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她是“天之驕子”,擁有著傲人的美貌和身段;

她是豔麗光彩的摩登女郎,混跡名利場,令無數人為之仰慕;

她是才華橫溢的女青年,被譽為“作家明星”……

然而,她又是悲苦的女性,16歲被父母逼婚,離家出走,愛上有婦之夫,兩度被拋棄。絕望之下,在風華正茂的年紀,吞煙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她就是民國時期名噪一時的女影星——艾霞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艾霞

值得一提的是,艾霞走後,一部以她為原型的電影《新女性》中的女主角扮演者,紅遍一時的民國著名女影星阮玲玉,也在影片上映後不久,以相似的吞藥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限於篇幅有限,就不對阮玲玉這一人物形象作過多介紹,日後有機會再聊,本文只聊聊艾霞。

一、戀上大表哥,16歲被迫離家出走

1912年11月29日,一個女嬰呱呱墜地來到了人間,父母給其取名為嚴以南(藝名:艾霞)。那一年,中華民國剛被定為國號,社會仍是一片動亂。

不過,生於柔情似水、煙雨如夢的廈門,長於文化底蘊濃厚的北平的艾霞,從小衣食無憂,接受著良好的民主思想薰陶與教育,被父母當成掌上明珠一樣供養。

艾霞喜歡讀書,如浪漫主義的小資情調,如古典主義的婉約清新,都是少女的最愛。女孩在閱讀中開闊了眼界,豐富了內心情感,滋養了靈性。

十幾年後,鄰家少女初長成,出落得亭亭玉立。而十幾歲,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

她戀上了正在上大學的表哥,且非表哥不嫁!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艾霞

表哥到底有多風流倜儻,多英俊瀟灑我們不得而知。女孩究竟是一廂情願戀上了表哥,還是兩廂情願我們也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確切知道的是,在那個封建社會風氣尚且濃厚的時代裡,哪能容得下這一行為。

其實,即便放在如今,年少早戀,也非被父母打斷腿不可,就不用提表哥與表妹的自由之戀了。

艾霞父母得知情況下,自是反對。

為了剪斷女兒瘋狂蔓長的情愫,艾家到處找人說媒,給女兒張羅對象。不過,對象又豈非是風箏,可以“招之則來,揮之則去”。再者,墜落愛河的少女,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哪裡聽得進父母的良言規勸。

最後,父母無計可施,把她禁錮在家中,態度不乏粗暴惡劣,指望她能回心轉意。不過,措施非但沒能奏效,反而激起了愛女的反抗情緒。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最後,一氣之下的女孩,帶著憤怒與悲傷之情,離家出走,隻身一人從北京跑到了大上海。

那一年,她年僅16歲。

這其實和如今許多年輕人很像,為愛痴狂的年輕男女,向來如此,無所顧忌。

二、孤獨無依,隻身一人闖蕩上海灘

民國時期的上海,十里洋場、燈紅酒綠,正如《上海灘》裡所演繹的一樣。那是一座華光璀璨的不夜城,“東方的巴黎”,美女商賈雲集,販夫皂隸同在。

年輕的少女,來到了一座繁華陌生的環境,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其孤獨與無助不言而喻。

為了生存,為了填飽肚子,她顧不及太多,更沒有時間去思念自己的情郎大表哥,只能四處找工作、打工。

然而,白天“搬磚”,夜裡蜷縮在狹小冰冷的小角落裡,這哪是一個女孩受得住的苦。再者,作為一個人,誰不希望自己生活過得好些,更何況艾霞是一個有著姣好身材和容貌,以及有著較高學識的文藝女青年,她又豈甘心過如此悽苦的生活?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深夜裡,女孩轉輾反側、夜不能寐,回想起自己那段遭家人所反對的戀情,那個她未曾等來的表哥,她有所思忖。

也許,表哥註定永遠只能定格在過去,少女的愛情像是斷了線的風箏,無疾而終。也許,這也正是上天的冥冥註定,讓她有了離家出走的契機,來到了那個最終改變她人生的大上海灘。

某天,她在火車站隨手撿起了一張被人扔棄在地上的報紙,報紙上顯赫著登著一則廣告,上面“演藝培訓實習生”幾個字尤為吸引艾霞。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為生活所困的艾霞, 看到了廣告,彷彿看到了希望之光一樣。初生牛犢不怕虎,再者更何況這則廣告信息,就猶如救命稻草一般。為了生活,她必須努力嘗試一把,於是毫不遲疑地跑去了應聘。這和瓊瑤阿姨筆下的,當年寒酸落魄的依萍跑去歌舞廳面試歌女的情景,頗為相似。

艾霞是一位能說會道,口齒伶俐的女孩

,要知道,她年少時曾閱書無數,知識和才氣的功力可比一般女子要深厚。面試應聘那天,她很快憑藉著自己的書香氣質和美貌拿到了“入場券”,順利地加入到了南國社(文藝團體),並出演了一些話劇,也自此始走進了藝術的殿堂。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艾霞,薛玲仙(從右到左)

也正是那時開始,“艾霞”這個藝名被正式採用。

三、事業如日中天,斬獲“影壇才女”之美稱

在表演之餘,艾霞一邊演話劇,一邊寫文,繪畫。

1931年,艾霞進入了上海明星影片公司。而與此同時,與她一同進入公司的,還有王瑩、沈西苓等人。

1932到1933年,艾霞在公司出演了6部電影,如《春蠶》中的荷花,《戰地歷險記》、《時代的兒女》等。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春蠶》劇照

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裡,拍下如此眾多的影視作品,可見其名氣與流量相當不一般,要說堪比幾年以前的某冰之名氣也不為過。

當然,艾霞除了在名氣與流量上勝人,其文化水平更是比絕大多數從影女星要高。要知道,在那個仍處於半封建社會的年代,在那個尚未普及9年義務教育的年代,別說女性,就連男性的受文化教育程度也較低。不過,艾霞屬於少數中的例外,極品中的佼佼者。

再者,我們前面提到,艾霞才華橫溢,不僅善於表演,還擅長寫文作詩,常常在報刊上發表詩作或文章,也正因如此,而被眾人譽為“作家明星”。

1933年,她自編自演了一部影片——《現代一女性》,這是中國女性導演史上的先例。影片一經上映,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更是讓她一舉成名,並拿下了“影壇才女”之稱號。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現代一女性》劇照

四、不顧世俗,愛上有婦之夫

艾霞演藝事業蒸蒸日上,成為了萬人仰慕的女明星,她所取得的這些傲人成績,與一個男人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此人便是商業大導演李萍倩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李萍倩

可以說,上海明星公司所拍的影片,絕大多數都是與大導演李萍倩合作的,艾霞也不例外。

李萍倩是誰?熟知影視的人都知道,此人物,不簡單。

李萍倩,1902年生於杭州,曾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為書香子弟人家。畢業之後,直接投身到了影視行業,做起了導演,而這一干,幹了六十年(直至1965年才在香港宣佈息影),導演過的影片高達200部,涉及各類題材,包括現實、神話、歷史……其中,尤以諷刺喜劇片著稱。

當年還是毛頭小子的金庸先生,就曾為他寫過電影劇本,還曾受過他的提攜。

當年,香港紅極一時的香港當家花旦,陳思思、夏夢等人也曾出演過他的電影。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民國影星陳思思

李萍倩比艾霞大十歲,不過,年齡之差從來都不是情感的攔路虎。對外,李萍倩與艾霞是合作上的夥伴關係,私下,兩人是情人關係,且曾一度同居生活,儘管李萍倩早已有妻有室。

李萍倩是情場老手,混跡女人圈,深知女人心;而艾霞,是曾被情所傷的女子,李萍倩對艾霞無微不至的關照,很快俘獲了女孩的芳心。

風花雪月的日子是美好的,單純的艾霞,像是一個火球,在愛的環境下,燃燒自我,發光發亮。她以為,這一次,經過了幾年的閱歷增長,學了游泳,就不會在愛情的河裡翻車。

不過,她哪曾想過,名利場上的戀情,向來都是令人歎為觀止及唏噓不已的。導演藉以培養新人的名譽,和女星廝混一起,也並非是今天才有。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五、戀情有始無終,無處話淒涼

影視圈名利場,鐵打的導演,流水的女星。這點,艾霞的閨蜜王瑩早已看得清清楚楚。

王瑩是誰?

前面提及,和艾霞一同進入公司的新人。王瑩,與艾霞年齡相仿(比她僅小兩歲),也同樣是一個悲苦的女性,甚至比艾霞更悽慘,她從小當過護工,被送去做過童養媳……

在那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燈紅酒綠環境裡, 相似的人生背景和經歷,讓兩人在見面之初,便迅速地成為了好朋友,成為了相互傾心的對象。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她們共同拍戲,演話劇、寫詩寫文抒情。作為閨蜜,王瑩自是知道李萍倩與艾霞的私情,作為一個旁觀者,她曾規勸艾霞,儘早離開“風流人物”李萍倩。但是,被愛情衝昏頭腦的艾霞,哪裡聽得進。再者,李萍倩曾向其許下承諾,將盡快與妻子離婚,從此與她長相廝守。她早已深記在心,時刻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李萍倩與艾霞

不過,最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艾霞沒有等來李萍倩的風光迎娶,而是等來了欺騙與拋棄。在李萍倩懷裡,早已攬入另一個“新歡”。

這一戲劇性情節的發展,猶如艾霞所扮演的角色人物命運一樣,她哪曾想到,有一天這樣的故事情節會真實地發生在自己身上。對一個為愛放棄一切,為愛瘋狂執著的女孩來說,這是何等沉重的打擊!

女星與有婦之夫搞地下戀情,且最後慘遭拋棄,這樣抓人眼球的桃色新聞,自然是藏不住的。很快,兩人的風花雪月之戀情,迅速地登上了各大報刊的頭版,且消息經過媒體記者的大肆渲染,越描越黑,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

作為一個社會公眾人物,艾霞又豈能像一般的失戀女子一樣,躲在背後舔舔傷口就可以了。

此外,雪上加霜的是,父親經商失敗,一家老少的生活費用都等著艾霞支付。

情路多艱,現實殘酷,在內憂外患的壓力下,痛苦不堪的艾霞,曾試圖找王瑩哭訴,但是正沉浸於影片愛國情潮中的王瑩,根本沒有多在意。

1934年2月12日,上海到處一片歡慶春節的熱鬧氛圍,那天,悲痛欲絕的女孩,含恨吞下了致命的煙土(生鴉片煙),悲傷地離開這個世界。臨走之前, 留下了人生的最後一句話:“人生是苦痛的,我很滿足了。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六、結語

從生於動亂,到成長於漂泊;從默默無聞,到炙手可熱,萬人仰慕,她的人生可以說是流光溢彩的。

然而,她最後卻在最美好的年華,選擇了香消玉損。22歲的人生,猶如煙花一樣,在星空下璀璨綻放,又在短暫瞬間煙消雲散。這樣的人生悲劇,讓無數人為之唏噓。

花已飄零,星已隕落,一切都已成為塵封往事。如今,關於艾霞的死,一千種人,有一千種闡述。有人說,她死於愛情,一如“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所言。

有人說,她死於偏激的性格,生前的艾霞本喜怒無常,如有時會笑臉迎人,有時會抑鬱不語,典型的心理障礙人群。

有人說,她死於殘酷的現實,是貧困的家庭、破碎的愛情以及難以傾訴的友情,將她推到了懸崖邊緣,推進了萬丈深淵。

有人說,她死於流言蜚語,歪曲的事實,被無限擴大,無數的謾罵和嘲諷,像猛獸洪水一般,將她淹死。

想必,都有……

寫到最後,突然想起兩句話:

“生活從來都是泥沙俱下,鮮花與荊棘並存。”

人生,向來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民國一代才女,當紅女星,最後走到這樣的人生境地,想必,是人生、也是命運使然。


何南編,誰拿浮生 亂了流年,光明日報出版社


民國一代才女,16歲被父母逼婚,2度被拋棄,22歲吞生鴉片煙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