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我從棋盤上讀懂了人生。

喜歡中國象棋有三十多年了,忽然特別懷念曾經學棋和下棋的日子。

我七八歲就離開父母到姥姥家去上學。我的幾個舅舅他們經常在一起下棋,沒事的時候就看他們下,就這樣不知不覺也懂得了"當門炮,馬來跳“的意思。有時看他們在棋盤上拼殺的那麼帶勁,自己心裡也癢癢的,也有想下的衝動,可惜那時候生性愚鈍,只會看不會下,而且看不懂門道,只能看看熱鬧而已。

人生如棋:我從棋盤上讀懂了人生。


我真正開始與別人對弈已經是上高中了,也許是從小看的多了,還能記著舅舅們下的一招半式,就像讀書寫文章一樣厚積薄發,還是有點效果的,所以,剛和同學下,竟然也能贏別人幾盤,不過那個時候,同學之間棋風都很差,下錯了,就要悔棋,這樣你悔棋我也悔棋,輸贏常常是反反覆覆,最後弄得也不知道到底誰贏了,現在想想真的是好笑。

到了大學裡,課餘時間回到寢室,大家是下棋的下棋,打牌的打牌,課餘生活也是挺豐富多彩的。直到這時候,我下棋才真正知道動腦子了,開始稍微懂得一點佈局,也積累了一些常見的定式和殺招,也會向其他同學學一些騙招,就像現在有些象棋主播下的敢死炮和棄馬十三招一樣。這些棋局都有一定的欺騙性,對於新手或者衝動型的人來說常常會中招,基本都是十幾步就結束了戰鬥。所以下這種棋如果贏了,心裡是相當過癮的,很有快刀斬亂麻的感覺。不過對於高手來說,或者纏鬥能力稍微強一點的人來說,這些江湖排局都有破解的方法,只要你不按照他的定式走,中殘局說翻盤就翻盤。這些都是慢慢積累經驗,下的多了,見得多了,自然不會總上當。就像打仗一樣,勝敗都有原因,學會總結,長點記性,聰明的人不會讓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這樣看來,要想提高自己的棋藝還是要多練,多和高手練,當然自己一定要學會總結經驗和教訓,這對於下棋的人來說相當重要。

人生如棋:我從棋盤上讀懂了人生。


我大學畢業後,走上工作崗位,下棋的對手基本都是學校的老師,那些年住家裡,其實也和村裡的人下,有成年人,也有十幾歲的孩子,所以大家的水平就參差不齊了。剛上班,那時候二十出頭,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時候,在單位裡,課間的時候,甚至自己沒有課的時候,我們幾個喜歡下棋的老師就互相使一下眼色,彼此就心領神會,把象棋拿出來,湊到一堆,開始互相廝殺起來。我們幾個水平差不多,都是互有輸贏,大部分時候還是很斯文的,不過老師嘛,有時也愛面子,有的人一輸也會鬧脾氣,也會要悔棋什麼的,現在想想也挺可愛的。週末或放假的時候,我在村裡也經常下棋。我記得那時候和同齡或者年齡較小的孩子下棋最有意思,下棋的時候雙方嘴裡還唸唸有詞,什麼捉你個小馬駒,塞你的象眼,小兵過河頂大車,勝勢的時候話都比較多,而且旁邊還有看的,圍得水洩不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也挺熱鬧。不過下棋的時候也會碰到特別愛面子的對手,一看自己快要輸了,馬上耍賴,把棋子隨便一糊弄,然後哈哈大笑不認賬了,或者換人下,或者再厚著臉皮要重新玩,這些都是小孩子的伎倆,上不了檯面。當時在村裡,有一個特別好的棋友,我只要週末在家,他總會到我家來找我切磋棋藝,有時也主動邀請我到他家裡玩。我們兩個水平差不多,互有輸贏,不過都能從對方身上學到一些東西,所以下過一盤之後也會互相討論一下得失,就像專業棋手的覆盤一樣。這也是我的象棋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個原因,和高手下,養成總結和覆盤的習慣,這樣下棋才會有收穫。

人生如棋:我從棋盤上讀懂了人生。


隨著自己水平的提高,我慢慢的不再滿足周圍的那個小圈子,有一段時間,我週末會來市裡逛路邊的棋攤,開始的時候是旁觀,偶爾看到人不多的時候也會小試牛刀,都是有輸有贏。再後來,我就到以前的老火車站那邊開始正式接觸路邊攤了。有專門擺棋攤的,而且收費,當時一塊錢四盤棋,後來漲價變成兩盤,再後來就是一塊錢一盤了。按照規矩都是輸的掏錢,贏的可以免費玩。那些日子,我基本可以兩塊錢玩半天,贏多輸少。記得有一次,下入迷了,從早上八點多一直下到下午兩三點,就一盤接一盤的下,最後頭暈腦脹的回家了。現在想想,真的是痴迷了,就這樣好多年,我每次出去,沒事總喜歡找棋攤,覺得無論是看別人下棋,還是自己下棋都是一種享受。再後來,我又喜歡上了買棋書,看棋譜,有時在家裡,自己拿著棋譜也能研究半天。

對於當今棋壇上的特級大師,像楊官璘、胡榮華、李來群、柳大華這些老一輩的大師都是我仰慕的對象,對於中生代的呂欽、許銀川,以及最近勢頭正猛的王天一、鄭惟同、汪洋,孫勇徵等也是如數家珍。可能是喜歡象棋久了,自然而然的就喜歡朝專業的方向發展。2007年以後,家裡有了電腦,就開始在網上下棋。像QQ象棋、奕天棋緣、聯眾象棋,天天象棋等等,都玩過。比較之後,感覺在QQ新版象棋玩的最有成就感,先後兩個號都下到特級大師的等級,有一段時間也是入迷到晚上熬夜下棋的地步,記得有一次週末從晚上八九點竟然一直下到凌晨五點多,可能是太興奮了。

人生如棋:我從棋盤上讀懂了人生。

現在又有了智能手機,下棋更方便了,晚上或者週末還是喜歡在天天象棋上測評幾盤,如此一來逛棋攤的興趣慢慢就淡了。打開手機,全國各地的棋友十幾萬,而且系統都是匹配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對手,這樣下棋特別過癮,而且測評的水平也很真實。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評,我最高衝到了6-3的等級,不過經常掉級,說明自己的水平還是有待提高的。有時我還喜歡看象棋直播,看象棋殘局講解,每一次看過之後,內心都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常常為中國象棋的博大精深而讚歎。

人生如棋:我從棋盤上讀懂了人生。

有人說人生如棋,想想真的是這樣。在下棋的過程中常常可以感悟很多道理,鍛鍊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一個人的大局觀。下棋多了,內心慢慢也變得成熟了。開始學棋,特別喜歡攻殺,猛衝猛打,只看前面,不管後面,有時候自己被別人將死了都不知道,想想也是笑話。再後來開始注重平衡,知道了排兵佈陣的重要性,開始學習各種開局的方法,注意中局的審時度勢,棄子入局,再到後來異常感覺到殘局更見一個人的功力。這些技巧上的東西都是在年復一年的對弈中積攢起來的經驗,越到後來,感受越深刻,越是覺得自己的水平不行,什麼都需要提高。也許是年齡的緣故,四十歲以後,自己下棋已經不再看重輸贏了,忽然感覺到中國象棋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改變自己的思想甚至是心態。人生成敗轉頭空,在生活的沉浮中,什麼才是重要的呢?不是輸贏,也不是得失,而是其中的過程。走好每一步,不讓自己後悔,我覺得這才是重要的,下棋如此,人生同樣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