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盂縣七機巖

七機巖 位於藏山村後北山之巔.山巔有七處幽深莫測之巖洞羅列,故名“七機巖”。順山麓石階,攀荊撥棘,蜿蜒而上 ,如若登天。舉目峻贈跌巖,霧靄縹緲,俯視懸崖筆立,峭壁危崛,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使人有“山從人面起,雲在襟邊飛”之感。半山林木深處建有關帝廟。為明末陝西佈政史史文煥捐資修建。廟宇倚崖託壁,橫空而出,殿堂玲瓏別緻,古樸典雅,殿內塑像、壁畫神彩端莊逼真,保存完美。

歷史上,七機巖曾經是當地民眾躲避戰亂的安身之地。據載,元末禮部尚書王遠在此避亂;明末,四川左布政使史文煥隱居於此著《矜生錄》,並捐資在洞前建關帝廟;清初,傅山、顧炎武等名士也曾到此。

臺階相傳共有999級,道路陡直,如有登天之勢。

將近巖洞,有小片平地,正面有一座關帝廟,坐北朝南,一進院落。有正殿、東西配殿、耳殿、鐘鼓樓,佔地44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清代遺構,現存清代碑記兩通、民國摩崖石刻一處、明代嘉靖七年(1528)鐵鐘一口。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站在廟前,憑欄回望,煙村碧野,行人如蟻,千山萬壑盡收眼底。誠如光緒《盂縣誌》所言:“兩山夾峙,亂石欹仄,馬不堪行。攀援間見蒼松蔽日,鐘聲隱隱約約出林際,乃藏山也。巖高約廿餘丈,登眺則鳥道,盤鬱二三里始達其巔。幽巖危谷,頗稱秀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