來,從沒見像你這樣了不起的人,將軍乃神人也。

4、過五關斬六將

東漢末年,劉備與曹操為爭奪徐州展開大戰。後來劉備大敗,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戰鬥中失散。其中關羽被曹操軍包圍。關羽出於對兄長劉備的結拜誓言,以及保護兄嫂不被侵犯和與張遼的情誼,同意暫時歸降曹操。

劉備兵敗徐州時,以為關羽已經戰死,於是轉而投靠袁紹。關羽斬顏良誅文丑之後,袁紹聽說關羽是劉備的義弟,怒上心頭,下令要把劉備斬了,而劉備巧言脫身,去尋找關羽。

關羽得了劉備消息,立即向曹操請辭,封金掛帥,帶領二位皇嫂去投奔,但曹操避而不見,最後,關羽只能不辭而別。

由於沒有得到曹操的手諭,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層層攔阻,但關羽憑藉一己之力,連續過東嶺、洛陽、沂水、滎陽和黃河五關,斬殺孫秀、孟坦、韓福、下喜、王植和秦琪六位戰將。最後終於與劉備匯合。

5、長單刀赴會

關羽為了荊州之事隻身過江,與魯肅會面,一下為其簡要內容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魯隸迫不及待地直奔主題,索還荊州。關公開始時以飲酒莫談國事為由將話題叉開,哪料魯肅步步緊逼;關公只好以劉備繼承漢家土地作為理由,可刀鈴卻錚錚直響。

周倉插話:“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豈獨是汝東吳當有耶?”抵賴之言,毫不掩飾。關羽於是變色而起,從周倉手中奪過大刀,假裝怒叱道:“這是國家大事,休得多嘴,快快給我退出!”明叱周倉,實在魯肅!

接著,關公推醉,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魯肅手,親熱之中又帶有幾分殺氣:“今天飲酒,我已經醉了,莫要再提荊州之事,擔心我這刀傷了故舊之情。改日我再請到荊州赴會,再作商議。”魯肅被他一提,掙脫不得,早已嚇得魂不附體,暗藏的刀斧手也只好望洋興嘆。

到了船邊,關公才放了魯肅,拱手道謝而別。魯肅如疾如醉,半晌才緩過氣來。


我愛書畫


下邳土山把頭垂,敗走麥城頭算沒,要問關羽英雄事,被圍丟命是兩回。😥😢


沙沙小觀園


關羽(約162-220年),字雲長(原為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劉備的重要將領。關羽由於其忠義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老爺,又多次被後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稱為關聖帝君、關聖帝、關帝君、關帝等。道教奉為五文昌之一,又尊為“文衡聖帝”。中國佛教界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

1.桃園三結義: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幹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後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這便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桃園三結義”。

2.溫酒斬華雄簡:曹操十七路兵馬攻打董卓。劉、關、張三兄弟一同前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非常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關羽高聲叫道:“小將願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袁紹認為關羽不過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聽了,十分欣賞,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放在桌上說:“等我回來再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關羽武藝高強,沒一會兒,就砍下了華雄的腦袋。他回到軍營,曹操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遞給他,杯中的酒還沒涼呢。

3、過五關斬六將:過東嶺關時殺孔秀;過洛陽城時殺韓福;過汜水關時殺卞喜;過滎陽時殺太守王植;過黃河渡口時殺秦琪;在張飛佔據的古城外殺蔡陽,“過五關斬六將”因此得名。

4、單刀赴會:公元215年,劉備派大將關羽爭奪三郡。孫權派魯肅屯兵益陽,抵擋關羽。雙方劍拔弩張,孫劉聯盟面臨破裂,魯肅為了維護孫劉聯盟,決定當面和關羽商談。“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諸將軍單刀俱會”。雙方經過會談,緩和了緊張局勢。隨後,孫權與劉備商定平分荊州,由於關羽“割湘這次“單刀會”和魯肅一手促成了孫劉聯盟。

5、水淹七軍:關羽進攻樊城,曹操命大將於禁、龐德統帥七路大軍,星夜去救樊城。關羽、龐德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日交戰,二將齊出,並不答話,拍馬交鋒五十回合,龐德撥馬逃走,關羽緊追不捨。龐德取箭,關羽躲閃不及中箭,回營養傷。十日後,曹兵移到城北駐紮。關羽看到北山谷內人馬很多,又見漢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計,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準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龐德與眾將商議,山谷不易久留,準備明日將軍士移入高地。就在這天夜裡,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湧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衝殺而來,于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和身無盔甲的殘兵敗將,被關羽的兵馬團團圍住,戰不多時,眾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想順流西去,卻被周倉的大筏撞到水中,後被生擒。

關羽的故事還有很多,還有“刮骨療毒”“斬顏良誅文丑”等等!


aTao聽雨


關羽事蹟很多,主要寫幾個吧。斬顏良,誅文丑,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



李想話人生


你好,我是故事領域創作者,文字玩家文武公,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武聖人關羽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這裡我們不妨總結一下,關於他的一些歷史傳說中的威風事蹟,切記,只是故事,不一定都是史實。

1.過五關斬六將。

當年關羽為保結義大哥的兩位夫人周全,不得已投降了曹操,在得知大哥消息後,保著二位皇嫂一路衝破五道魏國關隘,斬殺了六位武將,可謂一路所向無敵,令敵人聞風喪膽。

2.掛印封金,降漢不降曹。

當初投降曹操,關羽本著忠臣不侍二主的義氣,提出自己只效忠漢朝,不投降曹操,曹操求賢若渴只得同意,後來關羽辭別將其贈予的官印、財寶和美人都一併奉還,高風亮節。

3.溫酒斬華雄。

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時,面對敵方名將華雄,聯軍中竟無一人敢於應戰,後關羽出戰,在祝酒尚溫的時候,就已經將華雄首級拿回,威震群雄,一戰成名。

4.斬顏良誅文丑。

曹操征討袁紹之時,面對河北四柱庭之二的顏良文丑,關羽毫無畏懼,一路拼殺將其二人前後斬於馬下,立下不世奇功。

5.水淹七軍。

三國鼎立之時,樊城之戰,關羽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天下。

6.看春秋刮骨療毒。

關羽被敵人毒箭暗算身受重傷,幸得神醫華佗救治撿回了性命。但想要徹底療傷,華佗提出了割開皮肉刮骨燎毒的辦法。換做一般人一定無法忍受那種劇痛,關羽卻凜然不懼,毅然同意。在手術的過程中,夜讀春秋,坦然自若,體現出了其強大的意志力。

以上只是簡單列舉了一些武聖關羽的威風英雄事蹟,並不全面,管中窺豹,也是可見一斑了。





文字玩家文武公


關羽的事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故事,他的威風事蹟很多,有些是記載在以《三國演義》為代表的文學性很強的故事,另一些也是像《三國志》這樣的正史。

《三國演義》

我們瞭解三國曆史,大多是從《三國演義》開始的。

在《三國演義》裡,關羽是被神話的,有很多事情,都是虛構的。當然不只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有很多是在漫長的歷史中,人們慢慢創造出來的。

《三國演義》裡關羽威風凜凜的故事大概有這些:

溫酒斬華雄

三英戰呂布

誅顏良殺文丑

過五關斬六將

單刀赴會

水淹七軍

每個時代都需要英雄,而關羽因為他的義薄雲天,而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

《三國志》

《三國志》裡關羽的事蹟主要記述在《蜀書·關羽傳》裡,主要記了這麼幾件事:

第一件事是被曹操俘虜後暫時歸順了曹操,當曹操遇到白馬之圍的時候,關羽殺了顏良,解了白馬之圍,書中是這樣寫的: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在整部《三國志》中,這可是唯一一個寫到陣前殺敵的,更何況這殺一個主將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簡單,還不夠威風嗎?

第二件事是“刮骨療傷”,這個故事人盡皆知,就不說了。

第三件事,也是關羽一生最可稱道的事情,那就是“襄樊之戰”。這次戰役,關羽圍困了曹仁,水淹七軍,降服了于禁,還斬殺了龐德。史書中這樣寫到:

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不過這也是關羽最後的輝煌了。


語文伴生樹


據說,關羽在一開始還只是個小小馬弓手的時候就溫酒斬華雄震驚四座,華雄乃董卓手下一員大將,被關羽幾回合就斬於馬下。關羽的威風英雄故事很多,譬如,刮骨療傷,單刀赴會,千里走單騎,溫酒斬華雄,水淹七軍等。關羽生前英雄事蹟無需贅言,最值得稱頌的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已經將他塑造成了中華民族完美人格的化身,忠肝義膽,忠心義氣,肝膽相照,全國各地都建有許多關帝廟,關雲長身後還被商賈尊為武財神。


海峽民生詩社


關羽的人物事蹟

關羽 過五關斬六將

敗走麥城

刮骨療毒

千里走單騎

單刀赴會

水淹七軍

華容道義釋曹操

溫酒斬華雄

斬顏良誅文丑

掛印封金

桃園三結義

三英戰呂布

大意失荊州


小豬說大豬沒有


溫酒斬華雄,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拜袁紹為盟主。董卓手下大將華雄連斬盟軍大將數人。時關羽以劉備身邊馬弓手身份出戰,曹操熱酒一杯,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隨後,關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那杯酒還溫熱著

掛印封金,關羽在曹操營中暫住,在得知劉備下落後,欲辭別曹操,可是曹操屢次閉門不見,連張遼也不見關羽。關羽無奈只得寫了一封信,把曹操以前賞賜的金銀一一封置府中,還把漢壽亭候印懸在客堂之上,即所謂“掛印封金”。

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關羽在辭別曹操,迴歸劉備途中,自己帶著劉備甘、麋二夫人,一路上:過東嶺關,斬孔秀,過洛陽,斬孟坦、韓福,過汜水關,斬卞喜,過滎關,斬王植,至黃河渡口,又斬守將秦琪。故為“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今天與您一起讀美文


我們在對關羽生平事蹟和身後的榮耀情況進行一番深究之後,便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在中國,文有孔子,武有關公。一文一武,兩聖相映,構成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體。所不同的,孔子的形象只有一個,而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關羽形象不只一個,而是三個,準確說是三個的合一,也就是三位一體的文化偶像。 他的仁、義、智、勇直到現在仍有意義,仁就是愛心,義就是信譽,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難。 作為歷史人物,他是三國時蜀漢的五虎上將之首,南征北戰,忠義仁智,威震華夏;作為文學藝術典型,他更是集中國傳統美德之大成,成為無瑕疵的完美超人;作為一位被世俗尊奉的神,他被迷信為降妖護國、平寇破賊、除瘟攘災、助人發財等等的全能華夏之神。把這三者歸納起來,關羽實際上體現了一種中國傳統的道德精神。 首先是忠誠精神。如果對這種精神只理解為愚昧的忠君,在20世紀即將結束的今天,是愚昧可笑的。中華民族巍巍5000年,有多少忠臣烈士,對祖國,對人民,對偉大的事業,正是靠了這種精神,使自己和他人的心靈得以淨化和昇華,凝聚成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其次是信義精神。當然,由於人生觀與世界觀的不同,這種精神在不同的人身上產生不同的影響。但是,正確地理解、倡導、恪守這種精神,使它成為做人處世中一種高尚的行為準則,還是人類社會的主流。 第三是仁智精神。這種精神的本質就是博愛與文明。 第四是勇武精神,它的本質就是激勵人們奮進、拼搏、創新、開拓。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這是關羽偉岸的形象。 “先武穆而神大宋千古大雙千古,後宣尼而聖山東一人山西一人”,這是關羽偉大的靈魂。 “廟食盈寰中,姓名走婦孺”,這是關羽博大的文化精神。 凝聚在關羽身上而為萬世共抑的忠、義、信、智、仁、勇,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道德、理想,滲透著儒學的春秋精義,併為釋教、道教教義所趨同的人生價值觀念,實質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氣浩然的華夏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