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移栽後需要二次鋪膜嗎?

吳世煒


這是新技術,還是批量種植?我家種的不需要。可能種的不多。種子買回來後先泡幾個小時,方便後面出芽。泡好後爸爸用一個白色方便袋把種子裝進去,然後…………(大家可以猜下一個步驟)我來告訴你,就是揣進懷裡,用體溫給種子提供一個恆溫的環境,就像孵小雞一樣。很有意思吧!3天左右你會看到種子小的那頭有白色的芽冒出來一點點。這時候就要需要給它一個家了。打好田壟,在相距50釐米的距離挖一個小孩拳頭大小的坑把種子放進去。澆點水蓋上薄膜,薄膜上面再蓋上一層泥土。防止種子暴曬,還可以保溫。過幾天你去看有綠色的嫩芽累彎腰的要冒出來,別急,爸爸會用手指給它扣一個小洞,小苗就會努力的成長起來。根據天氣情況和小苗的成長速度要及時給它澆水還要增加封土的量。勤勞的人和努力的小苗一起努力會給我們帶來豐收。所以我家的西瓜是不需要二次鋪膜的。





我是熙寶媽媽


需要。最好是西瓜稼接後再移栽,這樣既利於西瓜不易凍死凍壞,又利於高產。

西瓜接穗插入砧木苗穴內後,要立即把營養缽幼苗再放回苗床內,排放整齊,隨即扎竹弓,扣無滴農膜,床底面澆水,封閉小拱棚。

為保障西瓜嫁接苗成活,成活後能夠正常地生長髮育,應搞好嫁接苗床的溫度、溼度、光照、通風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1)溫度。棚內溫度白天維持在25~30度,夜晚18~20度,以利於嫁接口的愈活;3~5天后白天降至25~27度,夜晚降至14~16度,適當蹲苗,使幼苗矮壯;接穗真葉發出後,白天提高到28~30度,夜晚降至12~16度,利於促進幼苗的生長髮育、花芽分化和減少病害的發生;定植前5天,白天降至20~23度,夜晚降至10~14度,進行煉苗,以利於提高定植時的成活率。

(2)光照。幼苗嫁接以後,不能受太陽強光照射,否則接穗易發生萎蔫死亡。因此,應該在拱棚採光面的相應部位遮蔭。遮蔭方法參閱黃瓜嫁接遮蔭。

(3)調溼與通風、噴藥及摘除砧木萌櫱,方法同黃瓜嫁接苗管理。近年來,為了解決西瓜重茬問題,有效提高西瓜的產量、品質和效益。

很多人採取西瓜嫁接育苗技術,通過嫁接可以有效的預防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可有效防止早衰現象的發生。而且還可以利用嫁接作物根系的特點,通過嫁接以達到提高西瓜相應能力的目的,以此來帶動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增加。嫁接的方法

一、西瓜常用的嫁接方法

(1)靠接法:取出大小適宜的砧木與接穗,先將砧木生長點除去,於砧木下胚軸子葉下0.5~1cm處用刀片呈45°下削,深達胚軸1/3~1/2,長約1cm。於接穗相應部位用刀片向上削45°,深達胚軸1/2~2/3,長度相等。然後左手拿砧木,右手拿接穗,自上而下使兩切口吻合,用嫁接夾或地膜帶捆紮固定。完成後將接穗與砧木同時栽入塑料缽中,相距約1cm,切口距地面1cm。採用該法嫁接傷口癒合好,管理方便,成活率高,但操作複雜,應用嫁接機械多用此法。

(2)插接法:先除去砧木苗生長點,然後將竹籤平面朝下,在生長點切口處向下斜扎一深7~10mm的孔,以不劃破外表皮、隱約可見竹籤為宜。而後取接穗,用左手拇指輕輕地將兩片子葉合攏捏緊,食指頂住下胚軸,右手用刀片在子葉下1~1.5cm處向根端削成長7~10mm的楔形,切面一定要平直。然後左手拿砧木,右手取出竹籤把接穗削麵朝下插入孔中,使砧木與接穗切面緊密吻合同時使砧木與接穗子葉成十字形。

其技術要點:砧木苗要求粗壯、蹲實、不徒長;適期嫁接,砧木苗剛展開1片真葉,接穗為剛展開的子葉苗;接穗切面一定要平直。嫁接刀要鋒利,一般切削200次以後要及時更換。嫁接工具要用75%酒精擦拭消毒,防止病菌浸染。切面必須朝下插入砧木孔中,砧木用竹籤扎孔時扎的孔不宜過大,以使接穗插入後結合緊密。離土嫁接後把嫁接苗放入保溫、保溼的塑料箱或塑料袋中,防止嫁接苗失水,利於切口癒合。

(3)劈接法:嫁接時將營養杯、葫蘆苗放在桌上,用消毒過的竹籤剔除葫蘆苗頂心,左手捏苗,右手掌刀片,在兩子葉間自上而下斜切0.5cm,西瓜苗在子葉下0.5cm處莖兩側削成楔形長0.5cm,插入葫蘆子葉間切口中,用薄膜條纏扎包好。

(4)斜貼接法:砧木準備,用刀片以砧木子葉一側呈75°角斜切去掉生長點及另一片子葉,接口長0.7cm左右。接穗準備,取接穗在子葉下約1cm處與莖呈25°角斜削接穗的莖,接口長0.7cm左右。將削好的接穗貼到砧木上,使切口接合,再用嫁接夾子固定即可。.



裡郎苗寨艾岡


西瓜是喜光、喜熱,不耐寒喜水而又不耐淹的植物。移栽後需要二次鋪膜。西瓜苗移栽有先移栽後蓋膜和先蓋膜後移栽兩種方法。

1 先移栽後蓋膜:就是在瓜苗定植後,在西瓜瓜苗上方的地膜上塑口,使瓜苗地膜開口處露出來,把地膜鋪平於地面上,這種適用於營養紙缽培育的大齡苗,但要注意將瓜苗從地膜缺口穿出時,不要損壞葉片。

2 先蓋膜後移栽:蓋膜前先用石灰在窩心訂點做記號,使株距均勻,蓋膜後用2釐米寬的竹片,從地膜上往泥土內劃破地膜栽苗,然後用手指壓緊泥土,淋少量定根水,然後用泥土特定植孔周圍的地膜壓住。這種方法適宜移栽只長出2片子葉的小苗。希望能幫到你


鄉村鍾孃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西瓜在播種和蓋膜的順序上,而西瓜移植覆蓋是怎樣栽培的。

有先蓋膜後播種和先播種後蓋膜兩種。

①先蓋膜後播種:一般在播種前5~7天,選擇晴天上午蓋好地膜。這種方法有三個好處:一是蓋膜後,使土壤先升溫,為播種創造適宜的溫度條件;二是可以避免陰雨天所產生的副作用;三是能較好地調節瓜田土壤水分。在播種時,可以用打孔器對著播種的孔進行打孔,要透過地膜打進2-3釐米的深度,然後播種蓋土,也可在膜的播種部位切成3釐米見方的十字形刀口,在它下開2~3釐米深的小溝,然後播種,用細土封嚴膜口。

②先播種後蓋膜:播種方法同上,播種後覆膜。播種時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保證土壤溼度,二是播種不宜過深。蓋膜時也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地膜必須鋪平拉緊,使地膜緊緊地貼在地面上,儘量的減少地膜與地面之間的空隙,並且要注意把地膜的四周都埋入土壤中,用土壓緊封實,二是儘量使地膜保持較大的受光面積,埋入土壤中的地膜最多6~8釐米。為避免風吹揭膜,其上應用適當大小的土塊每隔一定面積壓上一塊。

苗期管理,是先播種後蓋膜的,西瓜出苗後因晴天地膜下溫度可高達40℃以上而容易發生瓜苗燒灼現象。所以,在西瓜苗出土以後,應及時從苗頂端破膜,將幼苗放出膜外。破膜時,用一手指將膜捅出一個3釐米直徑的洞,或用刀片開一十字口,將苗引出膜外。膜的開口不應過大,應在上午8~9時或下午4時以後為宜。中午前後不可放苗,以免膜內、外溫、溼度差過大,使幼苗發生失水萎蔫。

放苗以後應立即在幼苗基部地膜破口處用細土封嚴,防止熱氣灼傷瓜苗及漏風進膜,產生鼓膜,以致將地膜拱抬起來而失去覆膜意義。採用改良式覆蓋,當幼苗大部分出土後就應開始放風,以免幼苗徒長或受熱害。放風時仍可用在膜上捅洞的辦法。洞的大小視膜內氣溫而定,膜內氣溫不應超過35℃。隨著幼苗的生長和外界溫度升高,放風口應逐漸加大,將來幼苗就從這放風口處長出。當幼苗長至3~4片真葉,外界氣溫穩定在20℃以上時,即可放苗出膜,將弓條等抽出,將地膜平鋪地面上。破口處用土封嚴,直播西瓜幼苗長出2~3片真葉後,即可定苗。

育苗移栽覆蓋栽培

(1)移栽時間在採用育苗移栽地膜覆蓋栽培時,定植不可過早,一般在當地晚霜危險期過後,外部的平均氣溫為14℃以上,在膜下的5cm的位置,地溫穩定在16℃以上時,可以移植並定植。

(2)移栽方法為提高地溫促進緩苗,定植方法有兩種:

①先揭開膜、後栽苗:移栽瓜苗時,在瓜畦上按要求的株距挖定植穴,將帶營養土坨的瓜苗栽進穴裡,用土穩固,澆定植水,再蓋上地膜。之後,在幼苗的膜上切開十字口或T字口,讓幼苗從開孔的地方伸出來,最後用溼土將膜開口處封嚴。

②打孔、栽苗:利用與養分土塊大小相對應的打洞器,按計劃距離在覆膜上鋪上種植孔,將壓土放在一邊,將瓜苗包在穴中,用溼土封膜口。

(3)田間管理

①施肥:西瓜屬於喜肥性作物,要求土壤肥力較大,但實際需肥量中等。在此需要說明的是,西瓜地膜覆蓋栽培,一般增產幅度在30%左右,施肥量也應相應增加;否則結果期、特別是在結果中期容易發生脫肥現象。

西瓜在施肥技術上,應注意在有機肥料基礎上逐步引進追肥。肥料的肥力集中在有機肥料上,每公頃50公斤。基肥分兩次施入,第一次是結合土壤復耕施入,施入量約佔基肥用量的1/3;第二次是集中施入播種硅或瓜溝之中,用量約佔基肥用量的2/3,並結合施入過磷酸鈣每畝40~45千克,最好再施入100~200千克草木灰。在西瓜生育期間追肥兩次。

一次是在西瓜的團棵期間追肥,每畝施入腐熟餅肥75~100千克,或施大糞幹500~750千克,並混入尿素5千克,對於提苗有顯著作用,尤其早熟品種更為必要。另外一次的追肥是在果實的褪毛期間,目的是促進果實膨大,防止脫肥早衰和墜秧,每畝施人複合肥20~25千克,採用融化後順水衝施的辦法。在果實“定個”前後,有條件最好進行葉面噴肥,用噴霧器在葉面噴灑0.2%的尿素或0.2%磷酸二氫鉀,也可兩者混用。還可噴2%~3%的過磷酸鈣,只用上層的清液,對保秧、保葉、促果,提高西瓜品質有顯著效果。

在西瓜生產上,判斷是否缺肥,主要看葉片顏色。如果植株基部葉片深綠,中部葉片綠色,頂端新葉淺綠色,表現生長正常,不缺肥。如果整個植株的葉片,從上到下都是黃綠色,則表明缺肥;如果整個植株上的葉色都是深綠色,就連長出的新葉都是深綠色,表明氮肥過多,有可能發生瘋秧,需要注意控制。

②水分管理:西瓜地膜覆蓋栽培,具有良好的保摘效應。在西瓜生育前期和中期可以減少澆水次數。但在生育後期,特別是進入果實膨大期,還要保證水分充足供應。因為地膜覆蓋只能限制土壤水分蒸發,不能限制葉片的水分蒸騰,特別是地膜覆蓋的西瓜植株葉面積顯著增加,也就是蒸騰面積增加,水分的蒸騰量大於露地西瓜。所以,西瓜地膜覆蓋栽培,在生育後期的節水作用已不明顯,如果認為後期也可以節水,勢必導致早衰、墜秧、減產的結果。檢查地膜覆蓋的土壤含水量,不能看土壤表層,由於土壤水分在膜下“蒸上滴下”,表土經常處於溼潤狀態,應以地下10釐米的土壤溼度為準。





我來啦236


西瓜是人們夏季解渴祛暑的利器,在夏天是有著巨大的銷量的。據瞭解,在全球我國的西瓜銷量是最大的。國內種植西瓜的人也是很多,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都有農戶專門種植西瓜。

在以前我們家也專門的種植過西瓜來賣,而在我們村也有人租別人家的地來種西瓜。

西瓜種植一般都是先育苗,然後再進行移栽。由於西瓜怕澇,所以在西瓜種植前需要整地,開溝,以便排水防澇。而且西瓜種植是不能夠重茬的,一般種植過西瓜的地在後面4-5年的時間是不可以種植西瓜的,以避免重茬的西瓜出現重大的病害。

西瓜種植的時間一般在3月份,這時候種植的西瓜都是早熟西瓜。而到了4月份也可以種植西瓜,這時候種植的西瓜就是我們說的晚熟西瓜了。

在栽種西瓜苗的時候先鋪地膜,栽種的時候在地膜上挖個小洞將西瓜苗栽好後澆水,以定苗生根存活。

之所以在栽西瓜苗的時候先蓋地膜,主要作用就是防地溫過低。因為西瓜苗要生長,溫度要在15度以上,如果溫度過低不僅生長緩慢,還會出現凍害的問題。

像三月中旬左右的時間其實白天的氣溫還是有二十來度,但是晚上有的時候氣溫會較低, 而且後期也容易碰上倒春寒等,所以在移栽西瓜苗後再搭拱棚也是正常的常規操作。主要作用就是避免氣溫過低而對瓜苗造成損傷。


洞庭清水塘


西瓜移栽後到伸蔓期,如遇早春低溫陰雨天氣多,此時極易出現根系差,緩苗慢,長勢弱,苗不長等問題。要預防首先是注意大棚溫度溼度調控,其次移栽後定根水很重要,常規用清水或糞水,養分單一,效果有限,要促進根系發育苗長勢好,補磷補鈣很關鍵,只有根系發達,才能提高成活率。建議定根水用微補根力鈣+微補精力各500倍澆施,緩苗快而整齊。


廣西挖機小陳


您好!我們家是種西瓜的,我來說一下關於西瓜移栽後的二次覆膜這個問題,西瓜二次鋪膜有以下好處:

▶︎西瓜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份,鋪膜有利於保墒情,可以減少澆水次數,節省後期澆地的成本輸出。

▶︎西瓜二次覆膜後,可以有效的抑制西瓜根部周圍的雜草生長,由於地膜開孔的地方只有西瓜莖杆和葉漏在外面,其它地方都被地膜覆蓋住了,地膜下面的雜草就會被悶死在了下面,這樣就沒有雜草來和西瓜根爭養分和水分了。

▶︎二次覆膜的好處還能對剛移栽的西瓜苗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覆蓋好後,地膜上都會壓一些土塊,這樣有大風的時候,西瓜苗也不會被風颳走了。

二次覆膜除了增加一點成本,但是後期好處是很多的,所以還是建議你西瓜苗移栽後要二次覆膜。


最美鄉下人家


多大的苗齡移栽最好?

育苗期間注意煉苗,防止高腳苗;移栽前控溫不控水,以保持根系的健康和完整。移栽時以25-30天苗齡的四葉苗為好。苗小對外界的適應性和抵抗力差,緩苗慢。苗齡過大(5葉以上),因根系已經形成,移栽時很容易傷到根系,緩苗受到影響。晴天、土壤乾爽、氣溫較高時,移栽西瓜秧苗最適宜。


五星村毛哥


移栽二次的瓜苗是需要鋪膜的。最主要是為了防止氣溫突降影響生長,起保暖作用。還有就是防止生長雜草,及土壤保溼。


桃小妹


6月一號前都需要地膜的,不加地膜苗長的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