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以少勝多經典戰役之彭城之戰

戰役背景: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四月,秦亡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諸侯,劉邦被封為漢王。五月,漢王劉邦和前齊相田榮在東、西兩面同時起事,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劉邦兵出陳倉(今陝西寶雞一帶),首先與雍王章邯交鋒。八月,擊潰章邯,將其圍困在廢丘城中(今陝西興平市南佐村一帶)。同時派兵四出略地,在同月收降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據有三秦之地。

面對關中和齊、梁兩地的反叛力量,項羽一方面封授鄭昌為韓王,在韓國舊地阻擋漢王東進;一方面派遣蕭公角率兵進擊彭越。這時劉邦令張良以韓王司徒身份略取韓地。張良本不善於將兵作戰,所以並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不過他善於謀略,寫了一封矇騙項羽的信,說劉邦只是想按照過去的成約得到關中,沒有東進的意圖。這樣便使得項羽放鬆了對西部的戒備,親自率兵北上,出擊田榮。

漢二年(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出兵函谷關,進至陝縣,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相繼投降,漢王劉邦所控制的區域,已經接近彭越活動的鉅野澤地區(今山東山東鉅野縣北)。這樣不僅東部黃河南北兩岸的幾支反楚力量連成了一片,而且與西部的劉邦也很快就要合成為一體。西楚政權失去大半河山,命運岌岌可危。面對這一有利局面,劉邦沒有急於進兵,而是於同年十一月首先回師關中,鞏固後方。他一方面在櫟陽建都,設立漢朝社稷;同時派兵清掃隴西、北地等邊地殘存的三秦諸王舊部。十一月拔隴西,正月拔北地,直到漢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劉邦一直積極整修邊塞,防止匈奴人乘虛而人,並“施恩德,賜民爵”,進行全面戰爭的動員和準備。

中國歷史以少勝多經典戰役之彭城之戰

漢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劉邦率兵自臨晉東渡黃河,收降魏王魏豹;接著又攻佔河內(今河南北部一帶),擄獲殷王司馬印。這時淮河以北除了彭城附近和燕王臧荼所控制的燕及遼東地區之外,已經盡被反楚力量佔據。在這種形勢下,劉邦認為剿滅項羽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經修武,由平陰津南(今河南孟津縣東北)渡黃河,抵達洛陽,昭告天下諸侯,誓師伐楚。四月,趁項羽主力仍被田橫拖在齊地,楚都彭城空虛之機,劉邦率軍直取彭城。彭城之戰由此展開。

戰役爆發地點:彭城(今江蘇徐州一帶)

戰役爆發時間:公元前205年四月

參戰雙方:以劉邦為首的反楚聯軍和以項羽為首的楚軍

雙方兵力配置:楚軍3萬,漢軍(包括諸侯聯軍)56萬

中國歷史以少勝多經典戰役之彭城之戰

戰役詳情:漢二年四月,劉邦率領大軍,分南北中三路開始向彭城及其周圍地區推進。南路軍進佔今河南太康地區後,繼續向蘇北方向進擊。北路軍自圍津渡過黃河,一部進到煮棗,曹參則率領另一部大軍擊敗楚將龍且、項它,佔領定陶,再繼續前進,攻佔了胡陵(江蘇沛縣北50裡有胡陵城)。劉邦所率中路軍,先攻下曲遇(今河南中牟),進至外黃(今河南杞縣)。此時彭越率領3萬人馬與劉邦相會。進而又向碭蕭地區進軍,順利攻克該地,隨即進駐彭城。劉邦佔領彭城,以為項羽老巢已被拔除,對項羽迅速回擊的可能性估計不足,疏於戒備,整日在項羽宮內與美女大臣飲酒作樂,歡慶勝利。這時劉邦將50餘萬大軍佈防於今山東之棗莊、曲阜、鄒縣、江蘇之沛縣、安徽碭山等地區。既沒有項羽回攻彭州的防禦計劃,也未做相應的作戰部署。

中國歷史以少勝多經典戰役之彭城之戰

當項羽得知劉邦軍進佔彭城後,十分焦急,決計將齊國戰爭的指揮權移交給部下,迅速回擊彭城的劉邦軍。項羽親自挑選精銳騎兵3萬餘人,由魯南向彭城方向急進。項羽率軍經魯地將樊噲軍擊敗於瑕丘,即急馳胡陵,乘夜暗再圍蕭邑,拂曉時突然發起攻擊,漢軍遭到意外的突擊,倉皇向彭城方向逃走。項羽追至彭城,與漢軍展開大戰,漢軍對項羽軍的突然襲擊,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自相踐踏,亂作一團,被項羽軍於彭城近郊斬殺10餘萬人。漢軍紛紛向南潰逃,劉邦企圖在呂梁山地區利用有利地勢組織抵抗,但項羽軍猛烈追殺,銳不可當,劉邦只得繼續敗退。項羽軍將漢軍追到今安徽宿縣靈璧城東濉水上,再斬殺漢軍10餘萬,漢軍跳入濉水溺亡者不計其數,濉水竟被阻塞斷流。項羽軍將劉邦及其殘部包圍了三層,正在聚殲之際,忽然西北大風猛襲而來,飛沙走石,樹木被拔起,房屋被掀翻,一時之間天昏地暗,吹打得項羽軍陣營混亂,劉邦趁此機會,僅帶10餘騎兵突圍而逃。彭城一戰,使劉邦遭到起兵以來最大的慘敗。

五月,劉邦率領殘兵敗將退至滎陽。此時,各諸侯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殷王司馬印混亂中擠壓而死;河南王申陽下落不明;魏王豹見漢軍大勢已去,借探視親人之病返國,斷絕河津,反漢附楚;翟王司馬欣和塞王董翳也叛漢降楚;陳餘發現張耳並未被殺,知道劉邦騙了自己,也藉此反漢,與楚媾和。

蕭何得知劉邦軍敗,即刻動員徵發關中老弱和少年參軍,以韓信統兵急馳滎陽救援劉邦。周勃、灌嬰等人也率殘兵陸續返回滎陽,漢軍又得到恢復,才將大局形勢穩定下來。

中國歷史以少勝多經典戰役之彭城之戰

戰役評價:彭城一戰,劉邦遭到了自起兵以來的最大的慘敗,他的父親及妻子都被楚軍俘獲,眾諸侯也紛紛背漢向楚。項羽則充分表現出他特有的英勇果敢、雄才大略的軍事指揮才能,此戰可以說是完勝的結局,項羽不但殲滅劉邦主力,使劉邦陷入“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局面;更扭轉了項羽四面楚歌,孤立無援的政治局面,重新佔據楚漢戰爭的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